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高階思維發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2022-11-07 08:25張宏鈺
校園英語·下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高階思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摘 要: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獨立思考的閱讀者。閱讀課程的設計要以發展學生思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本文以譯林版普通高中英語教材的一篇文本為例,探討如何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本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設置循序漸進的問題和任務,主要包含引入主題,激發思維;預測內容,開啟思維;聚焦主題、把握大意;尋找關聯,構建體系;緊扣文本,深入分析;挖掘線索,合理推測;價值選擇,創新表達。

關鍵詞:高階思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張宏鈺,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一、引言

高階思維是發生在較高認知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者較高層次的認知能力,是處理較為復雜的任務或問題所需要具備的思維,體現為問題求解、決策、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它源于1956年布魯姆提出的教育目標分類,從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到創造,學生的思維認知層級逐步提高。其中,以分析、評價、創造為核心的思維能力被看作是高階思維。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將核心素養中各要素的發展劃分為三個水平,其中,思維品質要素的第三級水平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比較,從錯綜復雜的信息中,識別關鍵問題,把握全局;根據所獲得的綜合信息,歸納、概括內在形成的規律,構建新的概念,并在實踐中,用于處理、解決新的問題,從多視角認識世界;針對各種觀點和思想的假設前提,提出合理的質疑,通過辨析、判斷其價值,作出正確的評價,以此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建構、辨識、評價、創新等思維方式,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提高思維品質。本文以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1“Mass Media”中的“Advertising: the Power of Persuasion”閱讀文本為例,探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高階思維的培養。

二、教學分析

(一)文本分析

該單元的教學主題是Mass Media,屬于“人與社會”的主題語境。本課是一篇介紹廣告的說明文,在開篇第一段說明了廣告最核心的目的;第二段和第三段通過廣告與大眾傳媒的緊密關系,說明了廣告如何通過大眾傳媒發揮影響力;在第四到第六段,文章介紹了廣告常采用的三種說服技巧;最后,文章展望了廣告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的價值取向在于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正確認識廣告的本質和內涵,感受廣告與大眾傳媒和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系,體會廣告文化的意義和特色。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學習態度較為端正。學生已經基本具備在閱讀中獲取細節信息的能力,部分學生能用英語自信地表達觀點。但是,多數同學在整合知識、邏輯推理、分析論證觀點以及批判評價方面有所欠缺。此外,雖然學生對廣告的內容和呈現形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于廣告與大眾傳媒的關系、廣告的說服技巧和廣告未來的發展趨勢缺乏系統性的思考,缺乏質疑、辨析、判斷、多角度認識廣告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在本課學習結束時,學生能夠:1.獲取梳理文中有關廣告的事實性信息,分析文章結構;2.概括、闡釋廣告的說服技巧和功能;3.基于文本內容,進一步推測廣告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4.多視角認識廣告,針對廣告的特性,發表個人觀點。

(四)設計思路

為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高階思維,本設計在讀前、讀中和讀后環節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分別安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問題和任務,以記憶、理解、應用為鋪墊,逐步發展分析、評價和創造,利用教師提供的腳手架和小組合作,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主要包含如下步驟:引入主題,激發思維;預測內容,開啟思維;聚焦主題、把握大意;尋找關聯,構建體系;緊扣文本,深入分析;挖掘線索,合理推測;價值選擇,創新表達。

三、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設計思路,本設計的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Step 1 Lead-in

教師展示William Bernbach的照片,簡單介紹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廣告人,是廣告近代史中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教師提問:

Q1: Talking about advertising, what can you think of?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dvertising?

教師邀請同學進行頭腦風暴,請同學分享,并在分享結束后總結并繼續提問:

Q2: Everyone has experience reading or watching advertisement. It seems that advertising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ife. But what is advertising exactly? What is the nature of advertising?

教師待學生思考片刻后分享William Bernbach的觀點:“Advertising isn't a science. It's persuasion. And persuasion is an art.”。教師引入本節課的語篇標題“Advertising: the power of persuasion”,期待學生在本節課后能更好地理解廣告的說服力量,并提醒學生記住此引用,在課程結束時會再次探討廣告的本質。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廣告的認知和經驗。利用名人名言,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習動機,引出文章主題,對學生形成閱讀期待。

Step 2 Prediction

教師請學生關注文本的來源:magazine article,并抓取標題中的三個關鍵詞:advertising、power和persuasion,請學生預測文中會探討的內容,提出以下問題:

Q1: 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is article likely to be? Narration, description, exposition or argumentation?

