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中遺民吳中蕃經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2023-01-21 06:03王京州吳方劍
貴州民族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吳中貴州中華民族

王京州 吳方劍

(暨南大學 文學院,廣東·廣州 510632)

吳中蕃(1618~1696),明崇禎十五年(1642)舉人,清康熙中曾兩次主纂《貴州通志》,為保留貴州文史資料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他還以詩歌創作聞名當時,有詩集《敝帚集》傳世,《黔詩紀略》錄其詩395首,在貴州文學史上據有重要地位。莫友芝稱其“忠義文章,推吾黔有明一代后勁”[1],黃萬機說“黔中遺民詩人中,吳中蕃是成就最高的一位”[2]??v觀當下學界,對吳中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交游、詩歌創作三個方面,如米立方《黔中大隱吳中蕃》、劉學洙《孔尚任與吳中蕃》、李子和《吳中蕃詩歌初探》、曾潔《吳中蕃詩歌研究》等,然而對他的經世思想的提煉尚顯不足。作為明清之際黔中高壽遺民詩人,在人生經歷上,吳中蕃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際,經歷了政治鼎革和社會動亂的洗禮;在詩歌創作上,深受杜甫影響,以現實主義為基調,具有“詩史”的特征,他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作都蘊含了豐富的經世思想。

一、吳中蕃的經世思想

吳中蕃年輕時出仕南明政權官員,晚年受聘入吳三桂幕府,其歸隱時侍母盡孝,還兩度參與修志,積極獎掖黔中后進,推動貴州文化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他的事功意識和經世情懷。那么,吳中蕃的經世思想究竟有何體現呢?所謂“經世”,即指治理天下,是儒家特有的一種基本價值取向。據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經世思想主要體現為三層含義,一是入世與濟世的觀念,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選擇,積極參與社會政治、視天下為己任的人生理想,表現出對生命的積極態度;二是治體(治道),主要指儒家積極入世所建立和諧的政治社會秩序;三是治法(治術),以客觀的規章制度去實現“治體”的理想[3]。從吳中蕃的詩歌及其人生價值抉擇來看,他總是希望竭盡所能地經邦濟世,追求天下和諧統一,使百姓安定富足,主要體現了“士志于道”的儒士精神、“大一統”的民族思想以及“民胞物與”的經世情懷。

(一) “士志于道”的儒士精神

明崇禎十五年,吳中蕃中舉,本擬積極用世,然而遭遇明清易代之變,天下大亂,無奈之下,只得避世隱居。然而,他仍自覺肩負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秉承“士不可以不弘道”[4]的信念,踐行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5]之道。其《敝帚集自敘》 云:“德修無述,將以有限之心血,日繭抽而穎拔,余其見斥于道民!”[6]他對“士志于道”儒士精神的踐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承祖遺風立德。吳中蕃生于仕宦之家,自幼學有根柢。祖父吳淮,幼稱奇童,嘉靖壬子年中舉,歷官郎中,“性行廉介,居官有慈愛之稱,貽后垂清白之譽,為一時月旦所重?!盵7]父親吳子琪,萬歷四十年(1612) 舉人,官歷興寧縣令,以才干聞,矜尚節氣,孫可望等進犯貴州屠戮鄉民,吳子琪參與抗敵,兵敗被執,不屈而死,《明史》有傳,乾隆《貴州通志》卷二十九載其為“忠烈”??梢妳侵修钍堋俺绲律辛x”的儒士家風熏陶。子琪義亡后,吳中蕃攜母歸隱,躬親侍奉,是他“孝悌為仁之本”[4]的體現,彰顯儒士精神。此外,乾隆《貴州通志·烈女傳》卷三十一載何子洪妻即吳中蕃女兒的孝悌事跡,同時《藝文傳》 卷三十八收錄他所撰《守官孝子傳》 等文,可見他尊崇并傳承儒家孝道,是貴州文化史上良好家風的典范人物。

