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地區教育合作展望與思考①

2022-12-07 04:12
現代職業教育 2022年39期
關鍵詞:中亞地區中亞獎學金

蔡 薇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一帶一路”的大背景為中國新疆提供了與中亞高等教育合作的良好契機,中國新疆憑借地緣優勢、歷史淵源、文化特色已成為中亞高等教育合作進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新時代背景下,加強中國新疆與中亞的高等教育合作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地區教育合作的意義

縱觀歷史,可以看出絲綢之路是建立在中國與中亞密切往來基礎上的延伸產物,中亞是民族遷徙的大通道及多民族的匯聚地。為了使中國文化不斷走出去,新疆承擔了我國大部分與中亞層面的教育合作,在新疆高校中逐漸建立了多元合作交流和符合各國國情的協調機制?!耙粠б宦贰背h是對漢唐以來陸、海兩條古絲綢之路的繼承和弘揚,其戰略目標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具有地緣優勢的新疆應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教育合作,通過合作項目實現資源、文化的互享互鑒,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體系。

二、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地區教育合作的總體態勢

中亞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樞紐,俄、美、歐均將跨境教育作為國家對外戰略博弈的重要支點。我國應借鑒俄、美、歐、中亞跨境教育實施策略的有益經驗,強化中亞跨境教育戰略的頂層設計,秉持多邊主義跨境教育合作理念;樹立“合作共贏”的教育援助理念,為中亞國家提供“中國智慧”[2]。

(一)2020年之后中國新疆與中亞地區教育合作現狀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2020年之前中國新疆與中亞教育交流人員數量逐年增多,已成為該地區不可忽視的重要行為主體。2020年之后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國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主要體現在留學生教育、漢語國際推廣和孔子學院建設等方面。受全球疫情影響,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地區的教育合作急劇減少,師生交流、學者互訪不得不轉為線上開展。新形勢下對發展區域間教育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

教育交流離不開教育合作平臺,平臺的設立為中外教育交流提供了重要媒介。當前,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地區除孔子學院、校際合作等合作交流方式外,石河子大學2014年還建立了哈薩克斯坦卡拉干達國立大學漢語中心,2020年建立了中亞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2013年新疆師范大學建立了中亞法學研究院。2020年之后除中國新疆高校在中亞建設的孔子學院還正常保證線下運行外,其他平臺的各類交流活動數量明顯減少,活動形式也由線下轉為線上。

隨著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迅速擴大,來華留學生就讀的學科專業從單一語言類擴大到經濟、法學等各個專業領域,從短期研修發展到攻讀學位,來華留學生教育層次、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表1、表2、表3(見文末)以新疆師范大學近10年招收留學生情況為例進行分析。

表1 來華留學生情況一覽表

表2 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情況一覽表

以上數據為新疆師范大學近十年(2011—2021年)留學生人數、獎學金類型、教育類型信息。表1顯示2011—2013每年留學生人數穩定增長,2013年來華留學生人數達到最高峰值,2020年起受到客觀條件影響人數急劇下降。來疆人員的學歷層次也各不相同,通過表2、3可見有博士、碩士、本科、短期研修4個層次;成績優異的留學生可以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自治區政府獎學金,還有各類校內獎學金及部分自費留學生。通過數據可見,2015年以前自費留學是當年留學生學習的主要類型;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2019年申請人數最多;孔子學院獎學金在2011年之后整體呈減少趨勢,申請自治區政府獎學金人數較穩定,隨著申請國家、省級等類型獎學金人數的增加,各類校級獎學金申請人數逐年減少。表3中反映出2014年之前每年學歷教育人數明顯少于非學歷教育人數,但2015年之后接受學歷教育人數大幅增加,十年間留學生博士培養人數從無到有,碩士及本科生培養人數較穩定。

表3 來華留學生教育類型一覽表

依據新疆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調研結果來看,來華留學生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韓國、烏茲別克斯坦、蒙古、俄羅斯、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喀麥隆、阿富汗、加納、阿塞拜疆、美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加拿大、印度等18個國家,其中毗鄰中國新疆的中亞留學生占據來華留學人員的半數以上,而且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人數最多。來華留學生數量雖已達到一定規模,但結構不合理,文學類專業居多,主要因為使用漢語學習專業課程難度過大,留學生擔心無法完成學業。就中亞留學生而言俄語基礎相對英語基礎更為扎實,而專業課程教師無法使用俄語授課,如能開設俄語或俄漢雙語授課課程應該可以吸引更多留學生來疆留學。此類情況,疆內其他高校也可管窺一二。

