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傳播視域下雙語播音主持能力要求與提升策略

2022-12-10 21:01朱一靜北京廣播電視臺
環球首映 2022年9期
關鍵詞:視域雙語跨文化

朱一靜 北京廣播電視臺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從世界各國來看不管是政治、經濟方面,還是文化方面都開始進行深度的交流,對于我國媒體行業來講,逐漸開始朝著雙語化及國際化方向發展。在各種各樣的雙語節目中,漢英雙語是現階段受眾最廣的播音形態,在大眾傳播領域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它肩負著語言、信息及文化傳播的重任,屬于全球傳播話語的系統。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中對播音主持進行研究,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不但有助于學界改革創新,還能推動業界、全球播音主持持續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加強全球語言文化之間的溝通,促進世界文化共同發展,促進雙語播音行業持續變革及創新。本文結合雙語主持人培育現狀,對其培育方向、對策進行了分析及研究。

一、基于跨文化傳播視域,雙語播音主持具備的能力素質

(一)職業道德素養

在跨文化傳播環境中,對于雙語播音主持來講,相關能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完成這項工作。根據能力素質構成,其中涉及系列素質內容,以職業道德為例,它是播音主持人道德規范中的重要內容,對于主持人責任和品格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道德規范要求。就雙語主持人而言,不但要與中國受眾打交道,還要與外國受眾打交道,在這一過程中應始終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具備高度的政治覺悟,并且持續強化自身,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優秀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職業技能素養

從跨文化傳播來看,對于雙語播音主持還需掌握優秀的職業技能素養,這是他們的基本素質能力,其中涉及下述四點內容。第一,語言能力,應保證雙語主持人可以規范使用普通話和英語,在進行文化傳播時可以靈活轉換雙語語言,良好的雙語主持人需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具有優秀的雙語語言能力。從語言規范方面的內容來看,應對語音、語法和詞匯等進行規范,達到相關的標準要求。第二,對于雙語主持人要求能夠靈活運用采編播技能,這是基于宏觀層面的素質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求協調、參與能力也要滿足有關標準。對于大多數雙語節目主持來看,他們普遍都是身兼數職,如《高端訪談》節目,其中節目主持水均益不但是這個節目的記者和主持人,還是這個節目的編導,屬于全能主持人。第三,雙語播音主持在進行跨文化傳播時,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關鍵的,這是重要的素質能力,結合優秀的電視節目來看,專訪節目中雙語播音主持發揮著重要的組織交流作用,對各種文化都有一定的認識,基于各種各樣文化的交流對象,可以選取文化針對性角度進行分析,如此才能切實增強主持的質量[1]。第四,針對雙語主持人素養,其中文化素養非常關鍵,要求他們要具備夯實的知識、文化底蘊,如此才能實現腹有詩書氣自華,雙語播音主持不但要掌握中國傳統文化,還應對國外文化有所了解。從雙語節目受眾來看,不但有英語受眾還有母語受眾,他們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因此,應對國外文化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如此才能做出優秀的節目內容。

二、基于跨文化傳播視域,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現狀

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下,雙語主持人的培育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會產生諸多問題,雙語主持人才相對較少,未進行過專業的訓練,有些還是半路出家,這使得他們的主持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由于經濟和地理因素等,使得人才培育效果不夠理想。在經濟不發達地區,人才培育方面就有著系列問題,實際進行培育時,也會被全媒體時代背景所影響,極易受到很大的沖擊,若是沒有加強相關方面的重視,將對人才培育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1)雙語播音主持人數量較少?;诳缥幕瘋鞑ヒ曈?,對于雙語主持人來說,他們受到了高度的重視,然而對有關人才的需求相對較多,導致供不應求的情況,促使人才短缺的問題逐漸加劇?,F階段不管是學界還是業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都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有關的用人單位、培育單位,在進行招生及培育工作時,缺乏清晰的人才標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這也是導致現階段漢英雙語播音主持人數量較少的原因。對于該現象,雖然人們提高了對雙語播音主持的了解,加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然而目前的播音主持人數量還是無法適應現階段媒體市場發展的相關需要。對此應持續強化對有關人才的培育,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應加大人才供給,唯有如此,才能持續推動雙語播音行業的進步,實現徹底的變革發展。(2)語言組織不夠靈活。對于雙語播音主持來講,存在著很強的專業性,且要求非常嚴格,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還要靈活運用各種交流技巧。針對雙語主持人的培育,整體表現為存在模式化現象,只是單純地強調硬性條件,而沒有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軟性條件加以重視。對于軟性條件來說,它對主持人自身的文化積累和交流技巧等比較重視,這都要通過后天長時間積累及總結,才能將這些知識及技能內化于心。根據現階段一些雙語主持人實際情況,他們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具體進行交流時,經常會表現出不夠靈活的特點,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對此應持續培育雙語播音主持,在此基礎上促進相關課程的優化設計,在對課程開展設計時,應注重細節部分的把控,注重情景化預設[2]。

