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核心素養的數學高考評價及教學轉向審思

2023-01-09 08:54寧連華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10023
中學數學月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運算考查解題

寧連華 (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210023)

指向數學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評價是近幾年數學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尤其是在高考這種關鍵性考試中如何測評核心素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處于什么樣的水平、數學教學又如何適應這樣的評價等等問題,更成為數學教育研究人員及一線教師關注的焦點.實際上,早在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試中心業已發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系統構建了包括“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在內的高考考查內容體系,提出了“一核、四層、四翼”的評價框架[1].始自2020年,新高考數學試卷開始踐行這一評價體系,幾年下來,展現出了核心素養評價的基本格局,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2022年七省市共同使用的新高考數學I卷更是以其意想不到的“難”掀起了一場“波瀾”,衍生了對新高考走向的追問與考辯.的確,這種頗具挑戰性的考評方式是數學新高考的必然趨勢,還是一種偶然現象?學生對這一評價方式的適應性程度究竟如何?數學教學又該如何作出相應的調整與轉向?諸多問題尚需數學教育界給予相應的關注和研究.

1 數學新高考考查的邏輯路徑

檢索近幾年國務院及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政策、文件,不難發現,國家層面對高考評價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早在2014年9月,國務院即發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高考內容改革,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這一綱領性文件拉開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序幕.

隨后,《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也對高考評價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3]:在指導思想上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考查”;在考查內容上要“聚焦學生對重要數學概念、定理、方法、思想的理解和應用,強調基礎性、綜合性”;在考查方法上則要“注重數學本質、通性通法,淡化解題技巧,關注數學文化”.同時,又明確了命題的一些基本要求,例如,“應有一定數量的應用問題,還應包括開放性問題和探索性問題,重點考查學生的思維過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適度增加試題的思維量”“應特別關注數學學習過程中思維品質的形成,關注學生會學數學的能力”.可以看出,立足于核心素養的高考評價已經超越了一貫堅持的“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的考查路向,而是放眼于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

與之同時,教育部考試中心又著力研制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這是一套完整的用于指導高考內容改革和命題工作的測評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載體等維度構建了“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解決了“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關涉考試評價的本源性問題,給出了“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1]2.反映在數學學科上,則是要凸顯數學的理性精神,考查學生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數學的表達等關鍵能力.

特別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又于2020年發布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特別對高考改革提出了“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的命題精神.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高考評價改革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轉變.力求達到:上好“立德樹人一堂課”;做精“服務選才一把尺”;樹好“引導教學一面旗”.做到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優化高考選拔功能,強化能力立意與素養導向.著力推進高考的評價理念由“知識、能力立意”評價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評價轉變.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落實“重思維、重應用、重創新”的命題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試題”轉向“解決問題”[4].

遵循著這樣的高考改革理路,新高考數學試卷展現出了一些明顯的特色和趨勢.以2022年新高考數學I卷為例,彰顯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鮮明特色:

(1)改變了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了試題的開放性、創新性、挑戰性,削弱了靠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獲得高分的機會,將偶然性、運氣性、技巧性降到了“冰點”,提升了靠數學綜合素養致勝的份額和機會.

(2)減少了“裸考知識”現象,讓測評發生在知識處于生成狀態或應用狀態的情境之中,著意考查了復雜情況下分析問題、梳理關系、判斷決策的解決問題能力.

(3)淡化了知識的碎片化、點狀式測試,注重考查知識的聯結點、交叉點和生長點,從多點式、混合型考查走向整體化、結構性測試.

(4)強化了對思維過程、探究過程和決策過程的測量與評價,讓數學的理性思維和關鍵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以彰顯.

(5)凸顯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全面考查,涉及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換化歸、一般與特殊、歸納與類比、函數與方程等中學數學學習中的各種重要數學思想方法.

2 學生對數學新高考評價的適應情況

自2020年以來,基于“一核、四層、四翼”評價體系的全國新高考數學試卷已經出現了多套.可以說,每年高考后關于考生不太適應新高考數學試卷的反映都存在.一方面是題型的變化,多選題、結構不良題、開放題、數學文化題等對學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成為數學教育領域廣泛討論并著力應對的熱點問題;另一方面是試題對學生的思維水平、探究水平、創新水平等要求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考生答題的挑戰性.不過,真正帶來強烈反響、使學生普遍感到不適應的試卷還是2022年新高考數學I卷,包括江蘇、山東、河北、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七個共同使用此試卷的省份無一例外地感受到了網絡輿情帶來的壓力.諸如,“史上最難”“難出天際”“難哭學霸”等等夾雜著不滿情緒的“吐槽”與“宣泄”,說明考生確實經受了一次“超出預期的磨礪”,試題面貌使多數考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挑戰”和“無奈”.但平心而論,構成這份試卷的試題又頗具韻味,每道題都是精心設計與打磨過的,考查全面而不落俗套.既沒有絕對的難題,讓人無從入手;也不是真正的繁瑣,讓人無法應對.總體上來看,題目靈活多變、形式新穎別致、思維含量高、運算量大,也正是這些因素致使考生答題時間“捉襟見肘”,造成事實上的“難”試卷.

