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寫一體珠聯璧合,主題探究意義非凡

2022-11-06 11:53王麗仙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讀寫一體化主題意義核心素養

摘 要:本文依托真實的讀寫教學案例,闡述了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途徑,即在主題意義的統領下,通過主題意義的確立(語境導入)、主題意義的探究理解(研讀語篇)、主題意義的應用實踐(內化知識)及主題意義的遷移創新(寫作輸出)等聚焦文本意義,助推深度學習,最終達到培養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主題意義;核心素養;讀寫一體化

作者簡介:王麗仙,福建省晉江市紫華中學。

一、前言

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讀寫一體化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英語課程內容包含六個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其中,主題語境位居首位?!墩n標》還指出:“主題為語言學習提供主題范圍或主題語境,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币虼?,中學英語教學應在主題意義探究的引領下,通過主題意義的確立(語境導入)、主題意義的探究理解(研讀語篇)、主題意義的應用實踐(內化知識)及主題意義的遷移創新(寫作輸出)等聚焦文本意義,助推深度學習,最終實現培養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的目的。

二、主題、主題意義及讀寫一體化教學

對主題和主題意義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持不同的觀點?!冬F代漢語詞典》將主題界定為“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核心”。梅德明、王薔認為主題是指“基于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相關的某一范疇展開的話題類別,包含主題語境、語言知識、文化知識以及價值取向等。它是口頭和書面表達的核心內容”, 而主題意義則是指“語篇表達的意義”。張金秀將主題定義為“作者的寫作意圖,即作者通過文本內容、表達形式等向讀者傳達的思想內涵。讀者需通過主動地參與閱讀過程、積極地與文本互動將其提煉出來”。張金秀指出,主題意義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多元性,讀者可在閱讀過程中自行感知。

本文將主題定義為文本在特定主題語境中所傳遞的主要內容;主題意義則是作者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這三大主題語境出發進行表達的意圖?;谥黝}意義探究的課堂教學就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設計課堂教學目標、內容和活動。

讀寫一體化教學是一種基于閱讀語篇、讀寫聯動、超越文本的教學方法,它要求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提升閱讀,注重創設主題語境、傳遞語言意義、反饋寫作過程。在讀寫一體化教學中,學生通過模仿重構來進行寫作。

三、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活動設計原則

1.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活動設計應以主題為設計導向,以主題意義的探究為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讀寫一體化教學設計過程中,應將對主題的探究設為明線,對語言知識的學習設為暗線。通過明暗兩條主線來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以此培養學生分析、解讀語篇的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更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

2.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活動設計應注重文本解讀、教學目標的設定及主題探究活動的設計。

(1)重視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文本解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教師對文本進行解讀的角度及深度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首先深入研讀語篇,根據語篇內容及傳達的意義形成自己深刻、獨特的見解。而對文本的解讀是分層次的。層次一:what,即解讀文本(understand the texts),包括文本的主題及內容;層次二:why,即深入文本(respond to the text),分析、闡述、評價、判斷語篇傳遞的信息和表達的意義;層次三:how,即超越文本(create texts),引導學生將文本主題意義與當下的社會生活及自己的生活進行關聯,表達自己的思想、經驗和情感態度,形成感悟與共鳴。

(2)設定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目標。英語學習活動的重中之重是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設定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目標旨在助推深度學習、培養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

(3)設計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主題探究活動?;谥黝}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活動設計可遵循以下研究模式,即主題意義的確立(語境導入)、主題意義的探究理解(研讀語篇)、主題意義的應用實踐(內化知識)及主題意義的遷移創新(寫作輸出)。這一研究模式通過確立主題意義、探究主題意義與讀寫教學的融合、挖掘語篇的文化和思維等途徑來達成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四、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課例分析

下面筆者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2 Section D部分教學設計為例,具體說明如何在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中展開對主題意義的探究。

(一)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文本解讀

1.指向語篇內容,回答what的問題。這篇課文的標題是“Dealing with Sadness”,主題語境屬于人與自我類別。課文講述的是主人公Jeff從因哥哥車禍過世沉迷于悲傷中不可自拔到慢慢走出悲傷,重新過上正常、幸福生活的過程?;谖谋緝热?,筆者將主題定位為“Deal with sadness, enjoy our life”,主題意義預設為“正確對待困境,學會處理悲傷,享受美好人生”。

2.指向語篇的深層含義,回答why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擁有悲傷情緒很正常;如何處理悲傷情緒;品人生百味,過幸福生活。

3.指向語篇的文體特征和語言特點,回答 how的問題。這篇文章的體裁為記敘文,根據語篇內容、主題及主題意義設置了兩條故事主線。明線是如何處理悲傷,暗線為Jeff的心路成長歷程。

(二)設定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目標

程曉堂認為,教學目標應包含語言目標及基于主題的教學目標。因此,筆者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學生能通過閱讀文本,理清文章結構,了解Jeff處理悲傷的方式;

