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教、研、管+X”復合型青年編輯培養模式的實踐
——以《中國醫學倫理學》為例

2022-11-22 08:32吉鵬程曹歡歡王明旭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倫理學期刊編輯部

商 丹,吉鵬程,曹歡歡,張 茜,王明旭

(西安交通大學期刊中心《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陜西 西安 710061)

2015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著力培養各類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優秀人才”[1]。2019年,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加強編輯隊伍建設。

編輯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各環節間相互聯系、制約與促進的工作,具有嚴密的整體性和相對的獨立性。期刊社或編輯部要制訂長遠的戰略發展規劃,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措施大力培養青年編輯,創造條件讓他們盡快成長,承擔重任,將編輯部打造成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效率高、作風好、可持續發展的編輯隊伍[2]。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編輯強則行業興。優秀的編輯人才是提高期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法寶[3]。青年編輯是期刊發展的中堅力量,對其創新的培養模式的總結探討對期刊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關于青年編輯的成長、培養,已有較多文獻發表,蘇雪蓮[4]從導師制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對青年編輯在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等方面的培養。王玉凝[5]從目標圖、路線圖、任務圖出發闡述了安徽教育出版社對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熊瑩麗[6]通過對青年編輯職業素養、業務能力和血紅素能力的培養來促進高??萍计诳庉嫷某砷L。本文嘗試總結凝練《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編、教、研、管+X”復合型青年編輯培養模式。

新時代的編輯出版工作需要業務素質高、專業能力強,以及具有強烈資源整合意識和知識服務意識強的編輯人才[7]?!吨袊t學倫理學》是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學主辦的學術性期刊。作為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期刊發展對青年編輯的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查閱資料發現,學界對于青年編輯的年齡范圍暫時未有明確定義。參考歷屆全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業務大賽規定,45周歲以下編輯為青年編輯?!吨袊t學倫理學》編輯部現有編輯4名,平均年齡34歲,均為青年編輯;工作年限為9~13年;中共黨員2名,積極分子2名;專業涉及文學、法學、管理學、醫學。有研究[8]指出“合同聘用制度導致編輯人才嚴重流失與人才流動頻繁”,本刊4名青年編輯均為合同聘任制,但職業忠誠度高,工作年限長,得益于期刊編輯部對青年編輯的培養是按照“編、教、研、管+X”復合型編輯培養理念來展開的。青年編輯們積極有為、思維活躍,在主編指導下,編輯部按照編輯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專業背景側重培養,一人一法,在工作中加強學習,通過學習促進工作改善。在這一理念下,青年編輯工作積極性高,加上編輯部與專業刊物濃烈的學術氛圍和愉悅的工作環境,使青年編輯在工作中充滿自信與成就感。

1 編——加強編輯能力的培養

科技期刊編輯工作首先是一種技術性工作,而且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編輯必須掌握足夠的編輯知識,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以及相對豐富的知識儲備,還需要編輯將所學編輯知識用于實踐,比如選題策劃、對來稿的創新性和科學性的判斷、稿件審閱、編輯加工等。雜志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和提高青年編輯的編輯能力。

1.1 自學、參會學習,撰寫編輯學論文

編輯出版業務學習是編輯們業務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編輯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吨袊t學倫理學》編輯部通過參加“傳幫帶”、自學編輯出版規范等方式提高編輯水平,每月1~2次的業務學習,讓青年編輯們時刻保持“新鮮性” “不吃老本”。同時,通過積極參加短期業務培訓、參加學術會議等方式拓寬自身的專業學術視野[9]。青年編輯參加學科學術會議與編輯業務會議,能夠開闊視野、改變意識,有助于其對前沿科學知識的學習了解,也有助于其業務能力的提高[10]。青年編輯參加編輯業務培訓及學術會議,實質上也是編輯實踐過程,一是即時的總結和歸納;二是會后的總結與交流。只有通過會議上的學習和總結,才能了解自身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為自己或者他人今后參加培訓和會議提供有益的借鑒[11]。每月1~2次的編輯業務學習也是幫助編輯主動研究編輯學規律、撰寫編輯學論文的途徑之一。這些培養方法對提高青年編輯的水平,促進青年編輯成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 4名青年編輯在此種模式的影響下,有 3人獲得第三屆、第四屆全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業務大賽三等獎,2人獲得西安交通大學首屆青年編輯技能大賽二等獎等;撰寫、發表編輯類論文10余篇。與優秀的青年編輯同臺競技,不僅讓青年編輯開闊了眼界,更是對青年編輯編輯業務能力的肯定。