其次,積極濟世立功。青年時代,吳中蕃有“仗劍出門去,思為濟世人”[6]的宏志,中舉后清廷入關,“學而優則仕”的愿望未達成。南明桂王時期,他有了出仕的機會,任遵義知縣,治有令績,擢升為重慶知府,吏部文選司郎中。清代傅玉書《黔風舊聞錄》稱他:“嘗外歷令守,內列省郎,再黜再起,知難引疾,是以憂世嫉俗,固不異子美之在唐?!盵1]他在花甲之年,仍“屏絕家事”奔赴云南,入吳三桂幕府,可見有復明“大一統”的愿望。然而,社會已是“賊去兵來梳與篦,饑成疫作濾而淘”[6],吳三桂自立之心昭然若揭,與他極力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戰爭,希望天下太平的“大一統”思想相違背,故在《昆池別友》詩言:“心偏志不遐,以斯愧古人?!盵6]反映了他對人生價值的深刻反思。民國《貴州通志·人物志》 按語稱:“中蕃勝朝遺老,眷懷故國,其致身入幕宜也。待三桂于戊午稱帝,知不可止,留則有負初衷,遂潔身引退?!盵8]頗中肯綮。吳中蕃積極參與社會政治,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和諧的政治社會秩序為一生之理想。

其三,歸隱著述立言。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明朝終將成為過去,清廷一統山河,顯示出升平景象。在清廷“大一統”的背景下,受“盛世修書”文化傳統的影響,他發奮著書,經學有《四書說》 《曲臺捷取》,文集有《龍古集》 《響懷堂文集》 《文集續稿》 《黔言》,詩集有《敝帚集》《響懷集》 《腐草》 《斷硯草》,選集有《坡仙集》《明文選》等??滴跄觊g,吳中蕃還兩次主纂《貴州通志》,在保存貴州文史資料上功不可沒,黃萬機說“貴州境內,清初隱遁著上百位遺民,其中一批人在黔地團館授徒,傳承文化薪火,琢育有為之才,成為優秀文化的傳薪人,成績顯著的有吳中蕃?!盵9]洵為知言。

吳中蕃秉承儒士家風,一方面要“學而優則仕”,以天下為己任,積極濟世;另一方面,他歸隱山林,躬親奉養,弘揚孝道,著述立言,著力培養黔中才俊,顯示出賡續文化傳薪的事功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更可見體現出“士志于道”的儒士精神。

(二) “大一統”的民族思想

“大一統”思想可溯源于戰國晚期的公羊學派,拓宇于西漢的董仲舒,從歷法演變為絕對權威、政令、制度的統一,進而演化為維護國家統一、天下太平、反對戰爭與分裂的思想。換言之,“大一統”思想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形成和發展的精神財富?!懊髦燎迩捌?,特別是清朝前期是中國古代鼎盛的大一統時期,政權的更替以及傳統‘夷夏之辨’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的民族思想極為豐富?!盵10]吳中蕃作為黔中高壽遺民,從他的“斷硯拒聘”事件以及事后“補硯”之舉反映出他“大一統”的民族思想。

首先,“斷硯拒聘”折射“大一統”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硯為“智慧之池,文墨之?!?,不僅是文房工具,而且演變為藝術藏品,成為皇室貢品或高雅饋贈禮品,象征學者的精神品質。吳中蕃在永歷時期,得到明朝大學士方以智所贈寶硯,他視若珍寶,一直隨身攜帶,可見這方硯臺對他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方以智以明遺民身份自沉于惶恐灘,余英時稱:“這是一件典型意義的事件,當時士大夫文化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政治信仰等得到了昭示?!盵11]吳中蕃深受方氏影響,其《謝友人招》云:“麟鳳盡投天網去,可無一個作遺民?!盵6]然而,他晚年入吳三桂慕府,意圖參與恢復“大明一統”,入幕后方知吳三桂打著復明旗號,實則自立為帝,這與他維護國家統一、期冀天下太平的理想相違背,故而及時脫身返黔。陳垣在《明季滇黔佛教考》中稱:“遺民易為,遺民而高壽則難為。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老而嗜利,則有委曲遷就者矣。吳中蕃明亡后五十余年未卒,不能不與當事委蛇,幾乎晚節不保,為天下笑,幸能臨崖勒馬,猛然回頭,此其道力有過人者?!盵12]據李宗昉《黔記》 載:“吳三桂死,世璠僭號,至貴州,舉會試?!盵13]吳世璠脅迫其為官,吳中蕃最終以佯狂摔毀這方寶硯才逃過一劫。吳中蕃的“斷硯拒聘”反映了他希望國家統一、天下太平,百姓能安居富足的理想。