三、基于跨文化傳播視域,不同節目雙語播音主持能力

第一,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下,若是節目存在差異,那么對雙語播音主持的要求也將有一定的區別,對于訪談類節目,它包含兩種類型,即談話、專訪。針對談話類節目來看,它具有很強的國際性,其中對于主持人的要求來看,需要他們借助雙語與中外嘉賓和觀眾開展討論。除此之外,該節目還具有非常強的互動性,相關參與人員都具有一樣的表達意見的權利,在這一過程中,也是要求播音主持借助雙語形式進行,對事件及人物面貌進行還原,針對節目中的雙語互譯環節來看,它深受英語愛好者的喜愛。對于專訪類節目,它要求主持人與嘉賓進行互動交流,并對節目主題開展全面分析,保證雙語語法的正確運用,在對各種文化習俗進行翻譯時,應盡可能地尊重其傳統,保證和節目風格及形式相一致。第二,基于跨文化傳播背景,科普類和教學類節目對于主持人素質的要求也非常高,就科普類節目來看,相關內容較為單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對于未知世界往往有著較大的興趣,由此可以看出科普雙語主持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好的,在主持這類節目時,應對相關的科普知識形成全面的認知。除此之外,對于教學類雙語節目,對雙語主持人的要求也很高,要求總體素質應較高,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親和力和幽默感,最為關鍵的是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第三,對于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涉及的旅游類節目,它的要求非常高?;诂F階段經濟的深入發展,促使人們的消費需求顯著提升,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由此還構建了雙語類旅游節目,有助于了解世界各國的風情,該類節目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對于雙語播音主持,在講解國外旅游資源時,要求其具備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應讓觀眾形成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就需要主持具備一定的親和力。針對各種各樣的雙語節目,對播音主持的要求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在開展人才培育時,需全面實現突破[3]。

四、基于跨文化傳播視域,雙語播音主持能力提升對策

(一)確定培養目標以及大環境

針對雙語播音主持人進行培育,需先制定科學的培育目標,對大環境進行全面分析,也就是了解所處的時代背景。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中,為實現國與國的有效文化交流應將雙語主持人當作文化傳播的橋梁,有效發揮文化傳播的作用,將其當作培育目標。針對培育目標,具體來講,教育是為了促進不同教育機構具體化發展。根據社會領域發展需要,制定科學的培育目標,按照培育對象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想要更好地滿足各行業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滿足各個年齡段受教育人員的學習需要,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多個級別、類型的院校。有助于全面掌握雙語主持有關的信息,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促進創新發展培育人才政策的實施,唯有制定科學的培育目標,了解實際的需求,才能培育出優秀的人才,使其較好地適應時代背景的需要,繼而達到培育目標。

(二)深入挖掘雙語播音主持人才

從雙語播音主持來看,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是人才短缺,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對雙語播音人才進行深入挖掘。結合人才短缺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們對該方面的認知不夠全面,沒有掌握有關的問題。對此應提高對相關內容的宣傳力度,結合跨文化傳播視域,提高人們對該專業特殊使命的認識,培育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加強有關人員對雙語播音性質的了解,以促進專業人才的進一步挖掘,幫助其構建良好的培訓環境,進一步提高雙語播音主持的社會地位,提高它在人們心中的認同度,為雙語播音人才的挖掘工作奠定夯實基礎。

