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保護與更新研究
——基于七個典型城市的案例調查

2022-10-25 08:25喻汝青余中奇
華中建筑 2022年10期
關鍵詞:體育館體育場遺產

喻汝青 余中奇

1 研究背景

1.1 國內相關研究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的研究涵蓋面較廣,建筑學和體育學的學者們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從文獻研究來看,歷史層面的描述和整理較多。從時間維度來看,不少學者論述了近代體育建筑的具體案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保存狀況,并探討它們的專業價值。從研究視角來講,多從城市更新的角度闡述建筑本身的功能演變和改造,缺少設計層面的系統性觀察與分析?,F有研究的發展狀況存在以下特征:①保護與更新的研究對象以現代體育建筑為主,較少聚焦于中國近代體育建筑。②以具體的案例研究為主,多聚焦于現狀的描述和闡析,缺少保護和再利用策略的研究向度,亟待在更廣闊的背景中展開對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保護與更新的研究。本文挖掘了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保護的價值,總結了其更新的動因和模式,突出了當前體育建筑更新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未來體育建筑遺產可持續更新的優化策略[1]。

1.2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定義

近代體育建筑是中國近代出現的一種新興建筑類型,包括跑馬場、游泳池、體育館、體育場等,數量龐大。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體育格局發生了變化,西方體育建筑在中國的商埠城市中傳播,主要有三個階段:首先在開埠城市中建造供西方僑民使用的體育建筑,然后是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新式學堂中的體育建筑,還有教會學校及基督教青年會建設的建筑及會所,最后是從租界擴散到華界的普通群眾使用的體育建筑[2]。建立在體育文化基礎上的近代體育建筑遺產在全國范圍內較為稀少,稀缺性強化了它的價值。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也可以產生經濟價值。

2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現狀調研

2.1 中國近代體育館的樣本案例選取與調查

本研究將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作為研究對象,近代體育建筑的時間范疇選取從1840年—1949年的近代中國??紤]到近代開埠的城市中近代體育建筑類型的典型性,選取了中國七個大城市(上海、北京、南京、武漢、天津、廣州、青島)的19個研究樣本(表1)。它們是最重要價值的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各地省、市級的文化保護單位),傳遞了中國近代體育文化發展的歷史信息,體現了近代體育建筑蓬勃的發展歷程。這七個城市有豐富的近代體育建筑類型,保護更新基礎較好。

表1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調查案例信息

2.2 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選取的七個城市的近代體育建筑的樣本案例(圖1),首先調研近代體育建筑的屬性信息和現狀特征。其中,屬性信息包括了案例的樣本名稱、地理位置、遺產的現狀特征、保護與更新的模式和方法等。然后總結了六類近代體育建筑的功能活化模式。接著在此基礎上分析案例的結構修繕模式和風貌延續模式。結構修繕模式分析了建筑主體結構、屋架結構的修復和加固,并分析其結構修繕的情況。風貌延續模式調查了建筑的立面、材料、內部結構、裝飾等狀況(圖2)。

圖1 調研案例的樣本分布

圖2 技術路線示意圖

3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保護和更新模式

3.1 保護更新動因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保護更新的動因包括:①產業升級更新。融合多元產業是近代體育建筑遺產轉型的主要途徑,通過將傳統體育產業調整置換,植入新的城市社會功能,提高體育建筑遺產的利用效率,提升區域整體功能。②校園設施更新。部分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位于校園內,隨著校園的更新重組和校園設施的集中完善,急需繼續作為校園體育建筑或其他校園建筑使用,“體育設施”模式和“校園設施”模式適用于經歷了產權變動后,產權仍歸屬于學校的近代體育建筑。③舊城更新改造?!俺鞘泄珗@”模式是近代體育建筑遺產在面對提升城市功能需求下的產物。近代體育建筑遺產所在的城市區域逐漸變為城市的核心區域。它們改造為城市公園可以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需求,提升周圍地塊的環境。

3.2 功能活化模式

經過對19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案例調查,共有以下六種功能活化模式(表2)。

表2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保護改造模式調研

(1)以保護展示為主要出發點的“博物展覽”模式

“博物展覽”模式以維持原有歷史風貌、合理置換功能為目標,用于展示歷史文化及藝術作品。翟雅閣體育館改造為翟雅閣博物館,它作為武漢設計之都客廳,成為一個長期的藝術展館,承擔品牌發布、傳播和交流的功能(圖3)。上海跑馬總會大樓先后成為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美術館,最近被改造為上海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達到9800m2,全面展示了上海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

