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群視域下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探賾

2022-11-04 10:42陳麗娟
成才之路 2022年28期
關鍵詞:任務群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陳麗娟

摘要:學習任務群是課程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是由相關要素有機組合的“群”,是任務導向的語文實踐方式。群文閱讀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語文教師在任務群視域下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有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文章結合實例,對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設計的必要性、基本形態、基本要求及重要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任務群;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8-0077-04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群文閱讀經過長期實踐所構建起來的教學理論與實踐體系蘊含理念、關鍵能力、選文路徑、主要課型、教學行為、教學策略和評價工具等內容,能夠給予教師以體系化的指導。但在教學實踐中,由于缺少目標性和任務主導性,部分教師對閱讀教學內容把握得往往比較隨意,對學生閱讀思維訓練不到位,所設置的閱讀問題導向不明確,所開展的閱讀策略指導不具體,導致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效果不理想。學習任務群是指在真實情境下,確定與語文核心素養生成、發展、提升相關的人文主題,組織學習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自主活動,自己去體驗情境,完成任務,發展個性,增長思維能力,形成理解、應用系統。學習任務群的提出超越了以往教學中單篇選文的學習內容建構思路,注重從整體性出發提高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和閱讀能力,且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所以以學習任務群為載體,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突破方向。下面,筆者從群文閱讀和學習任務群設計的內在聯系出發,對任務群視域下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進行探究,以期為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帶來新的活力。

當今的時代精神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最貼切的就是“群”,所以群文閱讀其實也是我國進入新時期在課改方面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從根本上講,“群”的概念體現的是對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各個環節,如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教學活動的細節設計,都需要圍繞著“群”進行改革和升級。筆者通過對學習任務群和群文閱讀設計的重點進行比較研究后發現,學習任務群和群文閱讀雖然是兩個不平行的概念,但都從根本上體現教育觀念的時代進步性。在很多方面,兩者之間是一種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關系,在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方面具有相互呼應的效果,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群文閱讀和學習任務群之間存在著可以融合為有機整體的可能性。具體如下。

(1)群文閱讀最大的優勢在于對選文進行重新組合,并根據多篇選文體現出綜合主題來開展閱讀教學,便于從優化學習內容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設計,而學習任務群的重點則在于對學習任務進行全面優化,以更好地引領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2)群文閱讀提供的是選文組合主題提煉的素材基礎,學習任務群則更多的是從如何學的角度進一步對群文閱讀開展的過程進行綱領性的指導。語文教師在“群”思想的引領下,將學習任務群和群文閱讀進行融合,有助于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有效達成閱讀教學目標。

(3)群文閱讀和學習任務群的結合,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兩個超越,一是對以往單篇閱讀教學模式的超越,二是對無任務群主導下機械的閱讀技巧訓練的超越。把群閱讀和學習任務群進行結合,將有助于構建一個龐大的語文學習體系。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正從“知識本位”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這是一個全球性教育趨勢。核心素養要素已滲透到課程設計的各個環節。語文教學已逐漸從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強調轉向為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對學生四位一體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來。四位一體核心素養理念把核心素養作為綱領性引導,對三維目標進行整體提升和有機融合,體現了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尊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及探究能力。因此,語文教師要想取得較好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就必須從語文教學的四位一體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出發,進行任務群視域下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學習任務群教學并不是對以往單篇閱讀教學的全盤否定,而是對國家課程校本化、版本化的一種創新型實踐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站在學生角度,以學生為主體研究單篇閱讀內容,并在此基礎上組建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進而更好地完成當前國家所設定的課程目標,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時,必須明確三種最為基本的形態,從三種基本形態出發才能針對各個篇目展開切實有效的整合任務群設計。