1.2 刊前刊后審讀創新思路

隨著編輯工作時間的增加,可能會產生職業倦怠感,會影響編輯的工作。2018年 4月,《中國醫學倫理學》薈萃智慧,成立第一屆質量管理委員會,全國近百位編輯同行、資深學者加入,為刊發的論文進行刊前和刊后的審讀,查找編校中的不足與缺陷,編輯們在質管會專家支持與指導下檢視自身工作,提高自身編校素養與學科知識,期刊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2022年2月質量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質量提升委員會,換屆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多領域分享了關于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經驗,也讓青年編輯們感悟頗多。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期刊中心集約化工作正式推進后,積極組織各板塊之間的刊后審讀,邀請編輯專家和外校編輯同行共同審讀,為編輯指出易出錯的問題,解決有爭議的問題,規范不規范的問題,讓青年編輯們不斷進步。

1.3 向優秀編輯和編輯部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本庉嫴客ㄟ^定期舉辦小型座談會,邀請校內、省內相關兄弟期刊的主編、編輯部主任及編輯座談,共同交流學習。青年編輯們的交流不僅提高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編輯培養模式,更讓青年編輯們廣交朋友,共同進步。

2 教——教學能力的拓展

編輯們經常與科研人員、學術論文打交道,需要了解和把握學科發展和科研動態。主編鼓勵青年編輯積極參與科研和教學工作,并為青年編輯參與教學與科研活動提供大力支持。

2.1 創新“編輯+研究生”的教學形式

青年編輯們雖然不在教學第一線,但在工作實踐中通過各種渠道參與教學活動,提升自己的同時也為學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青年編輯利用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優勢,積極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青年編輯們通過講座、協助課程講授,參與教材編寫等形式拓展教學的能力?!吨袊t學倫理學》聯合相關院系連續舉辦了多場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研討會,青年編輯們與研究生面對面答疑解惑,并以《中國醫學倫理學》為例,介紹期刊編排規范、審稿流程,詳細地講解論文從投稿到發表的全過程。此類主題的研討會聚焦研究生論文寫作能力與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是編輯和作者溝通交流、相輔相成的實踐活動,可以大大增加作者黏性,共促雙方成長。

2.2 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

在主編的指導和帶領下,《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發起和組織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及綜合素質提升秋令營”,邀請全國不同領域的專家圍繞研究生的學術素養、培養理念、科研能力、綜合素質等多個維度進行分享交流。同時,編輯部也將雜志“搬”進了“醫患關系與人際溝通”課堂一線,青年編輯們走進課堂,站上講臺,與學生、醫生、護士、患者、律師等一道,展開主題討論與分享。此類不拘形式的教學圓桌論壇,青年編輯們不僅擔任了組織者的角色,更為重要的是發揮了講授者的作用。通過此類活動提高了青年編輯們的組織能力、教學能力,更開拓了眼界、了解了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不同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等。

2.3 以雜志為平臺,編輯做“合作導師”

雜志和學校相關院系聯合搭建研究生學術研究和實踐活動的平臺,編輯與師生交流溝通,聯合設立科研主題,合作成立課題組,通過多看多聽多實踐,將理論內化于實踐,全面提升編輯的創新思維、戰略思維和人文素養。借助高校這個廣闊的平臺,在主編的帶領下,青年編輯擔任了研究生的“合作導師”,互相合作,共同發展。培養高質量人才,不僅是學理論和技術,還需要陶冶職業道德。因此,作為青年編輯,應該將知識教育、能力教育、素質教育融為一體。

