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勞動文化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價值和實現路徑

2022-12-17 10:07林姣姣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勞動者培育勞動

林姣姣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源。勞動與文化密不可分,人的勞動實踐是勞動文化產生的基礎,勞動教育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實踐[1]。高校勞動教育被窄化為生產勞動、被泛化為社會實踐、被異化為懲罰手段,核心原因是缺少勞動文化的浸潤,大學生對自身的勞動者身份普遍缺少文化認同。新時代勞動文化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高度彰顯勞動的本真價值和意義。根據高校勞動教育的現狀,將勞動教育與勞動文化相結合,探尋勞動文化的育人價值和實現路徑,提高勞動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新時代勞動文化的主要內涵

新時代勞動文化是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汲取我國社會發展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人民的勞動精神和勞動品質[2],逐步形成的強調回歸勞動的本體價值,高揚勞動者的主體地位,塑造勞動者的勞動精神的文化形態。

(一)回歸勞動的本體價值

勞動具有決定人存在和發展的本體價值[3]。首先,勞動是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的體力和智力外化的重要載體,勞動創造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人通過勞動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進而促進人自身的不斷解放、全面發展和自我實現。其次,勞動也是個人社會化的基本途徑,個人在勞動中通過與他人的競爭與合作而產生社會關系,勞動為個人帶來物質和精神的豐腴,使個人獲得社會的認可。最后,勞動促進個體成事成人?;貧w勞動的本體價值能夠引發人們思考“為什么要勞動”和“為了誰而勞動”等勞動教育的根本問題,引導人們平等看待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杜絕不勞而獲等不良社會心態,培育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使人們真正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崇尚勞動,自覺錘煉自身的勞動技能,成為能勝任所從事工作的合格勞動者。

(二)高揚勞動者的主體地位

勞動本質上是一種主體性實踐,是主體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勞動者是創造社會歷史的主體。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推動著生產力變革和社會歷史的發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勞動的不同形式,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分工不同,都為社會創造了財富,都是值得尊重的。新時代勞動文化強調尊重勞動者和勞動者的創造,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理想,勞動者自由體面的勞動能激發出自身強大的創造力,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勞動者是共享勞動成果的主體。勞動者創造了社會歷史,理應共享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改善勞動環境,提高勞動者待遇,保障勞動者體面勞動、自由生活,是高揚勞動者的主體地位的基礎。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者、維護勞動者的尊嚴和權利的良好社會氛圍,消除輕視或鄙視體力勞動的不良社會風氣,讓勞動者享受勞動創造的美好生活,體悟勞動是幸福的源泉。

(三)塑造勞動者的勞動精神

勞動精神是勞動文化的內核,也是價值引領和思想感召的重要因素[4]。新時代勞動文化引領勞動精神,通過紀錄片、微電影等載體廣泛宣傳勞動者及其事跡,展示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奮勇爭先、實現價值的偉岸形象,以及勞動者在勞動中呈現出來的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的勞動精神,滋養和激勵人們投身于勞動實踐,承擔社會賦予的職責和使命。勞動精神在人民群眾中引發廣泛認同,人們將對勞動的憧憬和熱愛之情升華為高尚的勞動精神,從而以積極昂揚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勞動中,創造性勞動,不斷提升勞動技能,拓展生存空間,提升生活質量,讓勞動精神轉化為物質力量,讓人們在勞動中收獲幸福的生活。

二、新時代勞動文化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價值

新時代勞動文化融入高校勞動教育,提升了勞動教育的文化溫度,在提升勞動認同、重塑勞動觀念、實現以美育勞、培育健康人格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一)根植文化基因,提升勞動認同

文化基因是深深植根于人們靈魂深處和自覺潛意識中的文化因素,一旦植入就會長期而持久地影響和制約著人的行為選擇和自覺性[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人生價值和意義為核心,以心性修養為重點,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國的勞動文化,使新時代的勞動文化飽含東方智慧。新時代勞動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能提高大學生的勞動素養,涵養勞動情懷,培育成熟理性的勞動意識,進而體悟到勞動對個人成長的積極促進作用,提升大學生對勞動的認同。新時代勞動文化弘揚尊重和保護勞動者的地位、權利和榮譽,消除輕視和鄙視體力勞動者的不良社會心理,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和保護勞動者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待勞動者的態度。勞動倫理和勞動價值觀,維護著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大學生在勞動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身心全面發展,提升了其對自身勞動者身份認同的基礎。

