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詩歌的生態話語分析

2022-10-22 11:25侯遠航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關鍵詞:系統功能語言學托馬斯

侯遠航

摘 要:本文從生態話語分析的角度,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的三大元功能理論,對狄蘭·托馬斯的《羊齒山》進行及物性、語氣、情態和主位結構等多層面解讀。以探討詩人如何通過對羊齒山美景的描繪以及詩歌語言的運用來詮釋其自然生態觀,喚醒當代社會人類的生態保護意識,呼吁社會共同保護自然家園。

關鍵詞:系統功能語言學 生態話語分析 自然詩歌 狄蘭·托馬斯

一、前言

狄蘭·托馬斯,英國作家、詩人,其自然詩歌中的絢爛色彩給予了自然萬物豐富的象征含義。他的詩風自然樸實、簡明清新、想象豐富,透露出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熱忱及詩人對大自然的強烈熱愛。詩歌語言中充滿著強烈的節奏和密集的意象,意象的排列超越常規,音樂色彩強烈,語篇充滿活力而不失嚴謹,散發著不加修飾的美。

《羊齒山》是詩人狄蘭·托馬斯描述自己青少年生活的一首著名的自然詩歌。詩人的記憶中永遠保留著在這里度過的童年時代,讀者能強烈地感覺到對童年對鄉土的眷戀。在《羊齒山》中,詩人使用縱橫交錯的形象以及各種隱喻,塑造了錯綜復雜的自然詩歌結構,賦予了神奇的音樂效果,沉浸式的氣氛,其中自然主題的流露令讀者耳目一新。本文從生態話語分析的角度,運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嘗試對《羊齒山》中及物性、語氣、情態、主位結構等進行多層面解析,探究詩人欲表達的生態觀,旨在揭示語言中隱含的生態理念,同時為詩歌語篇分析提供一個新思路,豐富對自然詩歌話語分析的研究內容。

二、生態話語分析與自然詩歌

伴隨著新世紀科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人類社會在追求經濟飛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多種嚴峻的環境問題。近年來,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以愈發成熟的生態學視角去對待環境問題。許多語言學家試圖通過語言領域表達一些社會和生態問題,于是“生態語言學(Eco-linguistics)”迅速得到關注。作為研究分支之一,生態話語分析受到極大的關注,并作為自然語篇研究工具得到廣泛應用。

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學研究領域,生態系統成為了研究者的語言學范圍,語言與生態環境的內在聯系是問題關鍵。利用語言的魅力使人類意識到生態環境的改變如何對人類產生不可逆的后果。生態語言學成為一種為全人類社會發展更具擔當,更具出路的工具,推動語言學步入格局更高的發展環境。

生態語言學不受限于語言系統,重心在于關注語言對社會以及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其研究范圍不僅局限于人類本身,還有對自然萬物命運的關懷。諸多學者對于生態話語分析的方式和途徑提出了獨特有見解的研究內容,自然詩歌作為有益性話語,是生態語言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詩人以山河萬物入詩,抒發其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向往,以及表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形態。本文擬運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對自然詩歌進行生態話語分析,對《羊齒山》的詞語、語境及語篇方面進行多維度研究。

三、《羊齒山》詩歌框架與初步解讀

狄蘭·托馬斯的《羊齒山》共六個詩節,每個詩節九個詩行。前兩個詩節回憶兒童時代愜意悠然地在牧場中蘋果樹下玩耍的景象,描述了孩提時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美好時光。中間兩個詩節描繪了詩人入睡及覺醒的這一過程,詩人完成了成長與成熟的蛻變。在后兩個詩節中,詩人以一種長者的語氣嘆息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短暫,完成從童年到老年的生命輪回。

蘋果樹、雛菊、幽谷、繁星、狐貍、小馬、雉雞、貓頭鷹……這些自然界中美好的意象與詩人的心境渾然一體。在《羊齒山》中,詩人的共情給自然賦予人性。無論動物植物,亦或云朵繁星,對于大自然中一切,內心純良的少年總會得到最真摯的感悟。在詩人眼里,逝去的日子是綠色和無憂無慮的。無論內心成熟與否,詩人都會保持著對生態的向往。人與自然并非針鋒相對,而是你中有我。狄蘭·托馬斯借助少年的視角,運用活潑的話語,再現生態環境最真摯的美好。

