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與勞動技能培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

2022-11-20 01:59鐘玉英
讀與寫 2022年35期
關鍵詞:勞動技能融合

鐘玉英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第二實驗小學 福建 武平 364300)

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的新型教學目標是現階段教育研究的重點,貫穿于各個階段的教育中,在小學教育中也同樣如此,語文教學因為其本身的延伸性和可塑性相對較強,在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學科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上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從小學學生的學齡特征和發展需求的角度來看,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勞動技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就現階段來看,語文教育和勞動技能教育的融合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調節,想要明確相應的優化路徑和完善方案,教師首先則需要明確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小學語文教育的現存問題分析

就現階段來看,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都會秉承著多讀書讀好書的理念,讓學生們在課后多讀一些具備教育價值的書籍,這種方法誠然可以較好的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促進學生的知識面擴充,但是從小學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能力來看,小學學生往往無法準確且有效的感知文本素材的深層內容,尤其是勞動方面的教育,學生無法通過簡短的詞匯描述感知勞動的辛苦,不明白勞動的作用和影響。小學學生正處于體驗式學習階段,學生需要立體直觀的感受,需要在實踐中明白,這種單純依靠理論輸出的方式遠遠達不到對應的效果,更不必提勞動技能的提升。

其次,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與勞動相關的圖畫并不在少數,這是落實語文教育和勞動技能教育相融合的寶貴教育資源,但是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對這一教育資源的應用,并沒有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講解,這不僅在于教師對教材的應用率欠缺,也在與教師對與勞動技能教育給予的關注和重視相對偏低導致的。

最后,現階段的小學學生大多屬于家中的獨生子女,因此在家中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其本身的勞動機會是相對較少的,在家中金尊玉貴的養著,很少參與勞動,家長也并不愿意讓學生去干家務活,一方面大多數家長認為這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另外一方面家長過于寵愛孩子,怕學生累到傷到,導致了學生對于勞動嗤之以鼻,不愿意參與到勞動當中。

2.語文教學和勞動教育融合的意義分析

2.1 有助于落實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與核心是指在教育工作落實的過程當中關注學生能力和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和保障,而人作為社會中的人,在未來生活和發展中勞動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使人賴以生存的基礎和保障,因此勞動技能教育同樣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語文教育在實踐開展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關注學生的終生發展需求,融入勞動技能教育,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和保障。

2.2 有助于推動全面發展。人的發展是多維度多層面的,傳統的教育理念過于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充,重視學生文化課成績,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出現了不平衡發展的問題,但是回歸到教育的初衷來看,教育工作的落實是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好的未來,是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和保障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教育是學生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們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在鍛煉的過程中提升身體素養緩解心理壓力,勞動技能教育和小學語文教育的融合可以讓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且綜合的發展,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需要尤為引起關注和重視。

2.3 有助于創建教育氛圍。在以往的勞動教育中,因為僅僅停留于一門所謂的副科上,所以一直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參與的機會和頻率都普遍相對較低,對于學生的技能、態度、觀念等各方面的影響都存在較大的欠缺和不足,而語文教育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和重視,將語文教育和勞動技能培養相互融合,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關注和重視,也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轉變觀念掌握技能,有效解決現階段勞動技能教育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3.勞動技能培訓和小學語文教育的融合路徑分析

3.1 提高趣味。首先,從語文教育內容的角度來分析,雖然小學語文教學涉及的知識都是較為基礎的教學內容,但是對于小學學生而言抽象性格和概念性仍舊相對偏強,很多學生無法有效了解語文文本素材背后的深層情感,更無法透過語文閱讀素材的學習有效轉變自身的觀念和態度。而從勞動技能和勞動教育的角度來看,勞動技能是偏向于行動操作技巧的培訓,勞動觀念則偏向于主觀觀念的培訓,無論是哪一種培訓方式都無法在課堂上以較為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保證語文教學與勞動技能培育融合過程當中的趣味性則顯得的十分必要,只有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愿意主動的去思考去分析,學生才可以在生活實際中不斷地應用和實踐,進而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轉變學生的勞動觀念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為此,教師就需要加強小學語文教育與勞動技能培訓融合的趣味性,了解小學學生的學齡興趣特點,對教育方法做出有針對性地調節,并對教育內容作出科學有效的調整。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是,因為小學學生受年齡限制,本身的認知仍舊處于待發展階段,勞動能力也相對偏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確定的過程當中應當盡可能的向生活化簡單化靠攏。讓教育更貼合于生活實際,這樣學生可以以生活實際為跳板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進而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講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古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提問,農民伯伯在種莊稼的時候都需要做什么,農民伯伯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延伸和轉移,因為大多數小學學生都是生活在城鎮的,因此,對于農村生活的感觸并不深,也無法感受農民勞作的辛苦,為此,教師就可以由此及彼的讓學生們回憶下父母工作的辛苦,通過這種方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發學生的反思和關注,讓學生們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感受父母的辛苦,在家時主動地分擔家務活。然后教師進行二次延伸,讓學生們了解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哪些,幫助學生們掌握這些家務活的勞動方法和技巧。以此為中心,即完成了小學語文教育的教育目標,強化了學生對于詩詞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對詩詞深層情感有更深刻的感知,也完成了對于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技巧的教育,提高了教育的綜合性和有效性。

