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2-11-06 04:24周祝銀
關鍵詞:財務控制養老保險內部控制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保險參保覆蓋率的不斷上升,管好用好社?;鹗歉骷夝B老保險經辦機構的首要任務,這就迫切需要經辦機構重視內部控制問題,通過提高內控管理水平,規范使用社?;?,并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切實保障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但是當前部分社保經辦機構采用的內部控制模式依舊處于初級階段。論文結合某地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實際運行以及內部控制管理情況,對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管理、提高控制管理效能,提出相關切實有效的建議,措施涵蓋組織業務運行、基金財務、人力資源和信息控制機制等多個方面,實現對社會保險各項業務、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監管,以期為有關從業人員帶來啟發。

【關鍵詞】養老保險;財務控制;經辦機構;人力資源;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842.6;F810.6?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8-0068-03

1 引言

養老保險作為由國家法律強制保障且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社會保險制度,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當前,養老保險特別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社會影響重大、享受人數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比較龐大,是各級政府部門重要的民生保障資金支出項目。養老保險基金是老百姓托付給國家管理的“養命錢”,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管好用好社?;?,能夠使老百姓老有所依。如何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監督管理,提高其工作效率,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2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及其經辦機構內部控制概述

2.1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原統稱勞動保險,從1951年3月1日開始實施)是社會保險體制內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險種,企業職工以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或其他類型企業職工為主,通常具有較為固定的工資收入和工作內容,其工作關系也在社會保險有關部門進行備案。結合是否依靠土地生存、戶籍是否為城鎮戶籍等,企業職工被分為城鎮企業職工和其他類型。其中,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過初步建立、中期破壞以及后續的恢復完善3個階段后,涵蓋范圍逐漸擴大,截至目前已經涵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當中繳納養老保險的職工。1995年,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首次引入個人繳費和繳費確定型制度,明確了個人在養老保險中的責任和義務。參保企業在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后依法為企業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伴隨有關政策的完善,繳費比例也變為單位負擔20%,個人負擔8%,在針對企業實行減稅降費后,企業繳費比例再次下調至16%。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保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為20%。參保人員在累計繳費滿15年(180個月)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退休養老金。

2.2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是指通過各種方式來對職能部門或者其工作人員在開展社保服務時的行為進行規范、評價的措施。具體監督時,人大作為責任主體,各級審計機關和財政機關作為監督整體,社會組織和公民對機構進行社會監督,同時,經辦機構作為內部控制過程的責任主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當使用統一化信息平臺辦理業務,并結合資金管理、業務、支付風險以及組織機構等方面進行全程化監控,并在運行過程中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內部控制以確保業務工作開展的安全有序。設置的內部控制體系應當內容合法、涵蓋運營各環節,做到全過程實時監控,確保內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應當確保不相容崗位之間相互分離以避免業務流程監控盲點出現,確保風險在可控范圍內。在此基礎上,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應當結合機構的服務對象、當下政策的具體內容,以此滿足實際需求。

3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3.1 內部控制力度不足,管理意識淡薄

現階段,很多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在實際開展管理時,過度重視對外辦理業務方面的管理,忽視對內部的控制管理工作,這極易導致開展具體工作時重點在“社保擴面、業務受理及待遇核發”等層面,但針對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管理被認為是對整體工作推進的一種束縛,即使存在內部控制機制,因為重視程度不夠,也往往難以得到有效實施。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政策規定,進一步推動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但是部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依舊存在管理意識淡薄、制度規范性和完整性不足等問題。特別是目前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謀取私利的案件偶有發生,職務違規問題有抬頭趨勢,這將對社會穩定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3.2 內部控制制度不全面、不完善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制定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執行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服務于社?;鸬陌踩\行。在實際業務中,需進一步對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進行細致化控制和核算,并有效監管基金的整體運行情況,最終確保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完整性。但具體執行時,部分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通過將現行的管理制度取代內控管理制度來開展工作,忽視了內控制度的重要性,通常在業務中某一工作環節暴露出問題后再著手彌補。內部控制制度的修訂內容不全面,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往往在出現問題后對此進行反復檢查,對事中運行沒有實時監控,對于事前預防工作沒有考慮到位。

