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風”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

2023-01-05 11:57山東省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范宸萱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中國風流行音樂音樂作品

山東省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 范宸萱

“中國風”流行音樂是21 世紀興起的一股新風潮,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兼具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新潮流行音樂的時尚元素,在審美上連貫古今。在當今中國社會,無論老少,皆能從“中國風”流行音樂中找到符合自己品味的意蘊。小學教師和學生普遍存在著年齡上、思想上、文化上的代溝,在音樂課堂上,學生難免會覺得教師教的歌曲太過老舊,與當下熱門的流行音樂相比顯得枯燥乏味,故而無法提起學習興趣?!爸袊L”流行音樂融入小學音樂課堂,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音樂作品中的文化內涵,在音樂的律動性和時尚元素當中感悟中華文化的古典美。

一、“中國風”流行音樂的特征

意境文化古今交融?!爸袊L”流行音樂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意境文化古今交融。意境是我國傳統藝術審美的焦點,無論是傳統的建筑設計還是詩書禮樂,都十分注重意境。意境以情景交融為藝術表現手法,形象地將受眾帶入超然的藝術境界,其內涵十分豐富,包含了中國美學的許多范疇。中國傳統音樂注重意境的烘托與營造,并不直接表達內心情感,而是通過意境來激發聽者的思考與想象,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爸袊L”流行歌曲也非常重視歌詞的古典文化內涵,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合理運用,把意象、修辭等內容與歌曲結合起來,使其比一般歌曲的歌詞更具古典美和文化感,如:周杰倫的《煙花易冷》《蘭亭序》和《紅塵客?!范技尤肓斯诺湮幕?,廣受聽眾喜愛。

演唱方式中西結合?!爸袊L”流行音樂在使用中國傳統演唱方式的基礎上,吸收了西方的R&B 唱法,并在其中加入戲曲唱腔和方言聲調,以現代舞臺表演藝術展現表現力。如:周杰倫在演唱時既使用了R&B,同時又增加了咬字的模糊性,使曲調更加輕盈,而不是咬字準確的傳統演唱方式。

創作應用多元廣泛?!爸袊L”歌曲在編曲中用到的樂器十分廣泛,不僅有現代樂隊標配的吉他、貝斯、架子鼓、鍵盤等西洋樂器,也有竹笛、簫等中國傳統樂器。它們通過編曲有機結合,使“中國風”音樂在創作上具有多元的特征。如今許多“中國風”創作者開創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朝著多元化發展,不再局限于過去的創作套路?,F代音樂與古典音樂所蘊含的元素在音樂人的自由組織之下,呈現出多樣化的表現形式。

二、“中國風”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意義

“中國風”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意義。由于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傳統流行音樂近年來逐漸走向沒落,新的音樂人才不斷涌現。這些音樂人的走紅,正是由于他們對流行音樂的深刻理解,充分融入了“中國風”元素,最終創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中國風”音樂作品?!爸袊L”這種新穎的創作風格,在體現獨特性的同時,其文化底蘊也直擊聽眾內心,迎合了很多青少年的喜好。在將“中國風”融入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應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真實地思考當代學生的需求,然后再進行相關音樂編排。要進一步規范流行音樂教學,就必須建立相應的教學體系。在教學上引入“中國風”作品的同時,要聘請專業的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不但要會唱,還要會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為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學??梢越M織“中國風”流行音樂歌唱比賽,以吸引學生對“中國風”音樂元素的關注,同時發掘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因材施教。

“中國風”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時代意義?!爸袊L”流行音樂繼承了傳統流行音樂的特色,在充分融入現代元素的同時,也創造了符合現代要求的流行音樂作品?!爸袊L”流行音樂融入了許多西方元素,即便走出國門,也能被國際友人所接受和欣賞。

三、“中國風”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

按新課標要求,音樂教材的編寫應始終以育人為目的,不能只按學生喜好挑選歌曲,而忽視了音樂作品的教育意義。小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正處于萌芽期,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曲,結合教學目的引入“中國風”流行歌曲,給學生帶來正確的價值審美導向。

1.有針對性地選曲

要挑選有教育意義且符合課標要求的“中國風”歌曲,而不是盲目地迎合學生的喜好。選曲首先要看歌詞,許多歌詞都可以給學生帶來啟發,如:《東風破》中的“水向東流時間怎么偷,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表達了良機轉瞬即逝的無奈,可以讓學生明白惜時的道理。類似的還有后弦的《西廂》,有一句“花下誰在哼著《離騷》,趕考書生還要趁早”,傳神地展現了年輕人讀書時的心境,教師可以借此強調年輕時抓緊時間學習的重要性。又如:林俊杰的“中國風”作品《將故事寫成我們》,歌詞中的“過了門,永遠是一家人”,可以引導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婚戀觀,告訴學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感情。優質的“中國風”音樂作品會讓小學生受益匪淺,歌詞中蘊涵著哲理,教師可將其作為延伸,讓學生學唱。

2.結合教學目的引入“中國風”歌曲

明確引入“中國風”歌曲的目的是首要的,如: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這節課,可以播放周杰倫的《千山萬水》或者汪峰的《我愛你中國》,學生很容易就能被這樣的歌曲所吸引,學生能認真地聽完歌曲,想一想這節課講的內容是什么,而教師也能達到讓學生體會到愛國的熱情,重新審視愛國歌曲的目的。舉例來說,在介紹中國傳統樂器的時候,可以播放《青花瓷》,通過編曲中種類繁多的中國樂器,引出本課的主題,讓學生在這首歌的感染下了解到古箏、竹笛等中國傳統樂器音色和音樂風格,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貼合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向學生介紹中國戲曲知識時,為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將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和教材中的歌曲依次播放,流行音樂和京劇的串聯,會讓對京劇毫無興趣的學生也提起上課的興致。

3.在課堂上使用合適的樂器

在“中國風”歌曲的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采用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借鑒奧爾夫教學法這類主流的教學法,使之融入課程,教師可以嘗試在“中國風”音樂教學中加入奧爾夫樂器作為演唱伴奏。

教師要先演示樂器的材質和特征,使學生能夠辨識不同的樂器。學生對樂器的音色有初步了解過后,教師可以教學生掌握簡單的演奏方法,將學生分組,一組唱歌,另一組奏樂伴奏。節拍固定的部分選用低音樂器(如:鼓),而變奏部分選用高音樂器(如:梆子)。通過多次教學,可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歌唱和伴奏,使學生的協調能力得到鍛煉。

4.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樂器

由于各個學校的條件和設備不同,學校不一定有足夠數量的小型打擊樂器供上課使用。引導學生自己制作樂器,不失為一種鍛煉動手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把沙子或豆子放進鐵罐里來模擬沙錘的聲音、用砂紙摩擦聲音來作為伴奏背景、用貝殼做響板等。教師可根據“中國風”音樂作品中的主題,針對所需音色制作專用樂器,這類自制樂器的材料在生活中觸手可得,而且可以隨時使用。學生們在制作時,既要有動手能力,還需要富有創意能力,并且要懂得這些小樂器的發聲原理,在這個過程中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鍛煉。

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中國風”流行音樂已經深入小學校園,教師應該正視并挖掘其教育意義。盡管尚未有人完整構建過“中國風”音樂教育的理論體系,但以其橫貫古今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將來定會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

猜你喜歡
中國風流行音樂音樂作品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圖力古爾及其音樂作品淺析
流行音樂對初中音樂教育的影響及策略研究
探究流行音樂編曲
申雨鷺最新音樂作品《緣飛》正式上線
那英 流行音樂的時代見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