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能力提升要素研究
——針對不同入職年限教師的調查報告

2022-12-17 10:07尹元華張德寶馮占營郭榮春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職業高職素養

吳 娜 尹元華 張德寶 馮占營 郭榮春

(1.山東交通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3;2.濟南職業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一、調研背景及意義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在產業升級、經濟轉型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目前我國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轉變,從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生產轉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跨行業、跨領域、跨專業等特點,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要求遠遠高于傳統產業。目前我國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供給嚴重不足,對產業轉型升級速度產生了影響[1]。培養對接產業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亟須解決的問題。教育引領與服務能力要顯著增強,包括教育對城市經濟轉型、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引領和服務能力要進一步增強,對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都有基本要求。

高素質高質量職業人才培養對高職院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挑戰。高職院校的師資質量直接影響高素質職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質量。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高職類院校1468所,專任教師約55.6萬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比約為40%。為提升雙師型教師比例,通過建設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選派教師研修訪學、培育教學創新團隊等方式進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全面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高職院校高質量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國家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核心任務。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是高職教師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高職教師的能力提升需求和提升途徑與策略一直受到學者的關注。劉曉杰、杜娟研究了高職教師專業化成長規律、成長需求和成長路徑,認為高職教師能力提升需求包括教學能力、信息化運用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提升途徑包括政治素養、師德素養、理論素養和能力素養四個方面[2-3]。焦曉駿通過高職教師訪談方式研究發現,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影響因素包括個人特質、觀念態度、職業規劃、政策與環境等主觀和客觀因素,專業能力提升路徑的關鍵在于內部動力的提升[4]。姜運隆研究認為通過構建創新平臺、創新體系和創新驅動模式的教學能力提升路徑可以推動高職教師在跨界合作與探究中實現教學能力提升[5]。齊常輝研究了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影響因素和阻礙能力提升的現實障礙,提出從教師個體、學校管理和企業協助三個層面實現高職教師能力提升策略[6]。何婉婷、趙計平分析研究后提出通過構建職業-標準-課程的培養模式可以化解高職教師在教學能力提升中存在的困境[7]。周金容針對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進行研究,提出通過改變觀念、深挖資源、建立共同體、強化培訓等策略實現教學信息化能力提升[8]。王珍珍研究了高職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科研能力提升困境,明確提出通過科研能力的生態位擴充策略和生態位分化策略實現科研能力提升[9]。綜上所述,盡管對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研究較多,但研究內容只是籠統地提出了建議或路徑分析,缺乏針對不同入職年限的高職教師能力提升需求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本文通過對高職教師不同入職年限對能力提升需求不同進行分析和研究,針對能力提升需求實施分階段、差異化的引導和培訓,激發高職教師能力提升的熱情和決心,促進高職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調研基本情況

設計調查問卷,針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師能力成長需求進行問卷調查。調研對象為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師,調研學校為6所,其中山東省內高職院校3所。調研問卷的設計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調研對象的基本信息,如參與調研人員的學校、參加職業教育工作年限、職稱和工作類型等內容;二是調研的主體部分,包括能力提升的側重點和影響因素以及工作中影響能力提升的突出問題;三是調研不同入職年限在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和工程倫理素養三方面提升的不同需求。調查問卷共發放400份,收回382份,回收率95.5%。

三、調研內容分析

通過對調研樣本數據進行統計、歸納、分析,形成以下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能力成長需求調查報告。

(一)高職教師能力提升需求的總體狀況

高職教師能力提升需求包括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等多個要素,調查問卷顯示對能力提升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占比分別為90%、81%和71%,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位居第4位和第5位,占比為57%和49%。分析發現,對于不同入職階段的教師具有明顯不同的能力提升需求。入職時間不足5年的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是非常急需的能力提升要素;在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提升需求中,81%的教師認為實踐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入職5年以上的教師對職業素養的提升需求較為迫切;而入職8年以上的高職教師開始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影響教學能力提升的各要素的狀況

