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CD、CSSCI雙收錄期刊學科分析與現象透視

2022-11-10 03:35熊皓男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交叉學科社會科學期刊

熊皓男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北京 100875)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意義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我國兩大權威引文數據庫,發揮科研考核與學術評價的標準作用。其中,《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CSCD)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于1989年創建,收錄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中英文科技期刊?!吨形纳鐣茖W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制,首次發行于2000年5月,用以檢索中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被引用情況。CSCD與CSSCI均為兩年更新一次。學術期刊按刊載內容可分為綜合性期刊與專業性期刊。前者包括高等學校學報、綜合社科期刊等1綜合性與專業性的界限是相對的,但高等學校學報與綜合社科期刊只有科學部類的區分,是通常意義上的綜合性期刊。。后者為專門刊發特定學科研究成果的期刊。專業性期刊有學科門類的區別,并分屬不同的科學部類,通常情況下不會重疊。但經Python爬梳發現,有39種期刊同時被兩大數據庫收錄2高校學報自然科學版與社會科學版分別被CSCD與CSSCI收錄的情況不屬于此種情況。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與《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分別被CSCD與CSSCI收錄,但兩者有各自的刊號,是兩種不同期刊。?!半p收錄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學科交叉。對該現象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雙收錄期刊對學科發展、期刊建設的作用。

1.1 研究對象

雙收錄期刊樣本以《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年度)》《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目錄(2021—2022)》為準,按期刊名稱拼音升序排列。39種雙收錄期刊及所屬學科3除了《管理科學學報》《科學學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中國科學基金》《科研管理》《運籌與管理》《中國管理科學》以外,精確到一級學科。如表1。

表1 雙收錄期刊及所屬學科

雙收錄期刊的學科分類參考《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3745—2009)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期刊的學科界分是學術研究的內在需要[1],也是分析雙收錄期刊的前提,但特定期刊可能包含不同一級學科的研究內容。表1的分類綜合考量其主辦單位、欄目設置及研究性質。比如,雖然人類學研究有文化、考古、生物和語言四分支[2],但《人類學學報》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辦,主要刊登與人類起源及演化相關的研究,表1將其編列在生物學項下。又如,《地域研究與開發》刊載包括區域開發、農業農村、環境生態等方向的學術成果,但以區域經濟學為主,表1將其概括為經濟學門類。再如,《科學學研究》《科研管理》等期刊的研究內容屬于科學研究管理的范疇,表1參照CSSCI的學科分類將其歸納為管理學。

同時,有 4種一級學科在國標學科分類與教育部學科目錄中所屬不同的學科門類。環境科學與工程可歸于工學、理學、農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可歸于管理學、工學。心理學可歸于教育學、理學??茖W技術史可分專業歸于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表 1將其安排在學科門類首選項中,目的是使期刊學科分布相對集中,便于說明問題。并且,即使樣本期刊均為專業性期刊,統計時由于其研究方向與國標學科分類、教育部學科目錄粒度不同,導致學科歸屬有一定的相對性。前述原因導致特定期刊的學科門類劃分有并存的多種可能。此外,CSCD收錄中英文期刊,CSSCI僅收錄中文期刊,純英文期刊不能入選CSSCI4同時刊登中英文科研成果的《科技與法律(中英文)》系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也便無法被同時收錄,這是影響雙收錄的學科外因素。

1.2 研究意義

早在19世紀80年代,革命導師恩格斯便頗有預見性地提出:“在分子科學和原子科學的接觸點上,雙方都宣稱無能為力,但是恰恰在這里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3]”這一論斷為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不同學科間理論與方法的交叉融合將產生重大的科學進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演化為創新體系的競爭,創新戰略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4]?!彪p收錄期刊是刊發交叉學科研究成果的主要場域。雙收錄期刊的特征查考將從宏觀、中觀與微觀三個維度展開。宏觀視角下,可通過雙收錄期刊的學科分布,得出兩種交叉學科形成的原因。中觀視角下,以特定學科雙收錄期刊為線索,可說明雙收錄期刊在影響力方面的特殊性。微觀視角下,以特定雙收錄期刊為研究對象,通過呈現其發文的具體情況,分析期刊雙收錄的可能途徑。

