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2023-01-14 19:51貢佳
中小學班主任 2022年24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數學

貢佳

[摘要]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滲透融合,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還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弘揚傳統文化。本文研究了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融合,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實踐措施。

[關鍵詞] 小學數學;傳統文化;滲透融合;文化養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代傳承并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將傳統文化有效滲透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對他們道德品質的培養能起到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小學生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徑。因此,基于小學數學學科的基礎性,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應適當融入傳統文化元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關注滲透,把脈文化現象

滲透融合傳統文化是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但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認為數學教學只需要傳授數學知識就足夠了,忽略了數學知識與傳統文化的聯系。從教學研究層面來看,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文化教研活動不感興趣,面對新型教學思想也很少予以踐行。

從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看,由于數學教師自身文化素養難有先進性,導致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始終無法真正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全面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背景下,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雖然開始嘗試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但因為教者本身缺少先進的數學文化指導,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實踐效果并不理想,往往無法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我們知道,小學數學課程的基礎內容十分豐富,如數學發展史研究、數學語言發展等內容都是數學文化的組成部分。并且,數學文化對學生的素養培育有積極作用,它能夠施以潛移默化的教學影響,特別是在價值觀培養方面。因此,我們不僅要看重數學文化本身,更要認識到數學文化與教學內容滲透融合的重要性,將數學教學與數學文化、傳統文化有機結合。

二、科學分析,推進文化融合

實現課堂教學的文化融合,需要進行科學分析。小學數學教材本身蘊含著大量的傳統文化內容,而對于這些傳統文化內容是需要拓展延伸的。比如,將文化背景故事介紹給學生,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以此激發小學生內心的探索欲望,使他們在文化陶冶的同時喜歡上數學學科。

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數學魅力。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多樣化且獨特的圖形符號,漢字也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由符號演變而來的。因此,將這些文化符號有機滲透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了解幾何圖形相關知識點時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借由獨特的符號引發學習的好奇心,從而深入了解與數學相關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為學生打實探索基礎。傳統文化歷經上下五千多年的傳承和積累,具有深厚的教育價值。將這些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融為一體,可以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創造良好條件。比如,圓周率的教學中可以結合數學家祖沖之在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祖沖之不懈的求知精神值得當代小學生學習效仿,這種刻苦探索的精神也能夠為他們后續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統文化有利于提升品德素養。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破除了只有數學知識的陳舊教學模式,能夠全面提升小學生的品德素養。比如,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劉徽創作了流傳于后世的《海島算經》與《九章算術》,這兩部著作為我國數學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寶貴貢獻。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講述劉徽的歷史故事,借助這些故事中蘊含的主人公優良品質,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品德素養。

傳統文化豐富了數學教學內容。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的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將這些豐富的傳統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例如,諸多數學典故與名人事跡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思想認知;經由典故中先人的智慧獲得的感觸與啟迪,學生能更加輕松地掌握數學原理和知識,傳統的只講數學知識的枯燥課堂氛圍也得到徹底改變。

三、講究實效,落實文化養成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必須充分關注新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端正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認知,立足實效性研究,充分關注核心素養的養成,充分關注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融合,努力創設文化融合的教學環境,全面落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文化養成。

1.滲透數學史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將數學史相關內容與小學數學課堂有機結合在一起,能夠為他們傳授更加豐富的數學發展歷史。與此同時,數學史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數學理論發展的認知更加全面,傳統文化和實際教學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密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這一節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介紹劉徽在《九章算術》一書中就曾表達過,個位以下的數字退一位就是十分之一,退兩位則是百分之一。通過向學生介紹小數在古代發展的歷史,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體悟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智慧,以此在內心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2.營造最優教學環境,提升學生文化認知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有效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能有效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如果教學情境創設得當,那么課堂教學自然就會獲得理想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與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低年級的數學教學而言,要重點關注傳統文化情境是否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延長他們的有意注意時間,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且,滲透傳統文化的情境創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情境創設方式,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接受傳統文化元素帶來的積極影響。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雞兔同籠”數學問題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千五百多年前《孫子算經》當中提出的雞兔同籠問題,讓小學生感受千百年前先人巧解問題的趣味與智慧,激發數學學習興趣,這樣還能夠使他們體驗到在數學課中融入傳統文化故事的巧妙之處。

