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屬于自己學校的教育語言,引領學校創新發展
——訪“荊楚教育名家”、特級教師武漢光谷實驗中學校長馬國新

2022-12-23 10:19陳蘭枝,劉源
教師教育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光谷校長中學

教師教育論壇:不管是在農村的厲山三中還是在省城武漢的光谷實驗中學,在您擔任校長時, 總是勇于帶領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在您看來,要辦好一所學校,校長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在光谷實驗中學,您覺得教改教研是如何促進學校發展的?

馬國新:我曾經在鄉鎮學校工作二十四年,期間擔任校長近十年。2011年秋,我調任武漢光谷實驗中學校長。城鄉教育有差異,但從校長辦學的角度能找到其共性。二十多年的校長經歷讓我覺得,學校發展是一個文化尋找的過程。辦好一所學校,校長要勇于承擔重任,發揮關鍵作用。在我看來,校長不僅僅是學校的管理者,還應成為思想者,學校文化的構建者和精神領導者,關注師生的靈魂成長,引領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

2003年,作為農村學校的校長,我提出了“讓每個孩子成功”的辦學思想,倡導“成功教育”,強調“成人、成才、成自己”,從德育、課堂、課程和教師成長四個方面推動學校發展,建構了“立體合作”教學模式,在教師中形成了“按時是一種遲到”的敬業準則,用六年時間將厲山三中辦成省內外有影響力的課改名校, 成為全國“農村中學科研興校的典范”。2010年前后,全國各地到厲山三中觀摩考察的教育同行每年超過一萬人。

厲山三中的經歷讓我悟出管理一所學??赡懿⒉浑y,有時我們只需找到屬于自己的教育語言,讓文化發揮力量。難的是,校長如何在教師的教育行動中找到屬于學校自己的語言,并使其成為學校教育者的精神信仰。

校長辦學是一個“造船出?!钡倪^程。畫一張圖紙一個人可以完成,造一艘船是一群人的行動,所以校長必須關注教師成長,調動教師的工作激情、重塑教師的敬業精神,讓每位教師找到自己的教育力量,自信而勇敢地走進校園、走向課堂,成為學生最喜愛的老師。所以,作為校長,我經常與教師一起共同探討教育的基本問題,追問教育是什么,為什么,教育應該如何開展……

在《為何而教》一書中我曾經寫道:“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教育僅僅理解成一種職業或工作,因為教育是我們一輩子的生活,是我們的生命狀態和生活方式;教育是我們曾經的來路,是我們的過去和現在,也是我們的未來。教育是為了使人成為人,是為了人的尊嚴和幸福,是為了讓我們明白我很重要、我被需要,教育是為了一種意義。教育只能用愛開路,面帶微笑,和風細雨,前面是責任,后面是擔當,中間是不斷成長和奉獻的我們?!睂W校創新,起于思維,始于行動,成于改變,所以一所要獲得發展,一定要走教改教研的道路。近十年來,光谷實驗中學的發展,在理念上經歷了從“照本宣科”到“找到語言”再到“走向生活”的三次轉型,在行動上則是從“借船出?!钡健霸齑龊!钡倪^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2011年秋,光谷實驗中學提出“創造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的辦學思想,在語言上是一種“照本宣科”,行動上是“借船出?!?。

2014年,學校提出“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是“幫教育”,強調“教育是一種幫助”,“幫”因愛而生、為成長而來,目的是培養“有能力、被需要”的人。為了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我把“幫教育”做成我們省級重點課題,帶領教師們圍繞德育、課堂、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開展實踐和研究。這樣我們陸續提出了“互助德育”“幫學課堂”“弘幫課程”和“自救教師”等概念,共同構建了“幫教育”的基本框架和體系,獲得了系列成果。自此,一所學校用三年的時間,找到了自己的教育語言和文化,開始了“造船出?!?。

2018年秋,基于破解“中考應試壓力”和“非中考學科教學評價”的問題,“幫教育”開始強調教育要“生活化”和“看得見”,從而提出了“看得見的教育”,用其定義“生活教育”和“幫教育”的朝向,由此開始第三次轉型。一路走來,光谷實驗中學就是這樣通過 “幫教育”理念的不斷迭代深化引發教師教育行動的不斷創新和改變,從而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展。

教師教育論壇:“幫教育”是光谷實驗中學的教育語言,也是學校的辦學文化 ,其最核心、最本質的理念是什么?學校的發展需要文化的引領,“幫教育”如何成為引領學校發展的文化基因?

