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的語態轉變探究

2022-10-03 03:52宋燕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4期
關鍵詞:新型主流媒體主播說聯播融合傳播

摘要:面對媒體格局、傳播方式和輿論生態的深刻變化,做強新型主流媒體,亟須深入把握全媒體時代發展新趨勢,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為抓手,全面提高內容生產力、公共服務力、情感共鳴力。在此背景下,新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如何轉變話語形態則成為重要研究課題。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央視新媒體欄目《主播說聯播》為案例,探討新型主流媒體的新聞語態要素,并提出新聞主播的語態轉變要求,總結新型主流媒體主持人語態轉變的創新機制,包括文本語態口語化、播音語態個性化、聲效語態情感化、畫面語態網感化等方面,并且新型主流媒體主持人應在語態轉變創新框架內,堅持內容為第一生產力,強調網感、親民等新的傳播語態。文章旨在促進主持人的創新語態表達,提升主流媒體的融合傳播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全新媒介形象,助力新型主流媒體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新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語態轉變;《主播說聯播》;融合傳播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4-0159-03

隨著短視頻新聞進入大眾視野,傳播媒介和受眾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傳統主流媒體新聞主播要勇于創新,適應媒體變革的要求,創造新聞傳播的新語態[1]?!吨鞑フf聯播》的內容密切關注熱點,結合當天重大事件和熱點新聞,用通俗語言傳遞主流聲音,獲得廣大受眾的高度關注[2]。這是新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語態轉變的重要成功經驗,值得媒體人深刻反思和參考借鑒。文章圍繞《主播說聯播》近年來的報道內容,探討了新型主流媒體語態轉變的創新機制。

一、新型主流媒體的新聞語態要素

(一)內容生產力

內容生產力是打造精品節目的根本,融合發展不能脫離內容質量這一重要先決條件[3]。新型主流媒體在內容出品上不僅要求產量更要求質量,若沒有高質量內容,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將大幅下降。新聞話語形態需要從內容生產方式上做出改變,文本易于網友接受才能更好地傳播,話語更易觀眾理解才有利于宣傳新聞故事,內容情感豐富才能讓普通觀眾感同身受。因此,新聞主播必須練好“內功”,在深耕接地氣的表達方式上多下功夫,講出有溫度、有情感、有品質的新聞故事。

(二)公共服務力

新聞內容生產的總體方向要契合新聞公共服務這一艱巨使命。新型主流媒體在報道新聞素材時,應充分考慮新聞內容是否符合公眾所需,是否滿足新聞傳播的公共服務標準。如果新聞內容并非公眾所需,講出來無人受用,那么這樣的新聞內容就不具備公共服務條件[4]。新型主流媒體在新聞報道中還需進一步探索政務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民生服務等多元化功能,將媒體公共服務職能擴展到社會民生等諸多領域。

(三)情感共鳴力

雖然服務公眾是媒體的責任,但是新聞故事應具有更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功能。當新聞語態具有強烈的情感導向時,觀眾也會對新聞素材感同身受并產生情感共鳴。今時不同往日,新聞故事的情感表達源于社會進步,在快節奏的新聞碎片化場景下,在短短幾十秒內向觀眾傳達完整的情感基調并不容易。但是這是新型主流媒體必須重視的新聞語態要素,對增強新聞內容的情感共鳴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的語態轉變要求

(一)從傳統播音腔到平民化表達

新型主流媒體要求新聞主播改變以往的播音腔,用最平實的口語化表達方式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播音腔更適合在正式場合下講述新聞事件,在網絡傳播中則具有一定的宣傳限制[5]。所以,長期以來很多主流媒體的新聞主播始終與觀眾存在一定的距離,若不能轉變成平民化的口語表達形態,新聞主播仍然難以獲得網友青睞,難以塑造親民形象。因此,從傳統播音腔到平民化表達成為新型主流媒體的破局關鍵,有必要重塑口語化、網感化的新聞報道語態表達風格,從而獲得廣大新聞受眾的關注。

