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危重癥孕產婦臨床搶救的治療應對措施分析

2022-12-10 08:14
哈爾濱醫藥 2022年6期
關鍵詞:產科孕產婦發病率

楚 柯

(商丘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急危重癥孕產婦就是孕產婦自妊娠至產后42d 出現對孕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疾病,其會導致孕產婦或胎兒的死亡率增加[1]。本文以急危重癥孕產婦為重點,探究其給予有效搶救措施進行治療的效果,以期為類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40例急危重癥孕產婦作為觀察組,選取同一時期正常的40例孕產婦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為(27.6±3.1)歲,孕周(24~37)周,平均孕周(31.4±1.9)周,有26例初產婦,24例為經產婦;對照組患者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8.6±3.4)歲,孕周(23~38)周,平均孕周(32.1±2.1)周;初產婦和經產婦依分別為28例和22例。兩組患者孕周等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80例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且精神狀態較好。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者;排除無法有效配合者;排除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正規的產檢;研究組一經確診即刻入院,并轉入ICU 病房,由產科、ICU 主治醫生合作,并邀請其他科室主治醫生參與其中,為急危重癥患者擬定一套高效、安全的綜合救治方案,包含疾病診斷、孕產婦機體器官保護、改善患者水電解質紊亂等。在此基礎上,成立相應的搶救小組,醫護人員收到搶救信息5min 內迅速趕至現場,保證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診斷,護理人員要準備好搶救工作所需的器械、物品,并做好病情觀察、記錄等工作,產科和ICU 的醫生要注意依據患者實際情況提出合適的終止妊娠方案。急危重癥孕產婦發病原因及搶救方法如下:貧血:讓患者擴充血容量,補葉酸、鐵劑等,叮囑患者禁止飲用咖啡、濃茶等;妊娠合并心臟?。喝绻l生栓塞的患者,給予肝素予以治療;心力衰竭者則給予利尿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妊高征:可給予引產、剖宮產,盡可能減輕對母嬰產生的傷害。子癇:對患者進行改善酸中毒、利尿等治療處理。分娩期并發癥:如果患者發生產后出血,要及時進行止血,給予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療,嚴重出血量給予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對失血性休克者,采用抗休克、清宮等處理。存在先兆子宮破裂患者,注意控制患者的子宮收縮,給予吸氧、補液治療,通過手術使患者順利完成分娩。

1.4 臨床觀察指標:注意記錄研究組發病原因等;詳細記錄并對比兩組產檢及高危因素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21.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急危重癥病例分布狀況:妊娠合并癥、妊娠特有疾病及分娩期并發癥作為急危重孕產婦的重要疾病,其中,產科出血發病率最高,詳見表1。

表1 分析觀察組患者分布情況 (%)

2.2 比較兩組產檢及高危因素狀況:兩組患者高危因素存在比例有統計學差異,且觀察組正規產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產檢及高危因素 (%)

3 討論

據調查,急危重癥孕產婦發病率約為總數的15%,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孕產婦及圍生期兒的生命安全[2]。早發現、診斷及治療,對于提升急危重癥孕產婦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ICU 作為醫院具有現代化設備、綜合性特點的現代化病房,也是成功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ICU 配置一套規范的救治及監管措施,包含生命輔助治療、監測生命指標等,進而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對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提高重要的保障。產科與ICU 聯合作為臨床治療急危重癥孕產婦的主要方式,這兩個科室聯合起來,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的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搶救成功率[3-4]。產科醫生也愿意與ICU 聯合,這種救治措施能有效彌補自身對急危重癥孕產婦搶救、管理方面的不足之處,依托ICU 嚴密的監護設備、救治方法,促使搶救工作更加規范,大大提升急危重癥孕產婦救治成功率。產科出血、妊高征等作為威脅孕產婦生命安全的危險因素,產科出血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最常見的病因[5]。分析可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剖宮產發生率較高,導致兇險型前置胎盤等圍產期并發癥發病率明顯提升,導致產后出血成為產科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妊高征作為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國內報道其發病率為9.4%,該疾病也是孕產婦或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6]。隨著孕婦妊娠進程的進展,孕婦生理機能有所改變,使得孕婦機體臟提承受的負擔增加,極易誘發腎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合并癥,對母嬰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本研究證實,妊娠特有疾病、分娩期并發癥等是急危重癥患者的主要疾病,產科出血發生率為40%,妊高征處于第二位,占25%。因此,臨床要注意針對不同的危險因素及早進行治療,是臨床控制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的要點。有學者研究指出,危急重癥孕產婦給予產科結合ICU 治療,不僅能縮短患者住院所用時間,也可以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促使患者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7]。一般產后出血量多、病情急,患者因血容量明顯下降,極易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要及早對患者出血量進行估計,快速給予止血、搶救治療,創建靜脈通道,為患者補充血液、新鮮血漿等血容量,并注意糾正患者酸中毒情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避免出現腎功能衰竭[8]。妊高征應該采用對母嬰影響最小的方法進行處理,必要情況下終止妊娠。本研究證實,觀察組與對照組高危因素存在者所占比例依次為65.0%和25.0%,且觀察組正規產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上述結果證實,一些產婦并未按時到醫院接受正規的產前檢查,導致妊娠危急重癥極易發生誤診、漏診的情況,從而威脅著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而接受正規的產前檢查、及時給予恰當的干預,便于及時篩查出患者妊娠期高危因素,減輕孕產婦急危重癥發病程度。由此可知,產科出血、妊高征等是急危重癥孕產婦的危險因素,臨床要注意做好產婦產婦檢查及高危篩查工作,不僅可以降低急危重癥發病率,也能提升搶救成功率。而急危重癥孕產婦給予產科結合ICU治療,不僅可以提高臨床救治效果,也能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急危重癥孕產婦患者接受產科聯合ICU 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產婦的妊娠結果。在此基礎上,重視做好孕產婦保健工作,有利于提高產婦對相關知識的認知,降低產婦并發癥發生率。

猜你喜歡
產科孕產婦發病率
孕產婦分娩準備的研究進展
多曬太陽或可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
助產士主導鎮痛分娩管理模式在產科中的應用效果
孕產婦死亡24例原因分析
ARIMA模型在肺癌發病率預測中的應用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宮內節育器與宮頸糜爛發病率的臨床研究
探討護理干預在妊高癥孕產婦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