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同化教學理論的《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2023-01-11 02:38
中學語文 2022年17期
關鍵詞:鄉土中國鄉土調研

■ 杜 洋 姚 軍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執教時,根據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整理而成的14 篇學術論文。該書篇幅較短,內容也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概念凝結。

它被納入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單元,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閱讀一部學術著作,對于高中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難度不止體現在書中頻繁出現的各類專有名詞,還要跨越時空的界限、認知的局限,將一本薄書讀厚。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符合認知發展規律的學習指導。

在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奧蘇伯爾提出了同化教學理論:主張教學要遵循從一般到個別,再呈現具體材料以重組學生認知結構要素的教學順序;提倡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逐漸分化、綜合貫通的教材呈現原則和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在進行 《鄉土中國》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筆者以同化教學理論為指導,進行了如下的教學設計與探索。

一、把握與原有知識的關聯

1.尋找記憶聯結,回顧與“鄉土性”有關的課文

教材呈現應遵循逐漸分化和綜合貫通兩個原則。其中,逐漸分化原則是指個人對某一特殊學科的教材內容的組織是由其頭腦中的一個層級結構構成的。在這個層級結構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據結構的頂端位置,即上位概念;它們下面是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較高度分化的從屬概念和具體材料,即下位概念。奧蘇伯爾假定,新知識的獲得和它在認知結構中的組織自然地符合不斷分化原則。按此原則來組織和系統地安排教材,就可能出現最理想的學習和保持效果。

根據逐漸分化原則,“鄉土”的概念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已較為熟悉。教師引導學生聯想初高中語文課堂中曾經學習過的與“鄉土性”有關的課文,感知中國鄉土文化在中國民眾心中的深厚感情。在教學開始前,引導學生回顧已經學習過的文本。從李白的《靜夜思》得到思鄉情感表達的啟蒙;從魯迅的《故鄉》等篇章中感知那透徹人骨無法割舍的鄉土情感;從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等詩作中體會血濃于水的土地情思。還可從歷史中追根溯源,無論是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井田制,封建社會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再到近代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國共產黨進行的多次土地改革運動,都為我們奠定了中國從農業大國一路走來,走向世界的“鄉土性”基礎。

2.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鄉土文化資源

綜合貫通原則指在上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中,學生對認知結構中的已有觀念進行重新組織和彼此關聯的過程。奧蘇伯爾認為應該利用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對新知識加以類推、分析、比較和綜合,從而明確新舊知識的區別和聯系。

從身邊熟知的文化現象入手,對生活中的鄉土文化資源進行有效挖掘。結合陜西的本土文化,教師立足陳忠實的《白鹿原》,以及西安周邊的“白鹿倉”“白鹿原影視文化基地”等文化資源,從理論到小說再到現實,對《鄉土中國》的內容作一印證?!多l土中國》的理論在《白鹿原》中有諸多的映射,現舉出幾例供學生參考。

(1)《鄉土本色》一章中提到“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而“無論白嘉軒或是鹿子霖,最熟悉的可能不是自己的手掌而是他們的土地?!?/p>

(2)《系維著私人的道德》一章中,私人關系中的道德要素是“孝悌忠信”;而小說中有“中國歷史上最早成文鄉約”之稱的陜西藍田《呂氏鄉約》,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為四大宗旨。這與《鄉土中國》中的理論內涵不謀而合。

(3)《家族》一章中,“中國的家擴大的路線是單系的,只包括父系這一方面,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叫氏族?!痹诎茁乖?,白、鹿兩大氏族有各自的祠堂、族譜;大家庭、小家庭均以父系家族的單系親屬所構成。不止是書中,在現實社會中亦是如此。

(4)《無訟》一章中,“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在身內的良心?!倍卩l土社會中,契約不是一張紙,而是一個人心中的道德和傳統。白鹿二人爭水田的情節中,最終雙方也遵守了契約規定。

又如賈平凹的《秦腔》,描寫了發生在他的家鄉陜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改革開放年代,隨著社會的變遷,鄉村社會中人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體現出了作者對社會轉型期農村現狀的思考。作品中農民們所爭取的權益,始終與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息息相關,再次印證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從小說中的人物姓名,夏天智的四位兄弟,分別以:仁、義、禮、智為名,也可以窺見“禮治”秩序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有著深刻的影響力。

在學習《血緣和地緣》一章時,為了便于理解“鄉土社會是一步步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的這一概念,教師可結合“中亞陜西村”的相關資料,告訴他們中亞的陜西村源于清朝同治年間回亂西逃的士兵,也被稱作東干族,均為穆斯林;一百多年來,他們仍然保持著傳統的陜西飲食和方言習慣,就連生活方式和房屋結構都類似,他們會唱秦腔,但不會寫漢字,從最初的數千余人已發展到如今的12 萬人。東干族人雖然生長在中亞地區,但他們仍然和陜西的鄉村保持著血緣聯系。血緣代表著親子關系,而地緣則代表著社會地位,兩者相互聯結,構成了我們在社會中的人生坐標系。通過這個案例,學生也能從中感知到“地緣”與“血緣”在社會史乃至人類文化變遷中的重要作用。

