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對幼小銜接期幼兒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2023-01-24 06:21景霞霞
讀寫算(中) 2022年12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德育幼兒園

景霞霞

(甘肅省靜寧縣八里學區高城寨小學,甘肅 靜寧 743400)

學前過渡期是指從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的過渡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研究者將學前教育結束和學前階段都指定為學前過渡期。幼兒期和學齡前幼兒是個性化趨勢和價值觀的萌芽階段,是塑造良好個人行為的光輝時代?,F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被寵壞了,養成了很多壞習慣。由于德育具有潤物無聲的獨特性,在幼兒心理和生理發展的早期開展幼兒德育,有利于幼兒優良氣質的培養、習慣養成、思維方式等提升。尤其是在小學轉型的特殊時期,德育顯得至關重要。幼兒園德育主題活動的實施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采取切實有效的教育手段,能有效地提升幼兒的思想素質,使其在自身的品德教育與發展中,真正地成長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卓越人物。筆者希望通過科學研究提高孩子的思維素質,讓幼兒園教師高度重視孩子的正確德育觀,在一定的課堂教學標準下,促進幼兒的快速發展。

一、德育是歷代教書育人的基礎

人的祖先們是以群居的方式生存下來的,他們從一開始就有了“原型道德”,而后來,他們的“群體邏輯”就誕生了,社會德育可以說是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重視幼兒的德育是我國自古至今的優質教育傳統。中國歷代著名的教育家都把“為他人做事”教育作為他們日常教育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受教育者的品德完整性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孟子辦學以“仁”“義”“禮”“智”“信”為教育的具體內容。而且科舉制度的具體內容多與社會公德有關。宋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王夫之在創辦白鹿洞書院時,以“習生習賢”為教育服務宗旨。在長期的《竹子讀法》中,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更好地做圣人。近代以來,蔡元培提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教育理念,認為“人的教育和整體權利現實主義植根于社會公德”。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提高全體員工的觀念和道德,是完成“以德治國”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對幼兒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顯得尤為關鍵。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期待,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年輕一代要具備更好的心理素質,才能融入世界。在明確對年輕一代的心理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要注重對幼兒素質的滲透,從小培養良好素質的基礎?!队變簣@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增強“熱愛科學”和“自信”的內涵?,F代德育模式中明確指出了幼兒德育的總體目標:“啟迪幼兒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科學、建立誠信、自信、質疑、友善、英雄主義、愛護環境、克服困難、禮貌、良好的舉止和遵守規則的習慣,以及他們開朗、樂觀的氣質?!睆墓胖两?,高度重視幼兒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是社會道德風尚形成的基本前提。有志之士已經廣泛認識到,提高幼兒的道德修養是提高全體員工文化素養的前提,詳細的德育工作是在幼兒德育實施的基礎上逐步展開的。這說明,幼兒良好作風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已經與國家的長遠規劃掛鉤。

其次,加強對幼兒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思想。教師應盡量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以身作則,對幼兒進行合理的德育。因此,幼兒園教師的德育觀念也必須提高,教師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提高自己的言行規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為孩子們樹立一個優質的榜樣,對他們真正地、正確地進行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教師還要全面地發掘特定的課程內涵,把握其在日常生活與學業中蘊含的知識,把有關道德教育的防范與資訊內容向幼兒滲透,改進教育的教學目標,有效地管理幼兒的日?;顒?。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整體推進,加強對學校教育的宣傳和規劃;在積極把握道德教育必然性的前提下,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從而提升幼兒的道德品質。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對傳統的道德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和革新,實現教育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二、促進幼兒個性化的全面發展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個性的形成基本出現在學前教育階段是漸進的,幼兒期是個性化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產生了初步的接觸和聯想,構成了主題活動的新的、更高層次的統一。幼兒個性化的全面發展包括人體、智商、性格、氣質和情感的發展。學齡前過渡期的孩子在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期,由于日常生活標準的變化,核心主題活動發生了變化,促進了幼兒心理活動描述的自覺性和針對性的逐步提高,使幼兒逐漸為未來目的行動,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成人或群體的規定。由此,孩子們正在這個環節逐漸得到初步的個性化。在主題教室里,教師也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道德教育,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道德故事競賽,讓幼兒搜集資料,整理優秀的道德品質,以各種方式讓原本單調乏味的道德教育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加強對道德教育基礎知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有利于促進幼兒道德教育。在實際運用中,教師要充分顧及幼兒的游戲性,把日常道德教育轉變成有組織性的教學,使幼兒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優秀班級可在每個月的固定日期設置品格教育日。孩子們在這一天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潛意識地維護自己的言行。只有好的思想和行為,才能促進優秀品格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幼兒園是重點教學課堂,教師具有良好的德育意識、良好的德育方式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例如,在主題班會中,教師運用高效的激勵機制,針對幼兒的心理特征設計教學情境,以適當的方式刺激幼兒的興趣。參加教育競賽,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快速提高與德育基礎建設相關的專業技能,也能培養幼兒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幼兒思維和邏輯的快速、健康發展。

