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創傷患者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的應用

2023-01-23 15:45陳洋
婚育與健康 2022年23期
關鍵詞:創傷急診

陳洋

【摘要】目的:探究創傷患者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納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急診102例創傷患者進行研究,其中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接收的51例采取常規急救護理,歸為甲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接收的51例采取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聯合預見性護理干預,歸為乙組。觀察院前院內救治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乙組評估時間、接診時間、急救時間均短于甲組(P<0.05);乙組壓瘡、創面感染、缺血性肌痙攣并發癥發生率為5.88%,低于甲組的19.61%(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者的救治時間,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應用于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安全有效。

【關鍵詞】創傷;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預見性護理干預;急診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hospital and within-hospital integrated rescues for traumatic patients

CHEN Ya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hospital and within-hospital integrated rescues for traumatic patients. Methods: 102 traumatic patients rescu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in our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Among them,51 cases of adopting the routine emergency care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included in group A;51 cases of adopting the pre-hospital and within-hospital integrated rescues with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included in group B.The rescue time in the pre-hospital and within-hospital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discussed.Results: The assessment time,diagnosis time and rescue time in group B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group A(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pressure sores,wound infection and ischemic myospasm in group B was5.88%,which was lower than 19.61%ingroup A(P<0.05). Conclusion: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horten the rescue time and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It is proven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pre-hospital and within-hospital rescue.

【Key?Words】Trauma; Pre-hospital and within-hospital rescues; Predictive nursing; Emergency treatment

創傷是急診的常見病,多由意外事故引起,呈病情重且變化快的特點。有研究證實[1],創傷一直是我國45歲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嚴重創傷的患者,會出現多組織器官受損的情況,使得器官功能出現異常,且合并其他基礎疾病或感染,致殘率較高,并增加死亡率。嚴重創傷人群,積極進行院前急救,在短時間內救治能夠改善預后,對患者具有積極意義。為縮短搶救時間,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模式得到應用。該模式主要是將急救管理流程與醫務人員的救護技能相結合,達到最佳的救治效果,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產生積極影響。但常規護理較為籠統,已無法滿足該模式發展的需求。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提前評估搶救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采取預防性的護理措施,最大程度減少不良事件及突發狀況的發生,提高救治效果[2]?;谏鲜霰尘?,為探究該護理模式應用于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的效果,本文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急診接收的102例創傷患者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急診102例創傷患者納入研究,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甲組與乙組,各51例。甲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8.16±4.25)歲,創傷部位:顱腦15例,胸部16例,腹腔12例,骨盆8例;乙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8.35±4.37)歲,創傷部位:顱腦19例,胸部15例,腹腔13例,骨盆4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實施常規急救護理(甲組):醫護人員達到現場后根據創傷院前急救診療規范開展救治工作;轉運途中密切監測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等體征變化,達到目標醫院后,醫院的醫護人員開展緊急救治。

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實施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聯合預見性護理干預(乙組):①病情評估:急救科護士接到120電話后,根據描述初步評估患者的病情。②現場急救:達到現場后,根據創傷院前急救診療規范并結合患者的病情開展救治工作,并使用改良創傷評分法(RTS)進行評估,判斷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由出診的高年資醫生指導分配每位出診醫務人員的職責分工,救治過程中密切配合。a.預防窒息護理:監測患者的呼吸,若出現發紺、呼吸急促等,應檢查氣道是否堵塞,嚴重者配合醫師進行氣管插管。b.建立靜脈通道:選擇粗、直的血管進行穿刺,避免靜脈竇、關節處,使用三通管。③安全轉運:轉運途中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同時與醫院急救科取得聯系,匯報患者具體病情,院前院內提前制定搶救預案。④院內急救:到達醫院后,快速診斷患者病情,開展救治工作。a.預防感染護理:處理創口過程中,注意嚴格無菌,并遵醫囑予抗生素治療。b.壓瘡預防護理: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每隔2h協助患者翻身,并評估受壓處皮膚狀況,保持床單平整、皮膚干燥。c.心理護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其有無產生不良情緒,針對原因進行疏導,并強調配合臨床診治的重要性。需要了解患者情緒變化,以及心理情況,合并負面情緒需要及時疏通,在治療期間保證樂觀的心態。耐心解答患者相關疑問,避免開展不良語言刺激,并發動家屬開展相關關心鼓勵,陪伴患者。