3 研——科研能力的提升

編輯工作與科研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系。編輯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進期刊及編輯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從審稿來說,編輯需要具備學術理論水平才能初步判斷稿件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是否正確和充足。而青年編輯作為中堅力量,必須增強科研意識,提升科研能力,以提高編輯水平,勝任未來工作,為學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3.1 加強青年編輯學術積累

學術積累,對于科研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青年編輯要搞好科研,首先要增加學術積累,要對相關科研概念充分理解,在具備良好知識積累的前提下,才能穩步提升科研能力。編輯部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加強青年編輯對科研工作的認識,如與碩士、博士同上課、分享等;提升青年編輯科研實踐能力,如參與研究生課題,共同完成學術論文等,使青年編輯逐步地完善自我。

3.2 申報編輯類、學術類課題

申報課題、完成課題也是青年編輯科研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孫昌朋等[12]認為,目前青年編輯成長途徑受限,尤其體現在科研發展受限。面向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課題數量不多。我刊鼓勵青年編輯可多方合作,不局限于編輯類課題,可以參與教學、臨床、思政等課題。在申報課題過程中,青年編輯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與高?;蜥t院科研人員合作共同申報。青年編輯們與編輯同行合作申報編輯類課題,與高校教師合作申報學術類、思政類課題,與醫院管理人員合作申報醫院文化類課題。在申報課題過程中,青年編輯們通過整理收集材料和撰寫申報書、發表論文、撰寫結題報告等不同分工,提高科研的綜合能力。當然還可以了解各個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動態、進展和熱點問題,還有助于為雜志進行針對性的組稿和約稿。

3.3 參與科研活動組織工作

《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經常主辦、協辦、承辦各類學術會議、學術講座等,青年編輯積極承擔各種活動的學術聯絡工作。各類學術會議、學術講座等聯絡、組織工作,不僅鍛煉了青年編輯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提升了學術見識,還使青年編輯認識更多的專家、學者,并和他們進行有效溝通,進一步宣傳了期刊,并為組稿約稿工作打下基礎。2019年5月10日,《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聯合有關單位發起“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共享美好醫患關系”系列作品征集活動,青年編輯與有關專家合作,起草了《患者文明就醫倡議》(西安宣言)[13],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響應。2021年雜志主辦了“培養現代化綜合性高質量醫學人才”圓桌論壇、“加快培養現代化復合型高質量人民需要的優秀醫學人才——研究生科研能力及綜合素質提升秋令營”,旨在醫學人才培養工作中傳承西遷精神,發揚偉大抗疫精神。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平臺的學術資源優勢,創新期刊與教學結合的方式,邀請醫患代表、社會人士、學生代表等走進課堂,組織圓桌論壇,上好醫德修養課,落實課程思政。系列活動讓青年編輯們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所提升。

4 管——管理水平的培養提升

管理能力,是指系統組織管理技能、領導能力等的總稱,從根本上說就是提高組織效率的能力。青年編輯的管理能力培養提升對期刊發展和學科發展也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雜志對青年的管理能力培養是長線管理和即時管理相結合的。管理知識的學習是為長線管理做積淀,“項目經理”式的責編管理和隊伍管理是即時管理,是讓青年編輯管理水平不斷上升的過程。

4.1 增強學習意識

管理能力既需要個人在平時工作中學習、鍛煉和提高,更需要有意識地培養。4位青年編輯盡管參加了多種編輯培訓班,但其大多數只重視編輯業務能力的培養,管理方面的知識很少涉及。青年編輯必須增強與時俱進的學習意識,把學習擺在重要地位,學習是提高管理者知識水平、理論素養的途徑。我們在工作中獲得的是經驗,而理論學習賦予我們的是進一步實踐的有力武器。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管理的相關知識,才能適應新時代對青年編輯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

4.2 “項目經理”

出版的每一期雜志,都像是一個項目工程,需要精誠合作的團隊來完成,當然也需要一個“項目經理”來管理。4位青年編輯輪值作為責編來負責當期雜志的組稿、編排、統稿等工作,也要做技術編輯、英文編輯、作者的溝通橋梁,同時要負責當月的事務性工作,比如上傳網站、發行統計等。所以管理能力和統籌能力也是必備且需要不斷提高的能力。編輯在生產者、技術人員、營銷人員等不同崗位人員之間進行協同合作,才能更好地發揮集體的力量,促使項目工程順利推進。