四、元功能分析

系統功能語言學為話語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語言具有概念、人際和語篇三大元功能。以元功能理論對《羊齒山》進行生態話語分析,有助于解讀詩歌所傳達的詩人情感和生態意義。

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統反映了人對世界的體驗和認知,包含過程、參與者及環境成分三個部分。其中過程類型主要分為六類:物質過程(material process)、行為過程(behavioral process)、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言語過程(verbal process)、關系過程 (relational process)和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

全詩共有30個主要過程,其中物質過程19個,心理過程6個,關系過程6個。(見下表)

不同的過程類型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態和心理世界的情感和關系?!堆螨X山》中最常出現的是物質過程和心理過程,一方面詩人要使用大量的物質過程擬人化地對少年時代記憶中羊齒山的景象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 另一方面詩人要借景抒情,通過心理過程來抒發內心的情感。

物質過程是指動作的各種過程,從語義上涉及動作者、目標和環境成分。詩人通過大量的物質過程還原了記憶中的畫面,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詩人將Time、Nature、Sky和Sun等進行了參與者的擬人化,這表明詩人以兩類參與者角色來突顯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話語中隱含的深層意義可通過詩人各類詞語選擇來體現,對該詩歌的物質過程類型進行生態延伸發現“climb、singing、play、barked、rang、running、rode、flying、wake、walking”等的表層意義為動作意義的各種體現,但在語義層面上展現出詩人與內心、詩人與自然的相互融合。

前三節描述了詩人少年時代的玩樂情景,通過及物性過程的內涵來表達那些逝去的日子所帶來的快樂。第一節充滿了田園意象或者是對鄉村生活的描述。作者提到了“蘋果樹枝(the apple boughs)”“樹木和樹葉(the trees and leaves)”以及“雛菊和大麥(daisies and barley)”。第一行“當我年輕時,在蘋果樹枝下無憂無慮”是詩人對回憶農場生活的熱烈情感。

詩人內心的這種想法在第二節開始時得到了加強,說話者聲稱自己在童年的美好時光中是“綠色和無憂無慮的(green and carefree)”,這是具有兩者的雙重含義——年輕的和天真的。然后,詩人提到時間是仁慈的,因為時間允許他演奏。

第三節的第一行也提到了時間的流逝?!瓣柟鉂姙⒁徽?,多么明媚可愛?!焙⑻釙r代歡樂時光流逝的飛快難以察覺,每天在農場里嬉戲,對時間沒有單位性的概念,每次只關心“太陽”是否落山。詩人描述了屬于他與自然的夜晚,“在簡單的星星下”他漸漸入睡,夢見貓頭鷹“把農場帶走”,衡量時間的方式再次依據自然的永恒事物——“月亮”,用短語“整個月亮都很長”來指代長夜漫漫。諸如“快樂就像草是綠色的”還有“因為我是綠色的,無憂無慮的”突出快樂,同時也在讀者心中植入積極的形象。這三節的選詞很有說服力。他指出雛菊、光、河流、蘋果樹和太陽,還描述了唱歌、玩耍和無憂無慮等活動?;貞浲晔乖娙烁械叫腋?,記憶和笑聲交織。

修辭方面,詩人大量采用擬人,比如將時間進行多處擬人化,“時光任我嬉鬧,蒙受他的恩寵金光閃耀”,“時光握住我的青翠與死亡”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擬人化使讀者仿佛在與大自然進行深層次的溝通,使人的情感與對自然的觀念辯證統一?!堆螨X山》在對及物性過程類型的使用以及參與者角色的選擇上都流露出富有擔當的生態觀以及對自然的平等思想。

