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青年語文教師談“成長”

2022-10-16 04:24查瓊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專業成長成長青年教師

查瓊

摘要 青年語文教師的成長要素很多,首先需要名師的引領,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快速走上專業化道路;其次,要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夯實基本功,要練就備課環節的“讀”功、講課環節的“問”功和課后的“寫”功;再次,要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打磨不同類型的精品課程,在反復歷練中走向成熟,獲得提升。

關鍵詞 青年教師 專業成長 名師引領 練就三功 打磨精品課

我十八歲師范畢業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在講臺上站了整整三十五年。從農村中學到縣城中學再到市級重點中學。在此和年輕老師分享一些我成長路上的故事,共話成長。

一、名師引領悟道,樹立職業理想

我的從教經歷中,第一位給我引領的是于漪老師。記得我二十二三歲的時候,學校派我到武漢學習,有幸聆聽了于漪老師的一場報告。那天她站著作了兩個小時的報告,那溫婉優雅的氣質風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聲音,言辭中對學生的熱愛,對語文教育的執著情懷,令年輕的我震撼激動。我當時有一個強烈的愿望:做語文老師就應該做她那樣的人。直到今天,她依然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語文老師的典范和標桿。

第二位影響我的是武漢市六中的胡明道老師。1992年省教研室在羅田縣舉辦全省“單元教學示范課”活動,我第一次聽胡老師講課。胡老師一人執教了三堂課,同一個單元里不同類型的三篇課文。胡老師按照“跟我走”“扶你走”“看你走”的思路設計這三堂課:第一篇課文以老師為主導,學生跟著老師學習怎樣理解分析課文;第二篇課文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指導學習方法;第三篇課文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展示學習成果。胡老師的示范教學讓我眼前一亮,我由此知道每個單元是一個整體,教學要統籌規劃,要體現出由“教”到“不教”的過程。我把這種單元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明顯感到教學思路清晰了,學生的學習也變主動了。

后來我又陸陸續續知道了一些中學語文界德藝雙馨的名師,像錢夢龍、寧鴻彬、李鎮西、魏書生、余映潮等。觀摩他們的課堂,閱讀他們的文章,品味他們的人生,能學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技藝,能站到教學研究前沿思考教學問題,能學習到他們的職業精神和人生追求。

對青年教師而言,名師的引領作用,首先是點燃心中做一個理想教師的夢。這個夢就是前進的方向,就是職業和人生的目標定位。有了這個目標定位,教師之路將走得穩健而快速。

因此建議青年教師:一要選定一位名師進行學習研究,分析他的教學案例,閱讀他的教學論文,體會他的教學思想,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二要選一位本校的優秀教師做師傅,經?;ハ嗦犝n交流,解決一些實際工作中隨時會遇到的難題;三要長期堅持閱讀幾種語文學科的核心期刊雜志;四要通讀語文教材和《語文課程標準》,形成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完整和系統的認識。

二、做足日常功課,夯實專業技能

教師要在常規教學中勤練“三功”:備課時練“讀”功,講課時練“問”功,課后練“寫”功。

1.會“讀”

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讀”,首先要自己會“讀”。

會“讀”,一是指教師解讀課文的能力。教師在備課環節,首先要反復讀課文。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從作者作品到社會背景,反復咀嚼、推敲、思考,直到如出己手,如出己心;能把文章由短讀長,再由長讀短,才是解讀文本的真境界。其次,有了自己的獨立閱讀體驗后,再去看看別人讀出的東西,閱讀與課文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及鑒賞評價,別人的閱讀見解可以讓你對課文的解讀又有新的視角。

會“讀”,二是指教師朗讀課文的能力。

語文老師常常扮演著朗讀者的角色。朗讀課文的情景常出現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有時還成了一堂課的主線。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那種現場感,那種身體力行,是對學生的最好示范。朗讀能力是語文老師的必備素養。普通話標準,節奏、輕重、快慢拿捏得當,感情充沛,這是好的朗讀的基本要素,年輕語文老師一定要多加練習。

2.善“問”

課堂提問是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紐帶,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余映潮老師有一篇專門談論如何設計課堂提問的文章,很值得學習。我嘗試過他提出的“主問題”教學法,發現挺實用。所謂“主問題”,就是那種對教學內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提問,能引導學生整體參與,積極思考、討論、品味、探究。這個“提問”有時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有時等同于“話題”“任務”或“活動”。這樣的主問題能把課堂分成幾個板塊,幾個環節,有助于老師講明白,學生聽明白。

設計主問題的關鍵在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口。這個切入口盡量要小,小到可以是文中的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段落,不可大而無當。 設計課堂提問一定是在對教材的充分解讀,對教學目標的準確把握,對學生深入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

3.?!皩憽?/p>

教師經常動筆寫點教育教學方面的小文章,大有裨益。備課時對文本的解讀上有自己的一點獨到體會,課堂上師生互動中碰撞出的火花,一次成功或失敗的講課后的反思,等等,只要有所感悟就及時地記錄下來。長期堅持下去,寫作能力和教學能力都會有大的飛躍。

我年輕時發表過的幾篇小文章都是這樣誕生的。記得備《背影》時,我對文中“我”的四次流淚琢磨了一番,覺得應該把“我”的“淚”與父親的“背影”結合起來理解課文,于是寫成《透過晶瑩的淚光析“背影”》,給《中學語文》雜志發表了。寫,是頓悟,是反思,是提升。

希望青年教師能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堅持在“讀”“問”“寫”上下功夫,一步步夯實專業技能。

三、打磨精品課程,于歷練中提升

成長是有節點的,這個節點既要靠時間的積淀,也要自己主動創造。

我在英山工作的時候,參加了縣教研室舉辦的“單元教學法巡講”活動。我負責講單元的第一課——魏巍的《我的老師》,備課時就遇到很多困難,所有語文老師和我一起集體備課。第一次試講被同事們毫不客氣地予以否定,于是一次次地推倒重來。經過五次試講后,才找到感覺。正式講課的第一站是我初中時的母校,所幸那天發揮不錯,按預設的方案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教研室領導又幫我分析當天講課中出現的新問題并調整方案,這讓我后面的幾站愈加放松自如,感覺駕馭課堂的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一次比一次強。

在黃州中學工作時,我擔任過語文教研組長,曾多次參加全市大型語文教研活動,也見證了很多年輕教師在打磨精品課的歷練中成長。

青年老師要想成長得更快,平時教學中的自覺行為尤為重要??梢越o自己制定一個成長計劃:每個單元中選一篇課文作為主攻對象,多設計幾套教學方案,在不同的班級嘗試不同的教法,用錄音筆錄下自己的課堂,然后回放,自我評價、自我修正;每一種體裁的課文打磨出一節經典的課型;每學期打磨一節精品課。這樣用心打磨精品課,長期歷練,一定會變得更優秀。

[作者通聯:湖北黃岡思源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專業成長成長青年教師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網絡研修與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要敢于成為“鑒賞”自己課堂的“勇者”
淺談中職校新教師專業發展和成長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