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互助學習策略應用

2022-10-16 04:24馬月琴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群文閱讀策略研究閱讀教學

馬月琴

摘要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活動項目,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影響與關鍵作用。為更好地發揮閱讀的教學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語文教師就必須加強對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探索與實踐。本文將結合閱讀教學經驗,對群文閱讀互助學習策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與實踐方法展開探索與分析,旨在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詞 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 互助學習 策略研究

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模式指的是以某一主題為核心所展開的“多文本”閱讀互助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地應用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同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有效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巧妙選題,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率

若想確保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互助學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重視群文閱讀選題的優化。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變化去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主題,并保障選題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在有效激發與調動學生群文閱讀互助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促使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實現對文本內容的深度思考與探究,進而有效地提升與增強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登勃朗峰》等幾篇課文后,教師就可結合這幾篇課文的核心內容,以“游記撰寫”為主題組織學生展開群文閱讀互助學習。首先,引導學生總結與分析這幾篇課文的寫作特點?!秹乜谄俨肌凡捎脭M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用以小見大、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現出黃河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堅韌剛強精神;《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再現了高原生活的艱難、冰塔林的美麗奇觀,以時間為順序組織與整理材料,結構條理清晰明了;《登勃朗峰》借助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在陽光下山峰色彩明麗,彩霞滿天的景象,并在字里行間傳達出作者對美景的喜愛與向往。這三篇課文均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以“游記”展開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時,可重點引導學生分析與探究文本內容中所傳達出的情感,全面掌握這一寫作手法。其次,結合選題為學生提供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文本??山Y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為學生推薦現代文,譬如余秋雨的《莫高窟》、朱自清的《船槳聲里的秦淮河》、徐志摩的《巴黎鱗爪》等等,以此來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促使學生更為深入地把握借景抒情這一寫作手法的特點與運用技巧。在此基礎上,還可結合學生的古詩詞閱讀經驗引導學生閱讀《小石潭記》《赤壁賦》《游天平山記》《岳陽樓記》等等,讓學生多角度欣賞不同的文字表達,促使學生得到豐富的學習體驗與感性的閱讀認識,進而更為細致與全面地掌握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提升寫作水平。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群文閱讀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展開游記作文寫作,促使學生在讀寫結合的互助學習中實現閱讀感知的升華,進而在有效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合理設疑,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提問是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互助學習中的關鍵教學手段。合理、有效的教學提問不但能夠有效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也有利于集中學生閱讀學習注意力,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活動時,要重視課堂教學問題的合理設計,促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實現深度學習。

如,在學習《社戲》《春酒》兩篇課文后,教師以“民俗”為選題組織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閱讀《云南的歌會》《吆喝》《變臉》等文章,通過設置教學問題的方式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一方面,教師可結合群文設計問題。如“這五篇文章主要描寫了什么?有什么寫作特點?《社戲》展現了怎樣的童年生活畫面?《春酒》中表現了怎樣的故鄉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吆喝》《變臉》中傳遞了怎樣的民俗文化?從《云南的歌會》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引導學生在閱讀與鑒賞的過程中更為深度地把握文本中傳遞的民俗風情,在有效拓寬與豐富學生閱讀視野的同時,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啟發下實現思維能力的發散與活躍,進而在全面把握文章重難點的基礎上,發展語文核心素養。另一方面,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認知特點,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如“這五篇課文都在字里行間傳遞了對中華傳統民俗的熱愛之情,那么這五篇文章分別采用了哪種寫作手法抒情的?除了這五篇文章所描寫的民俗文化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民俗的文章?它們都有什么特點?”以此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篇目,展開閱讀學習。教師還可通過設計問題“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民俗文化?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來促進學生小組合作思考與探討,促使學生在交流與溝通中實現對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的深度感知,有效提升與增強學生閱讀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三、注重聯系,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模式是存在一定的教學難度的。因此,為保證其教學效益最大化,教師在選文時就要注重文本內容之間的聯系性,不僅要確保內容豐富多元,同樣也要重視題材的豐富多樣。在有效拓寬學生閱讀知識視野,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的文本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與培養,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以“人性的認識”為主題的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孔乙己》《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還可鼓勵學生閱讀《皇帝的新裝》《女媧造人》等童話故事;《杞人憂天》《杯弓蛇影》《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等寓言故事;《羅生門》《生活與命運》等小說;《擇友》《泊秦淮》《七步詩》等古詩詞。以群文閱讀的選題為切入點,選擇多種體裁、內容不一的文本供學生展開群文閱讀互助學習,不但能夠更為有效地拓展與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也有助于學生在欣賞與分析不同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實現對文本內容的深度思考與探究分析。這對學生辨證思維能力的發展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起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還可鼓勵與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群文閱讀文本內容展開深度的剖析與解讀,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來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孔乙己》一文時,教師就可將其與《祝?!贰短僖跋壬穬善n文對比,向學生提問“這三篇課文都出自魯迅先生之手,其文章風格有怎樣的特點呢?”學生在問題的啟發下自覺收集與整理魯迅先生的文章,在溝通與交流中分析與掌握魯迅先生的寫作特點。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群文閱讀互助學習模式的應用,把握群文閱讀教學主題,創新與優化群文閱讀教學形式,有效提升與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指向語言審美力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2IJY14-L14]

[作者通聯:江蘇無錫市宜興市桃溪中學]

猜你喜歡
群文閱讀策略研究閱讀教學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