(二)從標準化術語到年輕化表達

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很多終端用戶已經習慣了碎片化閱讀,若不能在短短幾秒內抓住用戶的眼球,很可能會被用戶自動過濾為無效信息。一些科研成果新聞報道,只講專業的學術詞匯,使觀眾聽得云山霧繞;一些時政新聞報道,只講政治不談民生故事,觀眾難以產生聯想。這些標準化術語適合專題報道,卻不適合“短平快”的新聞傳播互動。新型主流媒體需要以年輕化的語態表達來吸引受眾,因此,必須擺脫標準化術語帶來的束縛。這是新聞品牌的年輕化,也是新聞主播話語形態的年輕化發展趨勢。唯有年輕化的話語方式才能激發觀眾的互動熱情,才能讓主流媒體重新回歸大眾視野。

(三)從刻板生硬到個性化表達

新型主流媒體應重新探索與普通觀眾的對話方式,不是背誦新聞稿,而是用新聞主播自己的話語形式解說新聞內容,從客觀表達轉化為主觀上的個性化表達,已成為新型主流媒體新聞語態的重要發展方向[6]。從刻板生硬到個性化表達是一種生活流的語言藝術形態過渡,新聞內容不再是復述新聞信息的傳聲筒,而是具有評論觀點和思想的高品質話語表達。這種話語形態的個性體現在講述新聞故事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表達方式更具吸引力,能夠呈現新聞主播的獨特個性,進而吸引受眾關注,并最終得到廣大受眾的支持和分享,形成增進新聞主播與觀眾對話的新聞表達方式,助力新型主流媒體新聞內容的傳播。

三、新型主流媒體《主播說聯播》語態轉變的創新機制

(一)文本語態口語化

從文本內容的語態形式來看,新聞主播的文本內容具有鮮明的口語化特征。比如,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主播說聯播》欄目報道了《宇宙級精彩加速“定檔”,中國航天很忙很贊!》。52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中國人邁出了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52年后的今天,一首由人工智能技術重新編曲完成的《東方紅》刷屏網絡,樂曲用太空音頻素材制作而成。央視新聞的網友感慨:“用科技的力量致敬中國航天,很酷很浪漫!”《新聞聯播》中新聞主播必定運用專業性更強的文本內容介紹航天知識,而《主播說聯播》中新聞主播則是盡量運用口語化方式講述新聞故事,如主播說道:“中國航天的‘宇宙級精彩正在以分秒必爭的節奏‘定檔和‘加更,中國航天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得更大,走得更遠?!边@樣的口語化表達,能夠讓觀眾切身體會中國航天事業的崛起。所以,文本語態口語化是從播報形式上講百姓聽得懂的內容,讓新聞故事具有更強的傳播力。

報道“高考,百年歷程”主題時,新聞主播說:“道路選對了,結果就是互相成就,互不辜負,鞋子合適了,才能健步向前”;報道“消費者博覽會”主題時,新聞主播用平實的口語化表達介紹了“高精尖”和“雙循環”兩個發展理念;在報道“生態系統”主題時,文本語態設計為“大象走到哪里了”,新聞主播介紹了云南十幾頭亞洲象一路“象”北的蹤跡,用口語化方式闡釋了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的深刻道理;在“中國旅游日”主題報道中,新聞主播用口語化表達介紹了陜西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兵馬俑文創雪糕,其中說“‘糕調加入Battle,‘俑氣十足”。這些都是普通觀眾最容易接受的對話方式,文本語言沒有刻板生硬的長篇大論,形成了鮮明的生活化語言風格,并且文本語態口語化打造了新聞主播的親民形象。

