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報聯合青年學者和學生社團打造全新期刊生態圈

2022-11-10 03:36劉珊珊王浩然沈曉峰郭建順張學東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學者期刊社團

劉珊珊,王浩然,沈曉峰,郭建順,張學東

(吉林大學《中國獸醫學報》編輯部,吉林 長春 130062)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辦好一流學術期刊和各類學術平臺,加強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新時代背景下,學術期刊應該積極融入主流學術研究體系,走近各項學術活動中,獲悉學術前沿動態,追蹤并持續報道優秀成果,逐漸產生品牌效應[1]。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組建不同類型學術社群,連結作者、讀者、專家、編輯、編委和商家,促進國內科技工作者學術交流,使科學信息和觀點得到充分溝通和融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高校學報應立足學校的優勢學科,以服務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目的,引領學科發展[2]?!吨袊F醫學報》由吉林大學主辦,依托畜牧獸醫專業優勢學科,逐漸建立學科—編輯—實驗室—編輯部學術追蹤模式[3-4],組織青年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搭建學術、學習、就業平臺,為青年學者提供展示平臺,并聯合學生社團打造全新社區,在搭建聯和青年學者、學生、科研團隊和期刊溝通橋梁過程中,逐漸構建全新期刊生態圈,為期刊改革創新提供更多的思路,如圖1所示。

1 高校學報積極融入主流學術研究

加強“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學術共同體與學術期刊相互促進,高校學報借助編委的力量聚焦學科熱點,以服務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出發點,依托學校優勢學科,集中報道并宣傳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吸引優質稿源,為期刊學術質量保駕護航[5]?!吨袊F醫學報》編輯部聯合吉林大學農學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編研相結合的改革思路,建立學科—編輯—實驗室—編輯部學術追蹤模式(見圖2)。每個編輯利用大數據平臺,將對接學科科研內容進行系統總結,積極參加實驗團隊學術會議和行業峰會,追蹤最新研究進展,積極策劃主題形成專題報道,前瞻性聚焦吉林大學學科領域前沿和熱點,真正做到科研機構和科技期刊協同發展,達到傳播知識、推進學科建設、引領學術創新的目的,并為期刊辦刊模式改革創新提供更多思路。

圖2 高校學報積極融入主流學術研究

2 以優秀論文為媒介,定期舉辦作者分享會

我刊建立學科—編輯—實驗室—編輯部學術追蹤模式后,各學科負責編輯積累、跟蹤學科前沿信息,全面掌握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各重點實驗室的學科背景,科研人員是科學的積極創建者,是科研論文的生產者、利用者和傳播者,是期刊發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也是期刊寫稿、審稿的儲備專家。我刊定期舉辦作者分享會,搭建連接期刊—科研團隊—學生的交流平臺。篩選期刊的本校高水平作者作為主講嘉賓,分享相關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進展。學術交流會促進我校交叉學科之間思想交流,拓展了學科發展方向,是學生直觀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完善科研思維的最好實踐機會,為學生未來從事科研工作做好鋪墊,同時培育出大批的潛在優秀作者群。迄今已成功舉辦5期,因疫情影響拓展線上會議,進一步跨越我校平臺,邀請全國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優秀學者進行定期交流,每期特約權威專家進行點評和總結,每次線上觀看人數均達到300+,討論更加多樣化、具體化,交流會產生的大量問答和信息有效促進科研問題的解決,提高論文與作者團隊的曝光度。

3 搭建學生學習、就業拓展平臺

針對高校學生需求,我刊公眾平臺設置不同板塊,從科技論文寫作、論文檢索、科研立項、就業升學指南等方向提供信息服務。邀請剛畢業的優秀學生分享科研體驗和職業拓展;邀請高被引論文作者分享科技論文閱讀、檢索和撰寫技巧;在公眾號開設多個針對學生的欄目,如專家報告、數據收集分享、論文集錦等;宣傳青年學者,擴大青年在國內領域的影響力,將青年學者最近發表的優秀論文梳理呈現;邀請優秀學生展示科研生活和團隊風采,從團隊研究特色、科研成果、文化氛圍等角度,為學生呈現科研的真實面貌;同時我刊創建科技寫作、文獻檢索、試驗操作、編輯實踐四位一體"移動課堂"融合教學模式,組織分組討論、總結匯報、模擬開題及答辯,最后進行科技論文分析,撰寫及投稿實踐練習,為學生學術論文撰寫和未來從事科研工作做好鋪墊。目前已成立學生交流群2個,具體指導學生科技論文寫作、開題報告撰寫、課題進展討論、科研選題等交流報告,對學生實踐操作起到具體指導作用。