4.3 協助管理

青年編輯們分別作為秘書長協助管理期刊編委會、青年編輯委員會、通訊員工作委員會、質量提升委員會等。每年會針對期刊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完善,進行了系統性、全面性的思考和總結,力求找準問題根源,明確改進方向,精準施策。

5 X——無限可能

X意味著無限可能。朱勝龍[14]認為編輯工作的無限可能,貫穿于編輯的全過程,既來自編輯對美好未來的夢想、追求,來自編輯的實踐驗證,無限可能的期待與踐行。劉明壽等[15]以社會學的角色定位為主線,從多個角度出發,結合多年的編輯實踐,將編輯的社會角色定位為12種角色,認為只有擔當好這12種角色,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編輯工作中一顯身手,創造輝煌。下文列舉三個方面。

5.1 學術編輯

學術期刊要想成為一流的期刊,必須要有以主編為核心的學術共同體的中心地位,主編為學科的權威學者,通過他的引領,希望青年編輯也能成為這個共同體內的優秀學者。一直通過“教、研、管”讓青年編輯的學術水平有所提升。隨著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不斷興起,編輯很難成為相關領域的專家,但青年編輯們要不斷了解和跟蹤相關學科的前沿和動態,要有學術“語境”[16]。主編推薦、鼓勵青年編輯加入學術組織,融入學術圈子;鼓勵青年編輯找準自身研究方向撰寫學術論文,曹歡歡編輯在主編指導下,與國外學者合作著文[17],與國內專家合作撰寫相關學術共識[18],得到了諸多專家的贊賞。學術編輯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最終會體現在雜志的質量上。

5.2 新媒體編輯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新媒體的產生與崛起給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青年編輯將挑戰化為機遇,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微視頻的剪輯、攝影攝像技術的精進等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向新媒體編輯方向靠攏,向時代發展的方向靠攏。

5.3 家庭角色

據不完全統計,科技期刊編輯隊伍中女編輯占比約70%,其中青年女編輯占比約50%[19]。西安交通大學期刊中心的女編輯占比約為85%左右。我刊4名青年編輯中3名女性,且年齡相仿。當代職業女性需要面臨工作和家庭中的雙重維度壓力[20]。編輯部經常會邀請婦產科、兒科、兒??频葘<覀鹘浰蛯?,科普女性及兒童常見問題。西安交通大學期刊中心在集約化后積極采取措施,組織“大手拉小手,牽手共閱讀——嬰幼兒家庭親子閱讀指導”講座[21],為“寶媽寶爸”傳遞指導層面的育兒知識、操作層面的育兒方法,緩解青年編輯們的“后顧之憂”,處理好家庭與工作的關系。

6 結束語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在信息時代,科技期刊對編輯的要求越來越高,青年編輯要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編輯部雖小,編輯出版事業卻很偉大。新時代的青年編輯要做復合型編輯,《中國醫學倫理學》的“編、教、研、管+X”復合型青年編輯培養模式,為青年編輯成長探索了一條成長的路,也為青年編輯成才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臺。編輯部也根據青年編輯的學歷、專業、知識儲備以及需求的不同,培養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從而更好地幫助青年編輯找準定位、快速成長,為期刊發展、學科建設、編輯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作為《中國醫學倫理學》的青年編輯,對我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謀生的職業,更是一項崇高的事業。需要我們不斷地前進,為早日成長為“編、教、研、管+X”復合型青年編輯而砥礪前行。

猜你喜歡
倫理學期刊編輯部
期刊簡介
《防爆電機》期刊
實踐音樂教育哲學中的倫理學意蘊探析
編輯部的春天日常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期刊審稿進度表
瘋狂編輯部之鴨腿飯(四)
瘋狂編輯部之快遞也瘋狂
倫理學發展面臨的挑戰、困境和出路
期待您的加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