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評介

2022-10-22 11:25趙璐璐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關鍵詞:隱喻

摘 要:《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被認為是認知語言學奠基之作,是國際公認的現代認知語言學中隱喻理論體系建構研究工作的開端,在當今國內外認知隱喻理論研究領域中產生了重要影響。美國語言學家詹姆斯麥考利曾評論說:“在我所見到的諸多有關隱喻題材的研究中,此書是最具有原創性和最有藝術價值的?!弊鳛檎J知語言學的萌芽,它問世后引發了很大了波瀾,也受到批評與爭議,但是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了該書所提出的隱喻理論的正確性,逐漸成就了該書在隱喻與概念范疇鄰域的經典地位。

關鍵詞:《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 隱喻 隱喻概念

一、前言

正如在其中文譯本中的介紹而言:此書徹底打破了數千年來人類關于隱喻的狹隘認識,在國內外但凡論述關于隱喻、認知的學術論文與專著,無不以此為典范。對于初涉認知語言學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會讓人思路大開,在理解語言以及世界方面都將產生極為重要的啟發。第一,本書反駁傳統的隱喻理論觀念,指出隱喻并非單純的話語修辭手法,而是人們思想和意識的反映,就像人類生存需要物質基礎一樣,隱喻也是人類交流、認知的重要基礎。接著,作者又提出了“經驗主義語義觀”,區別于以往的客觀主義語義觀和主觀主義語義觀,指出了人的生活經歷和理解能力在語義理解中的重要影響,并認為沒有自立在人的經驗認知之上的語言意義。從此以后,隱喻研究就徹底突破了傳統修辭研究的桎梏,走向了認知語言學研究和理解科學探究的新道路,并變成了現代語言理論家、人類研究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們的新的研究聚焦。

二、《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所認為的隱喻

隱喻是人們對于現實生活在大腦中的一個反映,它體現在人們的話語中,影響并加深人們對世界的理解,這是該書的原創性概念,也是貫穿該書的主要思想。

兩千多年來,隱喻始終被看作是修辭手法,一種對語言來說并不必要的東西。在這本書中, Lakoff和Johnson共同闡述了概念的隱喻理論(CMT),該理論以認知的視角對隱喻概念進行了界定。他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也是一個有關思想與行為的哲學問題,更是一個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這一新理論促使學者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對隱喻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

在第一章作者便開宗明義,指出隱喻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這一概念,強調隱喻的核心就是通過一種事物的經驗去感知和認識另一種事物。作者以 “Argument is a war” 這個隱喻概念為切入點,列舉了很多與其相關的表達,比如 “he attack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 “you disagree, okay, shoot! ”,這些語言形式中所使用的“攻擊”(attack)、“擊破 ”(demolished)、“反擊”(shoot)等詞語都是戰爭術語,卻被我們用來表述爭論。這也反映了人們思想中的“戰爭”隱喻,人們把 “爭論”隱喻成“戰爭”,以戰斗方式來理解并建構爭辯這一范疇。再者,就像是在一個辯論中,辯手們會將辯論反方當成是敵人,而語言則是他惟一能利用的武器,因此辯手們就會使用語言攻擊對手的立場,以維護自身的立場?,F實生活中戰爭和爭論雖是完全不相同的兩種事物,但是二者經常同時出現,爭論常借用戰爭中的概念。漢語中“爭論”“論戰”之類的種種詞匯表達,足以說明我們在構建概念的時候是通過隱喻進行的,由于使用戰爭相關概念,人們對于爭論的印象便多為激烈,有攻擊性的。

作為對比加強,作者在書中還舉了其他例子供我們進一步理解這一概念。假設在某一個文化的隱喻環境中,辯論可以看作一個舞蹈,在這樣的文化里,人類會以完全不同的視野去審視辯論,用不同的方法去展開辯論。討論的主要參與者也就是舞蹈演員,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和平、愉悅、協作的形式展開表演,在這時候,或許沒人進攻或防守,但是我們關于爭論的感受就會大大不同了。對于上述兩個隱喻,如果前一種的語言方式是以戰爭語言來構筑討論,那么第二種的則是以舞蹈語言來構筑爭論,它背后揭示的就是隱喻概念在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上的決定意義,以及隱喻概念和語言之間的關聯和差異?;蛟S人們并不察覺,但那時人們之所以如此自然地使用這些概念,是因為人們的思維就是如此,所以這絕不僅是表面的語言形式的問題。因此通過研究語言隱喻表達,得到的不僅是隱喻的本質,更是人類活動和思維的隱喻本質。