2 雙收錄期刊特征分析

2.1 雙收錄期刊學科分布

宏觀維度研究雙收錄期刊的學科分布,并從交叉學科的視角分析雙收錄期刊的特征。雙收錄期刊所屬一級學科整體上分為兩類,其學科分布如表2。

表2 雙收錄期刊學科分布

2.1.1 科學部類的語義模糊

依照《〈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集刊)遴選實施方案(試行)》的規定,屬自然科學類期刊(集刊)不列為遴選范圍——僅登載處于自然科學語義核心地帶研究內容的期刊無法入選CSSCI,如CSCD來源期刊《振動與沖擊》《機械設計與研究》。然而,語義本身具有模糊性,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這對范疇也不例外。并且,此種語義上的不確定性受到禁止精確化的限制,即必須維持其不確定性以確保語義的特征和功能[5]。這意味著,科學部類之間界線可通過精細化的分類減少模糊性5例如,哲學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交叉科學的七分法科學部類結構。參見王續坤.科學學科學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1-202.,但難以徹底消除。

回到雙收錄期刊所屬學科上,無法判斷“地理學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一命題真假的原因在于地理學落入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語義的純粹模糊(pure vagueness)地帶。換言之,與其將城鄉規劃學、心理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學科概括為交叉學科,不如理解為學科之間呈現出的固有暗區、學科分類的折疊之處。語言哲學先驅維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理論”認為,范疇的成員僅因一系列相似性關聯起來,單個成員并不具有范疇的所有特征[6]。按此觀點,這些學科處于由相似性構成的復雜網絡,以不同的方式分享著親緣關系。所以,上述交叉學科的存在有邏輯上的必然性。

2.1.2 學科交叉的方法融合

嚴格來說,交叉學科與學科交叉有所不同。學科交叉強調不同學科間的協同性,但各學科依然相互獨立。交叉學科則具備獨立學科的各種特征,是學科交叉的結果[7]。交叉學科是學科屬性與研究對象上的融合,而學科交叉主要表現為研究方法的遷移與借鑒。在社會科學領域,管理學研究對數學建模、數據分析等方法的運用較為頻繁。例如,《管理科學學報》《情報學報》等雙收錄期刊普遍采用了案例、計量、實驗、數據等實證方法。在實證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下,科學研究的目標聚焦在探索變量間穩定的因果關系,并以此解釋外部世界[8],“實證”二字甚至一度成為科學的代名詞。運用數學方法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先例,發端于法學家格勞秀斯[9]。在管理學領域,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也由來已久。實證方法的運用使其產生自然科學般客觀、中立的特征,進而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被 CSCD來源期刊目錄收錄。當然,以定量與定性研究的“流行程度”來區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只能是次要的、派生的[10]。因此,在研究對象確定的前提下,無論管理學研究采取實證方法多么復雜,帶來多少“硬科學”的意味,也不會改變其社會科學的屬性。

2.2 雙收錄期刊影響因子

中觀維度選取特定學科,分析雙收錄期刊與該學科“單收錄期刊”6“單收錄期刊”是指單獨被CSCD或CSSCI收錄的期刊。之間復合影響因子的差異性。地理學是39種雙收錄期刊中一級學科最集中(5種)的專業。以地理學為例,雙收錄期刊的復合影響因子顯著高于單收錄期刊。地理學期刊收錄情況與影響因子如表3。

表3 地理學期刊收錄情況與影響因子

以上 18種地理學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為 3.729,恰好介于雙收錄期刊影響因子的最低值與單收錄期刊影響因子最高值之間。雙收錄期刊影響因子較高的原因在于稿件的多樣性可增加期刊的信息量,進而提高影響因子[11]。并且,交叉研究可獲得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的關注,也就更容易被引用。

