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以小建大” 例析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2022-11-06 11:53劉獻瑤
校園英語·中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

摘 要: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能有效解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淺層化和知識零散化等問題。本文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為例,通過研讀語篇,梳理大小主題和提煉大小觀念;圍繞觀念,制定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活動來探究大觀念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思路和做法,引導學生從提煉單元小觀念走向構建單元大觀念,通過“以小建大”,實現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落地。

關鍵詞:單元大觀念;小觀念;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劉獻瑤(1983.03-),女,江蘇蘇州人,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 2020年修訂)》(簡稱《新課標》)首次明確了高中課程要“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王薔等學者基于理念層級、時代背景和表達習慣采用“大觀念”這一說法,并闡明大觀念是反映學科本質、聯結學科內容,統整教學過程的核心概念?;诖笥^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指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特定主題,深入解讀、分析、整合和重組教材等教學資源后,結合學習主體的需求,搭建起一個由單元大主題統領,各語篇子主題相互關聯、邏輯清晰的完整教學單元,使教學能夠圍繞一個完整的單元主題設定的目標進行,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對不同單一語篇小觀念的學習、提煉并建立關聯,生成基于該單元主題的大觀念。通過以上概念梳理,筆者認為單元整體教學是構建單元大觀念的有效途徑,而單元大觀念則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有效抓手。

在當前高中英語課堂中,仍存在著主題意義挖掘淺表化、教學內容碎片化等問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往往更關注單一語篇或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講解,忽略了語篇之間的內在關聯以及單元或語篇的育人價值。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學生結構化知識的形成,影響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程度。大觀念的提出為當前英語教學中思維淺層化和知識零散化的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解決路徑?;诖?,筆者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為例,從基于語篇的主題梳理、觀念提煉以及基于大觀念的目標設定、活動設計四個視角出發,例析大觀念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從提煉單元小觀念走向構建單元大觀念,通過“以小建大”,實現核心素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落地。

一、研讀語篇內容,梳理主題,提煉觀念

(一)小主題與大主題

新課標指出,主題為語言學習提供范圍或語境。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圍繞單元大主題,梳理語篇小主題、建立關聯、挖掘意義是整合重構單元教學內容和提煉語篇小觀念的前提條件。

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的單元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主題群是歷史、社會與文化,子主題是不同民居文化習俗與傳統節日。單元八個板塊以及workbook中相關內容涉及“節日與習俗”這一單元大主題的多個層面,共計7個主題相關語篇。Welcome to unit 中的視頻(多模態語篇)介紹了泰國義蓬燈節、瑞典的仲夏節和墨西哥的亡靈節;Reading部分的“Alex around the world”是一篇旅行日記,從旅行作家的視角介紹了印度的婚禮習俗和巴西里約狂歡節的盛大場面,旨在讓學生感受異域風情、了解異域文化,提升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Reading部分的“Building your language”介紹了西班牙番茄節;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包含兩個語篇,一篇網絡文章,分析了在現代社會中推廣中國傳統節日的原因和意義,旨在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另一篇是廣播報道(多模態語篇),列舉了學校為推廣中國傳統節日而開展的多樣活動,呈現出推廣和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這一主題意義;Extended Reading部分的“A precious family dinner”一文描寫了主人公攜妻兒回老家與父母歡度春節的一幕幕場景,展現了新時代中國人的生活、觀念、思想和情懷;Workbook-Building skills A2中的廣播節目(多模態語篇),介紹了西班牙和丹麥各式各樣的迎新活動。

(二)小觀念與大觀念

本單元探討的是節日與習俗,但對其主題意義的挖掘和大小觀念的構建應上升到其折射的文化層面。根據上文,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Reading部分的“Alex around the world”、Reading部分的“Building your language”以及Workbook部分的Building skills A2的四個語篇均圍繞了解國外傳統節日風俗和感受異域風情這一主題意義展開,由此提煉出的單元主題小觀念1是“世界文化多元共存,和而不同”。根據Integrated skills和Extended Reading中三個語篇所傳遞的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承載文化意義和家國觀念這一主題意義,筆者提煉出單元主題小觀念2,即“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世代相傳”?;趦蓚€小觀念,筆者繼而提煉出單元大觀念,即“尊重包容世界多樣文化,形成文化意識,實現文化認同;傳播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傳承”。圖1為基于主題的單元內容整合關聯圖,清晰直觀地展示了單元主題大、小觀念的構建流程以及大、小觀念引領下的輸出任務。

基于語篇主題意義的梳理歸納,以及語篇之間隱性關聯的建立,教師才能準確把握語篇傳遞的育人價值,提煉小觀念;不同角度的小觀念則共同指向單元大主題的生成,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體現了大觀念構建的層級性特征。