(二)凝聚價值共識,重塑勞動觀念

新時代勞動文化是勞動價值觀生成的根源,凝聚了全社會對勞動的價值共識。勞動價值觀是對勞動文化的高度凝練,是勞動文化的核心和內在本質,塑造著勞動者的勞動觀念。新時代勞動文化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培育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大學生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重視精神文化境界的提升,促進精神文化的豐富和自由,從而明晰勞動的價值和前進的方向,使大學生在勞動中教化自我。大學生厘清了“為了誰而勞動”這一勞動教育的根本問題,從而改變輕視體力勞動者以及不愿意成為體力勞動者的勞動觀念,形成了愿意作為勞動者的文化價值觀和愿意成長為社會主義勞動者的文化理想。對勞動的完整認知,重塑了大學生的勞動觀念,讓大學生與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一起,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實現自身的自由全面成長,最終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提升審美能力,實現以美育勞

從根本上講,人類的審美產生于勞動,美就是作為主體的人的自由自覺的特性在生產實踐、精神創作和文化表達上的生動體現[6]。勞動文化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理念,可以培育大學生健康的審美觀,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感受力、審美鑒賞力和審美創造力,發揮以美育勞的獨特育人價值。首先,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升華勞動情感。具備勞動審美能力的大學生,能夠用審美的眼光重新審視勞動和勞動教育,體悟到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都是在共同創造世界,辛勤的勞動者是美的,使大學生認識到勞動的光榮和勞動者的偉大,升華了大學生的勞動情感。其次,審美能力促進自由勞動,提升勞動效率。對勞動的美感體驗,會讓大學生感到身心愉悅,使大學生從被動勞動轉化為主動勞動,成為自由自覺的勞動者,勞動效率隨之提高。最后,審美能力培育創新精神,鑄造大國工匠。求真尚美是工匠精神的內核,創造性勞動,提升勞動產品的附加值,推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業技術的優化升級,有助于大國工匠的培育。新時代勞動文化滿足了年輕一代勞動者在勞動中對美的追求和體驗,使人成為真善美的統一。

(四)強化責任擔當,培育健康人格

新時代勞動文化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生在勞動中塑造陽光心態,提升人格修養,促進其健康人格的養成。一方面,新時代勞動文化培育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勞動過程中的艱辛和疲憊,需要大學生調動自身的意志力才能完成。大學生通過艱苦奮斗克服勞動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實現勞動的預期目標,收獲豐碩的勞動成果,養成做事善始善終的良好品質,提升對自身的內在認同,自信心和意志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新時代勞動文化培育大學生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勞動過程中的分工與合作,明確了大學生在團隊中的責任,提升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大學生在勞動中投入大量的時間、體力、精力和情感,切實體會到勞動對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明晰自身的目標和方向,對社會事業產生強烈的熱情。在勞動中的責任和擔當,讓大學生收獲了幸福感和歸屬感,促進了大學生人格健康發展。

三、新時代勞動文化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實現路徑

新時代勞動文化是勞動教育的有力抓手,將新時代勞動文化融入高校勞動教育,需要高校拓展教育維度、注重文化浸潤、依托實踐錘煉等路徑進行科學設計,最終實現勞動文化的知行合一。

(一)拓展教育維度,提升勞動文化培育力度

把大學生培養成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加強教育引導,從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教學形式三個維度,提升勞動文化培育力度,是完成這一重要使命的前提。一是優化勞動教育課程設置。明確高校勞動文化培育目標,對大學生勞動文化的培育不僅要通過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進行系統的勞動文化教育,而且要以課程思政為契機,以三全育人為抓手,將勞動文化滲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構建協同育人體系。二是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高校要建立一支熱愛勞動教育、文化素養高、教學能力強、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以思政課教師為主力,聘任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非遺傳承人等為兼職教師,不斷加強對勞動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提升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整體水平,進而更新和調整勞動文化的教學內容,使其契合大學生的文化接受話語場域[7],增強勞動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豐富勞動教育教學形式。結合勞動教育的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以及新時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特點,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用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通過勞模故事、勞動技能培訓、勞動成果展示等,深化大學生對勞動文化的直觀感受,提升勞動文化教育實效。

