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狀況及與心理資本的關系

2022-09-08 10:21張玉瑾丁湘梅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職業倦怠學歷幼兒教師

張玉瑾丁湘梅

(1.貴州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2.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興義 562400)

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教發〔2021〕4號)[1]強調,要在鞏固教育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夯實脫貧地區教育質量發展的根基,縮減城鄉之間現存的教育差距,以鄉村教育振興為突破口,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鄉村學前教育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注,鄉村幼兒教師作為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也受到重視,而提高鄉村學前教育質量的前提是要打造一批高質量的鄉村幼兒教師隊伍。2014年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2]和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3]均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在學前教育領域更是要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過硬、保教能力突出的教師隊伍。但是由于脫貧地區幼兒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幼兒教師面臨著社會各界的期待、幼兒家長的壓力,肩負著教育振興的責任重擔,長時間繁重、高強度的工作使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受到較大影響,職業倦怠現象由此產生。

心理資本是一種可以衡量和利用的積極心理資源,[4]是指個體在發展中形成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包括自我效能感、樂觀、韌性和希望四個維度。[5]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競爭的加劇,管理者們逐漸認識到員工心理資本開發和利用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傳統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6]近年來,教育領域也關注到心理資本在提升教師工作績效和增加教師工作積極性方面的重要優勢。因此,將心理資本作為改善教育質量的一大突破口,通過對教師心理資本的開發和干預來打造一批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當前一個亟需解決的重要命題。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心理資本的總體狀況、探討心理資本的結構與測量、探討心理資本的作用機理等方面。其中,研究者們將幼兒教師心理資本分為人際型心理資本和事務型心理資本[7],總體來說,心理資本處于中偏上水平[8]。在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作用機理方面,通常起著直接作用[9]、間接作用[10]以及中介調節作用[11][12]。

職業倦怠是指人在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時,由于情緒情感無法得到及時的調節,而產生消極、冷漠的工作態度,并且在工作中也無法獲得成就感,自身價值難以實現,進而引發一種疲憊感,主要表現為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低成就感三個方面,[13]易產生于教育和醫療等服務領域。目前,在教育領域中,關于職業倦怠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學和高校的教師,將幼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甚少。研究者們多從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潛在影響因素著手,探尋緩解職業倦怠的創新機制。研究發現幼兒園的組織氛圍[14]和社會支持[15]等外部因素與職業倦怠呈負相關,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策略[16]、歸因方式[17]、心理彈性[18]等內部因素能夠顯著預測職業倦怠。

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調查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和積極心理素養狀況,在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究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潛在問題和內在影響因素,在心理資本能有效增強鄉村幼兒教師工作投入并減少職業倦怠的前提下,提出實施策略,為鄉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創新理念。

一、調研方法

(一)調研對象

本研究對2020年剛退出貧困縣的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約20所幼兒園的220名幼兒教師展開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具體分布如下:大班教師82人、中班教師67人、小班教師71人;城區教師36人,鄉鎮教師184人;高職及以下學歷教師74人,本科學歷教師146人;未婚教師65人,已婚教師155人;工作年限在3年以內教師101人、工作4-5年教師60人、工作6-10年教師40人、工作10年以上教師19人。

(二)調研工具

1.教師心理資本量表

本研究采用吳偉烔編制的《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量表》[19]。該量表共計32個條目,采用Likert五點計分法(1-5分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值越高表示幼兒教師的積極心理素養越高)。該量表共有8個維度,即希望、樂觀、堅韌、自我效能/自信屬于事務型心理資本,自謙、感恩、利他、情緒智力屬于人際型心理資本。在本研究中,兩個分量表的信度系數分別為0.952、0.974,心理資本總量表信度系數為0.980。

2.職業倦怠

選用國內學者李超平和時勘(2003)所修編的職業倦怠量表通用版[20](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簡稱MBI-GS)的中文版量表。該量表包含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低成就感3個維度,共15個條目。情緒衰竭是指幼兒教師在工作中情緒消耗殆盡,在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時,失去工作的動力,害怕工作;去個性化是指幼兒教師會刻意與工作中的人和事物保持一定的距離,被動完成自己的工作,工作熱情減退,不再追求工作為社會所帶來的價值和意義;低成就感是指幼兒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失去信心,并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認為自己的工作不能對幼教事業帶來貢獻。在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兩個維度中,個體得分越高,表示個體倦怠感越高;低成就感維度采用反向計分,個體在低成就感維度上得分越低,表示個體倦怠體驗越嚴重。所有題項采用Likert7級評分,0代表“從不”,6代表“每天”。在本研究中,三個維度的信度系數分別為0.981、0.968、0.945,職業倦怠總量表信度系數為0.926。