(二)播音語態個性化

《主播說聯播》在報道服貿會新聞時,創新性地讓海霞和剛強兩位主播同臺講起了“三句半”。在《押韻!海霞剛強這樣給你講服貿會》報道中,新聞主播用順口溜的語言形態連環押韻,“酷說”服貿會呈現出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播音語態個性化呈現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巨大變化。用實干、改革、on the way等詞加強語氣,個性化十足且形式新穎,讓觀眾眼前一亮。不拘一格的報道形式,展現出新聞主播在播音語態方面的個性化。只有不拘泥于新聞語言的話語形式,才能以押韻的“三句半”將服貿會主旨內容說得趣味橫生,“趣說”新聞使服貿會場景滿是“干貨”,觀眾也聽得出其中的精彩?!叭ふf”新聞將每句話進行平仄對仗,最后用“on the way”作為結尾也體現國際化的大趨勢,可謂是一語雙關。

播音語態個性化也體現在“方言版”節目上,比如《陜西娃嚴於信花樣夸家鄉 寶曉峰:真實“嫽扎咧”!》報道中,主播嚴於信和寶曉峰身著便裝出鏡,用陜西方言與觀眾互動。主創團隊設計“家鄉話”的新聞呈現方式,新聞主播不限于普通話標準發音,具有更強的地域親和力。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新聞主播的出身、經歷和血液中流淌的地方傳統。滿滿鄉情濃濃愛,用地地道道陜西話為家鄉旅游事業打call,改變了正襟危坐的新聞主播形象,讓播音語態呈現充滿家鄉方言的個性化表達,更加貼合觀眾心理且更易獲得年輕觀眾的關注。

(三)聲效語態情感化

個性化語態可以從節目編排上尋找“趣說”新聞的報道方式,但是由內而外散發的真情實感需要新聞主播凝聚深刻的情感力量,在聲效語態設計上完成情感化表達。比如,《你“笑”起來真好看!李梓萌用歌聲為他們點贊》報道中,新聞主播用多種聲效形態來探索創意表達,以此豐富年輕用戶的新聞體驗。主播李梓萌為鄉村學生清唱《你笑起來真好看》,情感表達尤為真摯。河南周口二郎廟小學的張笑笑,想把學校午餐中的蝦帶回家,留給生病的媽媽吃。小小年紀,這份孝心令人感動。小姑娘人如其名,她的笑容引發觀眾聯想到歌詞“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溫暖的故事讓觀眾感同身受,新聞主播用歌聲唱響觀眾的心聲,這也是呈現情感化表達的重要方式。聽到新聞主播李梓萌唱出的歌詞,看到張笑笑的面龐,新聞聲效語態完成了情感升華。

情因真而動心動情,《主播說聯播》一直在嘗試用更親切的方式向觀眾講述新聞故事,使觀眾感受到新聞中的情感內涵?!睹魈煊⒘疫z骸回國將受隆重迎接,海霞:這表達的不只是敬意》《李梓萌:有件事一點都不能錯,做好了,每個你都在守護祖國山河》《鮮花獻英雄,讓我們以國家的名義致敬!》等幾期節目接連引導觀眾向英雄表達心底那份最崇高的敬意。109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當天,央視直播間收到了幾十萬條網友留言,正是為網友提供了留言發表感想的窗口,網友真摯的情感才能流露出來。這樣真切樸實的情感,讓每一位觀眾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這份民族自豪感顯然是最深情的聲效語態情感,對提升節目傳播力及親和力具有積極作用。

(四)畫面語態網感化

通常情況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都是西裝革履出現在觀眾面前,但是這一形象的潛在臺詞是正式、嚴謹、不茍言笑,顯然容易與觀眾產生微妙的心理距離。為了打破這一刻板生硬的畫面語態形象,《主播說聯播》在2021年9月1日開學當天,發布了家長們“上墻”的視頻,同時將其推上議題熱搜榜?!缎侣劼摬ァ分鞑ス緢栽趫蟮馈半p減”政策時,提議去開學現場看一看學校的情況,讓“孩子爹”講一回“上墻”的故事。郭志堅換好便裝出現在校園,以“萌娃開學、神獸歸籠”為開場,以“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記?。篍njoy”這一充滿網感化的表達方式結尾,引起網友關注?!吨鞑フf聯播》創造了全新的畫面形象,新聞主播的語言表達具有強烈的網感效果,進而引發了輿論關注,以最具網感化的表達方式反饋社情民意,用接地氣的報道拉近受眾與央視新聞之間的距離,便達到了畫面語態網感化預期的話題引導效果。

