?

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及建議

2022-09-08 10:21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貴州省檢出率心理健康

曹 薇

(貴州省教育科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81)

一、問題提出

隨著數字信息化的發展,學校教育方式及學生學習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相應改變。特別在當前疫情背景下,學生學習方式也由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轉為居家網絡授課方式,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教育、居家生活及身心健康擔負著重要責任。由于民眾對諸多信息的不了解、對手機網絡及媒體報道信息的擔憂、居家辦公及學習方式的不適應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給較大范圍內的民眾造成相當大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1],主要表現有疑病、恐慌、焦慮、抑郁和強迫心理等[2]。民眾生活質量、工作及學習效率、情緒意志水平等方面會因此而有所降低。

為緩解學生居家學習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很多學者對各學段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進行了調查。彭華軍等(2021)對當前疫情背景下昆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顯示:全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欠佳陽性檢出率為10.5%,低于全國檢出率15.6%[3]。蘇彩鈴等(2020)對大連市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顯示:總體抑郁檢出率(量表得分>19)為7.38%,38.46%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無法適應網課學習[4]。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貴州省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試

采取分層隨機取樣方式,在貴州省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黔東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等地區的小學進行調查取樣,共計發放調查問卷3800份,剔除無效問卷(如有規律性作答、同一答案、漏答率達到30%等),最后得到有效問卷3622份(有效率為95.32%),共計74個班。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男生1883人(占52.0%),女生1685人(占46.5%),54人(占1.5%)未注明信息;四年級1780人(占49.1%),五年級1842人(50.9%);漢族學生2056人(占56.8%),少數民族學生1436人(占39.6%),130人(占3.6%)未注明信息;年齡介于8~15歲(10.70±0.80歲)。

(二)調查工具

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修訂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Test,MHT)[5]對貴州省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測評。中文版MHT共計100個條目,包括學習焦慮(15個條目)、對人焦慮(10個條目)、孤獨傾向(10個條目)、自責傾向(10個條目)、過敏傾向(10個條目)、身體癥狀(15個條目)、恐怖傾向(10個條目)、沖動傾向(10個條目)等內容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10個條目)。MHT采用2級記分(0=否,1=是),量表總分越高,表明被試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心理危機程度越高。量表的各分量表分別代表了被試在心理健康各個方面的問題情況,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問題越嚴重,心理危機程度越高。在本次調查中MHT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為0.93,8個內容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分別是0.70,0.63,0.62,0.68,0.63,0.72,0.78和0.75。

(三)調查過程與數據分析

為確保調查數據科學有效,本研究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各市(州)、區(縣)抽取一定比例的樣本學校,并經過統一培訓后由各市(州)、區(縣)心理教研員分別赴樣本小學進行實地問卷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發放調查問卷,進行團體施測,統一指導語,匿名填寫調查問卷,并當場回收。調查問卷最后由課題組統一錄入計算機進行管理,采用SPSS25.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α系數和差異檢驗;由于此調查樣本甚大,微小數據差別也會造成顯著性差異而致誤判,故采用效果量指標來檢驗數據差異的實際意義[6]。進行顯著性檢驗時用d值作為效果量,分為小(d<0.2),中(0.2<d<0.7)和大(d>0.7)三類。

三、研究結果

由表1 可知,以MHT 總分(≥65 分)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篩查,結果顯示121 名學生(占比3.3%)有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應給予重視。以MHT 各分量表的得分(≥8 分)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篩查,結果發現,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分別是57.0%,26.3%,24.7%,23.0%和11.5%。此外,在8個內容量表中至少有1 項以上≥8 分的小學生共2531 人,檢出率為69.9%,這表明這些學生至少在一個方面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應該給予及時的關注。

表1 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n=3622)

由表2 可知,小學生在對人焦慮、恐怖傾向和總體檢出率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ps<0.01),且均是女生的檢出率高于男生。這表明女生在對人焦慮癥狀、恐怖傾向癥狀以及總體心理健康問題上比男生要嚴重些,女生的心理危機程度也越高,疫情給女生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男生更大。

表2 不同性別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

由表3 可知,小學生在學習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和量表總分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ds>0.20),且均是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這表明女生在這幾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比男生要嚴重些,女生的心理危機程度也越高,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男生更大。

表3 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別差異(M±SD)

由表4 可知,小學生在恐怖傾向的檢出率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p<0.05),且是四年級學生的檢出率高于五年級學生。這表明四年級學生在恐怖傾向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比五年級學生嚴重。

表4 不同年級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

由表5 可知,小學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在MHT 各分量表得分以及量表總分上均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ds<0.20)。這表明四年級學生和五年級學生在心理健康問題上并沒有差異。

表5 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級差異(M±SD)

由表6 可知,小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總體檢出率上存在顯著的民族差異(ps<0.01),且均是漢族學生的檢出率高于少數民族學生。

表6 不同民族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

由表7 可知,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MHT 各分量表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不存在顯著的民族差異(ds<0.20)。這表明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沒有差異。

表7 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民族差異(M±SD)