3.3 業務運行流程不夠規范

目前,部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對業務辦理的操作流程沒有實行統一規范,因而具體落實時常常是一個地區一個方法,或區縣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自行出臺相關管理規定,這極易導致業務運行流程的設計存在合理性不足的問題,在具體執行內部控制規定時,因業務流程設計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對部分問題沒有有效的應急預案,對群眾辦理有關業務帶來不便。

3.4 信息系統建設存在不足

當前,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已經開始應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但信息化操作平臺在實際運行時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基于平臺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操作時,由于受到崗位權限的控制,導致經辦人員雖然有關權限對信息進行處理,但從參保到待遇支付的整個過程都可以由一個人在操作平臺上完成,存在監管機制失效的問題。與此同時,信息系統的建設存在滯后性,一些政策雖然已經下發,但難以在平臺上及時跟進,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存在共享不暢等問題。

此外,由于大多數信息平臺是通過外包設計和開發的,核心數據技術由第三方掌握,這給信息系統的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3.5 管理人員的約束機制不健全,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過程由工作人員設置和具體操作,如果人員的業務素質良莠不齊,尤其是職業操守難以得到保證,極易導致其中的問題被無限放大。例如,近年來有關社會保險的案件發生,常常是經辦人員、負責人進行勾連串通,利用管理“漏洞”來套取資金導致的。

4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策略

4.1 組織機構控制

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構建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組織體系,科學確定科室內部工作崗位和人員,明確各自權限和職能內容,嚴格遵循劃分內部不相容崗位以確保不相容崗位人員相互分離的基本原則。明確業務權限,確保工作人員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履行職責,進一步確保業務辦理的規范性。重點業務的辦理者應當對其進行分級授權管理,通過不同職位的權力分化來進行牽制。在具體操作中,應確保至少通過上級和下級兩級的審核,至少應當通過兩個不同的負責科室進行橫向分管,確保重點業務設立A、B崗,避免一人包辦的問題。后臺運轉類業務,一般均需要經過經辦、審核、審批3個環節來完成。對重點業務環節分別實施事前或事后內部審計,進而達到相互制約的效果以避免問題的發生。除此之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科室負責人、關鍵崗位人員定期輪崗制度,待遇發放、費率核定等重要崗位任用正式編制人員,并實行任職回避、五年輪崗制度,遇到重大事項時需要集體決策。

4.2 業務運行控制

對業務運行流程進行規范時,應當以精簡、安全、便民、效能、統一為基本原則,將業務的操作流程進行具體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并對整個業務環節進行風險識別,從中梳理出風險點并列出內部控制措施,將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在此基礎上,對崗位權責進行分權制衡。同時,可以按照業務辦理可能出現風險的概率,將具體業務內容進行劃分。例如,可以分為普通業務和重點業務,其中,普通業務通過經辦人員初審后交由科室主要負責人復審即可通過的二次審核制度,重點業務則結合關鍵點和重點事項采取三級或多級審核,若存在特別重要的業務或流程,應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開會協商、專題研究?,F階段,多地養老保險的具體政策條款特別是符合政策性特殊情況補繳養老保險的工作要求在執行時存在較多差異,辦理相應業務也可能面臨較長的時間跨度,與此同時,不同政策之間存在一定的銜接問題甚至銜接漏洞的情況。因而具體執行時,應當及時進行向上反饋請示,及時跟進進行相關的整改。

4.3 基金財務控制

對財務進行控制應當確保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顚S?,基金各險種之間、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之間不得相互擠占。分別設立會計和出納人員,基金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不能由同一人員擔任,不相容崗位進行分離管理,管理也應當分級授權。財務印鑒和用于網銀支付的U盾等不得由同一人保管,并嚴格建立財務對賬制度,按月與稅務機關、財政部門及銀行對賬,不定期安排非經辦人核對對賬情況。與此同時,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必須相關聯,確保數據線上走、錢在銀行流,通過監督核查比對查詢讓預防先行,維護基金安全。財務操作人員應做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確保系統管理人員或系統維護人員不得擔任會計或者出納崗位。同時,應當加密處理財務數據庫,并強化控制財務數據的打印查詢等安全性內容,做好數據備份以確保數據工作開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4 人力資源控制

