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名護理專業本科生臨終關懷認知與態度干預效果研究

2022-09-26 12:27陳少芬丁云霞
江科學術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態度問卷專業

寧 珍 陳少芬 丁云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已經非常凸顯,其中包括不斷增長的死亡率,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病率的升高,在精神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多地思考如何積極面對死亡,怎樣更好地幫助人平靜地面對死亡,如何能讓自己和家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不是只有哀傷和恐懼,而更多的是安詳和希望,而這種安詳和希望即是臨終關懷最好的詮釋。臨終關懷最開始是歐洲的修道人為朝圣者或旅行者提供中途休息的驛站,后來逐漸演變成幫助即將臨終的人的地方。臨終關懷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臨終者和家屬更加積極地面對死亡,強調通過臨終關懷服務者多方面的照護,幫助臨終者平和、安詳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同時也對臨終者的家屬進行必要的心理支持[1]。護理專業的學生未來工作大部分都在醫院、社區、養老機構等地方,直接面對臨終的概率遠遠高于一般人,因此,在校期間除了學習一般的護理技能,還有必要學習與臨終關懷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南昌市某高校2020年下半年選修了《臨終關懷》課程的護理專業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抽取320 名護理專業本科生,其中女生292 名,占91.2%,男生28 名,占8.8%;大學三年級的有195 名,占60.9%;大學二年級的有125 名,占39.1。納入標準:(1)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全日制護理本科學生;(2)自愿參加;(3)能完整參加臨終關懷課程的學習;(4)對臨終關懷相關問卷能完整填寫。中途退出調查的學生不納入調查范圍。

1.2 研究方法

由研究者在選修課課堂上征得學生同意,對參與研究的學生發放問卷和知情同意書,并對學生進行問卷填寫的指導,在填寫過程中學生之間不交流,由研究者回答學生提出疑問,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上課前的調查共發放問卷336 份,回收336份,回收率為100%。中途有16 名同學退出,課程結束后的調查共發放問卷320 份,回收320 份,回收率為100%。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分為一般資料、家庭背景和臨終關懷認知與態度,采用自制護理專業學生臨終關懷認知與態度問卷,一般資料包括學生的性別、生源地、宗教信仰、未成年的主要照顧者、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家庭背景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年齡、父母的宗教信仰、家中近3年是否有臨終者、是否陪伴過親人臨終等;對臨終關懷的認知情況包括是否了解臨終者的生理及心理變化、是否知道臨終關懷的一般概念、臨終關懷的目的、臨終關懷照護者的條件等;對臨終關懷的態度包括對臨終關懷開設課程的態度、從事與臨終關懷相關的工作意愿、在未來對家人和自身是否需要得到的臨終關懷的態度等。在對臨終關懷的態度部分,包括開設臨終關懷相關課程的態度及臨終關懷服務態度,部分條目采用Likert的5 級計分法,“很有必要”為5 分,“比較有必要”為4分,“一般必要”為3 分,“比較沒必要”為2 分,“很沒必要”為1 分,得分越高表明對臨終關懷的態度越積極。

1.4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回收的數據資料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導入到SPSS17.0 進行統計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標準差用(x±s)表示,對比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對比行“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和絕對數進行描述,單因素分析用t 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剔除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學生在上課前后的臨終關懷認知情況

如表1所示,在進行臨終關懷相關課程的學習之前,學生的臨終關懷認知情況平均得分為(19.03±1.16),總分為27分,進行臨終關懷課程的學習后,學生的臨終關懷的認知情況平均分為(24.54±1.04),將兩次得分折算成百分制,學生在上課前的臨終關懷知識得分比例不到70%,上課后的臨終關懷知識得分比例達到了90%以上,學生的臨終關懷認知情況在課前課后有較大的差距。

