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減負提質的實踐策略研究

2023-01-14 03:35馮迎紅
教育界·A 2022年33期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減負提質雙減

【摘要】“雙減”政策進一步明確了未來基礎教育的調整、優化方向,文章立足于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從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教學方法、課后作業設計、家校合作共育四個方面入手,旨在探討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減負提質的策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雙減”;小學高段語文;減負提質;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蘭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減負提質的實踐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LZ[2022]GH0322。

作者簡介:馮迎紅(1978—),女,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火星街小學。

“雙減”政策的“減”體現在對小學生學習負擔的減輕上,但是“雙減”并不意味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減少。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更要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實際教學中應如何提高小學高段語文教學質量,讓語文教學回歸育人的本質,值得教師深思?;诖?,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讓高年級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在自主學習中發現語文知識的奧妙。為切實提高小學高段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注重培養高段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一)巧設活動,助力學生挖掘自身潛能

高段小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過往學情和經驗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巧妙設計趣味性活動,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步轉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刻板印象,使學生對語文學習逐步產生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探索語文世界的奧妙。

具體而言,語文教師可以開展辯論、朗誦、演講比賽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掘自己的興趣,發現漢語的魅力,感受語言文字的深遠意蘊,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我,發現自己的潛能,并能專注于自己喜歡的領域,以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為動力,在語文學習道路上不斷前進,為高效課堂的構建貢獻力量。

(二)巧用方法,助力學生總結學習經驗

“雙減”政策要求學生靈活掌握學習的金鑰匙—學習方法。小學高段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合理、適合自己還有待考證。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知識的養料,掌握基本的學習策略,學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合理規劃預習、聽課、復習等環節。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不斷總結學習經驗,從中提煉出學習要領,以用于后期的語文知識學習,從而讓自己的語文學習變得更加高效高質。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活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為了減負增效,信息技術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篩選網絡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為開展教學活動積累素材。當然,教師還可以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交互功能,增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魯濱孫漂流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播放相關的電影片段,并讓學生在觀看時思考以下問題:“魯濱孫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通過結合電影中的畫面閱讀課文,在電影和文字的相互切換中,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此激發想象力,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沉浸在語文學習的快樂中。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以切實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效用。

(二)多用合作學習,激活語文課堂

在開展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時,為了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模式,以合作為手段,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合作學習的形式多樣,不僅表現在課堂上,還表現在課外,為了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中切實落實減負增效,教師可以采用幫扶的形式,通過結伴幫扶,讓學優生幫助學困生,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采用了群文閱讀的方式,以單元為主題,讓學生將多篇文章結合起來閱讀和學習。

為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預習階段就讓學生在熟讀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以小組形式合作搜集更多契合單元主題的文章,通過拓展課外閱讀的形式,使學生對單元內容有更深刻、全面的認識。

此外,教師還根據不同單元的主題,為合作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文章仿寫、續寫任務,以讓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切實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三、科學設計作業,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雙減”政策明確提出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要求教師不能盲目,而應該突出作業設計的重點,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作業布置,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一)注重作業的分層設計,滿足不同學生的

需求

首先,教師應該改變過去的“題海戰術”,彈性設計作業,優化作業結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制作業,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擺脫以往“基礎越差,就無法完成作業,完不成指定作業的,還要罰寫作業”的惡性循環。

因為每一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不盡相同,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內容,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完成不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對作業減負的要求。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一課時,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將作業設計為基礎再現、深入思考和知識拓展三個

層次。

基礎再現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課文生僻字的注音和書寫,這一部分的題目為必做題,要求每一個學生必須完成。

深入思考部分的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根據本課內容設計了“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通過‘伯牙鼓琴’這個簡單的故事,作者想要表達什么?你對文章內容是怎么理解的?”等思考題。這部分作業主要針對學優生和中等生而設計,學困生有選擇性地完成。

知識拓展部分的題目則重在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運用能力和搜集材料、提取信息等能力,比如“你能搜集更多有關友情的故事嗎?你能說出哪些關于友情的成語或者詞語?如果讓你用現代文改編這一故事,你將如何改編?”這一部分的題目要求學優生完成,中等生有選擇性地完成。

通過設計分層作業,教師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有效地控制了作業的數量,減輕了課后作業對學生的壓力,有效落實了“雙減”政策對作業減負的要求,在保證教學效率的情況下,讓作業的負擔在學生的肩上越來越輕。

(二)再現再練錯題,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摒棄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不僅要關注全體學生的需求,還要從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出發,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錯題反映了學生語文學習中還需要鞏固的薄弱點,因此,語文教師應巧妙運用錯題,通過錯題的再現和再練,幫助學生有效地鞏固知識的薄弱點,不斷提高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為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電子錯題本的形式構建屬于自己的錯題檔案,并讓學生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錯題再練,以不斷鞏固知識點。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時,教師帶領學生針對本首詞相關錯題進行再練和分析。

在學習這首詞時,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對“見”和“現”的理解模糊不清。在第一次作業練習和錯題再現中都存在類似的錯誤現象,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錯題記錄到錯題檔案中,帶領學生再次分析錯題,使學生理清這一知識點,并經過多次反復的練習,一步一步攻克薄弱環節。

通過錯題再現和再練,教師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的薄弱之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效落實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四、發揮家校合作作用,創設減負育人環境

(一)提升家長對“雙減”政策的認知度

“雙減”政策離不開教師在教學上的努力,更離不開家長的合作和支持。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可以聯合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就“雙減”政策展開探討和交流,讓家長真正了解和認可這一政策,構建更為緊密的家校協同育人共同體。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如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向家長發送關于“雙減”政策的要求和實施辦法,以及教育專家對“雙減”政策的解讀等信息,讓家長對“雙減”政策有進一步的認識。

其次,教師可以邀請家長來校參觀學?!半p減”政策的實施效果,讓學生通過表演課本劇、辯論、演講等相關活動,展現落實“雙減”政策后充滿活力的校園學習氛圍,讓家長對“雙減”政策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小學生減負的實效性有更深刻的體會。

最后,教師要與家長就“雙減”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對家庭的要求保持溝通和交流,以不斷更新家長的觀念,探尋家校共育的有效舉措,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引導家長參與小學生的評價

“雙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科教育的本質,不斷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在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不容忽視,家校合作共育的落實也變得極為重要。

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評價中來,在校內校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讓學生在“減負提質”的環境中享受教育成果。

比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了社區勞動的課后作業,并為家長發放了對學生的評價量表,專門設計了家長的評價欄。一方面,是為了讓家長監督學生完成相應的勞動工作;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家長見證和評價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學習成果,從而將高段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拓展到家庭中,以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的

要求。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的落實過程中,要實現小學高段語文課堂的“減負提質”,既需要教師采取興趣導學、合作學習、科學設計作業等多種策略開展教學,也需要家長的配合,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個人能力,落實小學語文的育人本質。

【參考文獻】

[1]張娜娜.“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減負增效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2(18):1-3.

[2]康風花.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新作文,2022(21):95-96.

猜你喜歡
小學高段語文減負提質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小學高段語文延伸性閱讀的研究
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
心靈之窗
轉變教學行為 落實“減負提質”
農村小學高段語文有效預習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