Q2: What might be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語篇來源,訓練學生把握語篇類型的能力。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從題眼著手,訓練學生抓取核心信息和預測的能力。

Step 3 First reading

教師請學生帶著預測通讀全文,三分鐘略讀,歸納每一段落的主旨大意并完成填空。在公布答案之前,教師請學生在各自小組內部先行核對,通過討論達成共識,填空及答案見表1(畫橫線內容為學生需完成部分)。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關注7個段落間的邏輯關系,繼續發問:

Q: Among the seven paragraphs, some have closer relations than others? Which of them are closely related that they can be put together as one part?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自然段的首尾句,關注每段段落大意,引導學生將4-6段歸納為“ techniques used by advertisers”,2-3段歸納為“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rtising and the mass media”。教師與學生共同梳理完成文章的結構圖,詳見表2。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段落主旨大意和文章結構,培養學生梳理文章脈絡、概括和提煉關鍵信息、獲得結構化知識的能力。

Step 4 Second reading

在獲取文章段落大意和結構圖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第二遍精讀,按照文章的四個主要模塊,教師設計相應問題或任務。

教師請學生閱讀第一段,回答以下問題:

Q1: What is advertising?

Q2: Why is advertising needed?

教師請學生閱讀第二和第三段,回答以下問題:

Q1: How have advertising and the mass media developed hand in hand?

Q2: Which two positive effects can a successful advertisement have?

教師請學生閱讀第四至六段,詳細分析三種說服技巧的定義、案例和具體功能,利用圖表請學生歸納相關信息,完成后先在小組內分享,隨后教師邀請學生代表分別分析三種說服技巧,具體見表3(畫橫線內容為學生自行完成部分)。

教師請學生閱讀第七段,回答以下問題:

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vertising in the past and advertising now?

Q2: What is the future of advertising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提取語篇細節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重要的事實性信息,訓練學生的觀察、分析、對比、歸納和辨識能力。

Step 5 Third reading

在梳理完文章結構和文章重要實事性信息后,教師引導學生基于文本進行合理推測。教師請學生再次瀏覽全文,對廣告未來的發展做進一步推測。為給學生搭好腳手架,教師結合文章結構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可能的思路,如:

(1) Since advertising develops hand in hand with the mass media, how will media channel change in the future?

(2) What persuasive techniques will be used in the future?

(3)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dvertising will be even more about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customers and sending them advertisements that are tailored to specific needs, how to understand individual customers and how to send them advertisements that are tailored to specific needs?

(4) Any new perspective can you think of?

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和思考時間,邀請學生分享并做點評。

【設計意圖】基于文本信息,鍛煉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

Step 6 Critical thinking

教師再次展示William Bernbach的引用,提醒學生關注William Bernbach出生于1911年,于1982年去世,引導學生關注他生活的年代與現在社會的差異。請學生分組討論如下問題:

Q1: If William Bernbach were an advertiser in the 21st century today, would he make the same statement? Why do you think so?

Q2: What's your opinion on the nature of advertising? An art, a science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Give reasons for your answer.

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同時,教師在ppt上展示學生可能需要用到的核心詞匯,給學生搭建腳手架。學生可能用到的核心詞匯包含:objective、subjective、idea、theory、technology、principle、taste、creativity。

教師邀請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分享與展示,鼓勵觀點不同的學生相互質疑并給出各自的具體原因,并做進一步討論,教師對學生間不同觀點的碰撞給予充分肯定。

【設計意圖】課堂收尾呼應,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參與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批判性地看待廣告的特性。通過假設,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質疑,通過辨析、判斷,做出合理的評價,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升華課堂。

Step 7 Summary & Homework

教師結合文章的mind-map,與學生一同回顧文章的標題、段落大意、結構,關注廣告的未來發展方向,教師對學生表達的對于廣告的不同觀點和深刻認識予以肯定,鼓勵學生批判性地看待廣告,認識廣告本質。

教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利用文本提供的信息和課外搜索到的資源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設計一則廣告,具體見表4。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自我監控、評價、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批判性地分析、判斷、創造,培養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四、結語

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獨立思考的閱讀者。閱讀課程的設計要以發展學生思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師要以適切的情境引導學生深度參與,幫助學生基于問題靈活地進行概括、聯系、分析、評價,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全面感悟內涵、發展高階思維,促進學生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參考文獻:

[1]洛林·W·安德森,等.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完整版):分類學視野下的學與教及其測評[M].蔣小平等,張琴美,羅晶晶,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梅德明.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版(2017年版)教師指導(英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高階思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歷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階思維的數字出版理論教學優化策略研究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基于主動學習的政治“輕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