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問卷調查的建筑構造融入建筑設計課程的評價與實踐

2022-10-25 03:41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建筑學院院長助理
建筑與文化 2022年10期
關鍵詞:建筑構造學期建筑設計

文/朵 朵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建筑學院 院長助理 講 師 碩 士

陳芷筠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建筑學院 講 師 碩 士

引言

20 世紀90 年代初,在全國高校建筑學學科專業指導會年會上,很多專家提出對建筑構造教學的改革,隨后,國內建筑構造教學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教授、學者都提出了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課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國內一些高校的建筑學專業教學也開始做嘗試,將建筑構造與建筑設計、建筑材料及營造、建造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建筑學院,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性教學是課程的一大特色,要求更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問題。筆者2021 年期末對學生和建筑設計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學學時、教材章節重點、授課方式及個人要求等方面的意見,了解設計課教師在教學中獲取的構造知識薄弱章節、學生構造設計能力及對構造教學的建議。除此之外,筆者一直關注建筑老八校的建筑構造課程改革實踐,在學院的教學研討會中聽取設計課教師們的建議,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并取得一定成效。

1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1 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

問卷的對象為建筑學院2013—2016 級畢業生、2017—2019 級在讀學生、建筑設計專業教師,調查采用問卷星平臺,共回收213 份學生有效問卷,14 份教師問卷。

1.2 調查內容

本次問卷根據學生所處的學習或工作階段,對學生設置了“您認為二/三/四年級設計作業中主要會用到以下哪些構造知識?”以及“您認為哪些章節對工作有較大的作用”的題目。在對教師的問卷中,也設置了“您認為哪些構造知識對學生課程設計有較大的作用?”的題目,從“學”與“教”兩個角度了解學生在不同階段學習中構造教學的重點,及建筑構造與建筑設計的緊密關系。

1.3 結果分析

處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由于建筑設計課程從二年級到畢業設計是由易到難的過程,故對“哪些章節的知識點對建筑設計有較大的作用?”反饋不一。問卷數據顯示(表1),對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剛開始學習建筑設計,課程設置中建筑面積約為2000 平方米,學生處在對建筑構件的認知階段,關注較為基礎的構造知識,選擇“樓梯、坡道及電梯、自動扶梯”這個章節的比例最高。對三年級的學生,設計課題主要為大型公共建筑、高層住宅、施工圖等,因此除了樓地板、陽臺雨篷(占比36.15%)和樓梯、坡道及電梯(占比44.13%)章節,學生對墻體(占比24.88%)、屋頂構造(占比33.80%)、幕墻構造(占比26.29%)、門窗構造(占比21.60%)及裝修裝飾方面的內容關注較多。四年級的學生,第7 學期在設計院進行16周的業務實習,完成工程項目,第8 學期進行12 周的畢業設計,經歷過實際工程項目,和了解過畢業設計深度的四年級的學生深知建筑構造課程的重要性,分析數據上顯示,四年級的學生認為各章節的構造知識點都較為重要,數據分布上比較平衡。

表1 二三四年級學生認為建筑設計課題中重要的構造知識(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對比畢業已參加工作的學生、在校學生、建筑設計課教師調查結果,數據顯示(表2),三者認為重要的章節有“樓梯、坡道及電梯、自動扶梯”“墻體”“樓板層、地坪及陽臺雨篷”“屋頂構造”“門窗構造”。這些都是建筑構造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表2 已工作學生、在讀學生、建筑設計教師認為建筑設計課題中重要的構造知識(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1.4 小結

學生處在學習或工作的不同階段,需求也不同,但建筑構造的核心知識是不變的。反思教學,傳統的建筑構造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考試以閉卷方式為主,教學重點傾向于知識點的記憶。授課過程中缺乏學生動手參與的環節,但實踐課需要去工地,實施難度較大。這種教學方式導致我們的學生在校期間對構造詳圖的理解和繪制成為課程難點,甚至在畢業工作多年后,作為助理建筑師依然難以處理好設計和施工中的建筑細部問題,建筑構造方面素質亟須提高。在材料和技術不斷發展更新的時代,學生對于前沿專業知識的需求更加明顯,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更新知識,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才能緊跟時代。

2 各大高校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

建筑構造教學是融合材料認識及加工、構件連接、施工建造的綜合性知識傳遞過程,國外一些著名院校將建筑構造與建造相結合,國內建筑學教育也嘗試從原有的建筑構造和建筑材料兩門單獨授課,轉為合并后融入到建造課程中,這在同濟大學、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筑學院建造節中都有較好的教學實踐。重慶大學的建筑構造課程作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重慶市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上受到師生的歡迎,其教學團隊編著的《建筑構造(上)》(第六版)也是各大院校建筑學專業的首選教材,重慶大學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討論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1 同濟大學建筑構造課程

同濟大學的構造課和設計課的關系較為緊密,在低年級的建筑設計課程中,注重房屋構成、外墻墻身詳圖的訓練;在高年級建筑設計課程中,注重結構設計、幕墻設計。從2004 年起在本科階段設置建造課程,學生們從選擇材料到完成建造與設計的過程,直觀收獲了材料的性能和構造的方式,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清華大學建筑構造課程