學生的不適應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想得不清

思維含量高是新高考數學I卷的突出特點,要求學生要能想得清楚,才能使問題迎刃而解.事實證明,學生“想”的功夫需要提高,該試卷至少有15道題目都需要想明白才能找到解題的路徑和方法,而且,想的時間還不能太長,否則時間根本來不及.

例如,填空題第14題:寫出與圓x2+y2=1和(x-3)2+(y-4)2=16都相切的一條直線的方程.

需要想清楚的問題是:兩個圓是什么關系?如何尋找與兩個圓都相切的直線?這樣的直線方程怎么求出?

想清楚這些問題,就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設出都相切的直線方程,然后再去繁瑣地計算求解.事實上,只要思考分析清楚兩個圓的位置關系,直觀觀察就不難得到解答,這樣能夠大大節省運算時間.具備這樣思考問題、尋找路徑的意識,也能夠在不知不覺的磨練中提升直觀想象素養.

2.2 變得不當

變換問題是解數學題的關鍵.解題正是要把題目所給的條件通過一步步合理的變換,化為熟悉、簡單的形式,從而使問題獲得解決.但“怎么變換”“變得是否合理”就成為解題的關鍵能力,需要解題者的鑒別、洞察、調節的本領.從答題情況來看,變換問題確實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實際上,變換問題時,優越的方法并不難尋找,但卻出現大量粗淺、蠻干的變換手段,從而把題目變“難”或變“繁”,以致羈絆于繁難的境況無法脫身.

2.3 算得不好

運算素養是數學學習的基石.沒有一定的運算功夫,數學學習很難有效推進.尤其在考試中,如果算得不好,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這里算得不好,既包括算的速度不快,也包括算的準確率不高.速度和準確率兩者相輔相成,同時又構成一對矛盾,速度快容易造成各類疏忽或錯誤,可能會降低準確率;而準確率高則需要沉穩、仔細作保障.運算中能做到既快又準的學生少之又少.新高考數學I卷的運算量確實比較大,考生很難從容地完成所有題目的運算,這也是學生認為試卷難的主要原因.不過,也應該看到,學生的運算智慧存在問題,也就是說,不能巧妙、簡潔地選擇運算路徑,而是不厭其煩地“死算”、蠻干,造成運算質量的降低,時間緊迫也就在所難免.

2.4 寫得不精

數學的表達是數學學習與傳播的靈魂.《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數學教育的三個重要功能,即“三會”——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3]2.可見數學語言表達的重要性.以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邏輯語言等為特征的數學語言構成了數學這棵大樹的枝干,也必然成為考試評價中的主要考查對象.表達精準、邏輯嚴密是數學考試的基本取向.但事實證明,數學表達問題幾乎成為學生的“頑瘴痼疾”,會做的題目表達不精準的現象相當普遍.

例如,填空題第15題:若曲線y=(x+a)ex有兩條過坐標原點的切線,則a的取值范圍是.

正確答案是(-∞,-4)∪(0,+∞).但表達中出現各種各樣似是而非的形式,如“(-∞,-4)∩(0,+∞)”“(-∞,-4)和(0,+∞)”“(-∞,-4)且(0,+∞)”“(-∞,-4)、(0,+∞)”“(-∞,-4]∪(0,+∞)”等等不精準表達.類似這樣,會做題但在表達上隨意隨性的現象司空見慣,不能簡單地將之歸因于學生的粗心,實際上是數學學習中書寫、表達的綜合素養使然.

3 指向核心素養評價的教學轉向思考

可以看出,以高考為引領的核心素養評價是以全方位的考查方式檢驗素養的培育情況,自然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直接的挑戰,呼應核心素養的數學學科教學的轉向理應得到重視.筆者認為,指向新高考數學評價的教學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嘗試.

3.1 教深度思考

新高考已經釋放了明顯的素養評價信號,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就目前的教學而論,教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是當下應對新高考迫在眉睫的任務.新高考數學I卷幾乎每道題目都需要想一想,把數學高層次思維的要求提上了新的高度.數學教學應當立足于培養學生的高層次數學思維,更多地設置深度思考活動.