新疆高校外宣工作不僅可以通過傳統的國際教育展、國際教育論壇等形式進行宣傳,還建議效仿走在前沿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利用國外使用率很高的新媒體平臺同步宣傳。這種推廣途徑不僅能夠降低外派宣傳成本,還能讓境外有意愿來華留學的學生及學生家長更直觀、更有效地與校方取得聯系。不難發現,目前這些院校的宣傳廣告中基本都以各類優厚的獎學金、生活補助等形式吸引國外留學生,從而擴大招生,而新疆高校的宣傳不僅可以借助各級各類國家、政府獎學金的支持,還可以輔以宣傳地緣優勢、文化特色、飲食文化相似性等新疆地區獨有的亮點環節。

(二)響應“一帶一路”沿線合作發展,加強小語種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沿線大約有65個國家,以阿拉伯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有14個國家,所占比重最大,主要集中在西亞和北非[3]。中亞和東歐以俄語為主,中國新疆周邊的塔吉克斯坦、伊朗、阿富汗使用波斯語,巴基斯坦使用烏爾都語,為了更好地實行“一帶一路”開放體制,中國新疆高校應因地制宜地針對符合周邊國家的語言政策發展小語種人才的培養,借助地緣優勢發展成為國家非通用語言的人才培訓基地。調研中了解到目前新疆各高校均開設英語、俄語專業,在此基礎上新疆師范大學還開設烏爾都語、日語專業,石河子大學開設了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專業。教育部鼓勵高校加強雙語授課課程建設,但新疆高校在雙語授課課程建設方面發展較慢,為此新疆高校需培養結構合理、水平較高,而且可以用俄、日、烏、波、阿等小語種開展雙語教學的對外漢語教學師資力量。

(三)加強中國新疆高校區域國別和外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沿線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人才的需求日趨旺盛,人才短缺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掣肘因素。發展中國新疆高校區域國別學將為區內發展提供系統的認知工具,有助于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外交戰略大局。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面對這一形勢,新疆高校需要培養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這不僅體現在外語教學方面,語言的通暢是與周邊國家建立合作的基礎,且要尤為重視區域國別學的人才培養,培養能夠針對特定國家或區域的人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等進行全面研究的相關人才。力爭通過合作的方式培養國別+小語種復合型人才,這不僅是順應“一帶一路”發展需求,還是新疆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新疆高校區域國別研究就是要充分挖掘和調動高校的研究實力,為在新形勢下更有效地開展工作,提供更廣泛、更全面、更扎實的智力支持,同時也為中國新疆與中亞國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三、中國新疆高校與中亞地區教育合作發展的啟示

(一)實施“信息化”戰略,打造互聯網創新合作模式

全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中國新疆同中亞地區可以依托互聯網優勢推動雙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式創新。一是加大與中亞政府、產業和學術界的合作力度。二是適應互聯網發展新形勢,與中亞地區高校聯合建設開放式在線課程,推廣高校在線學歷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和協作辦學等數字化教育模式。

(二)依托合作平臺,組建高水平中亞問題研究團隊

中國新疆高??梢岳^續利用教育合作平臺,包括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項目(新疆大學是第一批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區域學和生態學項目院校,2012年新疆師范大學也成為上合組織大學項目院校之一)、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以及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等,合作組織與大學聯盟的設立為中國新疆與中亞高等教育對接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加強中國新疆高校俄語學科專業建設的同時,從語言戰略高度支持高校開設烏爾都語、波斯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專業以便培養骨干教師。以由中國新疆高校和中亞高校研究人員共同組建科研團隊為目標,積極培養國別和區域研究的后備專業人才。

四、結語

新疆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黃金地段,加強與中亞地區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但有利于提升中國新疆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而且對于促進雙方建立更為廣泛、深入的經濟貿易與高等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新疆高校應努力建設成為面向中亞國家的學生交流基地、教師培訓基地、科研合作基地,把自身打造成中國內地高校與中亞國家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和通道。

猜你喜歡
中亞地區中亞獎學金
習近平主席在中亞
學成必有為 不忘桑梓情——寫在“談智雋獎學金”第二十七次頒獎大會后
打電子游戲是浪費時間?對那些獲得電競獎學金的人來說并不是
中亞地區與中國氣候變化的關系
民國時期新疆駐蘇聯中亞地區使領館設立原因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學金圖解
White Elephant
中國與中亞地區油氣資源合作開發模式與前景分析
中亞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純化工藝研究
感恩的心——20名獲得康世恩專項獎學金學生的來信摘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