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對話·思辨·扮演
——道德與法治互動式教學實踐

2022-12-16 21:40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秦馀小學校
小學教學研究 2022年35期
關鍵詞:互動式角色扮演法治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秦馀小學校 蔣 蕓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由成長中的“我”為原點,從“自我認識、我與自然、我與家庭、我與社會、我與國家和人類文明”等方面逐層拓展、科學編排。課堂上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與學生的思維情感發展相契合,突出了情感邏輯、生活邏輯、知識邏輯相統一的學習特征。

教師在互動式教學實踐中,應緊扣教材目標和生活實際,創設豐富多彩的主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思辨、對話中,理解知識內涵,增強情感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強調德法兼修和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智慧與情感相互激蕩的和諧環境中,提高辯證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具備高尚品質、法治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新時代公民。

一、營造生動情境,激發道德認識

教育家杜威認為“思維起于直接經驗的情境”,正是情境的內在的、獨特的不確定性,才使探索得以存在。這足以看出,運用情境互動式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思維能力、道德素養的提升起著推動作用。

(一)走進情境,品味生活話題

情境是連接思維的橋梁。教師在互動式教學中,要基于學生對社會問題的基本判斷,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富有生活氣息的交流互動中,將已經習得的知識和經驗遷移到課堂所創設的情境中,并能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我們不亂扔》時,課始,教師說:“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來游覽校園吧!”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播放學校環境視頻時引導:“這里有挺拔的松樹,漂亮的銀杏樹……”“咦,這里亂糟糟的,到處是果皮紙屑?!苯處焼枺骸澳阆矚g身處哪種環境?為什么?”學生交流后教師繼續追問:“怎樣才能打造清潔、衛生、美麗的校園?你們愿意用行動去保護環境嗎?”學生的道德認識被激發,迅速融入“保護校園環境”的情境中。

走進情境,品味生活,教師要擴大公共視野,將學生的思維經驗置于實際的話題情境中,讓學生在現實生活場景的思考對話中,增強保護公共場所衛生的文明意識,明白保護環境既是一種文明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

(二)走進情境,設計有效問題

情感與認知緊密關聯。課堂教學中,教師提供情境素材后,要用有效的情境問題去觸及學生的情感、意志和精神需要,引導學生在情境互動中,經歷思考、體驗、感悟這一完整的過程,助力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情境問題的設計要直接、要明確,更要邏輯分明、層層遞進,有針對性和指向性,讓學生基于現實問題,在感性與理性的互動中對問題原因進行歸納總結,將知識經驗轉化為良好的思想品格與思維方式,最終得到情感的升華。

無論是設計符合情境的有效問題還是品味生活的話題,都是幫助學生置身在生活場景中,在與情境的交互中感受生活、感悟情感,進行多樣化體驗,從而達到寓身于境的效果。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習者身心的共同參與,還有利于學習者知識的建構。走進情境,幫助學生學會恰當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激發道德認識,為健全人格奠定基礎。

二、對話交流合作,強化道德觀念

對話,既是生生之間的觀點交流,也是師生之間、生本之間的情感互動。有效的對話,不僅能促進知識的內化,更有助于強化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對話,要找到恰當時機,教師要突出主題,啟發學生結合自身的所見、所思,先獨立思考,再進行組內交流,分享看法。

(一)小組合作,自由表達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掘每個學生的優勢,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從多角度感悟知識的價值。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慧眼看交通》時,教師提問:“你怎樣看待身邊的交通問題?”學生分別提出了“道路擁擠”“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不同的觀點。教師趁機啟發引導,請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表達各自的觀點,舉例說明,并在組內分享自己的想法,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激烈、生動的情感碰撞中,相互啟發,表達正確觀點,理解和體會這一課所蘊含的道理和意義。

當小組合作、自由表達陷入迷?;虺了紩r,教師要及時啟發學生反思相關經歷,深挖問題的本質。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大家排好隊》時,當教師拋出話題后,學生都知道生活中需要排隊,但并沒有掌握排隊規則,不理解禮讓排隊是文明的更高表現。在學生自由表達爭論得面紅耳赤時,教師及時調整學生的思考方向:“很多人擠在一起,也容易發生危險……哪些場所要排隊?怎樣排隊更好?”這些問題一提出,學生小組對話的熱情又被激起。學生自由暢想:“不排隊沒秩序、不文明、不公平?!薄坝螛穲?、食堂、銀行等各個公共場所都要排隊,先來后到,保證公平,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大家?!薄耙咔槠陂g,只要在人員密集的地方或公共場合,都需要排好隊,保持一米線的安全距離?!?/p>

教師的及時引導,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明確了排隊規則,強化了文明禮讓的道德觀念。

(二)生生互動,廣開言路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對話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生生互動中,強化對思想道德觀念的理解和內化。

