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的創意寫作

2022-11-23 01:24金振邦
山西青年 2022年9期
關鍵詞:超文本媒介數據庫

金振邦 楊 帆

長春人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創意寫作可指任何形式的寫作,包括虛構和非虛構作品,如散文、詩歌、小說、戲劇、影視劇本、回憶錄、人物傳記,以及事務文書和政論文等。創意寫作不是簡單地表達信息,而是以一種具有想象力而又富有詩意的方式,用以表達獨創性的思想、感受和情緒。創意寫作過程就是要把原本鮮活的思想通脫地突顯出來,是一種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經歷。在學術理論上“創意寫作”還應包含“創意閱讀”,即用創造性思維去解讀作品潛在的藝術、文化和美學信息。它亦是歐美國家所采用的一種文學創作的教學模式,借以培養全新作家。

本文重點探討的不是創意寫作本身規律,而是側重大數據媒介給創意寫作帶來什么新的理念和發展空間。大數據作為一種全新媒介,必將促使創意寫作進入新的階段,激發出巨大能量,有力推動其他學科和領域的創新發展。

一、大數據:創意寫作新平臺

(一)什么是大數據?

它是結構化的相關數據集合,為多種應用服務,數據存儲獨立于使用程序。數據庫是一種代表全新觀念的媒介,將引發社會深層次變革。傳統媒介主要指原子形態的印刷、廣播和影視。而網絡屬于第四媒介。隨之而興起的流媒體,可移動進行網絡傳輸則屬于第五媒介,手機是典型代表。數據庫則是第六媒介。后三者屬于比特形態的全新媒介。它們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滲透、疊合和融合。

大數據是巨量數據集合。其特征為:數據量大,數據存儲數量和體量龐大;數據類型復雜,其來源復雜多元,從結構化到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快速,數據分析和使用在極短時間完成,甚至實時使用。大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帶來巨大的實用價值。

(二)大數據改變傳統信息處理方式

它是一種非線性海量信息的分類聚合,提供信息檢索的全新路徑和高效方法,顯示出與傳統數據庫不同的鮮明特征。1.信息海量。它可提供豐富的素材,有些資料常出乎意料和耳目一新。如電子化《四庫全書》《四部叢刊》《詩詞總匯》等。2.效率高超。結束了以往按時空順序在圖書館耗時查找的過程,現在網絡上幾乎瞬間就可完成。3.免費共享。這是網絡世界的根本屬性,一個信息共享時代開始來臨。4.變形組合。電子比特信息具有流動、待組合性質,可進行隨意變形重組。5.開放參與。數據庫將打破作者和讀者界線,允許任何人參與建設和更新,信息文本可進行網絡化集體創作。版權觀念在網絡中將得到重構。6.呈現有序。數據庫信息具有一定序列性,可從不同角度生成階梯式結構樹。檢索結果會按被檢索頻率高低依次排列,極大提高了定向信息收集的質量和可信度。7.空間無限。它幾乎沒有時空邊際,可大大延伸作者大腦和信息存儲空間。[1]各種分散數據會從無序走向有序,整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數據集合。這種廣袤的背景輻射,對藝術構思和文本撰寫,會提供巨大能量和活力。

(三)大數據開拓創意寫作新空間

大數據與傳統寫作媒介有著質的區別,即數字媒介和印刷文字的區別。[2]我們還可用線性思維、邏輯/概念、縱向積累來認知傳統文本,而用網絡、非邏輯化、印象化和形象化、橫向聯系來描述電子文本。[3]紙質媒介雖然是人思想的延伸和固化,其傳播受到一定時空限制。大數據媒介的任何進步,都在拓展思想傳播疆域,開拓著創意寫作新空間。