2.3 雙收錄期刊刊文情況

《中國科學院院刊》是雙收錄期刊中最具綜合性的一種7自然科學領域的綜合性期刊在核心期刊中并不多見,除了高校學報自然科學版以外,大多數自然科學期刊系專業性期刊。,其以國家重大科技進展與戰略方向為線索,選題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吨袊茖W院院刊》2015年首次入選CSCD來源期刊目錄(核心庫),2019年首次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目錄,成為雙收錄期刊。2021年首次入選CSSCI來源期刊目錄。以《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年后刊文情況為例,可窺見雙收錄期刊的發文特點8此處使用的引文分析工具為AIreview。。

截至2022年9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刊》共發文1 606篇9其中包括2016年第S1期的34篇增刊文章。。按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其發文數量前十的研究方向為G322中國科學研究事業、F323.8農業收入與分配、C932咨詢學、F49信息產業經濟、F127地方經濟、X321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F124.3技術發展與革新、F125對外經濟關系、F124經濟建設和發展、F323.3農業技術改造、農業技術經濟。數量分別為191、45、38、35、31、30、29、27、25、25篇。其中,“中國科學研究事業”主要論述自然科學領域的科技進展,而應用經濟學是《中國科學院院刊》在社會科學領域主要的選題方向,其各年份的發文數量與發文占比如表4。

表4 應用經濟學發文數量與發文占比

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目錄之后,《中國科學院院刊》應用經濟學發文量達到峰值,占全年219篇的33.79%,并在翌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目錄??梢?,頻頻出版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是其入選的原因。

3 雙收錄期刊研究啟示

3.1 學科發展

超出學科邊界的科研成果面臨著不被認可的風險[12]。質言之,交叉學科研究發表難度較高。而學術期刊是科研進展記錄、存儲、交流的主要載體[13],報道最新學術成果是其基本任務。雙收錄期刊在促進交叉學科發展方面有著獨特優勢[14],應承擔起促進交叉學科領域學術交流的重任,引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良性互動。

《新文科建設宣言》提出“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動文科專業之間深度融通、文科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的發展規劃10《新文科建設工作會在山東大學召開》,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 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對于學科發展而言,“深度融通” “交叉融合”的關鍵在于走出既有的研究框架與路徑依賴,運用新理論、新方法發現并解決新領域的新問題??萍紕撔滦枰张f事物中有益的、積極的東西。否定既表現在對舊事物的揚棄,又表現在對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學科建設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有限性,借鑒其他學科先進的研究范式。同時,自然科學應始終沿著增進人類福祉的道路前進,學術共同體應樹立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底線意識”。特別是人工智能與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諸如“電車難題”的兩難抉擇在自動駕駛等場合變得更為棘手,基因編輯的脫靶效應、胚胎克隆的倫理風險也給人類敲響警鐘。人文社會科學應負擔起把握科技倫理的重任[15],護持科學技術的健康發展。

3.2 期刊建設

適當增加交叉學科的研究有益于獲得本專業之外研究者的關注。例如,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運籌學學報》、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科學與社會》等期刊本身就具有登載交叉學科研究的條件,可分別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研究傾斜,以提高其影響力。如果研究對象是知識體系的殊相,研究方法即是所有知識體系的共相。社會科學期刊可通過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實現學科交叉,自然科學期刊則可通過擴展研究視域來完成。

猜你喜歡
交叉學科社會科學期刊
期刊簡介
交叉學科博士生培養:問題表征、制約因素及優化策略
《防爆電機》期刊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五屆編輯委員會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人文社會科學的功能及其限度——韋伯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哲學意蘊
期刊審稿進度表
給交叉學科 多一些支撐
哈佛大學《Harvard gazette》
社會科學總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