1.基于國家課程的任務重組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專家組精挑細選出來的經典作品,其既符合這個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又與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對這些寶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以實現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和版本化。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群文的選取。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當地的生活樣貌,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校園生活等,以一冊教材的內容為單位對國家課程進行重新開發和組合,形成群文并構建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例如,語文教師可以把某一冊教材中的古詩和文包詩進行組合,通過故事解讀古詩,借助古詩體現故事的審美核心,這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內容,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古詩背后的故事,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2.立足關鍵單篇的課內外整合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除了可以對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重新開發和組合,還可以語文教材中的一些關鍵性單篇為中心,選取相關內容的課外課程資源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教材中的某篇典型文章作為核心啟動點,采用1+X的教學模式,把課內外資源進行統籌結合,以此擴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促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實現知識遷移,有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師恩難忘》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以“老師的二三事”為主題,把課外與“教師”相關的文章融合到群文閱讀中,以此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通過廣泛閱讀同一主題的文章,更好地理解《師恩難忘》這篇課文,并從中學會人物描寫的方法和技巧。

3.圍繞核心議題的課外資源整合

開展語文課內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進行獨立的課外閱讀。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組織開展以課外群文閱讀為基本形式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課外資源為主開展群文整合,設計任務群。首先,教師要確定一個核心的閱讀主題,然后圍繞閱讀主題吸收各類課外閱讀資源,并對這些閱讀資源進行比較概括,再從整體上設計出一個有探討價值的學習任務群。例如,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熱潮不斷涌現,在課外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切入點開展課外群文閱讀學習活動,從各個角度開發優秀課外閱讀資源,并設計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通過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廣泛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知識視野,擴大閱讀范圍,提升文化自信。

第一,宏觀層面,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沿著語言實踐活動能力的培養目標,帶領學生從學會閱讀、學會表達、學會思考三大方向出發,開展群文閱讀學習活動。

第二,中觀層面,注重深化和突出人文主題。當前通用的各類語文教材選取的大多數文章所體現的人文主題都不太明顯,這讓學生很難快速找到閱讀切入點,展開有效閱讀。因此,在進行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的中觀層面設計時,語文教師必須要對人文主題進行具體化、詳細化的設計,以提高主題的可參與性和實踐性。例如,教師可以將人文主題進行感性化設計,用抽象的方式把人文主題設置成為感性化的任務議題。以“感受大自然”的人文主題活動為例,這個主題比較抽象和空泛,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難度,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這個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時,就要先把這個議題變得具體化和形象化,再開展群文閱讀活動。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將這個議題具體化為“我們的家園”,并從三個維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一個維度,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談一談自己眼中的自然之美。第二個維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第三個維度,鼓勵學生暢談如何來保護環境資源、保護我們的家園。

第三,微觀層面,注重推進式的任務設定。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一方面要把學生的語文實踐情境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個人層面的情境體驗、社會生活情境體驗和學科認知情境體驗。另一方面要把議題設置成逐步超越的情境體驗模式,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語言思維能力。

1.統整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古詩詞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古詩詞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良好情感感知能力、審美能力和詩歌鑒賞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中華古詩詞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促使學生自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本中有限的古詩詞教學資源進行集中整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中提煉出核心主題,并圍繞主題開展教學活動,以使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能夠提高審美能力、情感表達能力、詩歌鑒賞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筆者以語文教材中的一系列送別詩為例,設計“千古別愁”的詩歌任務群教學主題,開展教學。

(1)情景導入。語文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同學們,李叔同先生的《送別》歷來被大家廣為傳唱,相信很多學生都聽過,甚至還會吟唱。在大家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也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分離場景。那么對于歌詞中所出現的一些送別中所特有的意象,同學們都有什么獨特的感受?請同學們簡單談一下。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在學生發言完畢后,語文教師可以做如下歸納總結:在聽完同學們的想法之后,老師想邀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那個車馬慢、路途遙的時代,共同感受古人在離別之際的眷戀之情。

(2)群文組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和李白《送友人》。

(3)學習活動。任務一:同學們,請對比一下以上這幾首詩歌中出現哪些共同的意象,大家可以把這些意象所出現的詩句找出來進行對比,看看這些意象是出現在哪些具體的情境之中,而運用這些意象,詩歌在情感表達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微妙的區別。任務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兩首詩在表達離情別意的同時,又分別表達詩人怎樣的勸勉之情?任務三:細細品讀以上幾首詩歌,請同學談一談哪一首詩最讓你感覺到離別的愁苦和凄涼,而哪一首詩歌又能夠在抒發離別之情的同時給人以新的希望。任務四:每一首詩歌的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關于友情、愛情或親情的故事,同學們在課下可以搜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并展開聯想寫一段精短的送別故事,然后下節課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展示。

