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城市茶旅融合發展研究

2022-12-22 15:49
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22期
關鍵詞:諸城市桃林綠茶

李 瑤 李 宏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031)

1 諸城市茶旅融合研究背景

隨著諸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態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長,生態和文化旅游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諸城市憑借珍貴的恐龍化石資源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等優勢,開始發展茶產業和旅游融合項目。諸城市桃林鎮位于北緯36°,被公認為世界最大的綠茶產地,茶葉種植歷史超過800年,現有茶園面積2 000 hm2。然而,隨著茶葉產量的不斷增加,純綠茶加工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的瓶頸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鎮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優質的茶產品、便利的交通條件、悠久的茶文化歷史,積極推動茶產業與旅游資源融合發展。近年來,諸城市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依托知名龍頭企業,在加快科技創新、強化人才支撐、加強品牌宣傳與營銷、深化茶旅融合等方面深入探索實踐,提高茶葉種植和加工水平,繁榮茶文化,打造諸城茶葉品牌,為創新完善“諸城模式”,建設齊魯農村振興模式作出新貢獻。

茶產業與旅游業密切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全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進程。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理念不斷升級,由過去的飲茶僅僅是為了解渴,到現代的綠茶種植加工、品茶、茶文化培訓、文人山水書畫、茶文化攝影、摘花賞花、觀光、民俗體驗、休閑娛樂、專門的餐飲接待服務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諸城市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內有入列國家地質公園的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桃林鎮萬畝茶園、800 hm2古板栗AAA級旅游景區、占地1 333.33 hm2高端鄉村旅游示范區、大山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等多項旅游項目。同時,諸城市周邊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以茶產業作為支撐,為諸城市開展茶旅融合一體化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諸城市憑借良好的自然環境優勢和果茶發展基礎,積極擴大茶樹種植規模,實行規范高效的管理制度,積極吸引工商資本下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茶葉旅游一體化發展[2-3],這些措施都為諸城市茶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和社會條件。

2 諸城市茶旅融合發展現狀及優勢條件

2.1 發展概況

諸城綠茶以其獨有的湯鮮綠、味鮮醇、粟香濃郁、耐沖泡等特點,被譽為“江北第一綠茶”。近年來,諸城市依托優質的綠茶資源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因地制宜,科學發展茶旅融合項目,在鄉村振興的發展背景下,依托諸城市桃林鎮山東頭村茶產業優勢,實行大田托管的土地流轉制度,實現茶業規模經營。利用桃林綠茶的品牌效應,擴大茶樹種植規模,以茶為媒介,真正實現生態美和農民富裕的共同發展格局。茶旅融合項目的發展可吸納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增加茶農收入,同時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不僅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同類產業,實現農民脫貧致富,而且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走鄉村振興之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2 優勢條件

2.2.1 地理位置優勢明顯。諸城市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中國陸海鐵路大通道橫貫東西,北距濟青高速公路和膠濟鐵路逾50 km,南距亞歐大陸橋橋頭堡日照港80 km,東離青島港100 km。風景優美,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內有常山、廬山、800 hm2古板栗AAA級旅游景區、占地1 333.33 hm2高端鄉村旅游示范區、大山鄉村旅游綜合體項目、恐龍地質公園等豐富的生態旅游項目。

2.2.2 政府政策支持優勢。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當地政府為滿足市民旅游需求,積極打造茶旅融合項目。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打造特色旅游景點,以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作為推進服務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立足本市恐龍、山水、園林等鄉村旅游資源,重點發展六大鄉村旅游綜合體,推動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全市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4]。

2.2.3 自然條件優勢。山東省諸城市桃林鎮是我國最北的茶葉集中種植區,桃林鄉距黃海僅24 km,屬沿海低山丘陵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且排水條件好,地下水源充足且無污染,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茶樹生長越冬。茶樹生長對氣候的要求是氣候潮濕、雨量充沛、云量多、日照少。諸城市桃林鎮地處沿海丘陵地帶,地勢較低,同時受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降水量豐富。深山中常年海霧飄浮,氣候濕潤,非常適合綠茶生長。獨特的土壤和氣候環境改變了茶樹的生理特性和茶質量,經過20多年的辛勤培育,已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諸城茶葉。

3 諸城市茶旅融合發展存在的制約因素

3.1 茶旅融合品牌營銷推廣力度不大

由于諸城市面臨人才培養機制和品牌保護政策等一系列亟須解決的問題,缺少與茶葉及地方特產相關的專業互聯網營銷人才,缺乏市場開拓經驗和旅游經營管理經驗,導致茶旅融合的品牌知名度低。目前,諸城市茶旅融合項目的“茶+網絡”營銷體系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宣傳形式單一,主要通過傳統的網站宣傳,宣傳力度不夠;二是對各種產品和服務內容介紹得不全面,客戶不能通過互聯網對公司有深入的了解;三是沒有抓住電商助農直播帶貨的機遇,導致品牌內涵缺乏,很難吸引顧客前來參觀。