1.3 觀察指標

①院前院內搶救時間:主要從評估時間(醫護人員院前初步判斷患者病情時間)、接診時間(達到現場至送入醫院時間)、急救時間(達到急診科至急救結束時間)3個方面進行評估;②并發癥:觀察壓瘡、創面感染、缺血性肌痙攣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院前院內搶救時間比較

甲、乙組評估時間、接診時間、急救時間對比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比較

甲、乙組并發癥發生率依次為19.61%、5.88%,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認為,創傷后至確定性治療的間隔時間與病死率存在密切聯系,故縮短救治時間尤為關鍵。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是一種全新的全程生命救治鏈,能夠縮短患者的救治時間,提升創傷的救治成功率,為后續該類患者的臨床救治打下夯實的基礎[3]。嚴重性創傷患者大腦功能損傷程度與急救開展時間呈正相關,急救越快,大腦功能損傷越小,因此,積極建立靜脈通路,并氧氣支持,積極對病情觀察。但救治過程中存在較多的護理風險,易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產生不良影響,故在救治的同時需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以最大化實現救治效果[4]。

預見性護理干預是常用的護理手段,主要是由護理人員通過護理程序,并結合既往的護理經驗對患者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提前評估救治過程中的風險,并采取有效、及時的預防性護理干預措施,規避風險因素的影響,促進救治的順利進行并提高救治效果[5]。本研究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實施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并配合預見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該組評估時間、接診時間、急救時間均短于甲組,提示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者的救治時間。將預見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創傷的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能夠明確醫務人員的職責分工,便于有條不紊地開展救治工作,節約重復操作所浪費的時間,了解到每個人的工作責任,根據流程開展,防止發生慌亂現象,避免延誤患者最佳搶救時機[6];提前做好救治準備,便于患者達到醫院內立即開展救治工作,節約準備時間,最終縮短救治時間[7]。本研究還發現乙組壓瘡、創面感染、缺血性肌痙攣并發癥發生率為5.88%,低于甲組的19.61%,提示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患者安全。在預見性護理中,能夠提前評估壓瘡、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從而規避不良因素的影響,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張月梅[8]學者在研究中指出,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預見性護理,結果,護理后,觀察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搶救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預見性護理,可降低急診創傷性骨折患者疼痛評分和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整體效果理想。證實了在預見性護理工作中,做到以預防為主,能夠防患于未然,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均做到預見性準備,從而縮短治療時間,在結果中患者搶救時間明顯縮短;分析原因是在預見性護理工作中,能夠對各項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進行預防性措施,可減少不良事件出現,且護理過程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能夠讓患者感受到優質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通過預估風險,并采取預防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縮短救治時間,在創傷患者的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取得良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亞維,劉正,李珂楨,等.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創傷患者急診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4):64-66.

[2] 劉建凡,曹慧.一體化鏈式創傷急救護理模式結合預見性創傷護理在多發傷患者急診救治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2):160-162.

[3] 潘鑫,花長松,王鵬,等.嚴重創傷院前院內強化一體化救治體系的效果研究[J].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8,4(6):351-353.

[4] 閆菊英,陳金玲,劉魯昱.院前院內一體化創傷急救護理模式對急性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1):77-80.

[5] 魚波,魏娜.基于初級創傷救治原則的院前急救護理對車禍外傷患者救治效果、救治效率及預后結局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4):185-187.

[6] 吳潔,周婷,程晶,等.基于創傷評分一體化急救護理對多發傷病人急救效率、心理狀態及短期預后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2,20(26):3682-3684.

[7] 李靜,楊華,吳晶,等.急診快速反應團隊結合無縫隙干預對創傷性骨折病人急救效果及轉歸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2,20(18):2551-2553.

[8] 張月梅.預見性護理在急診創傷性骨折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20,8(5):283-285.

猜你喜歡
創傷急診
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創傷性脾破裂療效觀察
低位竇道傷口2例治療經驗及文獻復習
格羅瑞創傷后的女性自我
淺析《儀式》中塔尤創傷的根源
急診ERCP治療老年人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療效觀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急診應用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臨床分析
兩種麻醉方法對老年創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