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芻論

2022-11-15 23:12楊琨王文達
成才之路 2022年32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

楊琨 王文達

摘要: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成效,與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密切。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大學生在新時代背景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也能提升高校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教師要根據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內涵,結合部分大學生心理方面的主要問題,依據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個原則,充分發揮積極心理學的優勢,探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要注重教育目標的科學合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注重教學組織方式的創新性,注重教學結構的完善,注重信息教育平臺的搭建。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素質教育;高校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2-0013-04

作者簡介:楊琨(1982-),女,內蒙古呼倫貝爾人,助教,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王文達(1992-),男,寧夏銀川人,助教,從事敘事與正念心理咨詢實務及心理咨詢理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教育工作者對積極心理學理論的研究,從20世紀就已經開始了。20世紀60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和人類潛能研究奠定了積極心理學發展的基礎。20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指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本質特點———“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積極心理學理論逐漸開始應用于教育領域,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教育工作者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群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幫助大學生激活內在的潛能,使其形成優秀的品格,從而更好地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下面簡述當前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指出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并從幾個方面探討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措施。

高校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人力資源,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到現在的學習與未來的發展。高校針對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合理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據調查顯示,有18.5%的大學生存在抑郁傾向,其中4.2%的學生有抑郁高風險情況,并且8.4%的學生表現出焦慮的心理問題,甚至有43.8%的大學生受到失眠問題的影響。心理健康問題會對大學生學習和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使大學生在極端情況下做出錯誤的行為選擇,引發嚴重后果。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掌握新時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合理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大學生實施積極的心理疏導,才能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升高校整體育人效果。

要立足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立足積極心理學視角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優勢:一是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二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三是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1.有助于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改革創新,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設計有針對性和時代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還可以在保持學生積極心理狀態、促進學生人格完善的基礎上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創新,完善其內容,豐富其形式,做到寓教于樂,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展

實踐證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幫助高校大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教師遵循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內在要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可以使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支持,高校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不僅會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科學設計,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還會探索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多元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在多元育人和立體育人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3.有助于思政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根據積極心理學的要求,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能夠更好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和創新提供輔助,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心理健康引導方向延伸,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并進,從而增強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同度,使其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主動探究,產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要想立足積極心理學視野,具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遵循以下四個主要原則:一是主體性原則,二是激勵性原則,三是體驗性原則,四是發展性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將積極心理學作為基本的指導理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進行精心選擇,并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充分尊重,使所開展的教育活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梢愿鶕髮W生的內心傾向性特征為其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指導,使其在主觀意識的作用下有選擇性地接受教育,從而促進大學生群體積極心理品質的內在發展和健康人格的逐步形成。

2.激勵性原則

在積極心理學指導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想讓使教育活動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就要在教育活動中踐行激勵性原則,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大學生的合理需求得到滿足,有效激勵學生內部情感和內在精神潛能的逐步彰顯。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精神激勵融合在一起,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特點對激勵方式進行確定,引入多種激勵模式開展激勵活動,使大學生在有效激勵的作用下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并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3.體驗性原則

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教師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應當充分考慮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求,使大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在不斷探索和成長中實現個人價值。同時,體驗活動的設計,要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理論與實踐兼容的教育模式,使體驗感滲透到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其在學習、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都能產生獲得感,為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

4.發展性原則

一切事物都是動態發展的,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素質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也保持著動態發展的狀態。因此,教師要堅持動態發展的理念設計教學活動,從規避大學生心理健康風險的角度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調節、心理疏導等作為重點,將預防心理疾病和心理亞健康狀態作為輔助手段,將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品質作為重點內容,確保在教育實踐中將防治和發展融合起來,從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高校教師要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點內容,在積極心理學導向下對教育理念進行創新,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科學設計和規劃,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指向性,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注重教育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二是要考慮心理健康教育要具有一定的發展性;三是要注重教學組織方式的創新性,注重將體驗與活動相結合;四是重視教學結構的進一步完善,重視結構定位的準確性;五是重視信息教育平臺的搭建,以提高教育活動的開放性。

1.設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

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具有導向作用。高校教師要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科學制定教育目標,不僅考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性,還要考慮到發展性。有了發展性,才能進一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使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改善學生的負面心理,還能對學生積極心理潛能進行有效挖掘,促使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形成良性發展態勢。設定教育目標時,教師既要從幫助學生對現有心理問題進行矯正的角度制定教育方案、開展教育指導活動,還要關注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讓學生認識到擁有積極的心理體驗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引導學生養成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和人生的精神品質。