馬國新:教育始于家庭、歸于學校,成于自己,但是成長無法代替,父母和教師能為孩子成長提供的只是一種幫助。因此,我覺得教育是一種因愛而生、為成長而來的幫助。

從形而上的角度講,“幫”是名詞。倘若把“幫”理解成一種生命的能量,或幫助他人的責任、智慧和精神,其最核心、最本質的思想是“生命本幫”和“幫能再生”。 孩子出生后,是母親教孩子走路,教孩子說話,是母親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系列的幫助。所以我很認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基本原理,不證自明。孩子上學,將它帶到學校,它便成為我們教育者的座右銘。生命之初,我們從父母那里得到能量(幫助),從學校積累能量,走向社會釋放能量,釋放后自身又會獲得成長,人的一生圍繞“幫”而存在,所以我們說“生命本幫”。而我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在完成艱巨任務的過程中,在勞動過程中我們的能力可以提升,這就是“幫能再生”。

從實踐層面講,“幫”是動詞。這時,“幫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是幫的藝術” 。在光谷實驗中學,“幫”指向一種師生關系,也指向教學行為。教師們能認同教師是幫助者,學生是成長的主體,教師只是提供一種支持。有了理念的指引,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發生了改變,他們不會照本宣科,也不會“滿堂灌”。學生題目不會做,教師會加以點撥,但真正完成還靠學生自己,教師明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因為成長無法代替。

學校發展是一個文化尋找的過程,洋思中學的蔡林森校長提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一理念打造了今天的洋思中學,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但這句話別的學校無法模仿,因為文化是內生的,只屬于洋思中學。一所學校的文化就是學校獨特的氣質和風格。文化模仿不了,在模仿過程中可能會失去自我。

我們總是用語言在號召和引領一群人的行動。對于學校來說,這種語言就是一所學校的理念和文化。當前,“幫教育”就是引領光谷實驗中學發展的理念和文化 ,但在其話語體系中最能改變我們的一句話是“教育是幫的藝術”。因為一個“幫”字,讓我們明確了教育的目的、過程和方法,甚至擁有了教育責任、智慧和精神,而“藝術”二字,能夠讓我們找到一種教育的勇氣?!皫徒逃本瓦@樣成為光谷實驗中學獨一無二的文化基因。

教師教育論壇:近年來您提出“看得見的教育”,這是否是對“幫教育”的創新?在讓教育看得見的過程中,學校的發展是否有創新?

馬國新: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要求不斷迭代升級,學校才能不斷獲得創新發展的機會。如果說一所學校的理念10年、15年不變,這個學校一定沒落了。時代在發展,辦學也需要創新理念和方法,辦學理念我覺得三五年要有突破,當然一年一變是不行的,辦學理念需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因此,“幫教育”提出后的四年間,我一直在思考“幫教育”的朝向或方向,那就是面向生活的“看得見的教育”。

在我看來,在網絡時代讓教育“看得見”是家長的權利、學校的責任和教師日常工作的內容及義務的一部分。為此,學校逐漸開發了“彩陶畫展”“擦亮一間教室”“天亮就出發”“校園園藝博覽會”“告別六月音樂季”等校本課程;同時學校學科教師逐漸掌握和熟練運用圖片及文字通過“微信”或“美篇”等形式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成長情況,這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文字表達以及教育信息化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還有效改進了師生關系,推動了家校合作,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翱吹靡姷慕逃北澈笫强床灰姷摹半[性課程”的設計和開發,為了讓教育看得見,學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會不斷設計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及課程,這類課程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這些課程推動學校更好更快地發展。例如,我們設計“擦亮一間教室”的活動,不僅要讓學生和教師用抹布把教室擦亮,還要學生了解教室是學習的地方,它指向知識的傳播,指向生命的成長,指向同窗情誼的建立,指向價值觀、人生觀的養成。教室有窗戶,窗內是我們的學校教育,窗外是世界,是孩子們的未來?!翱吹靡姷慕逃笔怯秒[性的教育理念讓教育在生活中看得見。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周洪宇教授將光谷實驗中學近年來的教育探索稱為“‘看得見’的生活實踐教育”。我覺得這是“幫教育”這些年的拓展和延伸,“看得見的教育”讓學校教育真正地煥發出生命活力,它讓學校共同體成員始終看得見人的成長,看得見人性的情趣、美好和光亮。在這個過程中,光谷實驗中學的創新發展水到渠成。

