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照對‘金牡丹’生長及其茶葉品質的影響

2023-01-18 13:31
茶葉 2022年4期
關鍵詞:透光率茶多酚牡丹

陳 強

(壽寧縣茶產業發展中心,福建 壽寧 355500)

‘金牡丹’是以鐵觀音為母本,黃棪為父本培育的無性系,目前已成為國家重點關注并推廣的優良茶樹品種?!鹉档ぁ咳~生長旺盛,持嫩性強,制成的茶葉香氣突出、口感緊實、后味悠長,且營養物質豐富,抗氧化能力強,保健功效顯著[1-2]。良種良法是茶產業發展的前提與基礎。良種必須在良法栽培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良種的提質增效。經雜交選育而成的‘金牡丹’,品質優良,適生性廣,具有較強的雜種優勢,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廣泛推廣種植。然而目前從‘金牡丹’的栽培管理來看,其品種特征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優質、豐產、高效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3-4]。

光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子,透光率、光質、光照時間等影響著植物代謝過程[5-7]。茶樹多為耐蔭型葉用經濟植物,對光照條件較為敏感。研究發現,通過改變光質能改善茶葉品質,茶葉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等物質含量隨光質變化而異,而日本采用紗網覆蓋降低透光率的栽培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夏、秋茶的產量[8-9]。以往學者大多對‘金牡丹’茶加工制作方法進行了研究,在栽培管理方面尤其是光照條件方面尚鮮少見。福建省壽寧縣為“中國名茶之鄉”,茶樹種植歷史悠久,茶葉出口海內外,茶產業是該縣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诖?,本試驗以壽寧縣‘金牡丹’茶園為研究對象,通過紗網遮蔭方式設置不同透光率處理,分析不同透光率對茶樹生長及其茶葉感官品質、生化成分與抗氧化活性的影響,以期為‘金牡丹’的豐產高效栽培提供科學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壽寧縣,地理位置東經119°30′37″,北緯27°27′33″,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 ℃,極端最高氣溫35.8 ℃,極端最低氣溫-9.8 ℃,≥10 ℃的積溫4249 ℃,年降水量2472 mm,無霜期235 d。試驗地屬丘陵坡地,海拔680 m,土壤為紅壤。

1.2 試驗處理

以二年生苗木采用雙行方式(大行160 cm,小行50 cm),株距30 cm,每穴2株,在春季3~4月進行種植。然后參照張靈枝和王坤等方法,利用Li-6400便攜式光合測定儀檢測透光率,通過搭蓋蔭網方式進行透光率控制。試驗設置20%、40%、60%、80%、100%共5個光照處理,每處理設5個小區,小區面積5 m×5 m,按完全隨機方式每小區選擇15株作為觀測植株。試驗期間,茶樹水肥管理參照常規方法進行。

1.3 指標測定

種植第二年4月,進行3足齡茶樹樹高、樹幅、地徑、分枝數、著葉數、百芽重(一芽二葉)等生長性狀調查。然后分別于4月、7月、9月中旬,采摘嫩梢制成茶葉進行感觀品質評價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咖啡堿等生化成分的分析與抗氧化活性測定。其中,感官品質采用加權評分法進行評定,以內質香氣和滋味為主,兩個因子各占50分進行評定。生化成分中水浸出物參考GB/T 8305-2013《茶 水浸出物測定》,茶多酚參考GB/T 8313-2018《茶 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游離氨基酸參考GB/T 8314-2013《茶 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咖啡堿參考GB/T8312-2013《茶 咖啡堿測定》??寡趸钚詼y定參照余啟明和陳鐵楊等[10-11]方法測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總抗氧化能力采用總抗氧化能力檢測試劑盒測定。供試茶葉的加工工藝統一為:鮮葉采摘→殺青→揉捻→干燥。

1.4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處理,用SPSS 19.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與LSD多重比較(α=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光照對生長性狀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經不同透光率遮蔭處理一年,3齡‘金牡丹’茶樹生長性狀變化明顯。整體上,以80%透光率處理下,各生長性狀表現最優。與未遮蔭處理(100%)相比,在80%透光率處理下,樹高增長10.3%,冠幅增大8.3%,分枝數與著葉數分別增加了26.7%和7.0%,而地徑與百芽重無顯著差異。相對而言,供試5個光照處理中,以20%透光率處理下茶樹生長表現最差。這說明,適當遮蔭能明顯促進茶樹的生長,這可能與茶樹喜蔭的生理習性有關。