圖3 改造后的翟雅閣展陳方案

(2)以經濟效益為出發點的“創意產業”模式

在城市更新的驅動力下,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帶動商業為目標,將原有建筑和城市的交通、休閑、娛樂環境融合,引入創意產業和創新活動。萬科的城市更新項目將上海哥倫比亞俱樂部改造為上生·新所[3]。它原本是20世紀20年代外籍僑民運動、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主要由會所、健身房和室外游泳池組成?,F被改造為融合歷史、工作、生活、娛樂為一體的國際化潮流社區,業態包括總部辦公、創意文化、設計師工作室、餐飲、書店等。原游泳池內增加了不同類型的餐飲空間,原健身房被作為秀場空間使用(圖4~5)[4]。

圖4 哥倫比亞俱樂部改造前整體空間

圖5 哥倫比亞俱樂部改造后整體空間

(3)以改善環境為出發點的“文化地標”模式

“文化地標”模式挖掘了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文化價值,將它們作為塑造城市空間的重要節點。瑞安地產整合了上海市體育場的歷史要素、城市要素、交通要素,創造了創智天地這個新的文化創意空間,使它成為區域文化地標。它在對新舊空間的重組利用中融合了創意園區和社區文化理念,體育場作為廣場的背景傳遞歷史文脈,下沉廣場將城市空間和歷史文化鏈接起來[5]。

(4)以體育文化為出發點的“體育設施”模式

“體育設施”模式是一種典型的、使用最廣泛的保護利用模式。它保留了近代體育建筑的體育功能,繼續作為體育館或體育場供學生使用。清華大學體育館、圣約翰大學體育館、燕京大學華氏體育館、鮑式體育館、中央大學體育館、南洋公學體育館、中央大學體育場、宋卿體育館經過合理修繕、結構加固等保護手段后,繼續作為學校體育場館使用。體育設施的附屬用房繼續作為體育學科的研究中心、體育培訓基地、乒乓球用房使用,主體運動空間作為學校學生的健身房。

(5)以校園文化為出發點的“校園設施”模式

這種模式將近代體育建筑的體育功能轉變為校園休閑、辦公、教學等功能,原體育設施被改造為“校園設施”。除了主體運動空間外,體育配套空間、校園生活空間等輔助功能空間也具有較大的挖掘潛力,它們被改作學校的多功能用房、教學、辦公用房。國立中山大學體育館現改造為學校保衛處+學校電影院,它在2001年之前一直作為學校教研室用房,后被改造為華南理工大學保衛處的辦公用房,體育館的主體運動場地空間被改造為電影院對外開放,供學生和外來人員使用,南部的輔助功能空間被改造為保衛處的辦公用房。

(6)以市民健身為出發點的“城市公園”模式

這種模式對保護更新的設計要求較高。民園體育場被改造為體育休閑公園,它不僅塑造了城市景觀,還融合了城市公共空間。它保留了符合歷史環境和城市需求的功能,調整和置換了不利于歷史環境保護的功能。它保留了內部部分跑道,新建了下沉廣場,外圍新建了歐式建筑,平衡了周圍的歷史風貌。改造后的民園體育場被定位為“中西合璧的城市客廳”,是天津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3.3 結構修繕模式

(1)屋架和主體結構的修復

經調研發現,雖然宋卿體育館、中央大學體育館、翟雅閣健身所的屋架在修復前存在不同程度的銹蝕和腐化,但保存較為完整。屋架修復采用了兩種手法:①涂刷防銹材料。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鋼結構。宋卿體育館的鋼三鉸拱屋架表面涂刷三層防銹材料,防止屋架的腐蝕[6]。②防腐防蟲修復技術。這種方法主要針對木結構和鋼木結構。中央大學體育館的鋼木組合屋架結構維護良好,修復前只是存在輕微腐蝕、木材有干縮裂縫,節點輕微松動等問題。只對鋼構件進行除銹處理,木結構局部進行加固和維修處理。南洋公學體育館游泳池最大程度地保護原有屋頂構件,對銹蝕節點進行除銹檢修,替換潮銹變形的木構件(圖6)[7]。