將教學能力提升的影響因素進行細化處理,共給出影響教學能力提升的10個要素,調研結果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專業實踐能力、專業理論知識、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教學價值觀和激勵機制。調研顯示,82%的教師認為專業實踐能力是影響教學能力水平的第一要素;74%的調查者認同專業理論知識會直接影響教學能力提升;而68%和50%的教師則認為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和教學價值觀是促進教學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教學激勵機制對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位居影響要素的第5位。問卷選項中的同行競爭機制和教學監督與評價機制兩個因素排在最后,說明參與問卷的高職教師認為這兩個因素對促進教學能力提升影響最小。這也從側面說明,高職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是內在因素作用的結果,而外界競爭、監督、評價等因素必須通過激發調動內在因素才能發揮作用。

(三)教師入職年限與能力素養提升需求之間的狀況

對高職教師入職年限和能力素養提升需求關系進行調研和分析。在高職教師專業能力需求(11項指標)、綜合能力需求(4項指標)和工程倫理素養(7項指標)中,不同入職年限的高職教師對這三方面能力需求要素具有不同側重點。入職1年以內的高職教師,注重專業知識講解能力、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升,而師德素質的提升是工程倫理素養中最重要的,排在第1位。入職2-3年的高職教師認為教學設計能力、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是最重要的專業能力提升需求,師德素質和職業素養在工程倫理素養中排在首位。入職4-6年的高職教師認識到專業的理論深度和抗壓能力急需提升,同時開始注重對教學從事專業的關注。入職7-9年的高職教師開始注重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和前瞻能力,是專業基本能力和工程倫理素養中需要提升的能力要素,抗壓能力需求在此階段被特別看重。入職9年以上的高職教師則注重專業綜合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教育激情,他們把這些作為能力素養提升的首位需求。

(四)教師崗位工作中與專業相關的問題狀況

對目前高職教師崗位工作中存在的與專業相關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90%的高職教師認為專業教學與實際工作脫節是最突出的問題,其他問題依次是缺乏行業背景、缺乏專業技能、實際動手能力差以及學校政策導向不明確等。80%的高職教師承認缺少專業的行業背景,同時專業技能缺乏也是目前教師崗位工作中存在的較為突出問題。很多高職教師大學的專業學習側重于理論知識,對專業技能掌握不足。另外,學校政策導向的不明確也是影響高職教師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

四、調查結論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到高職院校教師能力成長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要素是共性的。調查中涉及的能力提升需求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為技術能力、學科基礎和職業素養。這三個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共同促進高職教師職業能力提升。

(一)技術能力是高職教師能力提升需求的核心要素

高職教師的技術能力包括專業技術能力和教學技術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是高職教師為解決專業實踐問題而需要具備的技術能力,這需要通過相關專業學習獲得。教學技術是教師通過對教學資料準備、教學過程設計和實施、教學效果評估等環節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得到培養和提升。從調研中可以看到,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是高職教師最重要的能力提升需求。專業實踐能力、專業理論知識是影響教學能力提升的首要因素,而這些恰好是由高職教師專業技術能力決定的,說明專業技術能力對高職教師整體教學能力具有主導性;而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是教學技術能力的重要體現。不同入職年限的高職教師認為專業知識的講解、專業教學設計能力、專業理論深度提升和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分別是入職1年以內、2-3年、4-6年和7-9年對專業技術能力提升的第一需求,表明專業技術能力和教學技術能力提升是高職教師實際工作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

高職教師所教和所學專業相同或密切相關時,更利于教師通過教學過程運用專業技術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講授以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當教師所教專業與所學專業存在較大差距或相關性較小時,就會出現專業所學與實際工作脫節問題,造成高職教師教學挫敗感,影響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積極性,影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教師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不一致也是阻礙高職教師能力提升的突出問題之一。另外,高職教師專業技術能力水平直接影響教師技術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尤其當高職教師入職多年對科研能力提升有較高需求時,專業技術能力水平直接影響科研水平。