表1 光照對3足齡‘金牡丹’茶樹生長性狀的影響

2.2 光照對感官品質的影響

以4月、7月、9月采摘的茶葉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不同透光率處理下茶葉的感官品質表明,透光率對茶葉感官品質影響較大。從表2各采摘時間供試5個透光率處理間變化來看,4月份采摘茶葉在光照100%處理下,花香平正,口感醇厚,得分73;7月份采摘茶葉在60%透光率下,得分最高為72,花香平淡,滋味濃尚醇;9月份采摘茶葉的最高得分值(70)出現在100%光照處理下,花香微,而滋味醇厚。這說明,在4月和9月以自然狀態下全光照條件培養的茶葉感官品質最佳,而7月則以60%透光率下的茶葉感官品質為佳。綜合采摘時間與透光率的全部15個處理,以4月份20%透光率處理下茶葉香氣得分最高(43)、花香濃郁,但滋味濃欠甘醇,而在7月份60%透光率下茶葉滋味得分最高(41)、濃尚醇,但花香平淡。這表明,光照弱時香味濃但滋味欠醇,而光照太強雖滋味醇但香氣不足、平淡而澀,要提高茶葉感官品質,依據不同茶葉采摘時間需要調整栽培環境中的透光率。

表2 光照對不同采摘時間‘金牡丹’茶感官品質的影響

2.3 光照對生化成分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采摘時間、透光率處理間茶葉生化成分差異顯著。整體上,隨著透光率增加,具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增加,咖啡堿、游離氨基酸減少,酚氨比增大的趨勢。從同一采摘時間各透光率處理變化看,在80%~100%透光率間,各月份采摘茶葉除酚氨比外,水浸出物、咖啡堿、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均無統計學上差異;在20%~40%透光率間,各月份水浸出物、咖啡堿、茶多酚無顯著差異,而游離氨基酸與酚氨比差異顯著。這表明,透光率保持在≥80%較高范圍時,茶葉中各生化成分無明顯變化,但透光率≤40%時,其生化成分整體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低含量水平。說明,‘金牡丹’耐蔭能力較強,從生化成分角度,其耐蔭閾值為透光率40%左右,但考慮到在透光率60%~100%區間一芽二葉百芽重無顯著差異,而透光率為40%時百芽重明顯降低,故‘金牡丹’栽培時透光率應大于40%。此外,從各生化成分含量對透光率的響應來看,游離氨基酸、酚氨比對透光率最為敏感,反映了通過透光率的控制能實現對茶葉中游離氨基酸含量、酚氨比的有效調控。

表3 光照對不同采摘時間‘金牡丹’茶生化成分的影響

2.4 光照對抗氧化活性的影響

抗氧化活性是茶葉重要且最為人們關注的保健功能之一[12-13]。通過分析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總抗氧化能力表明,各月份均具有隨著透光率增加,茶葉抗氧化活性增強的趨勢(圖1)。從同一透光率各月份間差異看,7月份抗氧化活性整體偏高,且在40%~100%透光率處理中,除40%透光率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外,4月與9月間茶葉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總抗氧化能力均表現出顯著差異。以往研究認為,茶多酚是茶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為進一步揭示‘金牡丹’茶葉抗氧化能力與茶多酚關系,通過相關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與總抗氧化能力呈明顯的正相關線性關系(R2=0.97),說明茶多酚是影響‘金牡丹’茶抗氧化能力的關鍵有效成分。

圖1 光照對不同采摘時間‘金牡丹’茶抗氧化活性的影響注:圖中小寫字母表示同一采摘時間不同透光率處理間顯著性差異,大寫字母表示同一透光率不同采摘時間處理間顯著性差異(α=0.05)。