網絡打破傳統文體格局和界線。比特媒介正在消解傳統藝術疆域,有的文體與其他藝術體裁融合,催生出嶄新的文體種類。共享大數據觸發了網絡新文體的涌現,預示著某種新力量、新思潮、新觀念的崛起。E-MAIL、QQ對話體、網絡新聞、微信、博客、微博等正在崛起成為使用頻率較高的熱門文體。文學領域的超文本小說、影像數據庫敘述作品、跨界敘事體、flash小品、軟件自動創作作品、微文學等,如雨后春筍般呈現于文學的前沿領域。還有網絡上一時盛行的甄嬛體、紅樓體、梨花體、淘寶體等,表面上似乎體現了新的語言風格,其實它就是語言小品文,一種新的文體形態。多媒介整合使原處于背景或邊緣的文化,進入新文化形式的核心。近年來以動畫、空間組合數據庫、搜索引擎為代表的網絡新文化形式正在挑戰傳統電影、時間剪接、傳統敘事方式、百科全書等傳統表達方式,逐步占據新文化表現形式的核心。網絡新興文體的拓展,完全取決于表達手法的跨界和擴張。目前文學研究的一個嶄新話題是“跨媒介敘述”,除了文字其他媒介如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都可具有敘述功能,文學表現力開始立體化。寫作已滲透到幾乎所有學科,成為不同領域和空間的黏合劑。大數據使作者讀者呈雙向互動。傳統文學創作和欣賞是單向度的,而超文本卻是雙向度的,能實現美學欣賞的交互性。

文本閱讀趨于全視野。自從大數據進入閱讀領域后,才發現傳統閱讀視野就是井底之蛙、滄海一粟。在浩如煙海的閱讀大數據面前,個人認知是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閱讀視野的無限拓展,要求人們閱讀視野從乘客被動性閱讀視野,開始被駕駛員選擇性視野所取代。大數據主要功能就是為了預測,解決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困境。

二、寫作理念深層次創新

大數據正在推動創意寫作從理念到實踐,引發深層次的突變,并促進新媒介網絡文學的迅猛發展。

(一)從單一立意到多元取向

進入網絡時代,人們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日益趨于多元化。對文本主題認知和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作者將更加強調寫作對象的多層次意義和全息鏡像,營造解讀的多元立體空間。傳統文本主題常要求集中、明確、鮮明、深刻。這往往是從單一文化、特定視角和獨立文本來說的。而電子文本開始具有某種全球化色彩,作者身份經常會發生變更,甚至引入了集體作者身份的可能性。因此,今后文本主題的確立一方面要有明確指向,另一方面則不要畫地為牢,要留出解讀的開闊空間。經典文本的立意絕不會有單一指向和明確邊界。曹雪芹《紅樓夢》主題的歷代解讀,就已遠遠超出了作者預料,更何況網絡上的超文本呢?大數據的興起,電子文本寫作都將具有數據庫色彩和功能,其表現技巧將更為靈活。因此,過去認為傳統寫作的弊端,所謂信馬由韁、走馬觀花、多中心、雜亂無章、篇幅冗長等,都將成為超文本的一種常態。在電子文本中,其主題內涵會因讀者的參與而呈現為一道具有不定因素的信息流。傳統文本要求主題集中、明確、鮮明,結構不枝不蔓,詞必達意等規范和優點,卻成了網絡超文本的桎梏。

(二)寫作方式跨媒介融合

多種媒介互補具有全新的認知功能?!懊浇榈碾s交或交匯是顯示真理、給人啟示的時刻,也是新媒介形式誕生的時刻?!保?]聲音、圖像和視頻所攜帶的信息含量要大大超越單一文字媒介?!拔覀儗κ澜绲陌盐赵谙喈敵潭壬弦蕾囉谝曈X。較之于片面局限的嗅覺、味覺或觸覺,視覺是自由的和認知性的?!保?]“觀看或許與各種形式的閱讀一樣,是個很深刻的問題?!曈X經驗’或‘視覺教養’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釋的?!保?]圖文并茂文字稱臣。文字本身攜帶信息十分有限,但解讀空間很大。而圖像蘊含信息極為豐富,但想象空間不如文字符號。目前,文本中圖像的入侵,已經給文本帶來重要變化。如幾米的照相本子是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韻味的圖文詩,在其作品中很難論斷圖文究竟孰輕孰重,兩者相互滲透、相得益彰。但幾米作品確實是圖畫在先,文字在后,也可以說圖像為王、文字稱臣,是典型圖像時代產物。其敘事方式又不同于傳統連環畫,具有非線性跳躍性,十分接近于詩,是文學和繪畫的跨界融合,亦是寫作方式的跨媒介完美呈現。