圖6 南洋公學體育館游泳池修繕前后

目前上海市立體育場和中央體育場的主體混凝土看臺顏色和新舊都不同,但風貌統一又有分辨性,這是特殊處理工藝形成的。上海市立體育場清理了內部銹蝕的鋼筋,并在混凝土表面刷界面劑,后用高強度修補砂漿填補。中央體育場首先用生物防治劑去除表面的青苔和霉菌,其次用灌漿工藝加固裂縫,再對鋼筋防銹蝕處理,最后修補混凝土表面[8]。

(2)屋架和主體結構的加固

屋架結構的維修加固有兩種手法:①設置支撐和節點加固。宋卿體育館的鋼三鉸拱屋架和山墻之間設置連接桿件增加整體剛度。清華大學西體育館的鋼—混凝土的拱式屋架下弦增設了拉桿及吊桿,中間加固了腹桿,并修復了屋架上弦的混凝土破損部位。②外包鋼加固。宋卿體育館屋架脆弱部位包以型鋼,提高承載力[9]。

為了加強建筑主體的承載能力和抗震強度,主體結構加固有三種手法:①增大截面法。西僑青年會在不改變結構外立面的前提下,內部的柱子采用單面增大截面法加固,提高整體抗震能力。②黏貼碳纖維材料。上海市立體育場中計算配筋不足的梁、柱黏貼碳纖維材料加固,在柱縱向和梁底、頂用粘結劑粘結碳纖維板材。③增設構造柱和圈梁。清華大學體育館前館在承重轉角和薄弱處加設了構造柱,樓蓋和屋架支座處增設圈梁。

3.4 風貌延續模式

經調研發現,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保護利用主要有延續和對比兩種手法(表3)。

表3 近代體育建筑遺產建筑風貌分析及保護策略

續表2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保護改造模式調研

(1)整體延續——形態保留

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風貌保護建立在保留原有建筑整體形象的基礎上,延續原有文脈的方式十分直觀。哥倫比亞俱樂部的體育館通過修復恢復其西班牙傳教風格特點,保留室內的白色木屋架。國立中山大學體育館北立面現在是觀眾廳的主要入口,它的改造設計延續了南立面的建筑風格,門廊兩側增設兩條假柱,突出主入口北立面[10]。

(2)材料延續——材料保留

合理使用材料是延續近代體育建筑風貌的重要手段之一。翟雅閣健身所將屋頂更換的筒瓦、望板以及更換的外墻紅磚做了標記,延續了原有材料的使用,又保證了修繕的可識別性。清華大學體育館的屋頂將拆下的完好的舊瓦件放置在建筑物的正面,定制和破損瓦片一樣顏色、材質的新瓦片放在建筑背面[11]。

(3)符號延續——提取符號

重建前的民園體育場因無人問津而日漸凋落,新建的民園體育場提取了原來老體育場立面中的顯著特征進行符號提煉并加以組合,采用抽象延續的手法,提煉原立面外圍拱券門廊的拱券元素。

(4)新舊對比——新老并列

在改造更新中局部植入新材料。添加的部分往往采用輕巧的材料(大面積玻璃、鋼材等),注入現代化元素。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在改造過程中,為美化校園環境,室外鋪設了下沉小廣場,花壇和臺階強化地下空間的入口。南面中部的玻璃采光大窗配合原欄桿,區別于原有建筑的厚重外觀,產生新舊交織的風格。

4 實證調查中發現的普遍問題

近代體育建筑的保護更新應傳承城市歷史記憶,但現今它們面臨了一定的困境。

4.1 歷史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之間的矛盾

(1)傳統風貌破壞是比較常見的問題

傳統風貌的破壞分為三種情況:①建筑的保護改造給本體帶來的損壞。過度改造是常見問題之一。楊廷寶先生設計的中央體育場游泳池的歷史風貌被破壞。原游泳池被填埋,原基地上建起了體量龐大的新游泳館(圖7)。②建筑本體自然老化嚴重。近代體育建筑構件自然老化、裝修破損都是常見問題。武漢西商賽馬俱樂部沒有得到真正的保護,雖然主體被保留,但也有部分被拆除,大看臺也被改建的“四不像”。建筑老化、屋頂和門窗衰敗、墻體也沒有得到及時修繕[12](圖8)。③缺失修復細節,修復不當。滬江大學哈斯克體操館改造為多功能廳,它的外墻面經過多次水泥砂漿找平勾縫粉刷,原清水磚墻和混凝土的線腳材質不可見[13]。

