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CA時代下大學生就業力問題的實證研究

2022-10-16 14:24王云鵬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22年7期
關鍵詞:醫學類生涯管理水平

王云鵬

(大連醫科大學招生與就業處,遼寧 大連 116044)

VUCA的概念最早用來描述冷戰結束后的越發不穩定的、復雜、模棱兩可和多邊的世界,現指組織將處于“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復雜的”(complex)、和“模糊的”(ambiguous)狀態之中??删蜆I能力一詞最早發源于20世紀初的英國,其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受到勞動經濟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1]。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故將可就業能力界定為:高校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所具備的獲得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后續職業生涯中可持續發展的崗位勝任力。本研究拓展了就業力的理論內涵和外延,為新形勢下指導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進行驗證分析,旨在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優質就業。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大連市9所高校624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醫藥類大學生307人,非醫藥類大學生317人;城市生源375人,農村生源249人;有工經歷(或兼職)的大學生381人,無工作經歷的大學生243人。

(二)工具。

本研究選用了職業生涯管理量表、個人求職準備量表和可就業能力量表,3個量表的信度效度較好。

二、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在職業生涯管理上的差異分析。

從結果可知,有無工作經歷(兼職)大學生在職業目標設置維度上無顯著差異,在職業探索上差異顯著(Z=-2.72,P<0.05),見表1。

表1 大學生不同工作經歷職業生涯管理水平比較[P50(P25,P75)]

從結果可知,在職業生涯管理的2個維度上,醫學類大學生和非醫類大學生的得分在職業目標設置上差異顯著(Z=-3.34,P<0.05),見表2。

表2 大學生不同專業職業生涯管理水平比較[P50(P25,P75)]

(二)大學生在個人求職準備上的差異分析。

結果顯示,在置信度為95%的前提下,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就業目標設計這一維度存在差異(Z=-2.07,P<0.05),醫學類大學生的就業目標設計水平高于非醫類大學生的就業目標設計水平,見表3。

表3 大學生不同專業個人求職準備程度比較[P50(P25,P75)]

(三)大學生在可就業能力上的差異分析。

從結果可知,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學生在職業認同、人際關系、問題解決、社交支持、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而且城市家庭大學生在可就業能力各維度的得分均顯著高于農村家庭大學生的得分,見表4。

表4 大學生不同家庭所在地可就業能力比較[P50(P25,P75)]

(四)大學生職業生涯管理、求職準備與可就業能力的相關分析。

通過Spera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職業生涯管理、個人求職準備與可就業能力各維度兩兩相關,且相關性較強,見表5。

表5 各維度Speraman相關分析

(五)職業生涯管理、求職準備對問題解決的回歸分析。

從結果可知,職業目標設置(X1)、社會實踐經驗(X2)、自我認知準備(X3)和求職行為準備(X4)對問題解決有正向預測作用,見表6,回歸方程如下:

表6 職業生涯管理、求職準備對問題解決的logistic回歸

Logit(P)=-0.111X1+0.388X2+0.174X3+0.089X4-12.519.

三、討 論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管理、個人求職準備與可就業能力在人口統計因素上的差異分析。

研究發現,在職業生涯管理水平上,有無工作經歷、醫學類與非醫類大學生在職業生涯管理上差異顯著。有工作經歷、醫學類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管理水平更高些。這說明工作經歷豐富的學生自身的職業管理水平也較高,而醫學生由于專業和就業方向的特殊性,使他們的職業目標非常清晰明確,所以在職業生涯管理水平上的得分較高。在個人求職準備方面,醫學類大學生的就業目標設計水平顯著高于非醫類大學生,這與前面結論相互印證。在可就業能力方面,城市大學生在可就業能力各維度得分圴高于農村大學生,且在六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說明城市生源的學生各方面獲得的資源比較充足,其就業力普遍較高。這也提示我們在后續的生涯能力提升方面要格外關注生源地是農村的大學生。

(二)在連大學生職業生涯管理、個人求職準備與可就業能力的相關分析。

研究表明,大學生職業生涯管理、個人求職準備與可就業能力各維度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該研究結果與研究假設一致,職業生涯管理水平高的學生,在求職擇業之前往往會做好充分的求職準備,而求職準備的越充分,求職的成功率就更大。

四、建議與對策

(一)學生層面。

1.正確認識VUCA時代,及早樹立生涯規劃意識。在VUCA時代下,職場環境變得多樣復雜,工作中到處充滿著相對的彈性和不確定性,這就要求大學生準確地認知當下的就業形勢,掌握無邊界生涯規劃的知識理念,及早樹立生涯規劃意識,懂得生涯規劃的步驟與方法,能夠在大學期間客觀、科學地設立自己的職業目標,明確大學各階段的學習任務,從而科學有效地規劃好自己的學習生活。

2.做好求職準備工作,提升就業能力水平。研究數據表明,求職準備越充分,可就業能力就越強,成功就業的機會就越大。一方面著手簡歷制作、自薦信、求職技巧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要認清在VUCA時代下的職場特征,樹立合理的擇業觀,多參加職場體驗活動,重視工作經驗積累,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可就業能力。

(二)學校層面。

1.開展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教育,提升學生生涯理論水平。加強職業發展課程體系建設,構建育人與發展相結合的生涯課程體系。結合我校實際,我們構建了“3+1+x”的職業發展課程體系:即第一學期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樹立生涯規劃意識;第三學期開設創業基礎教育課程,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品質;第六學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求職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技能。為突出生涯教育的實效性,還針對學生開展1對1職業生涯咨詢,解決學生個性化生涯困惑;同時引進團體輔導策略,根據不同的主題開展團隊輔導。

2.開展生涯指導類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生涯管理能力。目前,各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開展生涯實踐活動,并把實踐活動作為理論課程的延伸,二者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生涯實踐類活動很多,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模擬職場大賽、專家論壇、講座、就業實踐訓練營等。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可就業能力。

(三)政府層面。

1.出臺相關政策,為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幫扶無疑是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的重要舉措。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等法律法規,保證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合法權益;一方面要關注和扶持有就業困難的特殊群體,出臺保障政策,切實保證每一名大學生有學可讀,有業可就,有力可為。

2.加強監管督查,為各項政策的有效執行做好監察管理。政府除了從宏觀上制定相關法律政策外,還要從微觀上進行有效監管,保證各項政策有效實施,對各種違法亂紀的用人單位,要通過法律手段給予懲罰,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為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猜你喜歡
醫學類生涯管理水平
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質量的對策淺析
我的教書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醫學類普通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全納教育視角下提高教學秘書管理水平的研究
手殘黨的廚藝生涯
分類管理 綜合施策 全面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水平
《藝術家生涯》開啟莫華倫導演之門
住房公積金貸款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