(三)加強多方面素質的培育

加強對雙語播音主持綜合素質的培育,在此之中應涉及專業、政治和身體素質。針對專業素質來看,這是雙語播音主持的根本,為有效培育雙語播音主持人,需先對有關專業素質進行培育,明確相關的素質要求,通過有效的指導來培育主持的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增強他們的專業素質,如此才能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中促進文化的全面傳播。對于播音主持來說,其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在進行培育時最為重要的部分應是政治素質的培育,應保證他們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科學的政治思想,借助科學的思想理論對雙語播音主持人進行培育。另外,從總體上來看,最基礎的素質還是身體素質,不但要具備優秀的外在條件,還應具備優秀的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形成較高的專業和政治素質,為其提供可靠保障。

(四)根據時代特點拓展業務

基于國際化的深入發展,在時代發展中,對雙語播音主持進行了重新定義,由此也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增加了其覆蓋的范圍及領域,不但有著一定的引領時代發展的作用,還對時代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根據傳統意義來看,雙語播音主持是基于廣播電視等視聽媒體中開展雙語語言跨文化交流的活動。針對現階段社會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斷融合的情況下,不再單純地限制其業務范圍,需盡可能地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與雙語播音主持開展全面契合的人才輸出,以便更好地滿足人才發展的需要,從而達到人才需求的目標。對此,針對課程設計及發展,需結合新時代媒體特點開展業務訓練,強調非電視主持創作,進而培育綜合性雙語主持人才,全面滿足雙語主持人業務技能的需要。

(五)強化政治素質培育,提高文化認同

針對雙語播音主持來說,其涉及的領域需要對文化發展以及國際事項開展研究分析,這就需要他們具備較強的政治覺悟及意識,唯有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才能以此為出發點進行文化傳播,進一步延伸他們的國際視野,根據客觀角度分析世界的發展趨勢,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對此,在開展跨文化雙語人才培育時,需加強對政治素養的培育,對雙語播音人才的政治行為進行約束[4]。實際來看,在進行雙語播音主持學習時,應持續加強對政治理論的學習,掌握國防教育知識,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時事政治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構建國際性政治課程,以便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國際政治文化發展情況,防止產生國際性政治錯誤。另外,還應加強對國內外政治方面術語的學習,以促進語言傳播有效性及準確性。

(六)強化國際交往能力的培育

對于雙語播音主持來說,有關的素質能力涉及多方面內容,應增強國際交往能力,切實做到有效交流,具備一定的雙語掌握能力,可以靈活運用先進技術設備,促進各個群體的有效交流。借助各種各樣的影像資料,使交流者形成直觀感受,在進行傳播時,應強調規則化和儀式化特征,對于各種各樣的情境,應掌握相應的規則要求,除此之外,還應需具備優秀的語言能力以及變通能力,唯有提升其國際交往能力,才能有效增強節目主持質量。

(七)提升國際思維能力的培育

對于雙語播音主持,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文化及思維,基于不同的文化環境和生活,人們的思維方式是有一定區別的,在進行跨文化傳播時,需具備較強的國際思維能力,如此才能科學應對工作中的難題。對此,應延伸主持的眼界,對其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增強國際思維的應用能力,基于激烈的競爭中尋找合作,唯有促進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才能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5]。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跨文化傳播視域下,對于雙語播音主持來說,實際進行發展中,還有著一系列的問題,基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應立足于多個層次開展分析及總結,有計劃地開展課程設計及規劃,培育出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播音人才??傊?,在跨文化傳播背景及各種環境中,對于雙語播音主持進行培訓,都要持續開展探索,應明白人才培育的目的是提升重視及宣傳流動,強調對專業人才的培育,了解人才培育目標和培育的重要任務,唯有掌握事物的內涵,才能制定科學的發展方向,培育出這方面的人才?;诳缥幕瘋鞑ヒ曈?,對于雙語播音主持的培育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需要人們一起努力完成。

猜你喜歡
視域雙語跨文化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跨文化的兒童服飾課程初探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三維視域下的微電影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