二、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及其運用

奧蘇伯爾指出,先行組織者是在呈現教學內容之前介紹給學生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先行組織者應該比學習任務本身具有更高一層的抽象性和包攝性,同時能為學生所掌握,且以其熟悉的語言來陳述。先行組織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學生能夠有意義地接受學習新內容之前,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設起橋梁,使新舊知識清晰地聯系起來,為新知識提供認知框架或固著點。

先行組織者有三種類型:定義、概括及類推。在《鄉土中國》的閱讀教學中,可以主要采用定義和概括的形式對本書的內容進行梳理,再結合書中的主要觀點,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掌握基本概念。

如第一章《鄉土本色》中,有鄉土性、禮俗社會、法理社會、有機的團結、機械的團結等核心概念,表達了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主要觀點;第二章《文字下鄉》中,有面對面社群、象征體系、間接接觸等核心概念,表達了鄉土社會中的文盲并非由于鄉下人“愚”,而是由于鄉土社會的本質,文字和語言不能完全的傳情達意的主要觀點;第三章《再論文字下鄉》中,個人的今昔之隔、社會的空間之隔、經驗積累等核心概念,表達了文字下鄉必須是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的主要觀點;第四章《差序格局》中,團體格局、差序格局、群己界限、倫、自我主義等核心概念,主要觀點是:中國人“私”的特性造成了獨特的“差序格局”,這種格局有很強的伸縮力。

諸如此類,再如大家庭、小家庭、氏族和部落,男女有別原則,無訟、無為政治、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長老統治、血緣、地緣、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社會計劃等核心概念,都可作為每章的學習導引,做細致梳理。

在同化教學理論指導下,教師在教學前應進行大量的鋪墊,通過課前引導,建立起新知識與以往知識的聯結,打開學生思維的發展路徑。通過表格、思維導圖等形式梳理思路,給學生提供閱讀方向,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帶著問題找答案,提高閱讀效率,增強學生的能動性,為后面的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調研:我是小小調研員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倡導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通過實地調研的形式,完成一個小課題的研究。課題由3 人或5 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報送,交由老師和全班同學集體審核評議。研究結果,通過撰寫小論文或研究報告的形式進行展示。教師提前提供給學生論文和研究報告的格式模板,并提供寫作指導和建議,開學后對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和評述。

調研結果一:A 小組的同學,在寶雞市內進行了調研。寶雞市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位于隴海、寶成、寶中鐵路交匯處。1938 年的寶雞是隴海鐵路的終點,當時中原地區多發水災、蝗災、旱災,一大批河南人逃難至此,居住了下來,所以在上個世紀寶雞也曾被稱作“小河南”。在寶雞的老城區有賣鴨脖的河南周口人,賣胡辣湯的河南焦作人,賣古玩的也有很多河南人。A 組同學通過對身邊河南人的調研,發現老年人相互交流仍然會使用河南方言,出門購物時,很多寶雞人也能聽懂河南話。學生據此寫出了《血緣與地緣-河南籍寶雞人的現狀調研》一文。

調研結果二:B 小組的同學,在寒假期間回到家鄉隴縣高堎村,通過翻閱家族族譜,以及對本村郭氏族史碑志的調研,結合閱讀了費老《美國人性格》一書中對美國社會家庭狀況的分析,產生了深度的思考。學生從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角度,分析了中國的家與西方社會的家有哪些區別,寫出了《中西方“家”文化差異》的調研報告。

四、測評:閱讀報告單

閱讀報告單的測評主要涉及學習過程中的略讀部分、精細研讀部分和實踐調研部分。每個部分從學生自評、組內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方面進行考核,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就進行一次評價,直至學習任務圓滿完成。

略讀部分:1.核心概念掌握是否充分、完整;2.主要觀點闡述是否清晰、明確;3.批注法的運用是否純熟、得當。

精細研讀部分:1.在小組討論中積極發言,善于發現有意義的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2.對于文本中有爭議的觀點能提出并討論,善于表達自己的疑惑(提出問題的能力);3.小組合作中能較好解決組員提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調研部分:1.提出有意義的課題并通過審核;2.積極進行社會實踐調研;3.撰寫有思考、有質量的小論文或調研報告。

說明:

1.考評原則:過程與結果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2.考評依據:“略讀”以書本上的批注筆跡和筆記本上的歸納總結為主要依據;“精細研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成果以及課上的互動答題為主要依據;“實踐調研”以提出課題、社會調研以及最終呈現的小論文或調研報告的質量為主要依據。

3.略讀、精細研讀、實踐調研等各項所占比例分別為:20%、40%、40%,各項評分按照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進行綜合考評。

4.評價主要根據學習態度、過程表現、學習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力求公正客觀。

《鄉土中國》作為統編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規定的整本書閱讀文本,在實際教學中也應當切合高考實際,重點從語言運用、議論文閱讀、話題寫作等方面來進行教學設計,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得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鄉土中國鄉土調研
重視培育多層次鄉土人才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鄉土中國
“三注重”扎實做好調研工作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再思20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與改造
“鄉土中國”的審視一種
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后鄉土”視域下農村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