此外,在研讀語篇過程中,筆者使用可視化圖形分類匯總了主題相關的表達方式與輸出任務相關的語篇結構、內容要點。將其以點連線、以線成面、以面織網,構成了完整的、系統的單元語言知識體系,具體內容如圖2所示。結構化語言知識是學生完成單元輸出任務、生成大小觀念的工具和載體,更有助于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將主題意義探究和語言知識學習自然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

二、圍繞大小觀念,設定目標,設計活動

(一)教學目標

單元大、小觀念統攝下的教學目標包括單元整體目標和課時目標。單元目標的制定應根據單元、語篇的主題和內容,以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為指向,圍繞單元大、小觀念展開,遵循可達成、可操作、可檢測的原則。相對于單元大觀念這種經過層層提煉的、抽象的概念,單元目標則相對直觀、具體,是學生在完成單元學習后應達到的標準和要求,即“學什么”以及“學到什么程度”。從本質上來說,教師提煉出單元大、小觀念后,再據此設定單元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形成對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生成伴其成長的大觀念指明方向。本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了解其他國家節日和傳統習俗,學生能夠靈活運用主題相關表達,描述具有相似點的中國傳統節日或風俗,實現中外文化融通,增強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2.通過厘清推廣中國傳統節日的原因和方式,學生能夠運用恰當的結構和語言寫一篇推廣中國傳統節日的文章;

3.通過閱讀一篇中國家庭年夜飯的文章,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體會春節團圓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家國觀念;

4.與同伴合作,制作一組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幻燈片,并在課上展示。

課時目標的設定要為達成單元整體目標服務,有機整合課程內容六要素。以語篇“A precious family dinner”為例,課時目標如下:

1. 掌握課文內容并討論春節習俗;

2. 闡釋年夜飯以及春節的深層意義;

3. 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傳統節日推廣;

4. 深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根脈的觀念。

這一設定遵循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三個層次,反映出學生探究語篇主題意義的全過程。

(二)教學活動

針對將單元育人藍圖落實于課堂教學中,王薔等學者認為基于具體語言的教學,教師要以幫助學生建構語篇小觀念以服務于單元大觀念的建構為目標,從學生已有的主題知識和經驗出發,設計從學習理解到應用實踐,再到遷移創新的主題意義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梳理結構化知識,把握語言重點,將逐步生成的語篇小觀念整合到單元大觀念體系中。筆者仍以“A precious family dinner”為例, 展示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三層教學活動。

在學習理解類活動中,筆者首先展示春節期間返鄉摩托大軍的視頻,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引出話題。隨后學生略讀全文獲取文章大意,在一連串問題的引領下分步細讀課文,梳理文章細節并掌握語言重點。問題設計應基于課文內容,同時指向目標達成和觀念生成。

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學生歸納文中信息組織方式,得出時間、地點和人物情感的變化三條暗線,再根據變化完成文章復述,使語篇內容結構化。學生運用已學語言知識在組內分享自己家迎新春的場景,實現語言內化。

在遷移創新類活動中,筆者創設了新的情境:德國一個喜愛中國文化的小鎮即將舉辦“Bavaria's Chinese Carnival”,你作為交換生向居民推介中國傳統節日與風俗。學生選定節日后分組討論,并在班內展示推介內容和方式。此步驟也可以視為對單元大觀念輸出任務的預演,建立了單元內信息間的關聯。

在課堂活動中,指向學生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培養的問題鏈貫穿始終,從探討習俗變與不變,對“家”的詮釋,對“precious”的理解,到探討春節的真正意義,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分析,表達個人觀點,深入解讀“家、習俗和春節”的含義,體會民俗文化,理解其所負載的核心價值觀念,從而堅定文化自信,自此生成單元小觀念2,為單元大觀念的構建添磚加瓦。

三、結語

對教師而言,通過自下而上,從小到大的逆向方式提煉單元大觀念,指導單元整體教學,能使教師超越對零碎知識的關注,更注重學生結構化知識的構建和價值觀念的塑造,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助力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實現;對學生而言,通過自下而上,從小到大的逆向方式所構建的單元大觀念則會對自身品格、品性和行為表現產生深遠影響,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薔,周密,蔣京麗,閆赤兵.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20(11): 99-108.

[3]王薔,周密,蔡銘珂.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1):1-7.

[4]胡潤,陳新忠.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9):6-10.

猜你喜歡
單元整體教學
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范式下學與教方式初探
促進學生微觀認識發展的“物質構成奧秘”主題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