其次,“補硯”象征儒家文化道統。吳世璠叛亂被平息之后,吳中蕃重拾碎硯進行補綴,此后所寫詩文集命名為《斷硯草》。陳垣說他不得不與當事委蛇,又能臨崖勒馬,是他“道力過人”的體現。作為高壽遺民,吳中蕃始終不仕清朝,不為貳臣,有儒士精神氣節,又能選擇“補硯”著述,體現他延續儒家道統的意識,是儒家的“文化自覺”的體現,可謂是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和維護華夏文化生命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滴酢顿F州通志》序稱:“康熙三十年,貴州巡撫衛既齊復‘開局延儒,廣稽博采’”[14]。吳中蕃再次主纂《貴州通志》,并開館授徒,培育了大批有為之士。在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歷史進程中,除積極參與社會政治之外,吳中蕃還踐行文化道統,體現了“大一統”的民族觀念。從社會發展史來看,中華民族歷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歷史。吳中蕃一生經歷明末與清初,清代是滿族與各民族間大融合的關鍵時期,他竭盡所能地經邦濟世,追求天下和諧統一、百姓安定富足,體現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文化思想。

(三) “民胞物與”的經世情懷

“民胞物與”思想源遠流長,同儒家“仁”“義”一脈相承。北宋張載明確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盵15]吳中蕃所繼承的“民胞物與”思想主要體現為“仁民愛物”,他關心民瘼,尤其是黔中百姓的生存狀態以及故鄉的人文風土,這在他的詩文中有充分的體現。據文獻記載,吳中蕃著作宏富,有17種之多,然多已亡佚,傳世《敝帚集》1091首,后人輯補46首??傮w來說,吳中蕃詩歌有“以詩為史”的特征,表現出“詩以經世”的創作旨趣,記載了明清易代之際的戰亂、逃難、歸隱,反映了社會的殘破、人民的痛苦,志在承續杜詩的“詩史”精神,有“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16]。

首先,“以詩為史”的經世創作。張暉認為“明清之際,以詩為史閱讀傳統的確立,詩人對‘詩史’理論的思考,催生了以記載歷史為己任的詩歌?!盵17]吳中蕃經歷易代之悲,關切天下民瘼,期冀匡濟天下,殷切盼望國家一統。因此,“詩圣”杜甫成為了他的異代知音,他以仿杜詩、言杜事來抒發自己的家國情懷。如仿《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為《茅屋為春風所敗》,又創作有《軍興》云:“勢劇《石壕吏》,情殷《平準書》?!盵6]《春江行》曰:“杜陵血恨何時干,眷顧太平天下福?!盵6]一方面是紀實戰后的殘酷,如《亂后》:“亂后人家少,三兩便成村。似聞山有虎,停午已關門。白鴦青裙婦,黃頭赤腳兒,雞脈閑桿理,更振漚麻池。白骨籬邊拄,玄振崖上礴。展茅邀客坐,把火斯車轅?!盵6]另一方面是描摹民生之艱難,如《觀煅》曰:“軍興凡八載,括取盡田器。農家值春耕,彼此相假易。時平重生業,思為衣食計。加以官米煩,鋤耰得無備?!盵6]又《憂旱》云:“已拼溝壑甘長往,其奈軍儲急挽赍??h帖正繁如雨至,且須持過久荒畦。赤地幾曾憐赪尾,蒼天寧不念黔黎。改頭換面朝朝竹,立骨枯腸處處溪。自是劫城如芥滿,空將無賴詛長霓?!盵6]以至于在《采蕨者序》中說:“比歲供億百出,官復糴販,民無食,采蕨充饑,所在皆然?!盵6]記錄了“十室九閉門,盡若逃亡屋”的社會慘狀,有如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民胞物與情懷。清代傅玉書稱之:“是以憂世嫉俗,固不異子美之在唐?!睆膮侵修辔涠鸥Φ默F象來看,直可稱之為“黔中老杜”。

