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后勤現代化建設的思考

2022-12-17 18:07魏新興杜思曉張路天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2年17期
關鍵詞: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魏新興 杜思曉 張路天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后勤集團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后勤面臨的挑戰

(一)后勤管理觀念相對落后

長期以來,高校后勤工作多以被動型的服務模式呈現,在主動服務高校學科發展與加強“立德樹人”等方面缺少一定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傳統的后勤工作為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教育改革的推進,學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也亟須創新。但多數管理者的思想難以做到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其對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依然停留在“通過單一系統建立任務間聯系”這一較為狹隘的理解上,不適用于新時代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多系統、多任務的復雜情境。

(二)基礎技術力量較為薄弱

基礎技術力量是高校后勤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因素,如何把基礎技術力量培育好、鞏固好、發展好,是新時代高校后勤工作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目前,各高校后勤工作普遍缺乏合理有效的信息收集、分析、反饋系統以及配套的相關技術人員。因此,后勤單位各下設部門之間就難以做到信息即時共享、情況妥善處置、問題及時解決,使得非常繁雜的后勤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嚴重增加內耗,降低資源利用率;在接觸到數目龐大的信息時無法及時分析和使用獲取到的信息,使得后勤工作變得拖沓遲滯且毫無針對性。

(三)技術管理人才明顯缺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展高校后勤工作,需要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但在目前高校后勤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中,學歷層次較低、信息技術水平不高者較為普遍,其綜合素質難以適應高校后勤管理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技術人員不僅要保證后勤管理系統的正常運作,還要對后勤工作所產生和收集的各類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和及時反饋,這對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高校后勤人才引進機制尚未完善和薪資待遇限制,后勤部門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足。

二、移動互聯網賦能高校后勤現代化的機理

(一)賦能后勤管理高效化

移動互聯網技術為高校后勤管理高效化提供了新模式。首先,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在此過程中,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和預測師生的需求。其次,利用智能終端等技術完成數據處理,將數據存儲在云端數據庫中,實現遠程登錄、線上控制。最后,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設備等輔助工具來處理、存儲日常信息。同時通過建立移動通信平臺和遠程監控系統之間的聯系,實現對各種資源使用情況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保證后勤管理的高效實施。

(二)賦能后勤服務便捷化

為師生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務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也是后勤管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高校后勤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移動性和靈活性來處理。例如,食堂飯菜的質量監督、配送時間的合理安排等,都是移動互聯網平臺能夠有效解決的問題。因此,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賦能可以實現后勤實時、快速、高效的信息化服務。在此過程中,應用后臺數據庫技術可以幫助高校后勤管理人員及時獲取信息,分析處理和利用數據資源。大量的數據資源庫通過網絡系統將海量資源整合,形成一個功能完整、操作便捷的服務系統。

(三)賦能后勤育人全程化

“三全育人”是高校后勤保障中的一項重點工作。高校后勤在專業化、社會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了積極探索[1]。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高校后勤智慧化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應尊重服務對象的需求,瞄準服務育人的目標,系統開發富有服務育人理念的應用,有效發揮主動服務育人功能,提升師生服務滿意度。后勤工作除了為學生提供基本的服務外,還應加強溝通,主動了解學生多元化需求,強化服務育人的理念,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各個部門數據的有效對接和信息共享,保持數據的連貫性和統一性,為師生提供個性化、智能化一站式服務。

三、移動互聯網賦能高校后勤現代化的原則

(一)整合資源,統一平臺

首先,要建立統一的平臺,使其能夠在管理人員、服務人員、高校師生中形成有效溝通,從而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為師生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其次,要進行資源整合,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硬件設備,如功能模塊、軟件系統等,提高系統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得部分不熟悉計算機網絡技術、缺乏專業技能的員工可以輕松借助專用軟件進行操作。最后,要在原有平臺基礎上增加更多的服務功能,使后勤工作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為師生提供更加細致的暖心服務。

(二)服務為先,以人為本

高校后勤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方便師生,因此在后勤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始終本著“服務為先、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把師生需求放在首位。當代大學生普遍持有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高校后勤部門只有把信息化服務入口搭載在這些移動終端上,才能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才能更好地借助“移動互聯網+服務”提質增效、深化應用、創新管理。

(三)高效便捷,提質增效

經過多年的技術升級,移動互聯網的功能已變得非常強大,在實時性、準確度、可靠性及實現跨區域協同辦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和價值。移動互聯網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首先,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設備的普及,使得數據的傳輸、處理以及信息共享成為可能。其次,移動互聯網設備能夠實時監控校園內外的環境狀況,并及時反饋給相關工作人員。再次,通過手機和網絡的連接,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和監控,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先急后緩,先易后難