隱喻深刻地內化、隱藏在人們的意識構造當中,所以,它又一同控制著人們生活的運轉、主宰著人們的思考活動。所以,作家們認為:“隱喻不僅僅是在文本上或是在思考和活動中,生活中隱喻無處不在,我們思考和活動所遵循的概念框架事實上就是隱喻意象為核心”。這本書里介紹的各種隱喻,包括“爭論是一場戰爭”,都屬于語言文字展現出的“隱喻性表達”。而影響我們思維和言行的是表達背后蘊藏的“隱喻觀念”,而后者存在于人的概念體系之中,且具有更強的隱藏與復雜性。二者是相互關聯的,所以透過隱喻性表現就可以研究理論隱喻,這也正是全書后期論證的基礎。

三、隱喻類型

本書將隱喻劃歸為位置隱喻、本體隱喻和構成隱喻。這一分類標準是Lakoff和Johnson (1980)根據隱喻映射的始源域的不同制定的。

(一)方位隱喻

位置隱喻(亦有學者稱其為空間隱喻)主要和空間方位相關,這種隱喻主要是把源域的空間結構反映到非空間觀念的目的域上,因此目標概念有了空間方位感。這些空間方位概念來自于人類和世界的直接互動。方位隱喻中,映射關系并不是一對一產生,而是帶有系統性,可以從某個方向上映射到彼此相連的另一個系統中,比如:Happy is up(高興為上)。Happy先把概念化的方位為 “up”,才有了“我很開心”的英語表達 “I am feeling up.”其內部的系統性,使得隱喻可以賦予 “上”這一方向以積極的指向,與此相關聯的積極指向的概念便產生了,比如“高興為上”“健康為上”“活著為上”“理性為上”等等。

當然,這樣的隱喻方向不是任意的,隱喻的產生和使用首先是介乎于兩種事物之間有類似的共通的人類經歷(experience)。其次,由于文化區別,各隱喻中的突出點各有差異,方位隱喻深植于文化當中;再者,方位隱喻是物理現實基礎和文化經驗共同作用的產物,有這些豐富的來源才產生了大量的隱喻。也就是說是由于現實經驗的多樣才導致了同一隱喻應用的多樣,而不是隱喻本身多樣。正如上段所舉的例子,并不是有很多種“上”,而是“上”這種狀態以不同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經驗,從而產生不同的隱喻。

(二)本體隱喻

本體隱喻就是把抽象的事情、社會活動、社會情感等看成有形的社會實體和物質,所以此類始源域多是指自然物質,尤其是人的身體。這樣一來人們便可以將種種抽象經驗進行具體的指稱、歸類、量化,以“虛”化“實”,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進一步推演。

本書以通脹(Inflation)的真實存在為例,認為從隱喻的觀點出發,我們將通脹看作是一種實體,這就給出了一種能夠描述這種體驗的方式,是一種典型的本體隱喻。所以就成了:“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通貨膨脹不斷影響我們的生活), “we need to combat inflation”(我們需要對抗通貨膨脹)等表述方式。在這種描述中,人們可以將通貨膨脹這個抽象的概念視為實物,進行描述、認識、以及比較生動有效的認識,從而對其采取相應活動。

另外一個典型本體隱喻是以身體為起源域的,人體是一個物理存在,人類便自然而然的把被整個身體包圍的這一身體內部和外部區別開,以身體為里,在身體之外的東西便為外,而人體本身就像是容器一樣,于是乎人類便把所有具有相同特征的從內至外的任何東西都視為 “容器”,便產生了“容器隱喻”,比如 “there is a lot of land in Kansas”(堪薩斯州內有很多土地)。相同樣的,人們也可能通過容器隱喻把某些抽象概念視為容器,比如 “he fell into a depression”(他陷入沮喪之中)。