其次,以詩歌“采風”宣揚黔地風物。吳中蕃在《敝帚集自敘》中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不自知其非寶也,當其一語之出,自謂‘赤水之玄’,而識者已掩口于其后。黔固天末,采風之所不及,顧欲以卮言、緒論妄意千秋,其誰許我?雖然春鳥鳴春,秋蟲吟秋,見其所然,言其已然?!盵6]可見他赤誠的桑梓情懷,正是“黔固天末”,采風不及,吳中蕃欲賡續古代乘輶軒,以振木鐸的“采詩”文化傳統。一方面他模仿《詩經》進行創作,如《逐鹿辭》 《有客》 《贈友》 等?!饿мo序》云:“古者,大雩用舞童八列,歌《云漢》之章,而《谷梁注》又載禱詞曰:‘方今大旱,野無生稼。寡人當死,百姓何謗,不敢煩民請命,愿撫萬民,以身塞無狀?!盵6]即從《詩經·大雅·云漢》記周宣王祭神祈雨詩來反映了黔地求雨習俗,折射百姓的饑餓流離?!段倚衅湟啊穼懥宿r田無人耕耘、荒無人煙的蕭索景象,反映了明末鄉村的悲慘景象,揭示了戰爭、社會動蕩造成的悲慘現實。另一方面,大量描摹黔中瑰異,展示黔地的鬼斧神工,如《龍山六詠》 《雪唾瀑》《過盤江橋》 《過光斗河》等?!痘r秋色》云:“重鎮雄兵控百蠻,西巖虎踞抱重關。墜葉蕭蕭紅勝錦,聯峰靄靄翠于鬟?!薄蛾P索嶺歌》云:“至今千二百余載,黔風獵獵滇云蒼。吾聞王者徳至地,山失其高金失剛。此嶺雖云峙天末,何若終南與太行,慎勿自大稱夜郎?!盵6]《曉過白水》云:“青山惟露頂,蒼崖了無趾。竟將絕壑云,散作彌天水?!眳侵修凇洱埳搅佊行颉贩Q:“后之人按吾詩以索境而境傳,按斯境以索詩而詩亦傳?!盵1]說明了他以詩名物、以詩經世的愿望??傊?,吳中蕃胸懷濃烈的桑梓情懷,以采風精神,模擬《詩經》,記錄黔地風俗,敘述黔民之艱,以達諷喻效果;熱愛故土,借助山水之靈,以神來之筆敘寫黔中山川美,積極宣傳貴州的風景名勝。

吳中蕃經世思想主要是“士志于道”的儒士精神、“大一統”的民族思想以及“民胞物與”的經世情懷,這些思想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融合所積淀的文化精神,體現出頗具代表性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在歷史上起到積極的作用。2021年8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盵18]吳中蕃所繼承與踐行的經世思想,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國家建設發展賦予精神動力。

二、吳中蕃經世思想的當代價值

在中國歷史上,每當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時,總會掀起新一輪的經世思想高潮。明末清初正是如此,眾所熟知,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顧炎武的《日知錄》、王夫之的《讀通鑒論》等著作都反映出他們的經世思想,黔中吳中蕃也堪稱這一方面的代表:他秉承“士志于道”的儒士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政治,以天下為己任,表現出對生命的積極態度;他憂國憂民、仁民愛物,踐行濟世興邦的人生志向。在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先賢“大一統”民族思想以及治世實踐精神,希望建立和諧政治社會秩序的理想得以凸顯。