要做好內部控制工作,人作為關鍵因素,必須得到充分重視。因而在具體開展內部控制時,應當確保工作人員對于自身崗位的內部控制職責有明確且充分的了解,并深刻認識各項規章制度、流程的意義和必要性,能夠虛心接受其他崗位人員的監督,在具體執行工作流程過程中恪守規則。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應當建立持證上崗制度,提高入職門檻,并設置配套的學習培訓制度,定期開展誠信教育、合規教育、風險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等,確保員工進入崗位后也能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道德素養,樹立工作人員良好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4.5 信息系統控制

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操作平臺需要依賴信息系統得到實施,因而實際操作時需要設置一套和業務流程密切相關的信息系統操作流程,并把內部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統。系統的管理人員按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對權限進行分配,例如,資格認證與待遇支付崗位互斥、征繳與待遇支付崗位互斥等,未經授權則無法進入相應的業務窗口操作,避免工作人員進入后臺修改數據的問題。做到“經辦操作有痕可查、辦結過程可以查詢、辦結流程可以監控”,在此基礎上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大多數經辦機構都在使用第三方開發的軟件,在進行信息系統維護時也需要由第三方軟件公司實施,導致信息數據的安全存在隱患。因此,應當強化對于維護人員和系統開發者的控制以確保數據安全性。此外,應當實現各養老保險之間大數據實時共享及與其他有關部門如民政、公安等部門的互聯互通,避免出現死亡冒領、跨地區跨險種重復領取待遇、瞞報漏報等騙保問題。

4.6 內部控制監管

企業職工社保經辦機構的內部稽核部門,應當履行內控的監督和管理職能,監督通常分為現場監督和非現場監督兩種方式,根據頻率的不同也分為定期或不定期監督。除了對社會保險結算業務進行日?;送?,還要對社會保險基金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進行內部審計,應當在對參保單位進行核查時,明確實地稽核的重點對象,將申報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繳費人數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企業列為稽核重點,并進行書面稽核和現場稽核。遇到特殊問題,提請領導研究處理。對稽核發現的典型事例可以通過網站和媒體向社會公布。

建立業務經辦風險定期評估、報告制度,對業務經辦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和客觀評估。風險評估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風險評估結果應當形成書面報告并及時提交單位領導班子,將其作為完善內部控制的依據,同時,報送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部門。

實行辦事公開,確保社會保險政策、業務流程、辦理時限和內容等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公眾和相關部門的監督。建立社會保險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個人權益、社會保險相關繳費和支付標準以及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此外,需要及時有效處理監督時發現的問題,對負責人或責任機構進行嚴肅懲處,保障內部控制有關制度的后續運行。

5 結語

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內部控制工作意義重大,對于確保養老保險業務開展的規范性、合理性具有積極影響,因而應當將內部控制貫穿于機構業務的全流程,并結合機構工作實踐不斷加以完善,結合政策調整對其進行具體完善。在實際操作時,可以基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人力資源控制、財務控制、監督監管控制、信息系統控制等多角度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源源.M市養老保險基金的風險防控問題與對策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22.

【2】任宇超.社保機構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以W縣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例[J].大眾投資指南,2021(24):190-192.

【3】葉茜芃.東臺市養老保險基金運行風險防范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21.

【4】楊靜.淺談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財務內控制度的完善[J].中國市場,2020(22):41-43.

【5】殷蓉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9(34):81-82.

【6】陳臻.廈門市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標準化建設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8.

【作者簡介】周祝銀(1979-),男,江蘇東臺人,會計師,從事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財務控制養老保險內部控制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控制體系的完善策略
退休后可以從職工養老保險轉為居民養老保險嗎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