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脂肪分布與心血管代謝風險的相關研究進展

2022-11-26 18:13高宇飛羅宗魯茸七林吳亮楊榮
西藏醫藥 2022年1期
關鍵詞:皮下脂肪內臟抵抗

高宇飛 羅宗 魯茸七林 吳亮 楊榮

西藏軍區總醫院 西藏拉薩 850007

肥胖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的重要構成部分,以肥胖及代謝綜合征為代表的“心血管代謝風險(cardiometabolic risk)”這一表述已經逐步取代“心血管事件風險”,用以強調除了吸煙、高血壓等傳統的危險因素外,還應該關注肥胖等代謝性因素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人體脂肪分布強調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及人體各個臟器脂肪種類分布的差異性,它不同于以BMI 為代表的整體性的肥胖評估方式,而更加細化各個部分脂肪分布的不同對心血管及代謝性疾病的不同影響[1]。本文將就人體脂肪分布與心血管代謝疾病相關風險的相關研究進展進行闡述。

1 內臟脂肪與心血管代謝風險的關系

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特別是2 型糖尿病發生過程中的核心因素。Sarah R[2]等研究了腹部皮下脂肪及腹部內臟脂肪各自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研究共納入2092 名無糖尿病人群,利用CT 測定腹部內臟及皮下脂肪,利用穩態模型(HOMA-IR)評估患者胰島素抵抗情況,結果顯示腹部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增加均與胰島素抵抗相關(OR=3.5,2.5),腹部內臟脂肪與胰島素抵抗程度的相關性更強。而Tracey[3]等納入115名符合胰島素抵抗人群,同樣利用CT 測定腹部內臟及皮下脂肪含量,結果顯示腹部內臟脂肪含量是胰島素抵抗的危險因素(OR=1.77),但腹部皮下脂肪是胰島素抵抗水平的保護性因素(OR=0.56)。大量研究顯示,與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更易造成胰島素抵抗。而腹部皮下脂肪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的研究尚無定論。

近年來的研究已經不限于聚焦腹部內臟及皮下脂肪,而是更進一步的關注內臟各個臟器脂肪含量對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作用。Elizabeth K[4]等分析了2589 名個體的肝臟脂肪數據,結果顯示相比于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合并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高血壓的風險更高(OR=2.98,5.22,2.73)。另一項Meta 分析納入來自全球20 個前瞻性試驗的共117 020 名個體,結果顯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是新發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NAFLD 患者5年內2 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翻倍[5]。提示肝臟脂肪增加與胰島素抵抗及糖尿病發生密切相關。

肌組織內的脂肪分布異常也被認為與胰島素抵抗有關,Goodpaster[6]等利用CT 分別測量了肥胖糖尿病患者、單純肥胖人群及正常體重健康人群的大腿中部脂肪含量,并評估患者胰島素抵抗情況。研究顯示在單純肥胖以及肥胖糖尿病患者中,大腿肌間脂肪與胰島素抵抗水平呈正相關(r=0.23)。具體機制可能是肌組織內脂肪及其代謝產物異常增高,對肌組織內的胰島素受體產生了“屏蔽”作用,影響了胰島素信號正常傳導,從而促進了胰島素抵抗的發生[7]。

頸部脂肪以前被認為與睡眠呼吸暫停地通氣綜合征的發生有關,近年來也被認為還直接與心血管事件風險有關。Sarah[8]等分析3307 名個體的頸部周長數據,顯示頸部周長與空腹血糖、血甘油三脂、HOMAIR 呈正相關(r=0.25,0.31,0.49),與高密度脂蛋白呈負相關(r=-0.29)。間接提示頸部脂肪含量亦可作為上身脂肪分布的指標用于評估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近年其他研究關注的器官脂肪分布還包括心外膜、心包脂肪、主動脈等血管周圍脂肪,以及腎周脂肪。Guido[9]等納入1155 名個體,利用CT 測量心包周圍脂肪含量,結果顯示心包脂肪含量與多種心血管代謝指標相關,但相關性不如內臟脂肪顯著。Lehman[10]等納入1067 名個體,利用CT 測量主動脈周圍脂肪含量及主動脈鈣化情況,結果顯示主動脈周圍脂肪組織與血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關(r=0.29),與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負相關(r=-0.25),并可作為腹部及主動脈鈣化的危險因素(OR=1.48,1.47)。以上局部脂肪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局部小血管周圍的脂肪組織所介導的局部炎癥及脂毒性作用有關[11]。關于腎周脂肪,Meredith[12]等納入3529 名健康人群,利用腹部CT 測量腎竇內脂肪組織含量,結果顯示“脂肪腎”人群具有更高的高血壓、慢性腎臟?。–KD)患病風險(OR=2.12,2.30)。

2 結論

至今已有大量的臨床研究顯示人體脂肪分布情況與心血管代謝風險密切相關,目前的證據支持腹部總內臟脂肪含量以及肝周脂肪、腎周脂肪等局部器官脂肪的堆積參與了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癥的發生,是心血管代謝性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而腹部皮下脂肪“是好是壞”尚有爭議。關于脂肪致病作用的病理生理機制主要包括脂解作用產生的局部或者全身的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以及局部脂肪介導的炎癥反應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對于伴肥胖的糖尿病人群而言,內臟脂肪的堆積很可能增加了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目前廣泛開展的利用人體阻抗測定人體組分的內臟脂肪測定方法有利于醫師進一步評估患者的代謝風險。就治療而言,藥物降脂、加強運動、控制飲食及減重手術或可減少患者內臟脂肪總量,進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長期風險。關于人體脂肪分布是否還直接與腦血管事件、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有關尚缺乏充分的研究,有必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期更多的證據。

猜你喜歡
皮下脂肪內臟抵抗
Changes in Ribose,AGEs and Transketolase in Female GK Rat,a Type 2 Diabetic Model
鍛煉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癥
做好防護 抵抗新冠病毒
高頻超聲在皮下脂肪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空心豬
好吃的內臟
過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
陽光幫你減減肥
注射胰島素, 警惕脂肪增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