(二)注重文化浸潤,增強勞動文化教育引領

和諧、開放、包容的勞動文化生態環境增強了勞動文化的教育引領功能,是勞動教育育人目標實現的基礎,也是提升勞動教育質量的關鍵。一是將勞動文化融入校園環境建設。在勞動教育實踐中,創設特殊的勞動教育情境,融入勞動文化,讓大學生在勞動中進一步深化勞動價值觀。同時,要強化校園精神文化生態的育人功能,進一步凸顯人文氣息,定期開展大國工匠和勞動模范進校園活動,提升學校勞動文化育人水平。依托社團、學生會等組織,開展勞動文化主題演講、辯論賽、電影觀摩等,培育大學生的勞動情感,實現勞動文化生態育人目的。二是營造崇尚勞動的文化輿論氛圍。用正向積極的輿論引導大學生,全面推進向上向善的勞動教育文化生態圈建設[8],主動占領網絡宣傳陣地,開辟勞動文化教育版塊,展示勞動文化的起源、發展與傳承,在全網營造尊重勞動和勞動者,以及崇尚勞動的文化氛圍。針對網絡上出現的貶低和輕視勞動和勞動者的負面輿論,及時進行引導,形成尊重勞動者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網絡輿論氛圍和價值導向,讓大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勞動幸福、創造偉大。三是構筑契合大學生的勞動文化話語體系?!安粍诙@”“勞而無功”“好逸惡勞”等反向話語,正在侵蝕當代大學生的價值體系[9]?!皠趧庸鈽s、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等正向話語體系能引導大學生自強不息、奉獻擔當,激發出大學生的勞動熱情和斗志,是當代勞動教育生發的關鍵,激發了大學生對勞動本質的思考和對勞動的重新定位。

(三)依托實踐錘煉,促進勞動文化知行合一

實踐是檢驗勞動文化培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勞動文化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徑。勞動文化培育的落腳點是用勞動文化促進勞動教育、指導勞動實踐,讓勞動文化內化為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和行為準則。勞動文化教育蘊涵了知與行的耦合,充分挖掘學校資源、連通企業資源、利用社會資源,在實踐中提升勞動文化的厚度,改變高校有勞動無教育或者有教育無勞動的問題,進而實現知行合一。一是挖掘學校資源,加強高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培育大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依托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校內種植園等,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體悟勞動創造世界,轉變逃避勞動等不良心態,提升勞動自覺,培育勞動習慣,進一步認同和維護勞動者的主體地位。二是連通企業資源,用企業特有的勞動文化感染大學生,促進勞動文化的成果轉化。大學生在專業實踐、頂崗實習中的職業生活體驗,感受不同職業的勞動內涵和企業的勞動文化,改變因為缺乏勞動實踐而對勞動產生的歧視和誤解,培育大學生的勞動精神。規范勞動行為方式,學習企業勞動文化,企業中的勞動模范所具備的勞動精神以及勞模精神、創業精神,能激發大學生建設祖國的豪情。大學生將自身習得的勞動文化滲透到勞動實踐中,能夠顯著提高應用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水平,激發創新創造能力,促進勞動文化的成果轉化。三是利用社會資源,共享綜合實踐基地,在奉獻中升華勞動精神。組織大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將大學生的勞動認知、勞動情感轉化為具體的勞動行為,讓大學生在奉獻中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自身的價值,從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良好勞動行為的養成。

新時代勞動文化融入高校勞動教育,提升了勞動教育的育人高度和育人實效,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大學生的心靈,引導大學生不斷內化優秀的勞動文化資源,并轉化為可操作性的、對象化的勞動實踐[10],提升大學生勞動創造的能力,把大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勞動者培育勞動
致敬勞動者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勞動者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勞動者的尊嚴不應被“扔”在地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熱愛勞動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蟑螂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