在三星堆報道中,鄭麗生動地模仿了三星堆銅人動作,手拿三星堆模型道具,讓刻板生硬的新聞主播形象充滿了“反差萌”,畫面語態的網感化十足,網友直呼“太生動,太形象了”。在全運會報道中,郭志堅脫下西裝換上運動服,《全運會來了!郭志堅:快來燃燒你的卡路里》一經發布瞬間引起網友的互動,如“郭老師竟然還是運動達人!”這樣的網感化設計,必然能夠拉近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用生動的畫面語態來增強新聞主播與觀眾的互動性,提升新聞主播形象的親和力?!吨鞑フf聯播》中有太多網感化表達的案例值得推廣和學習借鑒,如“太空‘出差三人組今天順利回來了”“重陽,重‘Young,心年輕了,年齡就是一個數字”“一根藤上7朵花,眼睛瞪得像銅鈴”“‘美式人權的‘世界巡演”“慌慌地,美軍跑了,不帶走也帶不走一地雞毛和一片狼藉”等。這些網感化十足的語態方式,讓觀眾看到新聞主播身上的幽默感和親民形象,可見畫面語態的網感化表達成為新聞主播親和力的來源,更是新型主流媒體打造新聞品牌的重要突破口。

四、結語

新型主流媒體的新聞語態要素包括內容生產力、公共服務力、情感共鳴力。融媒體時代對新型主流媒體新聞主播的語態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從傳統播音腔到平民化表達,從標準化術語到年輕化表達,從刻板生硬到個性化表達,這些均為新型主流媒體重獲關注的關鍵所在?!吨鞑フf聯播》的新聞語態轉變經驗值得推廣和借鑒,文本語態口語化、播音語態個性化、聲效語態情感化、畫面語態網感化均具有改善新聞語態親和力及傳播力的重要作用,對新型主流媒體擴大傳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嚴云.融媒體新聞短視頻的多模態文體研究:以央視《主播說聯播》欄目為例[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2):51-57.

[2] 于海藍,張力楊,孫偉太.網絡新媒體時代公交企業宣傳工作淺析:央視《主播說聯播》節目的啟示[J].城市公共交通,2022(2):24-25.

[3] 蔡一鳴.專訪總臺《主播說聯播》團隊:讓金牌欄目注入“新媒體網感”[J].中國廣播影視,2021(19):14-19.

[4] 宋學寶.“對話”:社交媒體時代主流媒體短視頻產品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央視《主播說聯播》為例[J].記者觀察,2021(30):36-38.

[5] 伍浚心.《主播說聯播》的語態變革與價值書寫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23):107-109.

[6] 林陽.姿態、語態、形態:媒體融合進程中的主持傳播創新:以《主播說聯播》為例[J].中國主持傳播研究,2021(1):90-104.

作者簡介 宋燕,本科,二級播音員,主持人,研究方向:新聞播音。

猜你喜歡
新型主流媒體主播說聯播融合傳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體的創新與探索
《主播說聯播》:又剛又有梗,播有溫度的新聞
全媒體時代《新聞聯播》轉型發展探究
《主播說聯播》和新媒體平臺的融合與沖突
融合創新,讓新聞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
電視節目與微博的融合傳播研究
新型主流媒體與主流價值觀的建構
不變的是責任
從推選到競演
從“第六屆廣府廟會”聯動報道看南方報業媒體融合機制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