2.學生能運用本課所學的單詞及短語談論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3.學生能通過標題預測故事主旨大義,思考主題;

4.學生能分析故事轉折點,探究主題;

5.學生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展思維,拓展主題。

以上教學目標中,第1、2點為語言方面的教學目標,第3、4、5點為基于主題的教學目標。

(三)設計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主題意義探究活動(教學過程)

Step 1. 主題意義的確立(語境導入)

教師結合5月25日心理健康日,設置情境,組織開展主題為“Be a Master of Our Feelings ”(做情緒的主人)的班會,通過游戲復習情緒類詞匯,激活背景知識,并通過TPS(Think—Pair work—Share)活動練習半開放性句型“I feel... when I...”。通過這一活動初步確立主題意義“It's normal to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feelings in our life. Just enjoy them.”。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設置情境,在具體的語境中教授與主題意義相關的詞匯及句型,為后續文本的學習、探究和基于主題的寫作輸出搭建了必要的支架。

Step 2. 主題意義的探究理解(研讀語篇)

(1)活動1:關注標題,預測大義。教師讓學生關注標題“Dealing with Sadness”,讓學生預測文章大致內容,然后通過快速閱讀文章,驗證預測內容。

【設計意圖】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往往與文章的內容密切相關。通過這一活動達成教學目標的第3點,即通過標題預測故事主旨大義,思考主題。

(2)活動2:分段閱讀,概括主旨。教師讓學生分段閱讀文本,并概括出每段話的主旨大義。

【設計意圖】通過分段閱讀、概括主旨活動,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促進學生對主題及主題意義的把握。

(3)活動3:精準閱讀,定位提煉。教師引導學生細讀第二段,并完成如圖1所示的思維導圖(注:加下劃線部分為要求學生填寫的內容):

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對思維導圖上的關鍵信息進行詞義概括(如圖2所示)。

從“his brother was killed”提煉出“reason”一詞,對應why。從“went mad、refused to play”等詞塊中提煉出“problems”一詞,對應what。再從“useless to be angry”“go to the movies or play sports”等詞塊中提煉出“solutions”一詞,對應how。然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對solutions (how)環節進行進一步的探究理解,歸納出Jeff處理悲傷的方法,即時間沉淀(after a few months)、內心轉變想法 (useless to be angry/not hate the driver)、轉移注意力 (go to the movies or play sports)、改變環境(no longer stay in room)、情緒發泄 (talk to his parents)等。

【設計意圖】以主題為載體,關注語言知識,獲取細節信息。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不能忽視語言,不能忽視作者怎樣用語言去表達承載的主題意義。只有細讀、品讀語言,才能了解其背后的主題意義。學生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細讀了主人公Jeff悲傷的原因、悲傷的后果以及處理悲傷的方式。同時,搭建了語篇的結構框架。通過這一活動,達成了教學目標的第1點。

Step 3. 主題意義的應用實踐(內化知識)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圖3所示的魚骨圖對本課所學內容進行復述,通過復述對文本內容進行重構,對知識進行內化吸收。

在讀后環節,教師讓學生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 1:What do you think of Jeff?

問題2:What can you learn from Jeff?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評價的能力。同時,通過探究主題及主題意義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達成教學目標的第4點。

Step 4. 主題意義的遷移創新(寫作輸出)

活動1:寫作輸出環節。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探討各自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遇到的令其感到悲傷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看法及解決措施。之后,通過書面形式寫下小組成員悲傷的原因及處理悲傷的建議。最后通過投影形式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

【設計意圖】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讓學生有機會進行主題遷移。這種遷移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有助于學生較好地把文本的主題內容拓展延伸至實際生活中。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用本課所學的單詞及短語談論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式。學生通過運用本課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展思維,拓展主題,并通過寫作輸出對主題意義進行遷移創新,達成了教學目標的第2、5點。

活動2:班主任寄語環節。教師展示班主任寄語:“Life is not always what we want it to be. Sometimes we fight, sometimes we cry, and sometimes we give up. But in our hears, we know it's still love. It's still colorful. So just enjoy our feelings and enjoy our everyday life! ”,并讓學生大聲誦讀。

【設計意圖】通過班主任寄語,結束此次以“Be a Master of Our Feelings”為主題的班會課。通過誦讀活動讓學生明白生活多姿多彩,會有挫折會有磨難,我們能做的就是品人生百味、過幸福生活。通過這個環節達成主題意義升華的目標。

五、結語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課堂教學就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設計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活動。在以上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實踐中,教師以主題意義為統領,以挖掘主題意義為起點,以探究語篇的育人價值為目標,通過主題意義的確立、主題意義的探究理解、主題意義的應用實踐及主題意義的遷移創新等聚焦文本內容、探究主題意義、助推深度學習,最終達到培養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語言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2]趙旭輝.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12):51-55.

[3]陳新忠.高中英語教學中語篇的主題與主題意義[J].英語學習,2018(11):8-1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讀寫一體化主題意義核心素養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輸出驅動假設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小學品德課堂主動參與策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