2.比較策略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任何事物都要經過比較,才能分辨出真偽。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任務群為載體,運用比較策略開展比較閱讀鑒賞活動,通過縱向比較,同中求異,通過橫向比較,異中求同,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文章分析概括能力。例如,在設計“三個兒子故事多”這個群文閱讀任務群時,語文教師可以進行以下的任務群設計。任務一:對群文閱讀中的四個故事內容進行簡要的概括,提煉出四個故事所表達的核心思想,說一說四個故事有哪些相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任務二:為什么這四個故事中最聰明的永遠是最小的那個兒子?任務三:根據這四個故事提煉出三個兒子的基本故事框架,參考故事框架進行自由創作。這樣的“在相同之中尋求不同,在不同之中尋求共性”的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結構特征,促使學生在同類型故事中更好地發掘故事的審美價值,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鑒賞分析能力。

3.遷移策略

在開展趣味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把不同質的文章并列擺放在一起,并以一篇或者幾篇為核心篇目,串聯起其他篇目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閱讀遷移能力。例如,在設計“如何幫助別人”這個群文閱讀任務群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別餓壞了那匹馬》《迷途笛音》《何必讓貧困生“持牌亮相”》和《唯一的聽眾》等四篇文章設計成群文,構建成閱讀學習任務群,并為學生設定群文學習任務。任務一:同學們,以幫助為主題的文章有許多,大家閱讀了以上四篇文章之后,請仔細思考一下,此四篇文章的主人公的不同之處,并列表寫出來。任務二:在《何必讓貧困生“持牌亮相”》這篇文章里,若一個貧困生想要獲得捐款,他們必須持牌亮相,請你們把自己代入其中去用心感受,如果別人對你采取這樣的幫助方式,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任務三:與前三篇文章中的幫助相比,第四篇文章中,對貧困生所采取的幫助形式有什么弊端?任務四:對于很多人來說,他這一生中都將會面臨著許多次接受他人幫助和幫助他人的過程,那么通過以上四篇文章的閱讀,大家能不能站在施予者的角度談一談如何去幫助他人?以上是一次非常典型的“反三取一”群文閱讀任務群教學設計。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對前三篇文章進行分析、總結和反思,既能為學生閱讀和鑒賞第四篇文章提供思路,又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遷移方法和路徑,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順應“群”時代發展趨勢,以學生為主體,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以群文閱讀理念優化閱讀學習內容,以學習任務群方式創新閱讀學習模式,有助于更好地體現閱讀學習的作用,有效達成閱讀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從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教學的三種基本形態出發,對課程進行重組,并針對具體的議題和篇目,采用統整策略、比較策略和遷移策略等進行相應的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設計,以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領悟,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付文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淺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2).

[2]畢珊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集體建構策略研究[D].臨沂大學, 2021.

[3]王金華.基于群文閱讀思想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設計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1.

[4]邱國華.群文閱讀教學節奏調控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02).

[5]張洪高,畢珊萍.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于2000—2019年核心期刊文獻的統計分析[J].臨沂大學學報, 2021(01).

[6]趙福樓.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的現實選擇———構建單篇閱讀與群文閱讀復合教學模式[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9(01).

[7]倪謝超.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以《景陽岡》一文教學為例[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02).

[8]程俊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意義與策略[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Design of Chinese Group Re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sk Group

Chen Lijuan

(Xitianwe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che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utian 351131,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task group is the organ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a "group" organically composed of relevant elements, and a task-oriented Chinese practice mode. Group reading refers to a multi text reading teaching process in whic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oose a group of structured texts around one or more topics and reach a consensus through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in unit time. Chinese teachers carry out group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vision of task group, which is helpful to give play to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and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ombining with exampl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ity, basic form, basic requirements and important strategies of group reading task group design.

Key words: primaryChinese;task group;group reading;teachingdesign

猜你喜歡
任務群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任務群教學: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閱讀教學策略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