例如,高校教師可以將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作為教育目標。具體執行時,教師可以在幫助大學生防治心理疾病、提升心理調節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對心理健康知識的講解和實踐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的素質,并有意識地關注大學生多元潛能的開發,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同時,教師要注意對客觀社會中積極教育元素的挖掘,探索個性化和社會化和諧教育目標的設置,幫助大學生在心理素質強化的基礎上能更加準確地對個人發展潛能進行定位,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參與到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盡量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發展自己和完善人格,達到良性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進而成長為能夠服務于社會建設的高素質人才。

2.創新教學組織方式,注重體驗與活動的結合性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高校教師不僅要科學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還要設置具有體驗性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擁有深切體驗的基礎上逐漸轉變思想觀念和行為,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帶去積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及探索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通過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找到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方法。在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積極的心理治療觀和心理引導觀作為核心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解決其自身問題的主動方,幫助學生在探索自我和反思自我的過程中探尋內心想要尋求的答案,解決其心理問題。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重挖掘活動的自然性和體驗性,可以采用情境創設的方法讓大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和交流,在自由體驗中引導大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才能,真實展現自身內心狀態,從而促進大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例如,高校教師可以引入心理情景劇,結合學生的心理選擇相應的心理情景劇劇本,讓學生通過情景劇表演感受內心真實世界,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從而改善心理健康狀態。以心理情景劇“正視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這兩個心理情景劇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通過表演認識到每個人都存在優點和缺點,在成長過程中要學會欣賞自己、鼓勵自己,只有奮發向上、努力拼搏,才能突破眼前的障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心理情景劇的運用,能夠為大學生創造相對健康、真實、安全的教育環境,從而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3.完善教學結構,增強結構定位的準確性

在積極心理學導向下,高校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教學結構進行設計和完善,不僅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合理融入積極心理學理念,還要在學校社團活動、校園文化熏陶、家庭文化氛圍營造等方面進行開發和設計,構建結構完整、全面立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確保在完整教學結構的支撐下探索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的合理化滲透,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呈現出理論與實踐融合、課堂與課外融合、校內和校外融合的特點,在多元共助的情況下增強結構定位的準確性,確保發揮多種教育活動的合力。

例如,高校教師可以在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中滲透積極心理學理念,通過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積極情感,從而提高教育效果。在具體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積極心理學作為核心理念,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和個體特征確定社團活動主題,制定社團活動方案,將心理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融入其中。例如,學生社團可以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辯論賽”等活動,通過這些豐富的社團活動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這樣,大學生就能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自身學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價值,有效培養抗挫折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健全的人格。

4.搭建信息教育平臺,提高教育活動的開放性

信息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學生與網絡的接觸較為廣泛,這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要依據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對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積極進行改革創新。比如,可以嘗試將網絡平臺作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間的重要渠道,構建新型教育模式,使大學生在網絡平臺上能夠減輕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壓力,可以更好地與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內心壓力的釋放,有效改善心理狀態。

例如,高??梢詫⑿睦斫】到逃虼髮W生群體應用非常廣泛的微信平臺延伸,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開放性的空間和虛擬化的環境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實際構建信息化教育系統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結合時事熱點問題、學生心理動態等,定期向學生分享與積極心理學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教育視頻及相關的社會新聞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開辟專門的學生匿名尋求幫助的版塊,讓學生以匿名的方式反映自身的心理困惑或心理問題等,教師則給予其相應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礙。這樣,既能保護大學生的隱私,又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在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針對積極心理學理論進行研究和分析,能有效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實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理論,可以讓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渠道更加多樣化,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教師要根據新時代的要求,認真研究如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滲透積極心理學理念。要注重設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創新教學組織方式,注重體驗與活動的結合性;完善教學結構,增強結構定位的準確性;搭建信息教育平臺,提高教育活動的開放性。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曉寧.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究[J].黑龍江科學,2021(03).

[2]張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與創新》[J].中國學校衛生,2021(09).

[3]羅輯,康華明.積極心理學視閾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1(02).

[4]井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評《健康心理學》[J].中國學校衛生,2021(05).

[5]李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大學, 2021(21).

[6]白艷巧,姜雙增.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探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4).

[7]劉宗利.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8.

[8]于風笛.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5.

Discuss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Yang Kun, Wang Wenda

(Xinhua College of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can effectively guide college students, keep them in a good mental state in the new era, and als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llege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m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and based on the four principles of carrying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measures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ducation objectives,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mental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psychology;competenceeducation; collegestudents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