3.重視理論現實結合,滲透數學文化元素

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的融合,需要教師重視理論教學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促進小學生了解抽象知識與數學概念的內涵,從而輕松而有效地掌握知識點。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將現實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能力,能夠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并聯系數學知識,繼而能夠深入理解問題,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小學數學包含很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數學知識,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傳統文化數學知識,對相關文化教學內容實現深層次滲透,確保數學知識點能夠與傳統文化內容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田忌賽馬”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田忌賽馬的典故,對于故事當中田忌與齊威王對馬的情節,有意識地為學生引出“列舉”這一數學思想。在此典故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在了解到更多的歷史文化常識的同時,也學習了列舉與推理的數學思想,進而對數學知識產生好感,這樣就豐富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涵。

4.關注課堂參與學習,建設小組合作文化

對于小學數學課程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實踐性和創新性的基本特點,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數學課堂教學形式進行不斷創新,助力學生在數學學習實踐中探索相關數學文化常識,這對于當前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至關重要。為了能夠在師生和生生之間創造更多互動機會,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小學數學課堂應更多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發揮輔助引導作用,從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取得實效。另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可以呈現出多樣化,例如,在教學有關邊、角和多邊形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角度出發,觀察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而在數學教學滲透傳統文化過程中,除了可以利用生活實例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還要不斷探尋新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從而充分展現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5.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充分挖掘數形之美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當是以揭示數學知識的產生和形成規律為主,教師要最大限度地還原這一過程,在數學知識和傳統文化二者之間建立起聯系,進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夠具身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進步和社會變化。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九九乘法表”這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收集關于乘法口訣的資料,隨后教師加以整合,從而將乘法口訣的演變過程以課件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再如,可以播放田忌賽馬典故的動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傳統典故密切相關,進而激發他們內心的學習興趣。另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涉及的圖案種類繁多,在這些豐富的歷史圖案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傳統文化元素講解“圖形與變換”這一節的知識點。在此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如戰國時期的青銅圖案,以及傳統文化中的剪紙、臉譜等帶有吉祥色彩的圖案,在介紹這些圖案當中蘊含的年代出處的同時,點出這些圖案與軸對稱等知識點的聯系,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培養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6.利用數學名人效應,傳承數學傳統文化

數學是一門歷史十分悠久的學科,古人憑借聰明的智慧對數學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而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名人事跡結合在一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則能夠通過典型的事例教育學生,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接受傳統文化熏陶。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祖沖之在幾何方面卓越的成就,讓學生體會到祖沖之堅持不懈的精神,從而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逐漸養成與數學家一樣的優秀品質。同時,通過學習近現代我國數學家卓越的成就事跡,可以培養學生內心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發揮出數學學科的人文價值,塑造學生更加健全的人格。例如,華羅庚和陳景潤都能夠在極度艱苦的環境中研究數學,這些名人典故作為文化要素滲透在數學教學當中,讓學生從小接受數學家崇高精神的熏陶,就能切實提升他們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價值態度。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需要教師長期不懈地堅持。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將其與數學知識點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完成傳統文化與數學教學的辯證統一,有效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加強傳統文化知識的滲透,提升課堂教學品質,從而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借助小學數學教學這一渠道得到傳承和弘揚。

[參考文獻]

[1]孫超桉.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1.

[2]丁奕然,呂立杰.中小學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態度的現狀、模型建構與對策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21(06):83-89,143.

[3]高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J].家長,2022(25):78-80.

[4]王春花.小學數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教學[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4):91-92.

貢 佳?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美琪學校。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小學數學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