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地區文旅融合發展的時空分異及優化研究

2022-09-08 10:21王換茹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省市文旅文化產業

王換茹 李 軍

(凱里學院 旅游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11)

隨著旅游業由景點發展模式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等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模式逐漸受到關注,特別是2018 年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合并,文旅融合觀念逐漸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思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兩大產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是必然的趨勢。產業融合的研究始于20 世紀60 年代,國外學者涉及內容很廣泛。Rosenberg(1963)最早從技術研究領域的視角對產業融合的概念進行了闡述[1]。Hackli 等(2010)對產業融合的動因進行了研究,涉及知識、技術和應用等[2]。Connell(2012)對影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進行了研究,認為影視產業對旅游產業發展有重要的驅動作用[3]。Richards、Wilson(2006)基于供需視角,認為文化創意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4]。Kole(2010)對文旅融合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認為文旅融合涉及面廣,其中旅游演藝、節事活動等是文旅融合的表現形式[5]。國內學者在產業融合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在產業融合產生原因方面,于刃剛(1999)首次對產業融合的原因進行了研究,認為產業融合是不同產業之間,產業邊界逐漸模糊、消失的一種過程[6]。

在此基礎上,馬?。?006)分析了科技發展和開放經濟對產業融合的影響,認為產業融合是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種產業結構重組[7]。在產業融合的動力方面,趙蕾(2015)等認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動力包括推力、拉力、阻力和支持力四個方面[8]。對產業融合模式的研究,范文靜(2015)等對地質遺產區的旅游產業融合進行了研究,探索出農旅融合、紅旅融合等模式[9]。尹華光(2015)等認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有重組、延伸和一體化融合三種模式[10]。近年來,耦合協調理論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遍,主要用于分析旅游經濟、旅游環境、旅游交通、旅游流等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產業融合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產業融合的概念、動力、機制、模式及效應等方面。但是分析西南地區的文旅產業耦合發展的研究還較少,且定量的研究方法鮮少?;诖?,文章以西南地區為例,通過構建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評價模型,運用綜合評價函數、耦合協調度模型、GIS 空間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測算其文旅產業的耦合協調度及行業關聯性,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剖析西南地區2010-2019 年文旅產業耦合演進過程及規律,提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耦合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以期為實現兩大產業資源的有效配置與格局優化提供一定參考。

一、研究區概況

西南地區(滇、黔、川、藏、渝)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旅游資源神奇秀麗,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彩,與我國東部的旅游資源相得益彰,互為補充,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但是通過實地調研走訪發現,由于長期以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5 省市之間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差異較大,很多優勢文化和旅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發展的整體優勢沒有得到發揮,文化產業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同時西南地區也是旅游扶貧示范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主要區域,在當前產業融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西南地區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而文旅融合是深化旅游體驗,解決文化產業發展瓶頸的重要舉措。因此,分析西南地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剖析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演變規律和特征,對于促進西南地區資源有效配置,優化產業布局,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方法及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數據來源

基于數據的可得性與可操作性,研究所需的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評價指標數據來源于2010-2019 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中國文化和旅游統計年鑒》,部分數據來自各省統計年鑒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二)研究方法

1.指標體系構建

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作為綜合性較強的兩個產業,涵蓋的要素眾多。在參考現有研究文獻[11-14]與研究區文旅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遵循科學性、系統性與數據可得性原則,確定了文旅產業耦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表1)。

表1 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2.指標權重的確定

為消除指標數據間的量綱關系,從而使數據具有可比性,采用極差標準化方法對其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公式1),具體指標權重運用改進的熵值法進行測算。

上式中,fij表示經過無量綱處理后的標準化數值,xij表示第i 年第j 項指標的原始數值,xmin,xmax分別表示2010-2019 年第j 項指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為避免求熵值過程中對數計算出現無意義的情況,需對數據進行非負化處理,借鑒相關文獻[15-16],統一加0.01。