4 搭建青年學者學術展示平臺

我刊積極組織青年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提供與名師交流溝通機會。組織青年學術論壇、積極推薦青年學者申報基金項目。設立青年學者專欄,從求學生涯、科研經驗、引領學科發展角度,將優秀學生成長軌跡進行宣傳,并制作成簡短的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多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樹立榜樣力量。同時設立畜牧、獸醫實踐操作聯賽,設置“青年科學家獎” “最佳學生文章獎”等獎項。并加大對青年科學家出版費的減免力度,不斷激發青年學者的科研熱情。近3年,本科生在我刊發表文章比例提高10%,碩士、博士生論文撰寫指導工作不斷落實,優秀論文比例提高25%。

5 利用學生社團打造全新期刊發展社區

學術社區的建立,加深了期刊、實驗室和學生的深度交流,并促進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學生加入到我刊工作運行中,縮短期刊與一線科研人員之間的距離,為期刊儲備未來辦刊人才[6]。我刊逐漸建立活躍的作者交流群,形成讀者、作者與學術社群的良性循環,積極發布學科和期刊發展動態,交流科研、科技寫作,甚至職業規劃方向等問題,激活了學生學術熱情,也開啟了我刊聯合學生社團創立新形勢社區的新局面。

我校學生社團包羅萬象,學生們在學習新技術,尤其是融媒體技術方面成績斐然,逐漸成為各領域的小專家,是我校綜合實力的另一種體現。學生社團在我刊改革發展中做出顯著貢獻,我刊在推文撰寫和多媒體制作、社交媒體運營、數據分析、舉辦活動會議和微信群管理等方面聯合我校文學社團、美術社團、融媒體社團等創立新形式社區,成為拓展我刊編輯技能短板的優質人才資源,從而在快速提升期刊影響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美術社團為我刊設計專業海報、視頻;文學社團聯合我校青年學者,協助作者和編輯撰寫文章導讀、學術簡訊,并拓展論文深度加工工作;融媒體社團負責我刊視頻號和公眾號內容生產和推廣工作。參與我刊工作的有讀博士5名、在讀碩士10名、本科生20名,青年教師15名。社團成員的加入,豐富了期刊內容生產、設計、宣傳推廣等各個環節,縮短了期刊與科研人員以及學生之間的距離,對于期刊的不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6 結束語

高校學報改革建設中應回歸辦刊初衷,為學科建設服務,引領學術創新[7-8]。傳播方式從紙本轉移到數字化期刊,通過內容多形式加工和多媒體傳播途徑發布學術信息,構建全新的科技期刊發展生態,建立連接連結作者、讀者、編輯、編委和實踐的期刊生態圈,促進科技期刊與科研人員間的雙向互動[9]。近幾年,優秀科技期刊致力于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傳播優勢,通過創建學術社群和開設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促進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構建期刊和學科發展命運共同體[10]?!吨袊F醫學報》以優秀論文為媒介,定期舉辦作者分享會,促進了我校交叉學科之間思想交流,拓展了學科發展方向,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結構,為學生未來從事科研工作做好鋪墊;搭建學生學習、就業拓展平臺,針對高校學生需求,設置科技論文寫作、論文檢索、科研立項、就業升學指南等信息服務;同時致力于搭建青年學者學術展示平臺,激發青年學者對學術研究的熱情,培養學術信心,傳播學術鉆研精神,鼓勵創新、指導寫作、倡導學術嚴謹,為培養我國優秀的科技后備力量做出貢獻;并在撰寫推文、多媒體制作、社交媒體運營、數據分析、舉辦活動會議和微信群管理等方面聯合我校文學社團、美術社團、融媒體社團等創立我刊新形式社區,為期刊改革創新提供更多的思路。

猜你喜歡
學者期刊社團
期刊簡介
《防爆電機》期刊
學者介紹
學者介紹
期刊審稿進度表
“多彩”書法社團展示
繽紛社團,綻放精彩
學者介紹
社團少年
大學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