(三)數據整理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6.0對調查問卷進行錄入與整理,同時采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和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二、實證調查分析結果

(一)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基本狀況

通過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各方面得分和總分進行描述統計得到(見表1)如下結論: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整體水平較低,在職業倦怠各維度上均表現出中等偏下水平,說明脫貧地區幼兒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但并不是太高。

表1 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調查結果的描述統計

(二)脫貧地區不同學歷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差異分析

為了比較脫貧地區不同學歷層次的幼兒教師在職業倦怠方面存在的差異,以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各方面及總分為因變量,以學歷層次為自變量進行方差分析(見表2),結果發現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在學歷層次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ps>0.05)。但是具體來看,高中或中專學歷層次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水平最低,高職或高專學歷層次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水平最高。同時,不同學歷層次脫貧地區幼兒教師在職業倦怠各方面的表現也不一致,在情緒衰竭方面,高中學歷>高職學歷> 本科學歷;在去個性化方面,高職學歷>高中學歷>本科學歷;在低成就感方面,本科學歷>高職學歷>高中學歷。

表2 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在不同學歷上的方差分析(M±SD)

(三)脫貧地區不同工資收入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差異分析

為了比較脫貧地區不同基本工資收入水平的幼兒教師在職業倦怠方面的具體差異,以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各方面及總分為因變量,以基本工資收入水平為自變量進行方差分析(見表3),結果表明,不同經濟收入水平的幼兒教師在去個性化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其他維度和職業倦怠整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具體來看,幼兒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越高,其職業倦怠水平相對越低。經過LSD事后檢驗得到,在去個性化方面,4萬以下收入的幼兒教師顯著高于4-6萬收入的幼兒教師。

表3 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在不同工資收入上的方差分析(M±SD)

(四)脫貧地區不同婚姻狀況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差異分析

為了比較不同婚姻狀況下脫貧地區幼兒教師在職業倦怠方面存在的差異,對不同婚姻狀況下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4),結果發現:不同婚姻況下的幼兒教師在“職業倦怠總分”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現在已婚幼兒教師職業倦怠顯著低于未婚幼兒教師。

表4 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在婚姻狀況上的差異檢驗(M±SD)

(五)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與心理資本的相關分析

表5中的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表明,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各維度均與心理資本各維度呈顯著負相關。

表5 脫貧地區幼兒教師心理資本與職業倦怠的積差相關分析(r)

0.397 0.399 0.453 0.384 0.366 0.446 0.441 0.397 0.399 0.453 0.384 0.366 0.446 0.441自信/自我效能 0.157 40.715*** -6.381***自謙 0.160 41.371*** -6.432***感恩 0.205 56.348*** -7.507***利他 0.148 37.820*** -6.150***情商/情緒智力 0.134 33.376*** -5.808***人際型心理資本 0.199 54.265*** -7366***心理資本 0.195 52.752*** -7.263***

表6中的回歸分析表明,心理資本的各個維度以及整體皆能顯著負向預測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說明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積極心理資本水平越高,職業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表6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各維度預測職業倦怠的回歸分析表

三、結果討論

本研究以脫貧地區的幼兒教師為研究對象,采取實證調查研究的方法,探討了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詳細分析了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與積極心理資本的具體關系,闡釋了鄉村幼兒教師積極心理素養對其職業倦怠的影響,研究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預防和緩解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首先從整體的調查分析可知,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整體水平較低,職業倦怠情況不太嚴重。但是為更好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當地學前教育發展,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幼兒教師身兼重任,感到身心俱疲。此外,由于城鄉區域差異和東中西部地域差異,脫貧地區幼兒教師工作繁重、社會期望大、職稱結構不合理、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缺乏培訓機會等原因影響著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水平,造成幼兒教師職業壓力和工作負擔較大,從而容易出現工作倦怠,減少工作投入。