后勤信息化建設并非一日之功,高校之前的信息化建設工作難免會存在問題,但如果將之前的系統和管理模式“全部推倒、重新建設”,極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以及師生的強烈反對。因此,要本著“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原則循序漸進開展工作,通過解決痛點問題、清理局部堵點,由點及面地將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到后勤工作全局,真正做到走好、走穩信息化發展道路。

四、移動互聯網賦能高校后勤現代化的路徑

(一)強化頂層設計

后勤管理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一套完整、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管理平臺。首先,要轉變觀念,把握好移動互聯網強大的功能和靈活的特點,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其次,應建立以人為本的后勤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機制,以實現師生人文關懷,提高服務效率,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最后,要建立移動互聯網數據管理服務機制,完善信息化條件下的后勤工作流程,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質量。

(二)提升管理理念

對于高校后勤工作,移動互聯網賦能系統是一種全新的事物。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必須不斷完善和改進工作內容、技術方法。首先,要加強員工培訓,使其及時適應新的工作模式,提高自身素質和后勤整體形象。其次,要建立健全相關績效考核機制,提升服務水平,實現后勤管理工作保質保量,促進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綜合平衡。最后,要重視知識技能學習活動的及時開展,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組織學習小組等,幫助員工掌握移動互聯網賦能的理念、工具和方法。

(三)創新服務方式

服務方式創新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環節。首先,要把師生放在第一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后勤管理必須注重分析研究師生的需求與潛在價值,挖掘和利用資源,將其轉化為人力資本,提供優質服務。其次,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后勤員工的素質,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利用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后勤管理數字化、網絡化的目標,全面實現依托信息化條件的業務流程優化和重組,構建基于大數據的科學決策和個性化服務體系,建成智能安全的信息化應用支撐環境和穩定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運行機制,為師生提供系統全面、一站式、可追溯的服務資源信息庫,讓服務有方向、有過程、可監管、有反饋。

(四)完善監督機制

高校后勤服務質量監督評價體系是對高校后勤運作水平的科學評價,對高校后勤的建設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師生對后勤服務的質量有著最直觀的體驗,因此其評價具有重要意義。但與管理者的常規檢查不同,師生監督往往具有分散性、隨意性的特點,其產生的碎片化的監督信息,如果沒有專門的渠道進行搜集,很難運用到后勤管理中。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效借助移動互聯網手段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和運用,為師生提供便利[2]。

(五)夯實技術支撐

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支撐是現代后勤信息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信息化時代,信息共享必須依靠強大、先進、成熟、可靠的信息技術來實現。首先,要優化和改造計算機網絡,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其次,要加強軟件系統的開發和維護。最后,要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提高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高校后勤的社會形象。不可忽視的是,高校后勤管理還應當提高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加強計算機、通信設備等信息基礎設施及軟件設施的維護,確保移動互聯網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流通性,避免影響師生的使用體驗和侵犯個人隱私。

(六)挖掘數據資源

隨著網絡的普及,各類信息的數量呈“爆炸式、指數級”增長,高校后勤系統中大量的信息資料也成為高校的重要資源。為此,必須積極收集各種數字資源,構建完備的大型數據庫。例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在校園內的消費、上課、出勤等各種信息進行及時的收集和整理。同時,及時更新和上傳師生信息,構建出適合高校后勤的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深度剖析,為高校后勤實現服務精準化提供扎實的數據支持。

(七)增強育人實效

高校后勤管理動態和校園生活服務信息的發布一般借助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后勤應加快建設集宣傳、展示、服務于一體的傳播體系,打造后勤對外窗口和平臺,及時將后勤工作最新動態傳遞給師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將后勤育人理念蘊含在傳播內容中,傳遞正能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深化后勤服務育人的內涵。同時,高校后勤應對后勤服務管理內容進行升級改造,實現技術與后勤管理系統的深度融合,加強信息化管理建設頂層設計,整合數據資源,完善后勤信息化平臺建設,將移動互聯網思維貫穿后勤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建立平等、開放、創新、共享的大智慧平臺,為師生提供便捷、準確、集約化的后勤服務體驗??傊?,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師生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提升師生滿意度,提升“三全育人”效果[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抓好高?;A性工作?!耙淮擞幸淮说拈L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后勤人,后勤工作體系必須立足于“做什么樣的后勤、怎樣做好后勤”這個根本問題。面對移動互聯網給后勤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后勤管理者應進一步轉變觀念,在移動互聯網先進技術的支持下,樹立創新思維、人本思維、精細思維、透明思維、物聯網思維、大數據思維,“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高校后勤事業,不斷促進高校后勤工作現代化建設,促使后勤管理與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煤炭企業后勤創一流對標管理研究
高校后勤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發揮
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關于構建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體系的思考
當前形勢下做好基層人民銀行后勤工作幾點思考
切實加強作風建設促進后勤科學發展
淺析微信在高校后勤服務中的應用
關于學校后勤工作中的幾點思考
淺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