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現狀、特點及社會支持的影響

2022-09-26 13:19上海市閔行區華漕學校上海201107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7期
關鍵詞:適應力生涯維度

◎ 錢 飛(上海市閔行區華漕學校,上海 201107)

一、引言

生涯適應力是指個體對于可預測的生涯任務、所參與的生涯角色與面對生涯改變或不可預測之生涯問題的因應準備程度,包括生涯關注(career concern)、生涯控制(career control)、生涯好奇(career curiosity)和生涯自信(career confidence)。生涯適應力強調生涯發展過程中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個體在生涯發展過程中主動去適應新的、不斷變遷的生活環境的能力。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中,個體必須主動調節自我以應對各種事件,尋求自己與所處環境之間的和諧與平衡。生涯建構理論認為,生涯適應力是個體的一種重要的應對變化的心理資源,它能幫助個體取得更高的成就。Skorikov 和Vondracek針對美國中學生的研究發現,良好的生涯適應力能夠預防中學生問題行為的發生并能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同時減少消極情緒。生涯適應力強的學生,在未來能更好地應對職業生涯,擁有較高的探索和調節能力。除此之外,研究表明,生涯適應力能預測生活滿意度,能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國外從20 世紀 90年代開始對生涯適應力進行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目前國內的研究大部分是針對大學生生涯適應力的,對中學生生涯適應力的關注稍顯闕如,而初中預備階段是從小學生角色向初中生角色轉換的重要階段,探討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的現狀、特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及實踐價值。

近幾年來,生涯適應力及其影響因素受到了學者們的關注。但關于生涯適應力預測因子的探究多集中于個體人格,涉及社會性因子影響生涯適應力的研究屈指可數。社會支持作為外源性情境因子,是推動個體不斷發展的動力,是保證個體實現社會化的重要條件。社會認知職業理論模型認為,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整合能夠解釋個體生涯適應力各方面的表現。為此,本研究著重探討社會支持對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上海市閔行區257 名初中預備班的學生為被試,測試安排在學生入校后四周內進行。被試的基本情況如表1。

表1 被試基本情況

(二)測量工具

1.生涯適應力問卷

采用里爾登等編制的生涯適應力問卷,該問卷是在Erik 和Mark 編制的生涯適應力量表的基礎上翻譯修訂而成的。問卷包括生涯關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4 個維度24 個條目,采用五點計分,各條目按照1(完全不符)~5(完全符合)計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涯適應力越強。

2.青少年社會支持量表

青少年社會支持量表是羅雪峰、陳啟山和沭守寬在肖水源的社會支持量表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專門用于青少年社會支持的測量。該量表由 17 個項目所組成,采用五 點計分的方式,1 分表示“不符合”,2 分表示“有點不符合”,3 分表示“不確定”,4分表示“有點符合”,5 分表示“符合”。量表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個維度,根據研究對象在各個維度上得分的均分來對各個方面的社會支持情況進行測量,得分越高表明社會支持程度越高。

(三)數據處理

運用 SPSS23.0 對數據進行輸入、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人口學上的差異

1.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性別上的差異比較

如表2 所示,男生在生涯適應力各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生涯適應力在性別上的差異性檢驗存在較多爭議,有研究表明,在性別上,我國學生群體中男生的生涯適應力明顯高于女生。國外研究發現,男女性別在同一個年齡階段上并無顯著的生涯適應力差異。不同的研究結果可能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致。

表2 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性別上的差異比較(M±SD)

2.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生源地上的差異比較

如表3 所示,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生源地上無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從小跟著親人在上海生活,已經適應了上海的環境,并已融入上海。因此,他們和上海戶籍學生的生涯適應力差異不明顯。

表3 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生源地上的差異比較(M±SD)

3.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比較

如表4 所示,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是否獨生子女上并無顯著差異。也就是說,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二胎家庭中的學生,其生涯適應力并不低于獨生子女,與之持平。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

表4 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比較(M±SD)

4.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班級職務上的差異比較

如表5 所示,班干部在生涯適應力各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班干部學生。以往的研究雖也考察過生涯適應力在人口變量學上的差異,但大都集中在性別、年級、文理科等方面,鮮有研究關注班干部這一人口學變量。本研究的這一發現值得繼續深入探究。

表5 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在班級職務上的差異比較(M±SD)

(二)社會支持對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的影響

從表6 可以看出,社會支持各個維度與生涯適應力各個維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這說明預初學生社會支持與生涯適應力存在顯著正相關。

表6 各變量之間的相關

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說明社會支持對生涯適應力的預測作用,以社會支持各個維度作為自變量,以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總分作為因變量,構建回歸方程,并使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對回歸方程進行檢驗??紤]到性別以及班級職務在生涯適應力上的差異,因此將性別、是否班干部在回歸方程中作為無關變量予以排除。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預初學生社會支持對生涯適應力的預測作用

從表7 中可以看出,“主觀支持”這一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后,對生涯適應力產生了正向預測作用。隨后,將性別和是否為班干部同樣作為自變量帶入回歸方程中,“主觀支持”的回歸系數仍然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說明“主觀支持”對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產生了顯著預測作用,其在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下可以解釋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總變異的13%。

四、討論

(一)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的特點分析

本研究初步探討了上海市預初學生生涯適應力的特點,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研究結果。

性別是影響個體生涯發展的重要因子之一。受身心特點、文化傳統的影響,人們對男女兩性的社會角色期待往往有所不同,影響著男女生生涯發展水平。本研究發現,男生在生涯適應力各維度上明顯好于女生,這與以往關于高中生生涯適應力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本研究數據表明,班干部在生涯適應力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非班干部學生。班干部作為班主任工作的輔助者,通常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各方面都在班里起著模范帶頭作用,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有很多實踐與鍛煉的機會,各科教師與同學對他們的關注與正面評價也會較多,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生涯適應力水平較高。

(二)社會支持對生涯適應力的影響

通過相關分析發現,預初學生社會支持與生涯適應力得分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進一步的回歸分析發現,主觀支持對生涯適應力有著正向預測作用。也就是說,預初學生主觀的、體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能影響生涯適應力的發展。此結果提示我們,在預初學生生涯教育工作中,除了關注學生對支持的利用程度,還應該關注他們對各種社會支持的領悟程度。

五、結論

(1)預初學生中,男生在生涯適應力各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2)班干部在生涯適應力各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班干部學生。

(3)生涯適應力在生源地和是否獨生子女上無顯著差異。

(4)社會支持各個維度與生涯適應力存在顯著正相關,主觀支持對生涯適應力有著正向預測作用。

猜你喜歡
適應力生涯維度
如何促進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基于FSO框架的分析
我的教書生涯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殘黨的廚藝生涯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談談怎樣的數學教學更能適應現在的高考
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制作的適應力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理念轉變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