3.產業綜合評價函數

式中:F(x)與F(y)分別表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指數;wi與wj代表兩大產業各指標的權重;n 表示年份數。

4.耦合發展度模型

耦合發展度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系統之間發展水平與相互作用程度的定量,通常用D 表示:

式中:T 代表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綜合評價指數,C 代表融合度;a、b 為待定系數,因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對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同等重要,所以均設定為50%;借鑒相關文獻[17],設定了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等級(表2)。

表2 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

三、西南地區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時空分異

(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及時空演化

根據產業綜合評價函數(公式2),得到2010—2019 年西南地區5 省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值,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分析兩大產業的發展演化特征。

時間維度上(圖1),2010-2019 年5 省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綜合評分總體上呈增長趨勢。其中,文化產業指數在2010-2013 年之間呈波狀起伏,增長緩慢,2013-2019 年,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重視,文化產業指數顯著增長,增速較快。旅游產業指數逐年增長,但整體上滯后于文化產業的發展,說明旅游產業的發展對文化資源的利用不充分,豐富的文化資源沒有轉化為旅游業發展優勢。同時,2018 年后在文化和旅游部門組織機構重組這一大政策背景下,旅游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圖1 2010-2019 年西南民族地區5 省市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對比

因時間跨度長,數據量較大,僅選取2010 年、2013 年、2016 年、2019 年5 省市的截面數據,將計算結果以雷達圖的形式表示,如圖2 所示??臻g維度上,5 省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空間差異較大。2010 年,云南、西藏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處于區域領先水平,而貴州和四川兩省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緩慢。2016-2019 年,重慶、四川、貴州借助區域經濟發展優勢和國家政策支持,文化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超越了云南和西藏。旅游產業呈現不斷變化的格局,2010 年以重慶和四川為主力,貴州和云南兩省旅游產業發展緩慢,2013-2016 年貴州省的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成為5 省市中的主軍,其次是云南和重慶,西藏地區由于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旅游產業發展較緩慢。

圖2 各省市2010—2019 年文化產業(a)、旅游產業(b)綜合發展水平對比

(二)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時空演化

由耦合協調度模型得到5 省市2010-2019 年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值D 和均值(圖1),并依據表2 可以得到耦合協調等級(表3),可以看出,2010-2019 年西南地區5 省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耦合協調發展呈上升態勢,協調度均值由0.235 上升為0.656,由中度失調發展到初級協調狀態。具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10-2014年,5 省市文旅產業耦合大多處于失調狀態,從嚴重失調、中度失調逐漸發展到瀕臨失調、輕度失調。2015-2019 年則轉向協調狀態,從瀕臨失調、勉強協調發展到了初級協調、中級協調狀態。以上現象表明,2010-2019 年,5 省市兩大產業的耦合協調度還處于中低水平,耦合關聯性松散,兩者之間未能真正的融合發展,但隨時間推移,兩產業耦合協調度有逐漸提升的態勢。

表3 各地市 2010-2019 年文化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

為進一步探究耦合協調度的省際差異特征,本文基于2010 年、2013 年、2016 年、2019 年5 省市耦合協調度的相關數據,利用ArcGis10.2 軟件繪制空間分布圖(圖3)。整體來看,2010-2019 年5 省市文旅產業協調狀態處于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且省際之間地域分異顯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協調度省際差異有縮小趨勢。2010 年5 省市文旅產業協調度整體水平較低,貴州省處于嚴重失調狀態,重慶、四川、云南、西藏四省市為中度失調狀態。2013 年5 省市文旅產業協調度等級有所提升,西藏和重慶發展為輕度失調等級,其余省份則發展為瀕臨失調等級。到2016 年5 省市文旅產業協調度等級逐漸處于均衡,協調度等級結構優化明顯,重慶市處于初級協調等級,其余省市發展為勉強協調等級。2019 年5 省市文旅產業協調等級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四川和貴州發展到中級協調等級,重慶和云南為初級協調等級,西藏為勉強協調等級。其中,四川從2010 年的中度失調狀態發展到2019 年的中級協調,發展速度最快,耦合協調度水平較高。貴州省從2010 年的嚴重失調狀態過渡到中級協調狀態,文旅產業協調發展實現了較大的突破。而西藏文旅產業發展緩慢,2019年還處于勉強協調狀態。