表1 學生在上課前后的臨終關懷認知情況

2.2 干預前后學生對于開設臨終關懷課程及工作的態度

面對在護理學歷教育中開設臨終關懷課程的態度和學習期待上,被調查的學生在學習臨終關懷的課程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P<0.05)分別是“在護理專業中開設臨終關懷課程的必要性”、“學習課程的收獲”、“從事與臨終關懷相關工作的態度”、“參與臨終關懷志愿者活動”;在開設臨終關懷相關課程的態度上有較明顯變化,學習前70%左右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該課程,學習后認為有必要開設該課程的學生比例增加到了81%;在對學習內容的期待方面,學生的臨終關懷態度變化主要在“增加對死亡過程的了解”、“如何與臨終患者溝通”、“如何與臨終患者家屬溝通”、“如何延長臨終患者的生命”等方面。在臨終關懷相關工作及志愿者服務態度上,有較多的學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明確表示不會去服務臨終患者的學生從上課前40%的變成上課后的30%,而可能會去的學生從49%增加到55%。

表2 學生在上課前后的臨終關懷態度

2.3 臨終關懷態度影響因素分析

在學習臨終關懷相關課程后,對學生在“宗教信仰”、“家庭面對死亡的態度”、“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及“是否陪伴過臨終”等項目上進行分析,發現在有宗教信仰的學生中考慮會從事的比無宗教信仰的學生比例高較多;家庭面對死亡等話題的態度積極的學生從事臨終關懷相關工作的學生占比明顯高于家中避諱談論死亡的學生;因為喜歡而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相比其他原因選了護理專業的學生的臨終關懷從業態度更積極。

3 討論

臨終關懷在我國大陸地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式以臨終關懷中心的形式開展以來,有近四十年的時間,但無論是從2015年的世界臨終關懷綜合分還是其他方面的建設來說,還是處于較落后的狀態[2],主要原因以社會的重視程度不夠,傳統思想對于“死亡”、“臨終”的避諱,在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對臨終關懷的了解程度低[3],在醫學院校學習的學生能接受的臨終關懷相關的知識少。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程度的加深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臨終陪伴及高質量的臨終護理的人也卻越來越多,臨終關懷及臨終關懷教育亟待大力開展。

在本研究中,學生在學習前后對臨終關懷認知方面的得分變化較明顯,而在臨終關懷態度方面的變化卻不如認知的變化明顯,更多的護理專業學生希望增加對死亡過程的了解,也有更多的學生希望學習到更多與臨終患者溝通的技巧,更加了解臨終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在面對如何延長臨終患者的生命的話題上,學生在學習前后的變化較大,上課前,有超過60%的學生希望學習到如何延長臨終患者的生命的技能,在上課后僅有16%左右的學生仍希望學習到延長臨終患者生命的技能。學生對于新的知識有學習的渴望,對臨終關懷相關知識有著積極的學習意愿,作為醫學院校,應盡可能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及學習環境,增加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途徑,具體的例如與醫院的老年病房或安寧病房合作,增加實習或見習機會;校圖書館增加與臨終關懷相關的書籍、網站或電子書,讓學生積累知識,在未來的崗位實踐出經驗,從而逐漸改變對臨終關懷的態度[4]。

表3 臨終關懷態度影響因素分析

臨終關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臨終不僅發生在醫院,也發生在社會的其他地方,臨終關懷需要的不僅是醫療護理技術,更多的是關愛和提供關愛的環境,這也需要國家和社會為臨終關懷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保障,為實施臨終關懷者提供知識和技能保障、待遇保障[5]。此外,還可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對臨終關懷加以宣傳,讓臨終關懷成為大眾熟知而不避諱的之事,也讓更多的人投入到臨終關懷事業中,促進臨終關懷事業更好地發展。

從“知-信-行”理論的角度來看,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往往以知識的獲取為前提[6],通過學習,學生們對臨終關懷有了初步的認知,但選修課的學習時長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對臨終過程了解的需要,在接觸到臨終關懷之初,學生也還是感覺陌生,大部分同學還是以觀望為主的態度,讓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好臨終關懷,僅通過一次課程的教育還遠遠不夠,要讓學生做好臨終關懷,教育和實踐方便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態度問卷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問卷網
態度決定一切
問卷大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