所謂深度思考,即是指一種不斷逼近問題本質的思維活動,常常表現在深層次推理、多角度分析、精致化概括、批判性接納、個性化創見等數學對象的探索過程中.數學教學中,促成學生深度思考活動的教學手段主要有:(1)設置高質量問題串;(2)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3)啟發學生正反舉例;(4)提供質疑反思機會;(5)展現思路產生過程;(6)提煉數學研究方法;(7)創設方案決策空間.每節課,特別是解題教學中通過上面手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學生能夠形成深度思考的意識和能力.當然,教深度思考的手段不限于以上幾點,只要教師具有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的觀念和意識,教學中的高質量思考活動就可能隨時隨地發生.

3.2 教合理變換

合理變換問題的本領是數學解題能力的根本.一般來說,解題始于對題目所給條件的利用與變換,有效的變換是解題成功的關鍵.因而,教學生合理地變換條件是數學解題教學的重要任務.

通常來說,對一個條件進行變換的方法多種多樣,變得恰當能使問題迎刃而解,變得不當則會使解題陷入“窘境”,甚至進入“死胡同”.像高考這類大型考試,因其重要性對解題心理的影響及時間的約束,考生常常暴露出低效或無效變換的樣貌.所以,數學教學中應當教會學生從多個角度審視、分析問題,并引導學生養成審慎判斷、甄別選擇變換途徑的習慣.

實際上,教師都比較善于教“一題多解”,也就是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變換問題,這有助于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但是,務必要在“一題多解”的訓練過程中增加一個環節:比較、權衡、判斷各種變換中最優越的方法是哪一種.即從“一題多變”走向“一題優變”.著名數學教育家G.波利亞稱之為“最優解問題”.考試中具備能直接遴選最優變換方法的意識,才是解題方法選擇的境界追求.

3.3 教運算思維

運算素養是數學學習的根本,是數學學業成就的“承重墻”.但運算素養的提高主要取決于優良的運算思維.運算思維主要包括:運算意識、運算手段的遴選、運算過程的調控等.運算思維高的學生能夠準確找到運算的“門檻”(突破口)、“路徑”(算法)、“規則”(算理)、“機關”(竅門)并進行“調適”(反思),自然能夠保障運算的質量與效率.

因此,數學教學應立足于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要使學生能用“腦子”去算,追求運算的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蠻干.教學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建立“算感”為突破口,提升運算速度.算感的培養是多方位的,運算前要有預判意識,運算中要有監控意識,運算后要有反思意識.

(2)以習慣養成為平臺,提升運算準確率.運算習慣是決定運算效率的關鍵,運算時要能凝神靜氣、心無旁騖,逐漸養成一氣呵成、不拖泥帶水的習慣.

(3)以運算智慧的提高為教學落腳點,啟導學生面對運算任務要能綜合分析運算對象的特點和要達到的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運算路徑,避免簡單、粗暴的蠻干.

3.4 教精準表達

數學考試評價中出現的表達問題常常反映在三個方面:符號表達不規范,圖形表達不精確,邏輯表達不合理.尤其是圖形表達和邏輯表達成為學生考試答題中的兩個主要障礙.

全國高考數學試題涉及圖形的題目很多,例如,新高考數學I卷涉及圖形的題目達15道之多(3,4,6~9,11,12,14~16,19,21,22),其中只有第19題(立體幾何)提供了圖形,解答過程中還需要學生辨清圖形,添加輔助線.其余題目都沒有提供圖形,而大多數題目不借助圖形很難解出.因此,有效、準確的圖形表達就成為解決問題的“起搏器”.要適應這種狀況,就需要把圖形表達作為一項基礎工作去落實,應當成為今后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布置數學作業任務時,除非必要,一般不提供圖形,讓學生養成自主畫圖的意識和習慣,也是直觀想象素養提升的有效路徑.

邏輯關系表達一直是學生的“軟肋”.步驟書寫常常出現因果關系混亂、脈絡不夠清晰、推理過程跳躍、敘寫繁瑣冗長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學中需將數學表達的示范引領作用落在實處.有效的做法是進行邏輯規則示范、優秀敘寫范例展示、典型錯誤表達警示等,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樣例對比中深切感受.

應該說,指向核心素養的新高考評價及其適應性的教學路徑尚處于初級階段.進程的推進、策略的優化以及方案的完善仍在路上,需要研究與思考的問題不在少數.“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相信隨著持續的探索與調適,評價與教學的契合度將會日臻成熟.

猜你喜歡
運算考查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設而不求巧解題
重視運算與推理,解決數列求和題
用“同樣多”解題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有趣的運算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知識歸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