圖3 2010-2019 年耦合協調度等級空間格局演化圖

(三)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耦合協調類型

依據西南5 省市文旅產業系統發展水平差異,得到其文旅產業耦合協調類型(表4)。整體來看,西南5 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滯后于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旅游產業的發展。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則由低水平耦合協調逐漸發展到高水平耦合協調。其中,重慶市2010-2015 年文化產業發展明顯滯后于旅游產業,旅游產業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在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2016-2019年重慶市逐漸注重挖掘歷史文化,將巴渝文化、飲食文化、民風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利用旅游發展的契機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逐漸提升到中等水平。四川省歷史文化悠久,三國文化、紅軍文化、鹽業文化、酒文化等源遠流長,精彩紛呈,文化產業在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發展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2018-2019 年隨著國家政策調整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在文化產業的帶動作用下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逐漸提升,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由低水平發展到高水平。貴州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山地旅游大省,生態環境優良,擁有很多世界級的旅游資源,同時,作為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擁有眾多特色文化資源,諸如歷史遺跡、民族村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但由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民族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后期投入不足,尚未很好的將民族特色文化移植旅游商品,致使旅游商品的文化內涵開發不足,文化產業發展明顯滯后于旅游產業。云南作為一個邊疆省份,民族眾多,民族節日、民族曲藝、飲食文化、邊疆文化豐富多彩,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較高,整體上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2010-2019 年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發展逐漸發展到中等耦合協調水平。西藏位于我國西南邊陲,自然風光神奇秀麗,加之藏族文化絢麗多彩,佛教文化神圣崇高,讓人心生向往,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可進入性差,旅游產業發展滯后。近年來國家加大對西藏的扶持力度,構建西藏自治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重要經濟干線、口岸公路建設,交通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在民族文化的帶動下,旅游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由低水平發展到中等水平。

表4 各省市 2010-2019 年文化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類型

四、西南地區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對策

(一)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培養品牌文旅產品

西南5 省市歷史文化淵源久遠,文化積淀是其發展的重要基脈,多元形態的文化資源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天然良好的內核。因此,5 省市要充分發揮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深入挖掘三國文化、佛道文化、古蜀文化、邊疆文化、紅軍文化以及民族村寨、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節慶等的文化內涵,深化旅游體驗,拓展研學旅游、邊疆旅游、民俗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增加產品文化價值含量,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培育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二)強化政府引導,完善產業融合機制

文旅融合涉及面廣,需要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進。通過產業鼓勵政策吸引區域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要素在空間上的集聚,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促進文旅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和組織機構的融合。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加快文旅產業融合速度。其次,針對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從業人員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發展創新型的文化旅游產品,并給予資金和技術幫助,使文旅產業融合范圍不斷擴大。同時還可以提供眾多的利導性政策,如土地優惠、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全面提升相關企業參與文旅融合的信心,為文旅融合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三)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加強區域聯動發展

資源的有效整合是影響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5 省市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各有千秋,因此要協調地區間資源的整合,通過鼓勵相關政府、企業間的協作,進行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的調動,充分利用各省市的優勢資源,取長補短,以達到文化和旅游資源的共享。其次,以四川、貴州、重慶等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市為依托,挖掘自身特色,培育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增強其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再次,依托珠三角經濟圈,主動建立與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市的交流合作,實現游客互送,資源共享,共同建立兼具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進程。

猜你喜歡
省市文旅文化產業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文旅照明的興起
省市大報頭版頭條
省市大報頭版頭條
其他省市怎么做?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省市大報頭版頭條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