清華大學從2004 年起開展了建筑設計和建筑技術教師團隊聯合開展的studio 特色教學,內容包括建筑設計、建筑材料、構造連接等課程的融合。清華大學在建筑構造(1)的教學中有調研環節,讓學生們通過對古今名作實例分析,繪圖分析構造做法及設計要點,通過調研校園內構造實例,結合構造知識加以分析,還將自己課程設計中的詳細構造規范表達,達到細部設計的要求,創造了一種較為成功的模式。

2.3 重慶大學建筑構造課程

重慶大學在建筑構造(上)(下)的課程中各安排51 學時,其中實踐課占36%,注重學生調研和參與、參觀現場教學、實驗室展示及工地實習等環節,教學中設置個人作業“建筑平面及墻體構造設計”“公共建筑樓梯設計”、小組作業“建筑構造綜合練習”,從材料到做法、從空間設計到結構形式、從圖紙到模型,進行了全方位訓練。

3 建筑構造與建筑設計課程相融合的教學實踐

3.1 教學體系的重構

我院在建筑構造課程教學中,也借鑒各大院校的做法,加強構造課程與設計課程的結合。尤其在建筑構造課時不斷被壓縮的情況下,打破傳統的、以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授知識的模式,采用混合式教學的方式增加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環節,增強學生課堂提問環節,將實訓和實地參觀活動列入教學體系,重構教學體系,需要在教學改革中同時改變建筑設計課程和建筑構造課程的教學內容,在一至四年級的主干核心課程建筑設計課中,融入建筑構造內容(圖1),在建筑設計任務書中設定構造詳圖的內容和深度,在建筑設計教師方案輔導過程中,再次強化學生的建筑構造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3.2 教學實踐

一年級開設的專業課程有《建筑導論》《建筑制圖》和《建筑力學》,學生還處于建筑認知階段。第1 學期,“樓梯測繪”和“宿舍測繪”課題中,學生能夠初步認識建筑的構成,認識人體尺度,作業成果要求正確表達出樓梯平面(比例1 ∶50)、剖面(比例1 ∶50);正確標示材料。第2 學期,“設計與建造”課題,采用紙板或塑料中空板(5 毫米厚),在限定空間(長×寬×高=2.5 米×2.5 米×2.5 米)中,進行建造。關注的重點是材料性能的研究和試驗,注重形態和空間的秩序性、合理性及創造性,注重結構合理,堅固穩定,構造連接方式合理。

二年級,《建筑構造》課程在第3 學期開設,采用混合式教學,結合建筑設計課中“大學生公寓設計”“小住宅設計”“幼兒園設計”等課題,將建筑構造的詳圖訓練融入到每個課題中,重點訓練學生“樓梯”“陽臺欄板”“屋面構造”中的“屋面排水設計、女兒墻及檐口構造詳圖”“墻身構造詳圖”等方面的構造詳圖繪制,由于詳圖設計出自學生設計的方案,因此鍛煉了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并行的課程有《建筑結構》《建筑設備》。2019 年起,在第3 學期新增《建筑構造、設備及結構實訓》課程,老師現場講解,學生參觀和實操,通過參觀工地現場、構造模型等,使學生對建筑構造、結構、設備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有了直觀的體驗(圖2)。

三年級,隨著《建筑物理(熱學)》《建筑物理(光、聲學)》《建筑設計結構選型》《場地設計》等專業課程的開設,建筑設計課題的難度也增大了,在“建筑系館設計”“嶺南民俗博物館設計”“居住區規劃設計”這些課題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構造詳圖的培訓。而“高層住宅建筑施工圖設計”課題作為“居住區規劃設計”的延續,要求學生在居住區規劃設計方案中選取一棟獨立高層住宅(19 層以上),并進行建筑施工圖設計。通過課堂上的系統訓練,學生要了解施工圖設計的流程,并能夠基本掌握施工圖編制的方法。這種訓練不僅是對學生第1 ~5 學期綜合知識的考核,也成為第7 學期學生進入設計單位實習的崗前訓練,受到實習單位的普遍好評。

四年級,是本科階段集中強化的實踐性教學時段。第7 學期,為期16 周的建筑師業務實習讓學生在工程實踐中收獲滿滿。第8 學期,為期12 周的畢業設計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地去運用專業技術知識,更是訓練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構造要求學生做出特色空間的細部設計,并完成至少兩個墻身詳圖構造設計。

通過一年級到四年級連續性的強化訓練,已經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建筑構造思維和素養,從作業成果上看(圖3),這種教學實踐獲得良好的成效。

結語

建筑構造作為建筑技術類課程的基礎課,其教學方式和實施路徑一直被學者們探索和實踐。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凸顯了建筑構造在建筑設計課程中的重要作用。借鑒其他院校課程教改的經驗,結合我們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構造課程的教學緊緊圍繞主干核心課程——“建筑設計課”,通過教學體系的重構將建筑構造課與建筑設計課深度融合,培養出“建筑師的好助手”,既懂建筑設計,又懂施工建造,具有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

猜你喜歡
建筑構造學期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構造與抗震設計方法
小型商業建筑設計
配景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新的學期 新的嘗試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建筑構造》課程教學實踐研究
期末沖刺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卷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建筑構造課程教學路徑探究
年之新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