3 結論與討論

作為國家科技攻關的一級優異茶樹品種,‘金牡丹’制成烏龍茶、紅茶和綠茶,鮮爽、香氣馥郁、滋味醇厚,深受大眾喜愛。茶樹是喜散射光、漫射光的耐萌植物。研究發現,在空曠和蔭蔽條件下生育的茶樹,在生長生理方面差異較大[14]。通常,在強光下生長的植株,葉形小而厚、節間短、葉質硬脆,而在林冠下生長的茶樹,葉形大而薄、節間長、葉質柔軟。在本試驗研究中,通過覆蓋紗網方式,發現透光率對‘金牡丹’茶樹生長影響顯著,其中在80%透光率下樹高、冠幅、地徑最大,分枝數、著葉數最多,表明相較全光照生長環境,80%透光率更利于‘金牡丹’的生長。但值得關注的是,在60%~100%透光率下,茶樹百芽重無明顯變化,這說明在該光照范圍葉芽形態生長未發生改變,反映了60%透光率可作為‘金牡丹’生長方面耐蔭閾值。

透光率顯著影響了‘金牡丹’茶感官品質。根據本試驗茶葉感官品質評審結果,采摘時間不同,最適透光率也不同。在4月和9月,以80%~100%透光率的感官品質得分較高,而7月則以40%~60%透光率的得分較高。茶葉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這說明,在不同采茶季節通過調節透光率能有效提升茶葉感官品質。對‘金牡丹’而言,從本試驗茶葉感官品質角度,制春、秋茶植株生長環境的透光率應控制在≧80%范圍,而制夏茶植株的光照則宜為60%左右。研究證明,氨基酸決定茶葉香氣、鮮爽味,并與咖啡因結合在一起影響茶味濃淡, 是調控茶葉品質的重要成分[15]。依據‘金牡丹’茶葉品質構成因素的相關化學成分分析結果,氨基酸含量在各月份整體上均以20%透光率下較高,且該透光率下3個采摘時間處理間氨基酸含量并無明顯差異,暗示了通過遮蔭措施能增加氨基酸含量,改善茶葉品質。

茶多酚是茶葉中的一種重要活性組分,其抗氧化能力強,與茶葉澀味密切相關[13,16]。從茶多酚生理代謝過程來看,透光率越大,其合成積累量越多。依據茶多酚這一生理特性,通常茶葉中夏季含量較高,春季較少,秋季居中。根據茶葉制茶工藝及其口感差異,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黑茶、黃茶六大類,其中以綠茶和紅茶最為常見。綠茶多要求鮮葉中含有較高含量的氨基酸,以增加其鮮爽,而紅茶則要求少蛋白質,茶湯醇厚,并需利用發酵減少茶葉中茶多酚含量,以降低澀味,增加甘甜味。為探討透光率對‘金牡丹’茶抗氧化活性的影響,考慮到發酵對茶多酚的作用,故本試驗均統一采用了綠茶的制作工藝。從茶多酚含量與總抗氧化能力的相關性來看,茶多酚越多,‘金牡丹’茶的抗氧化活性越強。在本試驗研究中,筆者發現除20%透光率外,在40%~100%透光率下,7月份采摘茶葉的茶多酚含量均顯著高于4月和9月,表明7月份采摘茶葉宜制作紅茶。

綜上所述,透光率影響了‘金牡丹’茶樹的生長與茶葉品質。在春季(4月)、秋季(9月),以80%透光率下栽培下的茶樹生長佳,茶葉花香平正、味醇,適合制作綠茶;而在夏季(7月),60%光照培養下茶樹生長量與自然條件全光照條件無顯著差異,但茶葉感官品質得分最高,花香平淡,但滋味濃尚醇,茶多酚含量高,需經過發酵處理去除,適合制作紅茶、烏龍茶等。

猜你喜歡
透光率茶多酚牡丹
不同透光率果袋對黃冠梨雞爪病發生的影響
改性聚丙烯各組分對激光焊接性能的影響
光照強度對溫室栽培蒲公英風味品質的影響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
兩種分光光度法測定茶類產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較
“三不夠”牡丹節
國外對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是如何規定的
腸道微生物與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調節肥胖及并發癥中的作用
牡丹的整形修剪
綠牡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