教師教育論壇:在“幫教育”的話語體系中,您將教師的發展和成長界定為“自救”的過程,強調教師要有一種自律加超我的狀態,為什么?這是否意味著在教師的成長中,學?;蛘咝iL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否則,在您看來決定教師專業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路徑是怎樣的?

馬國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指向能力的提升,職業智慧的增強和職業精神(責任和擔當)的豐滿,這些東西似乎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們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作為校長,我始終把教師的專業成長擺在第一位。一所學校教師的成長,與校長的專業水平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因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由外因和內因共同決定。外因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師的發展,因此,作為校長,我們主要要給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但真正決定教師成長的是內因,即內驅力。

以往我在農村中學當校長更強調通過外因推動教師成長,比如說在校內組織公開課、讀書活動,然后請專家給教師培訓,把教師送出去學習等。在光谷實驗中學,對于外因我們也在不斷強化,例如從2014年提出“幫教育”以后,學校每年會舉辦兩次“幫教育”論壇和一次“幫教育”年會。三次“幫教育”的大型活動前后會開展6天,讓學校幾乎所有的教師展示他們的教育行動、教育故事和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如果發現別人比他們做得更好、更深入,就能得到激勵,從而向別人學習。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不是校長的影響力。此外,我們還曾經為學校的9位名師出了一期???,提煉和傳播他們的教育教學主張;之后,學校又為從教滿30年的教師出版了《校園里的常青樹》一書,講述他們的教育故事。我們出版這本書一方面是肯定老教師們為學校發展、為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一方面是激勵后來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在光谷實驗中學,“幫教育”強調教書不僅要教知識、教方法,還要教自己,以自我的成長去影響學生,以此激發教師成長的內驅力。所以教師們覺得自己應該成為優秀的教師,這樣學生就會跟在他們的身后成為優秀的學生。此外,我們在“幫教育”里面提出教師要進入自救超我的狀態?!白跃取笔菑娬{教師的成長主要動力來自教師自身。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知識,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促進自我發展?!俺摇本褪菑钠椒沧呦蜃吭?,不斷挑戰自己,去尋找、去成為最好的自己。近十年來,我總結教師成長的路徑有四個層次,理解教育,認同職業,明確方向和自我突破。理解教育就是給教育一個定義,認同職業是通過榜樣,讓教師們認同教師職業的崇高并找到方向,而自我突破就是強調教師的成長是一個自覺的過程。

例如,我們學校的沈占立老師是2018年之前光谷本土培養的 一位本土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平常周末,他經常到學校研究教學,撰寫教研論文,他的專業成長,我覺得就是一種自我成長、自救的過程。他是在自律的狀態下,追求“超我”。這些年,他發表了300多篇論文,教學成績也非常好,學生和家長們都喜歡他。與此同時,學校青年教師成長也非???,有一批教師成長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區里優秀教師就更多。學校營造了成長的氛圍,在內外因的作用下,教師能從理解教育開始,提高職業認同感,找到自己的方向,就會“忍不住”實現自我突破。

教師教育論壇:在繁忙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之余,您能靜心讀書,并筆耕不輟,不僅成為一些教育期刊的專欄作者,還出版了《為何而教》《教育是幫的藝術》《看待見的教育》等教育圖書,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張。您覺得教育閱讀、寫作與校長或者教師專業成長之間是怎樣的關系,能否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一談?

