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寧波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

2022-11-23 07:11詹和平
寧波通訊·綜合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小微園區數字化

詹和平

2018年,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寧波啟動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工作。2019年1月,寧波出臺《關于加快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路徑。近年來,寧波還先后出臺小微企業園工業地產發展管理細則(試行)、加快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和獎勵暫行辦法等配套政策文件,旨在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

寧波小微企業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規模數量持續壯大,集聚集約效應初步顯現。截至2021年底,全市擁有經省級認定的小微企業園164個,增長10.8%,其中生產制造類園區91個、生產性服務類園區73個。164個園區入駐企業10809家,共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5萬人,成為企業集聚集約發展新引擎。

聚焦差異化發展,地區特色布局初步形成。從區域分布看,中心城區以新興產業及生產性服務類小微企業園為主,周邊區域以傳統優勢產業和生產制造類小微企業園為主。其中,海曙區、鄞州區小微企業園數量較多,基本以生產性服務類園區為主;奉化區、余姚市、慈溪市、寧??h、象山縣等以氣動、紡織服裝、智能家電、塑料、模具等傳統產業為主。

開發主體多元化,市場化力量參與積極。堅持“政府引領推動、市場主導改造建設、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多元化開發運營原則,已形成政府主導開發、龍頭企業開發、專業機構開發、村集體聯建等多元主體開發模式。在164個經省級認定的小微企業園中,政府和地方國企開發建設共57個,占比達34.7%;龍頭企業開發30個,專業機構開發23個,工業產權機構開發27個,企業聯建或村集體聯建共27個,占比分別達18.3%、14%、16.5%和16.5%。

寧波小微企業園發展尚存不足

對照浙江省特色化小微企業園“一園一業”“一園一品”及寧波市《關于進一步推進小微企業園建設提升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寧波小微企業園發展還存在以下四方面問題。

園區主導產業不夠聚焦。部分園區由于前期產業定位不明確或沒有加強準入管理,存在入駐企業產業類型多樣、產業關聯度低、集聚效應低等問題。主導產業有3個及以上的園區較為普遍,與小微企業園1—2個主導產業的定位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園區定位為綜合類園區,涵蓋信息技術、機械加工、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多個產業,主導產業不夠突出。

運營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由于開發建設主體多元,小微企業園管理運行團隊參差不齊,部分運營管理機構僅可提供一般的物業管理,可以提供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融資拓展等公共服務較少,入園企業難以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同時,與小微企業園相配套的生活服務設施也普遍不足,非生產性用房緊缺,不能滿足園區企業員工住宿、休閑、購物等需求。

數字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小微企業園數字化建設基礎較為薄弱、滯后,多數園區僅停留在安防監控、信息辦公等基礎信息建設。雖然部分小微企業園建立了智慧園區管理平臺,但仍處于獨立的數據統計模塊階段,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園區大腦”等基本沒有建立,尚不能對園區人流、物流、用能、安全、環境保護、企業管理等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和預警。

配套性政策缺乏系統集成。小微企業園涉及建設投資、管理運營和入園企業等不同主體,在園區政策性配套上,分散于商務、經信、科技等不同部門,缺乏一個針對性的全鏈政策集成系統。同時,現有針對小微企業園的扶持政策多是側重建設期,對提升發展的需求關注不夠、引領不足。

加快小微企業園提升發展的建議

強化特色引領,打造專業型園區。一是明晰定位導向。以生產制造類小微企業園為建設重點,在十條標志性產業鏈、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的細分領域謀劃建設一批“專精特新”的小微企業園,打造新興產業培育的示范窗口。加快引導工業地產、生產性服務類等小微企業園圍繞主導產業吸引上下游企業、服務機構鏈,建設形成定位明確、特色鮮明、集聚效應明顯的專業化小微企業園。二是發揮功能作用。結合全域產業治理,加快推進低效企業整治和低效工業區塊改造提升,引導和推動小微企業入園集聚提升發展,著力建設一批畝均稅收、畝均產值等產出效益高效的小微企業園,努力把小微企業園打造成為全域治理的精品樣本。

強化服務支撐,打造品質型園區。一是強化專業服務。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連鎖化、品牌化、專業化的小微企業園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機構,持續提升專業服務層級。支持有條件的小微企業園單獨引進在研發設計、安全生產、檢驗檢測、現場管理等方面有經驗的生產性服務業資質機構;沒有條件的,可考慮由區(縣、市)政府牽頭,以多個小微園捆綁形式進行招投標,通過優化服務加速園內企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二是強化動態管理。完善小微企業園動態準入、市場化退出管理機制,在準入上優先支持創新型、科技型、成長型、“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優先入園,并將考核結果與企業扶持措施相掛鉤,倒逼低效企業加快整改、轉型或退出,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發展機制。

強化數字賦能,打造智慧型園區。一是加快數字化園區建設。普及園區數字化1.0版本,確保人行、車行、安防、網絡信息基礎等設施實現數字化。支持星級園區率先建設園區大腦和智慧園區管理平臺,打造一批基礎設施齊全、運營管理智能、公共服務完善的數字化小微企業園。謀劃“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打造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新智造標桿,形成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革典型應用場景。二是用好數字化服務商隊伍。加強對數字化服務商的考核監督,評估服務商在技術研發、行業經驗、人員支撐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評選建立小微企業園數字化服務資源池。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小微企業園數字化發展及小微企業數字化改造的診斷評估、管理咨詢、戰略規劃等加強扶持。

強化政策集成,打造創新型園區。一是推進創新要素傾斜。強化政策集成,實施入園企業梯度培育、創新轉型和管理水平提升等專項行動,探索推行小微企業服務券和創新券,加快企業“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二是深化金融服務創新。多渠道探索設立小微企業發展專項基金、擔?;?、應急轉貸資金等。進一步推廣小微企業園“伙伴銀行”試點,指導金融機構根據園區開發模式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資方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作者單位:寧波市政協經濟委)

責任編輯:姚穎超

猜你喜歡
小微園區數字化
小微課大應用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蘇通園區:激蕩開放潮 十年再出發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園區的開放樣本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小微企業借款人
數字化制勝
小微企業經營者思想動態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