教學技術能力直接決定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學技術能力對于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而言是需要重點培訓和加強的。尤其對于入職1-3年的高職教師,教學技術能力的提升是重點。1972年英國著名的《詹姆斯報告》提出“教師教育三段論”,即通過“培養-任用-培訓”三個連續的教師教育階段實現教師培養計劃。入職后,教師培訓是高職教師職業生涯中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通過專業培訓和專門訓練提升課程開發、課程組織和教學能力,是高職教師教學技術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二)學科基礎是高職教師能力提升的關鍵影響因素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師需要精通所教的學科以及心理學、教育學和教學法[10]。精通所教學科就是指專業學科基礎扎實,專業學科基礎對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國外職業教育教師非常注重教師的專業學科基礎,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在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必須經過系統扎實的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才能勝任職業教育工作。專業實踐能力要求高職教師具備與行業和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通過教學的方式將專業知識、職業要求和職業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專業學科基礎對教師教學起到支撐作用,隨著高職教師入職時間的增加,對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的需求逐步提升,專業學科基礎對這些能力提升的助推作用會越來越明顯。調研過程中反映出的在專業理論深度、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專業綜合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是專業學科基礎薄弱的表現。調研中還反映出行業背景缺乏,也是專業學科基礎不足的表現。職業教育為產業和行業的變革提供技術人才支撐,人才培養一定要有前瞻性。如果專業學科基礎不扎實,高職教師對專業變化和行業需求就不敏感,就不能依據行業需求特點進行有效教學,更不能敏銳識別行業變化對人才的需求,使教學和人才培養相對于行業產業變化存在滯后性。

心理學、教育學和教學法都可以歸結為教育科學知識。一個具有深厚教育學基礎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熟練運用教育學相關知識,對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和提升作用。由于我國職業教育的特殊性,部分非師范類院校碩士生、博士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任教,其教育科學基礎相對薄弱。即使是師范類院校畢業生,他們入職前的培養基本上是一種以學科劃分的專業教育模式,其教育科學知識主要是普通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而對職業教育原理、職業教育學和職業教育心理學等知識缺乏系統的學習和掌握[11]。這些原因造成新入職教師對職業教育教學過程往往缺乏掌控能力。 一個熟練運用教育科學相關知識、尊重學習規律、把教學過程設計得趣味十足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教學效果。相反,一個不注重學習規律且不能有效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職教師,其教學效果必定一般。加強和提升高職教師專業技術學科和教育學科水平及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職業素養是高職教師能力提升的內涵要素

當代著名的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斯普朗格在20世紀初提出師范教育需要強調教師人格陶冶的重要性,此觀念對德國、希臘、意大利、英國等國家的教師教育事業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通過教育要把人的創造力激發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這個教育過程需要教師完成[12]。教師的職業素養對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具有決定性影響。學生良好素質的養成需要具有良好素養教師的引導和示范,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調研中存在的教學價值觀和工程倫理素養提升需求都是高職教師職業素養層面的問題。教師職業素養包括教育思想素養、職業道德素養、心理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其中,教育思想素養是教師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高職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教育思想素養;職業道德素養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崇高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心理素養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必備條件,良好的心理素養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不急不躁、潤物無聲,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是全面的、持續的和無止境的,貫穿于高職教師職業生涯的全過程。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任務,只有熱愛教師職業,懂得教學藝術,具有對教育事業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發出自身的工作熱情,才能為培養人才盡心盡力,才能提高職業人才培養質量。

五、結語

通過調研問卷和對調研結果的統計分析顯示,不同入職階段的高職教師對能力提升的需求不同。隨著高職教師入職時間的增長,對能力提升需求依次是教學能力、職業素養、專業實踐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科研能力等。其中,教育科學基礎是入職1-6年的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和提升的能力。遵循教師成長規律,通過專業培訓、教師自學和專家指導等方式實現教師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方面的提升能力,有助于高職教師入職后快速成長,體驗教育教學的樂趣,增加對職業的熱愛,提升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

猜你喜歡
職業高職素養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集合學習中的數學素養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強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長素養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高職教育動畫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