人際功能就是要描述和解釋人際交流中語言所起的作用,生態語言學通過語言來表達對自然的觀點和態度,由語氣和情態兩個語義系統體現。詩歌中all、must、nothing等體現了較高的情態值,勾勒出一片生機勃勃、生態與人和諧相處的畫面。全詩語句均為陳述性語氣,代表著最高情態值,詩人融身于生態之間,視人類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表現出生態友好的強烈意愿。從詩歌詞匯的語義層面對用詞分析可見,“happy,carefree,mercy,holy,lovely, tuneful”等美好詞匯描寫羊齒山的純真歡愉,表達了詩人對生態的贊賞。高情態詞匯增強了表達信息的有效性和可能性,一系列積極的詞匯和通篇的陳述語氣勾勒出記憶中農場風光,彌漫著對童年時代的追憶,體現了詩人親近大自然的熱情和保護生態的積極正面觀念。

語篇功能重在組織信息、安排內容,指語言信息的組織以及信息和信息之間的關系,表達內部意義的連貫,與情境銜接的功能。在語篇功能視角下,多重主位的選擇與不同詩節的銜接反映出詩人的生態意識,詩中的很多主位都是自然生態物體,如grass、tunes、cock、time、sun、calves、moon等等。在主位結構上,詩人選擇很多自然界中的自然事務為主體,勾勒一系列屬于自然界的美好場景,這表明了詩人反對“萬事萬物以人類為中心”的生態觀,研究者可以由此發現生態環境在語言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突出自然與人類在生態意義上的平等地位,展示了詩人強烈的生態觀念。借助語篇一步步翻開羊齒山農場的畫卷,處處體現了詩人對生態予以贊美,予以保護的愿望。

詩人憑借獨特的語句排列組合以及富有深意的句式,重現了少年時代記憶中的農場風光,運用藝術手法和語言手段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生態和諧共處的羊齒山美景。通過選擇積極美好的語言架構了自己對日月星辰、動物植物、人類及其整體環境的理解,用富有創造力的生態話語給讀者內心建構了一個如同世外桃源的羊齒山。

五、結語

本文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為理論框架,對狄蘭托馬斯的代表作《羊齒山》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以三大元功能理論出發,分析討論了詩歌中的過程類型、語氣情態和主位結構等,闡釋了詩人通過描寫生態保護型語篇所秉承的自然觀。通過一系列生態話語的分析得出,詩人在自然中尋求舒適和寧靜的意愿,使現代讀者獲得在新時代科技工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順應自然,回歸自然的啟示。詩人在此詩歌中選擇的特定詞匯、語句都是有藝術與獨特生態目的的。

綜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擴展了系統功能語法的研究,為后續生態語篇研究帶來了新啟發,挖掘了更多優美詩歌背后的生態觀念,從而共建良好生態家園;同時也驗證了系統功能語法對詩歌研究的適用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黃國文,陳瑜敏.系統功能語言學十講[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21.

[2]黃國文.自然詩歌中的元功能和語法隱喻分析——以狄金森的一首自然詩歌為例[J].外語教學,2018(3).

[3]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碌,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林玉鵬.狄蘭.托馬斯《羊齒山》一詩的語言藝術[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4).

[5]顏學軍.20世紀英國地域性詩歌的文化特性[J].當代外國文學,2007(1).

[6]Green and Dying in Chains:Dylan Thomas's “Fern Hill”and Kenneth Grahame's The Golden Age[J].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1998(3).

[7]Halliday, M.A.K.&C.M.I.M 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 2004.

[8]Stibbe A.Ecolinguistics:Language,Ecology and the Stories We Live by [M].London:Routledge,2015.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系統功能語言學托馬斯
托馬斯·楊的光干涉實驗
托馬斯·赫斯維克簡介
畫與理
反轉人生 伊塞亞·托馬斯
托馬斯送電器
語域理論指導下的藥品說明書翻譯
學術英語寫作研究述評
及物性系統分析《未選擇的路》及其漢譯本
漢樂府詩《將進酒》英譯文之語篇純理功能分析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在系統功能語言學角度下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