(三)結構隱喻

結構隱喻是指利用一個概念的關系來構造另一個觀念。始源域的特征反映在目標區域上,從而構成了目標區域特征,而目標區域的其他特征則是由其始源域的特征所擴展的結果。將始源域的特征反映在目標區域的構造上,就能夠把一概念的各方面、各層次的蘊含都用來構造另一概念,目標域的概念架構多不清晰,所以需要一個內部架構清晰的概念域去映射。

結構隱喻與位置隱喻、本體隱喻相似,來源于人們認知上的系統性相關,這種關聯或明顯,或隱晦,但是一定有某種特性是類似的。例如“time is money”(時間就是金錢),使用結構清楚的金錢相關表述去描述不清楚的時間,于是有了“waste time”“save time”等表達,讓時間這一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有了清楚的結構。

四、隱喻的特性

隱喻除了顯而易見的普遍性、基礎性之外,作者還歸納強調了隱喻的其他特性:系統性和協調一致性,以及文化連貫性。

(一)隱喻的系統性和協調一致性

在一開始探討隱喻這一概念的時候,作者就強調相互映射的兩個事物或者域之間一定有著相類似的特性,從而建立起了一種協調性相同的隱喻表達體系,和一種相對的協調性相同的隱喻意象表現系統。這就是說,在彼此相互映射的系統內部和體系內部都存在有隱喻的系統性和協調一致性。比如在概念隱喻中,我們將爭論看成一場戰爭,用戰爭這一概念去理解爭論,戰爭中一定會有敵人,對敵人就會有攻擊,會捍衛自己,我們用敵人、攻擊、捍衛這三個詞匯去理解戰爭,而這三個詞匯又是系統和協調一致的,共同用于我們理解爭論。這樣的系統性和協調一致性幫助我們理解相互關聯的概念,讓我們認知世界有規律可循,同時也成為了我們認知的重要基礎之一。

但我們都清楚的是但凡是一個系統,就必然不會只是一個方面,隱喻亦然,隱喻結構多是部分功能的啟用,不會使用某一域的全部功能。通常是選取較為明顯或最有特色的某一特征加以突出,隱藏概念或與其隱喻不相符的其他特征。比如,“時間就是金錢”,但實際上社會上并不存在時間的,銀行讓你存取你的時間。所以對于隱喻的系統性我們必須明白,這個系統不是完全對應的,也不是系統中的全部概念,而是部分,如若不然,這世界上每一個概念都是相同的,該多么混亂。

(二)隱喻與文化的連貫性

與文化的連貫性是指某一文化群體中最基本概念的隱喻結構植根于該文化的基本價值概念。書中還以上下這一方位隱喻觀念為例,給出了“好為上”“不好為下”之類的說法,這種隱喻觀念已經在人們的生活文化中深入人心。由此可知,“我們的隱喻概念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個與我們文化價值觀念相一致的系統”,由此也可理解為什么最基礎的隱喻概念往往來源于最清晰的物質現實基礎。

其次,文化會隨著時代變化。同樣的,隱喻的含義也會隨著時間和價值取向而產生變化。比如,“bigger is better”這一概念,在一段時間里,美國人認為小車才能凸顯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而不是大車。再者,非主流文化也可能會有與主流文化價值完全相背的道德觀念。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一般來說個人價值(文化)體系趨同于主流文化,所以個人所使用的大部分隱喻是與社會根本價值觀相一致的,但是也會有因人而異的非主流價值觀產生,并影響人們對于隱喻的使用。

五、隱喻概念對語言學及哲學的挑戰

Lakoff和Johnson都認為,西方哲學的問題就在于,人們在談論真理的時候,往往把人的理智完全排斥在外,比如有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等論述。但作者提出真理是以理解為基礎的,脫離了人,真理就沒有意義。Lakoff和Johnson通過對自然經驗、事物的互動特征、事物范疇化方式等方面的討論,反駁了傳統客觀論中那種認為人們應該通過事物的固有特征,才能充分認識和確定它的說法,認為事物概念的部分甚至整個特征都是交互性的,是指人類與自身環境和物質條件等所發生的一系列相互作用。

