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牌”為媒,提升低年級學生的運算素養

2022-12-16 21:40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實驗小學袁萍英
小學教學研究 2022年35期
關鍵詞:撲克牌活動課運算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實驗小學 袁萍英

運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但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弱化的趨勢,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呢?本文以“牌”為媒,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進行了探究。

一、與撲克牌的意外邂逅

靈感來源于筆者看到的一位家長發的一條微信,介紹的是可以利用撲克牌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認數和簡單計算的啟蒙教育,那些生動有趣的撲克牌游戲讓筆者眼前一亮。筆者想,撲克牌游戲能運用在幼兒園的孩子身上,為什么不能讓它活躍在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空間里呢?撲克牌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娛樂工具,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功能,讓它成為小學數學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游戲中生動活潑地學到許多數學知識,從而陶冶學生的情趣,啟迪學生的心智”。

通過實踐,筆者發現撲克牌游戲操作簡單,作用頗大,是提高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一個好辦法。以下是筆者就其在計算教學中的一個初步探索實踐及應用體會。

二、與撲克牌的親密接觸

(一)讓數學練習有聲有色、不再枯燥

在新課標理念下,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玩樂中感受到成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在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中,利用撲克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數、口算能力,讓鞏固練習不再枯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筆者設計了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撲克牌”游戲,并在數學課上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實施。

1.大魚吃小魚

玩法:2人一組,每人拿1~10的撲克牌各10張。牌面朝下,每人依次翻牌,牌大的一方如果說對幾大于幾或幾小于幾,這兩張牌就歸他;說錯了,則各拿自己的牌隨意插入原先的牌中,再翻其他的牌進行游戲。

游戲點評:這個游戲非常簡單,適合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1~10各數及熟練掌握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剛認識數及“>”“<”符號,借助這一撲克牌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從實物向符號、由形象到抽象的過渡,提高學生的認數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搶牌

玩法:2人一組,將一副撲克牌(拿出J、Q、K)洗勻,每人摸一張牌,同時翻開放在桌上,看誰能又快又準地報出兩張牌上數字的和或者差(游戲前約定好),誰就能贏得這兩張牌,最后誰的牌多誰就勝出。

游戲點評:在學生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后可以安排這個游戲。很多學生課后或午休時間也在玩搶牌游戲,有的還加大難度,把J、Q、K也放進去,把J看成是11,把Q看成是12,把K看成是13,然后再玩;有的自己進行了創新,輸的學生表演一個節目,增強了游戲的樂趣。

3.湊牌(“湊十”練習)

玩法:用1~9共36張牌,洗勻后兩人依次翻牌,并整齊地放于桌面上,當有兩張能湊成十時,就連帶中間的牌一起拿走,誰翻的牌,就由誰拿走。最后誰手上牌多誰就勝出。

游戲點評:曹培英教授在他的書中也提到過這種撲克牌游戲,當時他看到這樣一個精彩片段:桌上牌為6、7、9,“第二輪翻牌,乙翻出4,本可以把四張牌都拖走,不料甲眼疾手快,立即翻牌,壓住了4,乙只能遺憾地再次翻牌,翻出了1”,這時上面的牌為6、7、9、4、9、1?!吧厦嬗袃蓮?,該怎樣拖呢?乙在思考,甲不耐煩了,催促‘快點’。原以為乙會拖走四張,誰知乙只拖走兩張,露出4,又可以再次把剩下的牌全拖走?!边@樣的撲克游戲寓算于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既鞏固了知識,又增長了智慧,是名副其實的思維體操,真正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4.猜數

玩法:2人一組,將一副撲克牌(拿出J、Q、K)洗勻,每人依次摸一張牌,一人做加法,一人做減法。比如,一人看到對方的牌是7,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先不給對方看,而是告訴對方兩張牌的和是15,讓對方猜自己手中的牌是幾。如果算對了,這兩張牌就歸對方;如果算錯了,則歸自己。摸完后雙方交換。

游戲點評:這是在學生學完退位減法后進行的練習,退位減法比進位加法難一些,讓學生在游戲中發展逆向思維,可以突破難點,學生更易接受。

(二)讓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煥發活力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每冊教材中都安排了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學校在深化課程改革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學校每學期安排的數學課時數相對于教材的課時數來說,還是比較寬裕的,所以每周筆者盡量上一節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將撲克牌游戲穿插于活動課之中,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扎實的運算能力,讓計算教學的課堂充滿活力。以下是筆者結合教材,通過活動課用撲克牌游戲進行教學的一些實踐與做法:

1.滿意100

活動方法:從撲克牌中取1~9的牌各兩張,再添一張10,這19張的各點數加起來剛好是100,洗牌后,可以把各張牌上的點數進行連加,看總和是不是100。也可以做減法,從100開始連減看結果是不是0??梢詡€人比賽,也可以小組比賽,在全部正確的情況下,再看比賽時間。

活動點評:這個活動適合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后進行。由于增加了比賽環節,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每次累加都須先記住前面的和,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記憶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同時也是一種意志力的鍛煉。

2.算“24點”

活動方法:人數不限。準備1副牌中1~10的牌。洗牌后放成一疊,摸出4張牌,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使結果是24,先算出的獲勝,這四張牌就歸他。如遇算不出24點的情況,將這四張牌放入這一疊中重翻四張,一副牌摸完后,看誰的牌多,誰就贏。這一活動如果在三年級以上學生中開展,可以要求學生列綜合式子以增加難度。

活動點評:學習了加、減、乘、除后,就可以開展這一活動,看似普通的一個活動,不僅改善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思維品質,還提高了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

在進行撲克牌游戲的過程中,筆者還鼓勵學生對游戲進行改進和創新,有好的建議我們就進行實踐,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有創造性地思考、探究。

(三)讓親子學習精彩紛呈、樂趣無窮

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一上小學就買了各種各樣的練習冊、提高卷,孩子有苦難言,逐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試想,如果用撲克牌游戲代替枯燥無味的口算作業,讓孩子在“玩”中學,“趣”中練,那將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以上介紹的游戲都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在游戲中可以促進親子交流,改善親子關系,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家長也可以針對孩子的薄弱之處,有的放矢地幫助孩子進行練習。另外,因為孩子小,計算能力肯定沒家長強,有時家長可以故意輸給孩子,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孩子的學習自信心,使其對數學產生興趣。

三、對撲克牌的再認識

實踐證明,撲克牌游戲與數學口算教學的結合,深受學生與家長的喜愛。首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钡湍昙墝W生年齡小,持續學習的時間較短, 在“寓教于牌” “寓學于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提高了。其次,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在學校組織的年級組口算比賽中,筆者所教的兩班學生獲得一、二等獎。最后,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撲克牌游戲中,學生能無拘無束地和教師、同學、家長交流、活動,學生更加陽光、健康地成長,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親密。

在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利用撲克牌為媒介的數學游戲還有很多,不僅可以運用在計算教學中,在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應用分類知識,提高記憶力、專注力和判斷力等方面都可以運用。因此,教師要做有心人,不斷地去發現和創新,真正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本質,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撲克牌活動課運算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在低年級的實踐與探究
重視運算與推理,解決數列求和題
巧算撲克牌
混亂的撲克牌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實踐探索
長算式的簡便運算
活動課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知識歸納
撲克牌中的數學
取經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