其次,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學歷層次的幼兒教師在職業倦怠上有一定差異,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21]。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學歷較高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程度相對較高。通過研究發現,學歷較高的幼兒教師在讀書時期無論是經濟投入還是情感投入成本較高,理論知識更加扎實,對于工作的期待和目標相對較高,但是現狀卻是和低學歷的幼兒教師完成著相同的工作,加之受到脫貧地區工作限制與自己的期待形成一定的落差,導致個人成就感低,難以喚醒積極的工作狀態。此外,脫貧地區的幼兒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教育觀念也相對落后,高學歷的幼兒教師甚至被家長們當成孩子的“保姆”,使她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因此不愿在工作中投入太多的精力。工資收入水平是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一大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在去個性化維度方面,不同工資水平的幼兒教師存在顯著差異,且工資水平越高,幼兒教師的倦怠程度越低,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22]。工資水平對幼兒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行為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提高工資標準,提升幼兒教師的工作動力也是脫貧地區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調查結果得出已婚幼兒教師比未婚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程度更低。這說明,已婚幼兒教師相比未婚幼兒教師會更容易受到自己家庭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會獲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更容易產生幸福感。并且,已婚有孩子的幼兒教師更容易產生共情心理,在教育工作中對幼兒更加細心和耐心,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也更容易換位思考,站在家長的立場解決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和調節適應能力更強,在工作中更具積極性和責任心。

研究發現,脫貧地區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與心理資本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較高,為-0.441。通過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發現,心理資本各維度和整體都能顯著負向預測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心理資本越高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則會越低。脫貧地區具有較高心理資本的幼兒教師常常對工作有穩定的期望,會給自己設定一定的目標,也會通過不斷的努力來實現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這部分幼兒教師會對工作產生積極的情緒情感,由此也會改變她們對工作的態度和行為表現,會幫助她們抑制和消除工作帶來的消極負面情緒。因此,可以通過開發和利用具有良好心理狀態教師的心理資本,增強其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熱情和對工作的認同,逐漸降低職業倦怠心理。

四、教育啟示

基于以上研究,為合理開發和利用具有潛在優勢的幼兒教師心理資本,有效緩解職業倦怠,本研究主要從脫貧地區的幼兒教師、幼兒園管理者、幼兒家長、政府部門和社會多主體提出有效建議。

對脫貧地區的幼兒教師來說,首先要對工作保持較高的期望與自信心,通過設立目標和實現目標來激發自己的成就感;其次是要學會正向的心理暗示,通過工作找到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東西,常常鼓勵自己,激發內在動機,從而在工作中獲得較大的積極性;此外,還要不斷加強專業學習,提升專業素質與技能,使自己能夠沉穩面對工作中的挫折與困境,有效舒緩工作壓力。

對于脫貧地區幼兒園管理者來說,首先要完善園內的管理機制,園內要建立考核制度、培訓制度、激勵制度等,使鄉村幼兒教師獲得同等的工作保障和享受應有的權益,加大對工作的滿意度與認同感;其次是要關注鄉村幼兒教師的人際關系網,人際關系會對個體的工作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管理者要關心下屬間的同事關系,構建一個積極樂觀、相互促進的工作環境,增強他們對鄉村幼兒園的歸屬感。

對于脫貧地區的幼兒家長而言,要轉變教育觀念,理解和支持鄉村幼兒教師的工作,及時與教師溝通自己的疑惑與問題,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主。這樣將有利于鄉村幼兒教師在一個充滿信任和理解的環境中施教,減少負面情緒,促進家園共育的順利進行。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要加大對脫貧地區的學前教育事業的扶持力度,確保鄉村幼兒教師師資穩定。具體要在資金、政策、編制、醫療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通過解決鄉村幼兒教師在工作環境、工資收入、編制、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鄉村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況得到改善,從而獲得更大的幸福感,激發鄉村幼兒教師內在潛能和積極心理。

對社會而言,應該加大對脫貧地區幼兒教師的正向宣傳。脫貧地區的幼兒教師作為當地鄉村教育振興的核心力量,應該受到社會的關心與支持,獲得社會的認可,從而提升其社會地位。此外,社會各界還應該對脫貧地區的幼兒教師給予適當的期待,不要夸大幼兒教師的職能,在無形之中給幼兒教師施壓,進而使教師產生工作落差,不利于鄉村幼兒教師積極心理資本的利用。

猜你喜歡
職業倦怠學歷幼兒教師
住院醫師的知覺壓力和職業倦怠特征分析及對策
學歷造假引發法律糾紛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學歷軍備競賽,可以休矣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擴展閱讀之職業倦怠
知識無力感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學歷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