首先,隱喻定義的對象必須是所有產生于我們自身、或者我們和周圍物質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的自然經驗。其次,隱喻區別于傳統定義方法最關鍵的地方在于隱喻定義方法具有互動屬性,而互動概念方法則指出了人們的概念體系,是人們與物理、人文環境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的產物。它不同于標準定義觀的是,標準定義觀追求 “客觀性”,它假定經驗和對象都有內在屬性,人類只能依據這些性質理解他們,而要說明這種概念就要給定這個概念的必要充分條件。作者通過“a black gun”和“a fake gun”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比較說明。標準定義觀會依據槍的內在屬性的組合去定義一把槍。一把黑色的槍,說明這把槍是真的,黑色只是對他外在視覺特性的描述。而一把“假”槍并不是槍。但是“假”的手槍也能被稱之為手槍,說明了這把手槍看起來是把手槍,而且它也確實具有了一把手槍的知覺屬性(視覺層面、觸覺層面),但這把手槍并沒有像另一把真手槍那樣擊發槍彈(功能屬性),它不能用作武器擊斃敵人(目的屬性),或者它就是用作模型而不是實際使用。但若由此來評估一支槍的話,人們就不難看出,人們認為的“假”,是因為假槍只保持著外在的知覺屬性,而不具備所有功能屬性和目的屬性。真“槍”不只有內在屬性還具有外在的知覺屬性。這表明人們并沒有單純地以內在屬性上去界定一種槍支,而恰恰相反地,它與我們和槍支之間的交流方式直接相關,也就是所謂交互屬性。這也表明了在當人們真正認識槍支的定義的時候,它是以與知覺屬性、功能屬性、目的屬性等相關的交互屬性界定的,而并非以所謂的客觀屬性來界定的。

第三點不同,是范疇化的方式。按照客觀論的范疇理論,這個范疇是由集合概念來界定的,以在該范疇內的一切實體的共同的特征性質為準,具備這些屬性就是屬于該范疇,沒有這些特性就屬于其他范疇。

根據上述論述,筆者轉到了真理和概念統一的問題上,作家在文章開頭提出了西方哲學概念,從解釋方式來看就是標準意義思想的真理概念主張的是哲學應該拋開人類理解而對真理自身加以認識,事物拋開人也是有其意義的,今天看來這樣的論述顯然聽之無理。所以作者指出真理與我們的概念系統密切相關,真理不是絕對客觀、無條件、絕對的道理,而是與人對真理的理解息息相關,作者在此理論背景下提出了經驗主義的真理理論:對人們的認知目標而言,強調當人們對一種描述的理解目標和人們對一種情景下的認知目標高度一致時,人們就相信在該情景下的這一描述才是真實的,即以理解為基礎的真實理論。

六、結語

在該書中,Lakoff和Johnson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與清楚的概念解析,使學界更多的重視隱喻與概念范疇這一問題。有力論證了語言與認知能力的關系。以及人在自然環境中,與自然環境的互動經驗對人類認知以及隱喻發展的重要性。這一結論影響了1980年代以后眾多的認知語言學研究,開辟了認知語言學新的發展方向。隱喻不再是文學修辭的專利,而是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把手,為語言學研究發展奠定了一塊重要基石。

參考文獻: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李越.隱喻的認知研究:解讀《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 2010(1).

[3]束定芳.認知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4]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朱婷婷.認知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再評Lakoff & Johnson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6]李克.轉喻能力的構建及應用研究——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2013(4).

[7]李克,張苑.英語學習者的寫作修辭能力構成與調查研究[J].外語界,2021(3).

[8]李克.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轉喻能力與寫作水平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J].外語教學, 2019(1).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作者簡介:趙璐璐(1995-),女,漢族,陜西寶雞人,2020級在讀研究生,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隱喻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漢韓“風/??”的隱喻對比研究
《活的隱喻》
描寫·對照·隱喻——阿來《瞻對》藝術談
隱喻手法幫你理解詞義
電影的隱喻本質
一滴水里的隱喻
“足”的隱喻認知對比研究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