第一,“士志于道”賦力鄉村振興?!笆恐居诘馈笔侨寮胰宋木瘛俺绲律辛x”的體現,積極入世立功是儒家的“進取有為”,歸隱著述立言則是儒家的“文化自覺”。當下,我們挖掘其文化精神,就是要闡發和繼承吳中蕃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即傳統文化中“跨越時空、跨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那部分文化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2050 年實現鄉村全面振興[19]。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地始終離不開人的要素,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吳中蕃所踐行的經世思想是鄉村振興人才建設所急需的一種精神力量,同時也包含了富有意義的啟示。一方面重視鄉村德治建設,構建新鄉賢文化?!多l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在提升鄉村德治水平中“積極發揮新鄉賢作用”,以及吳中蕃“崇德尚義”的家風、立德樹人的模范,對孝道的尊崇,對于鄉村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他濃烈的桑梓情懷,熱愛故土,關心家鄉民風世俗,宣傳家鄉風物之美,主動擔當文化的使命,可稱鄉賢模范。另一方面注重鄉土人才的培育,謀求家鄉的文化繁榮。吳中蕃歸隱鄉里,大力培養與獎掖黔中后進,孕育出一批黔中才俊,在繁榮貴州文化上起到了突出的作用。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旨在實現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全面振興,是一場事關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持久戰”,要打贏這場硬仗要靠人才隊伍的建設,除了充分吸納引進外來優秀人才,更要注重統籌、培養實用型、專業型的鄉土人才,不斷浸潤“進取有為”精神,鑄就有為擔當的意識、愿意扎根鄉村、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鄉村振興隊伍,為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建設的人才保障。

第二,“大一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社會文化層面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萌芽、產生和發展于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建構的歷史進程[20]。從歷史演進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經歷自在、自覺到自強[21],吳中蕃的民族共同體意識處在“自在”的歷史階段,卻有積極的歷史意義。他“天下一統”的高遠理想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是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蘊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景。歷朝統治者皆以“天下一統”為政治追求。隨著歷史向前發展,逐漸演變為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信仰和政治力量,并滲透于人的心理和行動中。費正清說:“中國的統一是中國人本身的特點?!盵24]吳中蕃文化道統的民族心理是包容開放的思想精神,是依靠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來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通、兼容并包、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盵23]“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盵18]吳中蕃的經世思想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的文化精神,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國家與民族觀,維護國家的統一、維系民族的大團結。

第三,“民胞物與”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民胞物與”思想已經浸潤于各民族血脈之中,熔鑄在當代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共有的精神家園,凝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吳中蕃在以入世為關懷的前提下,秉承以天下為己任的經世精神,要求建立一個和諧的政治社會秩序的理想,于當下而言具有現實意義。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沒有孤立發展的民族,都是在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對方的優秀文化,彼此影響與促進中發展而來的,呈現出博采眾長、和諧共生的文化生態?!靶聲r代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勵各族人民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盵24]

三、結語

“文學不僅對個人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于民族精神的建構,在價值觀上更是無可替代的?!盵25]吳中蕃是根植于貴州文化土壤的儒士與詩人,他經歷了明末清初中華民族大融合大發展的時代,其跌宕的人生軌跡和“以詩為史”的文學作品都反映了豐富的經世思想。吳中蕃勇于走出去,與文化圈進行交往、交流、交融,以增進自身的進步,體現出中原文化與西南文化的思想碰撞,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黔無人、黔無詩的印象,彰顯出貴州人積極進取的精神。吳中蕃秉承儒士家風、胸懷民胞,同時著述修志、獎掖后進,擔當黔籍文化的傳薪人,是貴州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是構建貴州文化自信需推崇的文化先賢。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闡發,成為鼓舞新時代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26]。我們當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批判地繼承吳中蕃的經世思想,他的經世思想凝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是“自任以天下之重”的使命擔當,不為造就一己,而是國計民生與社會祥和,闡發其精神力量,可激勵各族人民身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的目標團結奮斗,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猜你喜歡
吳中貴州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生扭吳中之拍”與“真詩只在民間”的深層次自洽——李開先《寶劍記》“不嫻度曲”說新讀解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
“齊”心“魯”力,助力“多彩”貴州
吳中逸、姜水舟作品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貴州,有多美
努力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