圖7 中央體育場游泳池

圖8 西商賽馬俱樂部

(2)城市環境不完善是比較典型的問題

近代體育建筑所在的城市歷史環境遭到破壞。經過調查發現以下問題:①景觀層次不多,環境品質提升不夠。建筑周圍以籃球場、足球場等體育場地為主,缺乏注重細節的可駐足廣場。②建筑周圍胡亂加建和擴建。部分建筑周圍被濫用作為晾曬和堆放雜物的空間。③建筑的停車擠壓空間。民園體育場改建的動因是周圍停車難和長期閑置,所處的五大道區域商業和配套不夠完善,缺乏活力。

4.2 物質功能廢棄和歷史價值凸顯的矛盾

(1)空間績效低下是最為突出的問題

近代體育建筑的閑置率較高,使用效率不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近代體育建筑開放率不夠。清華大學體育館、燕京大學華氏等作為校園體育館使用,但它們僅針對高校人群開放,開放程度和利用率較低。②近代體育建筑的空間較為簡單,使用功能單一。部分建筑沒有植入功能,不能良好使用。上海市立體育場、青島市體育場在實際使用中不能滿負荷運載。且這些體育場雖然經過修繕,但草坪退化、看臺質量不佳、結構破損。

(2)改造方式局限是較為常見的問題

近代體育建筑的改造方式有三類:①拆除重建;②改造更新;③維護升級。第一種方式是拆除沒有保留價值的建筑,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價值。第二種方式是通過部分加建和維護來優化建筑。這種方式適應于結構尚可,但有待提高環境的建筑。第三種方式是保護修繕有很高歷史價值的文物保護建筑,維持正常使用功能。

4.3 遺產保護和商業開發之間的矛盾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引入商業功能,滿足日常需求。但過度開發會破壞建筑原有形象,應找尋具有歷史價值的近代體育建筑保護和商業開發之間的平衡點。青島市體育場位于城市中心,臨近八大關和中山公園,為方便附近來游玩的旅客,體育場增加了度假酒店、跆拳道館、茶室等功能。但由于設計之初對經營方式考慮的不夠,導致一些商業功能和體育場的整體氛圍不協調,削弱了體育場營造的歷史風貌的場所特色(圖9)。

圖9 青島市體育場

5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的保護與更新思路探索

5.1 建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價值評價體系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亟待進行普查和價值評價。對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資料進行梳理和總結,對遺留的建筑物從歷史、科技、藝術、經濟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建立多維度指標對每項近代體育建筑遺產進行詳細的評價打分,確定其價值和地位[14]。

5.2 抓住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為城市發展提供的契機

近代體育建筑遺產大多位于歷史上的殖民地城市,參與構筑了城市的主體風貌。體育文化和建筑遺產作用于城市發展,為其提供了經濟支撐和精神動力,應將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保護利用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從城市發展策略和空間層面給予宏觀指導[15]。

5.3 倡導共建共治公眾參與的發展方向

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產權主體多樣,不同產權主體下的保護利用的利益訴求不同。在近代體育建筑的保護利用過程中,公眾參與力度不夠,通過提升居民的共同體意識,創建體育空間和社會互動的民眾協力平臺,可以在保障居民權益的同時,獲取居民對于建筑保護更新的建議。

5.4 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數字化與智能化保護更新

在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的保護和更新中應當探索數字化技術的加入,建立基于網絡的信息平臺,虛擬還原體育建筑遺產的風貌,將中國近代體育建筑遺產轉化為數字信息永久保存,使其成為智慧城市發展中歷久彌新的亮點。

資料來源:

表2:圖片均為課題組自攝;

圖3~4:黃永新,等. 武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7).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圖5~6:archdaily官網. www. archdaily. cn/;

圖7:上海交大建筑遺產保護中心官網;

圖8:劉芳,田慶平,何本貴. 清華大學西體育館的保護修繕技術. 工業建筑,2011(12):130-136;

其余圖表均為作者自繪或自攝。

猜你喜歡
體育館體育場遺產
Two Funny Men
World-famous stadiums 世界著名的體育館
遺產怎么分
迷宮彎彎繞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千萬遺產
遺產之謎
遺產
熱鬧的體育場
奧運體育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