3.2 合理滲透。語文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內容,這關乎到學生的未來學習和學科能力的建構。而勞動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更多的是側重于學生的生活需求。兩者對于小學學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語文教育落實過程中有效平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生的生活需求是教師在語文教育與勞動技能培訓融合過程當中需要著重考量的一大問題重點。無論是語文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還是語文教育中勞動技巧和技能的滲透,都需要教師把握好尺度。語文教育,從其教育設置的初衷和核心來看,仍舊是以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提升為重要教育目標的,而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發揮語文教育的可塑性和延展性特征滲透更多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就需要避免勞動技能培訓引入過多,導致以次充主主次不分的問題,也需要防止教師在勞動技巧培育和勞動教育展開過程當中與語文教育完全分割,導致了兩者之間涇渭分明并沒有達到有效融合的問題。這一方面會造成課堂時間過于緊湊,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語文教育目標和勞動教育目標都沒有達成,另外一方面,這種刻意枯燥生搬硬套的內容引入也會導致學生喪失興趣和積極性,教師要深入研讀課本素材,對閱讀文本做出有效的分析,找到能夠滲透勞動教育的內容,通過立足語文教育,滲透勞動教育,利用勞動教育內容來,強化學生們對于閱讀文本素材的理解和感知,而又用語文教學的內容來塑造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念和思想,以此為中心,實現兩者的有機合成,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例如,在講授《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挖井工作人員的工作圖片和工程視頻,然后讓學生們去思考,如果沒有這些井,那么當時人們以及當地人們在飲水需求滿足上應當如何解決,進而讓學生們認識到勞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讓學生們認識到勞動的價值作用影響和意義,認識到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尊重不同職業的勞動成果,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語文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的有機融合,轉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念。

3.3 豐富題材。語文教學之所以在五育并舉五育融合過程當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作用和影響,是因為語文教育本身的可塑性延展性是相對較強的,而這一特征又凸顯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完全可以立足于語文閱讀素材的某一點某一段或者某一個情境上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寬,打開學生的視野,通過有針對性的延伸和豐富,讓學生們的勞動價值觀念以及學生們的勞動技能都得到有效的培訓和提升,而語文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和核心內容。這也就成就了語文教學在觀念引導以及綜合素質培訓上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地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特定的時間想安排一些具有較高教育價值的文章閱讀,來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讓學生們在課后去主動的實踐和分析,在不斷地實踐過程當中轉變學生的態度和觀念。

例如在每周五最后一堂語文課上,教師就可以搜索與勞動技能相關的閱讀文本或者是與勞動價值相關的閱讀素材,讓學生們在周六周日去閱讀這些閱讀素材,在閱讀之后寫下自己的感悟和觀點,并且付諸實踐。而為了保證閱讀素材延伸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學生的勞動技能都可以起到較高的培育效果,教師在閱讀素材篩選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條問題。

首先,閱讀素材的內容表達需要簡潔明了,保證小學學生可以有效了解閱讀素材所表述的內容。防止閱讀素材因為內容晦澀難懂,導致學生們理解出現偏差和失誤。其次,閱讀素材應當貼合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勞動技能培訓是需要付諸實際的,只有學生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分析和研究,學生才會逐漸地掌握對應的勞動技能,因此需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閱讀素材,例如幫媽媽工作的一天,幫助媽媽做家務的一天,為爸爸分擔等等,通過閱讀素材的發送和閱讀,讓學生們在閱讀之后產生勞動的欲望和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力所能及的活動當中,在實踐開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感悟和思想,提升認知,同時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

3.4 優化途徑。勞動技能培育是一種實踐能力的培育,因此從理論層面進行傳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不同形式不同途徑不同方法的開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感悟、理解和認識,進而幫助學生們掌握對應的技巧和能力。為此,教師就需要對勞動技能培育的路徑作出有效的優化和調節。

首先,勞動技能培育應當有效地滲透于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大重點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開展之前對所選擇的素材或寫作題目作出有效的分析,找到相應的勞動技能切入點和勞動教育切入點,然后引入更多的視頻資源、音頻資源和圖片資源,讓學生們通過觀看的方式加強感悟,加強認知和理解。其次,勞動技能也可以安排課后作業,例如幫家長做一些家務事,繪制板報、繪制手抄報等等,讓學生在做完這些活動之后以文字的形式來記錄下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感受,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同時也完成了對于學生的勞動技能培訓和勞動價值觀念引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的引入一些有趣的活動,例如情境劇表演、勞動技能比賽等等,這些活動既符合與小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保證小學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也可以通過活動的開展兼顧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提升和勞動技能提升,促進學生的多維成長和發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結束語

語文教育在教育融合上的有時是不容忽視的,想要更好的提升小學學生的勞動技能,教師就需要發揮語文教學的學科優勢,結合實際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調節和優化。

猜你喜歡
勞動技能融合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融合》
破次元
熱愛勞動
我和這個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拼技能,享豐收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