(三)從封閉文本到開放結構

超文本沒有固定邊界,可向四面八方無限延伸。源文本常常成為結構延伸的起點,承載著向外拓展的發端和支點的作用。超文本同時呈現了讀者與文本的交互結構,由于每個讀者與超文本的交互所產生的路徑差異,所獲得信息完全不同。因此,對一個超文本作品,每個人實際閱讀內容都迥然相異,并折射出獨特的個性化色彩?!坝∷⑽谋臼茄b訂成線性順序的,而超級文本卻是一個網絡,人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各個部分?!保?]電子文本結構沒有固化形態,而是處于一種流動態勢?!俺谋静粌H描述或提及其他文本,而且重構了讀者的閱讀空間,將其帶入更廣闊的領域?!保?]如美國邁克爾·喬伊斯1990年推出的超文本小說《下午,一個故事》,共設計了951個鏈接,組成539個文本板塊,讀者可選擇不同鏈接,得到不同的故事情節和敘事文本。

(四)從線性敘事到網絡發散

傳統文本結構,往往強調完整性、連貫性、嚴密性。但網絡文本常呈現多種結構形態。超文本可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和傳統文本結構。它表達一種情感、觀念,或描寫某種情景,可通過一組多維指針來進一步延伸或補充。這要求作者具有更大的藝術想象力,考慮讀者的多元化解讀需求?!俺谋静粌H描述或提及其他文本,而且重構了讀者的閱讀空間,將其帶入更廣闊的領域?!保?]電子文本將由二維平面轉化為三維立體或四維動態,人物和故事的發展也出現多向路的復雜趨勢。這將大大擴容電子文本的信息容量和文化內涵,從而帶來巨大的藝術魅力。超文本為作者開拓思路,擺脫束縛的同時也帶來讀者無法集中一條線索而定向深度思考的弊端。

三、依托大數據的文本寫作

這里僅以論文寫作為切入點,來談談大數據是如何實現論文寫作的創新和突破。

(一)展示前人研究狀況

前人視角和觀點,是論文創新的基礎,可提升獨創性研究層次。以往利用圖書館來了解前人工作,視野就像井底之蛙。寫就的論文常成為重復性無效成果,且效率極其低下?,F在通過關鍵詞非線性網絡檢索,就可了解前人相關的研究歷史和現狀,他們的學術觀點及其爭論。有時反饋信息能達到數萬條,甚至令人難以駕馭。大數據信息可成為研究的出發點,以減少探索的盲目性,同時也是評價自己研究課題學術水準的重要參照系。

(二)提供論文寫作資料

以往寫論文,有時為了尋找一個資料,會花費許多時間去圖書館進行查閱?,F在,我們想調用特定文本,或介紹某個人物、事件時,在網絡上搜索和下載,甚至比上自己書架尋找速度還要快捷?,F在各種數據庫如雨后春筍,包括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應有盡有。我們現在已不再為論文資料短缺而煩惱,而恰恰是我們的思維理性,跟不上豐富的信息潮涌動。

(三)修正學術研究偏差

學術論文主要是邏輯推理,但它常需要以某些說明性資料為基礎。因為說明是判斷和推理的基礎。寫作論文時涉及有些概念、人物、事件等知識性內容,常因為記憶的模糊或偏差,需要通過某些工具書來加以修正。而網絡對此可以說輕而易舉。有時個別觀點需要推敲,也可以通過網絡數據庫調用相關理論或主張來加以驗證。[9]

猜你喜歡
超文本媒介數據庫
辨析與判斷:跨媒介閱讀的關鍵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書,最優雅的媒介
基于HTML5靜態網頁設計
基于新聞翻譯試析翻譯中的超文本成分
攝影做媒介引無數愛心扶貧手
數據庫
對超文本版《喧嘩與騷動》的解析
數據庫
思維的模擬外化:概念超文本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