馬國新:作為校長,我先后在城鄉兩所初中學校工作。在近二十年的校長經歷中,我覺得無論是省城還是鄉村中學的發展,都可以從推動閱讀開始。對于教師或校長個人的專業發展,我認為亦是如此。在我15年的一線教師生涯中,我很少閱讀,成為校長后,基于一種想把學校辦好的愿望和責任,我走上了閱讀之路。

在我看來,厲山三中用六年時間,從一所普通鄉村中學成為一所有影響力的學校,與朱永新老師倡導的“新教育”是分不開的。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成長為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推進每月一事等十大教育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行動。我在厲山三中的教育故事從“101讀書會”開始。

“101讀書會”是我2006年10月在厲山三中組建的?!?01讀書會”的名稱來由有四:一是學校當時配備了101本教育理論書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二是期待教師成長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三是期待青年教師在閱讀中能夠快速成長;四是雖然讀書會只是一個教師自愿參與的松散式閱讀聯盟,但發起者堅信:“一本書加一本書再加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教師;一個人加一個人再加一個人,可以改變一所學校?!笔聦嵣?,數年后,“101讀書會”最初的核心成員有6位走上了校長崗位,一批教師成為縣市級優秀教師。2011年秋,我被調到武漢,并把“101讀書會”帶到了武漢光谷實驗中學 。

到武漢后,通過持續不斷地閱讀、思考及學習實踐,我在光谷實驗中學提出了“幫教育”,并且圍繞學校的德育、課堂、課程和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工作與學校的教師們一同提出了“互助德育”“幫學課堂”“弘幫課程”和“自救教師”等概念,共同構建了“幫教育”的基本框架和體系,并且將“幫教育”和“幫學課堂”分別申報成省、市級科研課題,組織教師用三年的時間在實踐中完成了“幫教育”系列叢書。作為校長,為了引領大家踐行“幫教育”,我在不斷的閱讀、思考和實踐中,寫作并出版了《幫教育,一位校長對教育的理解》和《教育是幫的藝術》兩本書,從而推動了一所學校的發展。

教師教育論壇:在“雙減”和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頒布的背景下,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義務教育的需求日益強烈。您認為初中學校如何才能實現創新發展,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中學校長將要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馬國新:我2011年調到光谷實驗中學的時候,學校的普高升學率不到40%,在武漢市屬于比較落后的學校。我知道當務之急是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我提出“789工程”,就是持續提高中考上線率,目標是70%、80%、90%。當時學校的管理干部們說是天方夜譚,但我知道是可以實現的。一所學校要有社會責任,要旗幟鮮明,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堅定維護教育公平。國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能辦快慢班,不能補課,到光谷實驗中學后,我就一直堅定地推動和落實這些教育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升學率每年以三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為師生關系就是教育質量。我跟老師們說只要師生關系好,相信老師,學生就會在老師的引領之下不斷進步,不僅在課堂上,課后也會自覺學習。所以我覺得中學老師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不是“滿堂灌”。

我在隨州厲山三中的時候,中考普高上線率突破97%。作為一所農村學校,厲山三中的普高升學率在整個隨州市是第一名,有段時期連續三年中考的第一名都在那所學校,光谷實驗中學為什么不行?2022年我們中考普高上線率是70%,明年我估計會突破80%。80%的普高升學率基本可以進入武漢市公辦學校第一梯隊了,這也證明之前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雙減”的根本目的在于“減負提質”,作為中學校長,我們肩負讓教育回歸學校主陣地的重任。教育是社會的發動機,但也是最后的堡壘,我們要把最后的堡壘守住,要按照教育的規律辦學。我覺得這是當前義務段的校長面臨的重要挑戰,也是重要使命。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目的不是選拔,它強調的是公平優質。所以我們才會取消重點班和補課,我覺得這些舉措都反映了我們這所學校的擔當。我想只要我們教育者統一思想,精誠努力,一定能推動基礎教育走向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猜你喜歡
光谷校長中學
Nothingness: the Destination of Harry’s Self—actualized Pilgrimage
武漢光谷有軌電車開展多交路全線通車試運行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崛起之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