3.2 茶旅融合項目缺乏本地特色

由于諸城茶文化旅游項目盲目模仿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未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項目缺乏本地特色,與諸城市茶文化結合不密切,旅游帶動能力較弱,導致茶旅融合項目嚴重滯后,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錯位,茶葉文化旅游項目單一。例如:茶文化博物館很多項目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游客體驗感差;宣傳不到位,在市場上不能形成獨有賣點,很難吸引顧客前來參觀,大大影響了諸城市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整體形象。當前,諸城市打造的茶旅融合項目較為傳統,大部分項目處于產品購買和茶文化相關景點游覽這種初級階段,主要功能還只是單純的茶葉種植生產或景物觀光,如茶園、茶文化博物館及文化館等場所的游覽,茶區的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沒有把地方的資源和文化特色融入休閑農業活動中,沒有形成產品系統[5]。

3.3 茶旅融合項目面臨資金短缺困境

茶旅融合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諸城市茶葉龍頭企業屬于家族企業,缺乏科學管理,且多數企業都是小型企業,生產設備落后,產品產值較小,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產品的附加值較低,產業鏈條單一,產品創新力不足,只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經濟效益較低,導致諸城市茶產業難以迅速發展。政府財政投入不足使諸城市的茶業龍頭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諸城市的茶企要想快速發展,就必須擴大茶樹種植規模,加大茶園基礎設施建設(如水利、道路等),加快技術創新和炒茶的設備升級,完善茶葉加工車間技術裝備,延伸產業鏈以增加茶葉的附加值,加強品牌建設和宣傳。這些措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企業要想建設農家樂餐飲、民宿、停車場、公共廁所等相關旅游配套設施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4 諸城市茶旅融合發展對策

4.1 培養營銷宣傳人才,運用線上媒體加大宣傳

諸城市政府需要完善相關政策、健全政府機制,出臺相應的人才引進計劃,加大對人才的優惠補助。在各個平臺發布相關招聘信息,吸引全國各地茶產業相關的營銷人員,同時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給予與能力相匹配的薪資待遇,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予以支持以留住人才。目前,諸城市茶旅融合項目的宣傳范圍較小,大多是本地居民以及周邊城市的居民前來游玩體驗,知名度有待提升。諸城市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對茶旅融合項目進行宣傳。如通過抖音、小紅書、微博等平臺宣傳茶旅融合項目,并在線上加強“茶葉+互聯網”營銷體系建設,緊隨電商助農直播帶貨時代潮流,建立網上茶葉品牌直營店,降低茶葉交易成本,積極助推茶葉產業“走出去”,不斷提高品牌知名度[6]。

4.2 因地制宜,豐富諸城市茶旅融合項目

近年來,諸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市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們更多傾向于外出參觀游玩,以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傳統旅游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當地政府為滿足市民旅游需求,積極打造茶旅融合項目。在對茶旅融合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時,要選擇種植環境適宜、自然生態良好的地區,諸城市不僅具有悠久的茶文化歷史,而且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近年來,諸城市桃林鎮堅持以“南茶北引”理念為指導,配套建設茶葉供銷集散中心、露天喝茶長廊、古式炒茶房、品茗室等旅游服務設施,主要開展綠茶種植加工、賞茶品茶、茶文化培訓、文人山水字畫、茶文化攝影、摘果賞花、游玩觀光、民俗體驗、休閑娛樂、特色餐飲接待服務等經營活動[6],進一步豐富了群眾別樣的精神文化生活。

4.3 培育龍頭企業,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諸城市政府應積極鼓勵中小企業參與茶旅融合發展項目,同時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持。鼓勵中小企業引進正山堂等知名茶葉企業的先進技術,通過打造高端茶葉生產線,補齊綠色深加工短板,積極創新與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品牌合作、技術入股等形式,對現有茶葉加工企業進行改造或打造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促使茶產業獲得更多經濟效益。政府應加大對茶旅融合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來加強項目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如建設農家樂餐飲、民宿、停車場、公共廁所等。

5 結語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諸城市茶旅融合項目可以更好地滿足市民旅游的需求。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扶持龍頭企業,加強科技創新,茶旅融合能夠發揮科技示范效應,豐富諸城市旅游產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7],實現轉移就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8]。茶旅融合在滿足市民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時,還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有利于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茶旅產業的興起,出現了多種新運營模式,如“互聯網+”“共享經濟”等。因此,山東省諸城茶產區推出集游山玩水、體驗民宿、賞花采果、樂享桃林為一體的茶文化綜合體項目。桃林鎮憑借茶產業優勢,深入推進綠茶產業發展,擴大綠茶種植規模,同時依靠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游資源等,積極建設旅游相關基礎設施,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此外,桃林鎮依托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引進科技人才和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新型專業農民,為發展綠茶產業奠定基礎[9]。茶旅融合項目的開發將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茶業和旅游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讓更多農民走上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猜你喜歡
諸城市桃林綠茶
The Price of Beauty
綠茶或能預防和延緩阿爾茨海默病
我的月球家園
諸城市恐龍博物館
桃林溝見聞(外一首)
中國夢,飛起來
紅櫻綠茶兩相歡
初冬的雨
囧版三國之桃林爭奪戰
桃林村(外一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