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家中的安全與健康”這一單元時,教師邀請學生到臺上陳述生活經驗和獨特觀點,說一說家中安全用電、防溺水、防摔傷等相關常識,同時臺下學生也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進一步明確安全健康行為,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和家庭安全防范意識。此單元教學中,教師還可創設“我來問,你回答”的生生對話活動。教師問:“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隱患?怎樣避免發生危險?”各小組在討論交流后,派出一名代表到臺上演講。同學甲提問:“如果摔倒擦傷怎么辦?”臺上學生詳細講解相關安全預防措施,介紹“創可貼、紗布、紅藥水”等藥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教師可在恰當時機,依托話題情境,提出核心問題:“哪些行為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以此引導全班學生開展有效交流,從多方面相互汲取經驗,掌握安全常識,強化安全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三、思辨推理論證,深化道德意志

(一)頭腦激辯,知法守法

教師在互動式教學中,要強調學習的深刻性和思辨性,引導學生在分析、推理、判斷中,強化思想道德意志。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我們所了解的環境污染》時,教師要求學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結合實際生活,探討環境污染的危害。課堂中人人都可自由發言,提出減少污染的有效辦法。

教師問:“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有哪些性能、哪些危害?”學生可以任意設想,擺脫固有觀念的束縛,在生活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不僅從課堂中學到了知識,教師還將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法治”意識灌輸給學生,讓他們從小學習法律知識,并能用學到的知識辨別生活中的不恰當行為,知法守法,為未來培養優秀的建設者奠定基礎。

(二)激發思考,貫徹意志

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組織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情境中經歷一場頭腦風暴,了解相關法律的內涵。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知法守法,依法維權》時,教師圍繞“遵守法律”和“維護權利”為學生創設了創造性思維辯論環境,組織正反雙方進行辯論,學會運用法律知識分析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問:“觀看資料,說一說你對高音炮對抗廣場舞的看法?!苯處熤鞒?,拋出話題指明方向,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反駁與辯論中,正確選擇合法、智慧的維權方式。教師說:“廣場舞是否超越了權利邊界,是否侵害了他人的權利?”甲方:“跳廣場舞,侵犯了業主休息的權利,可以通過法律規范和約束跳廣場舞的行為,化解引發的矛盾?!币曳剑骸吧鐣屡c規范并行才能解決根本矛盾。老年人需要健身娛樂,只是迫于場地缺失的現實,小區業主以暴制暴的方法,超越了法律范圍?!苯處熥穯枺骸斑\用違法方式維護自身權益會造成什么后果?合法維權的做法途徑有哪些?”教師以賞識的語氣,激勵學生多方面設想,輪流發言,引導學生掀起一次又一次頭腦激蕩,把自己想到的合法的做法條理清晰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在話題辯論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反向思考能力,并在辯論和思考中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貫徹法治意識,逐步學會依據法律處理問題的方法。

四、角色扮演體驗,踐行道德文明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是模擬現實社會中的某些情境,讓兒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嘗試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體驗情感,并通過及時的反饋和教師指導,了解別人的需求和感受,從而更好地掌握與角色相適應的行為及規范。 “角色扮演”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能更好地促進兒童右腦的發育,以及語言的表達及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提升。

例如,教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生命最寶貴》一課時,學生通過扮演“陽陽”這個角色感知到“孕育,生命來之不易”后,小生命“陽陽”終于來到了這個世界。隨著“角色扮演”的深入,整節課來到“養育,生命成長不易”這個環節。通過設計“陽陽分享名字的含義”這一教學活動,學生感受到每個人的名字看似普通,其實都蘊含著父母和家人的希望和美好祝愿。此時,學生“角色扮演”的展示興趣被激發。在課前已制作姓名牌的基礎上,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名字的含義,整個課堂達到了高潮?!敖巧缪荨睂ⅰ瓣栮枴边w移到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踐行道德文明,像這樣指向實際生活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更有意義。

融入“角色扮演”,實現的是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性、趣味性與實踐性的交會。學生可以沉浸在貫穿整個課堂的精心創設的角色中,根據教學實際確立角色,體驗“陽陽”“冰冰”“蘭蘭”……的道德成長世界,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梢猿两诮滩闹幸呀洺霈F的角色里,也可以從課堂創設的“角色扮演”中走出,展示真實的自我體驗。

總之,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在以上論述的四種互動式教學中,要以學生的主體情感為基礎,引導學生在對話交流、角色扮演、小組辯論等多樣化的交流實踐中,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同時,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入生活化的生動場景,組織學生在思辨性、探究性、趣味性的實踐活動中,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去踐行精神文明內涵,讓學生在豐富獨特的對話思辨中,自我建構知識體系,提升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互動式角色扮演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初中美術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
角色扮演游戲
人大戰“疫” 法治為要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領下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探索
摭談初中英語課堂互動式教學策略
談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實施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角色扮演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