四、討論分析

(一)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分析

數據顯示:3.3%的小學生有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方面。69.9%的小學生至少在一個方面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發現:當前時期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且特殊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狀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要嚴重得多。這可能是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期望值過高,而緊張及焦慮情緒等不良情緒的自我調適能力較弱,同時也與居家學習生活與家校教育區分不清等因素有關,父母既要擔負養育責任,又要肩負教育職責,對孩子的學習更加關注。居家活動空間的限制及作息時間不規律等因素使學生出現煩躁、無目標、意志消沉等行為。再加上小學生自身辨別能力不強,對非官方的、虛假信息應對能力不足,從而引發一系列身心健康問題。

(二)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別差異分析

數據顯示:小學生在對人焦慮、恐怖傾向和總體檢出率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ps<0.01),且均是女生的檢出率高于男生。這表明女生在對人焦慮癥狀、恐怖傾向癥狀以及總體心理健康問題上比男生要嚴重些,女生的心理危機程度也較高,疫情給女生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男生更大。這可能與性別特征及人格特質有關,女生易感性較強,心思細膩,敏感脆弱,對應激事件的處理能力較弱,心理能量不夠強大,這與社會心理特征有關,女生的冒險意識較弱,而危機意識較強,在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對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從而表現出更多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及心理問題。

(三)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級差異分析

數據顯示:小學生在恐怖傾向的檢出率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p<0.05),且是四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高于五年級學生。MHT 其他各分量表得分以及量表總分上均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ds<0.20),這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關。四年級正處于青春期萌芽階段,情緒波動性較大,出現心理上的成人感與生理上半成熟狀態之間的矛盾。相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四年級學生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外界不確定信息的判斷以及情緒疏導排解能力等方面較弱,又加上居家隔離期間親子相處時間增加,父母對青春期孩子的不理解及溝通方式不當等原因,導致四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高于五年級學生。

(四)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民族差異分析

數據顯示:小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總體檢出率上存在顯著的民族差異(ps<0.01),且均是漢族學生的檢出率高于少數民族學生。這表明漢族在這幾方面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高于少數民族學生。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調查中漢族學生的比例遠高于少數民族學生的比例,兩種比例的不平衡可能影響檢出率的差異。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MHT 各分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上不存在顯著的民族差異(ds<0.20),即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沒有差異。這說明無論何種民族,每個人對生命的尊重態度,對生命安全的高度關注。雖然學校、家庭及社區對衛生防控知識大力宣傳,小學生由于認知能力有限,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較弱,對信息研判真實性及情緒壓力疏導應對能力等方面較弱,從而出現與以往時期相比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明顯上升現象[7]。

五、研究結論

經分析研究,貴州省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較好,3.3%的小學生有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且主要集中在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幾個方面。在8 個內容量表中至少有1 項以上≥8 分的小學生共2531 人,檢出率為69.9%,這表明這些學生至少在一個方面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應該給予及時的關注。

小學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高于男生且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四年級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高于五年級,漢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高于少數民族學生,MHT 各分量表及總量表得分均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及民族差異。

六、建議

(一)動態更新學生心理檔案冊,將心理教育與危機干預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站在學生終身發展觀的角度,即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要針對個別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開展個別心理輔導工作。為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分兩步走。

第一,全面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學校心理輔導中心應為每一位新入校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冊,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定期動態更新。同時,心理教師還應專門培訓指導師生(班主任及學生干部重點培訓指導)學會識別和應對心理危機問題,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方案,規范心理危機干預的流程,動態跟蹤危機事件預后工作。

第二,面向全體與個別需求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重在預防。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納入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校常規教育教學活動中,如校園文化、教師培訓、德育工作、社團活動、重要節日活動等方面。面對有個別需求的學生應提供專業心理輔導,運用科學有效的咨詢技術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解決心理困惑。

(二)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活動課,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心理活動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應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挖掘學生潛能,為適應社會發展及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一是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及實際需求,針對性開展系列主題心理健康活動課,小學階段以游戲活動為主,中學階段以體驗感悟為主,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將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相結合,用開放包容的姿態貫穿心理課堂全過程。

二是牢固樹立家庭是學生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任教師的責任意識。學校要專業引領家長如何做好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校應成立家庭教育培訓班,定期給家長開展科學育兒培訓工作,如認識孩子身心發展特點、親子溝通方式與技巧、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情緒壓力疏導技術等專題,用理論指導、案例分析及實踐經驗提升父母的科學教養水平。

(三)堅持五育并舉的培養方向,將學科教育與心理教育相融合

學科教育應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技術促進五育并舉的教育實效性。教師應在德育中用體驗感悟取代說理說教,智育中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輕分數成績,在學習中感悟知識力量及刻苦能力所帶來的成就感,體育運動中培養學生頑強努力、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美育中感知美的愉悅、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勞動教育中讓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并學會勞動,體會勞動的價值與意義。

學科教育不能僅關注知識傳授,還應注重學科育人的價值導向,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將社會發展與學科實踐相結合,將學生特長與專業職業相結合,將學習能力與社會適應相結合,培養為社會有用,為黨和國家所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貴州省檢出率心理健康
貴州省種公牛站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不動產登記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貴州省為例
貴州省黨代會開得最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