正如Ellen Korg 常說的:“沒有杰出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物,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大師,可以共同創造文明城市?!毙愿窈蜌赓|在一個人的人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個體化的產生和發展趨勢中,社會道德觀念的發展趨勢對幼兒個體化的產生至關重要。從幼兒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在道德素質層面,對于學前教育結束、入學前的幼兒,可以看出他們周圍已經有了一些道德觀念,比如,同情、互助、責任感等,也有各自獨立的、積極的社會道德動機,但這些社會道德動機大多仍被實際的社會道德案例操縱。在社會道德區分中,它通常包含非常清晰的情感和暗示。他們逐漸將道德品質與生活的實際意義區分開來,但仍然細致入微。也就是說,由于社會倫理的發展趨勢,5~7 歲的孩子更有可能為他們進行系統的基于軟件的道德教育。但另一方面,因為幼兒對價值觀的理解還是很基礎的,有漏洞的,還有模棱兩可的。所以需要家長和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身邊的例子,在場景中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道德教育,積極、正確地引導孩子辨別是非,從而幫助孩子塑造合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獨生子女情商教育嚴重缺少

隨著我國現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獨生子女背后的教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幼兒心身發展趨勢大概有以下特點:在智商發展趨勢的質量和健康水平上,普遍表現出較大的優勢,而在性格和習慣水平上則存在較多的不足。孩子狂妄自大、個人行為、灌輸教育的例子屢見不鮮,幼兒犯罪和近視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加。幼兒在與他人相處時會遇到三個層面的挑戰。首先是父母之間的矛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情感生活變得更加敏感和豐富多彩。在家里,父母和祖輩的照顧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感,從而使孩子缺乏主見、自信、判斷能力、自理能力等。如果父母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就會引起沖突。此外,伙伴關系和師生關系是孩子們入學后必須應對的兩大挑戰。由于家庭中的所有資源都是孩子的,是他們的個人財產,幼兒容易形成“唯我獨享”的心理。而在校園要遵循學校的職業道德,學會文明禮貌,學會尊重老師,如果缺乏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會導致其社會性方面的人際交往不良。

獨生子女問題主要在“獨”字引起的家庭教育問題。獨生子女的家庭氛圍存在很多矛盾,比如家長更關心孩子的發展,給孩子很多的付出和關注,以及優秀的日常生活標準,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但與此同時,也會有消極態度。父母的寵愛、過多的呵護以及生活中優良的自然環境,都會讓孩子受到寵愛,促進孩子不良行為和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父母過于傲慢和溺愛孩子,凡事都做得及時,分配得當,傷害了孩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孩子產生依賴感,自控能力差。父母不限制寶寶的個人行為,而是敷衍了事,處處讓步,讓孩子缺乏自控能力,最終養成傲慢、偏執、粗魯等不良性格。如今的校園環境和親子教育的不利條件,導致獨生子女不會聊天。根本原因是德育成為獨生子女文化教育的薄弱環節。剛進幼兒園的孩子,在性格和生活習慣上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開展幼兒德育和文化教育越來越重要,幼兒園和校園文化教育也需要結合親子教育的特點。

四、教學管理與教育相結合,確保德育高效率

教學與管理是相互促進的。在實施幼兒園德育工作的同時,教師還需要與父母進行良好的交流,使父母能夠更好地進行道德教育。保證教學的協調,優化班級管理方法,健全道德文化的規范,使幼兒逐漸改進自己的自律傾向,讓幼兒們認識到自己可以盡早進行教育管理的指導?;诘赖陆逃睦^續教育,讓幼兒真正樹立起良好的思想意識。定期開展家長會、親子教育講座等專題教育,保證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公平、公正的。溝通和諧,找到道德教育的切入點,改善孩子的行為舉止。教師在召開家長會時,既要明確提出孩子的缺點,又要表揚孩子的亮點,讓家長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開展思想教育的全過程,使德育形成最佳的自然環境。教育是可以創造的。此外,為了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就要促進幼兒的文化意識、行為習慣發展和思想品德教育,保證其良好的德育實踐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此外,實施德育課程內容滲透,完善德育教學課堂。新的教育考試大綱強調將德育滲透到每一個課程內容中?!耙缘掠恕笔敲课唤處熑粘I钪械闹匾ぷ?,每個幼兒教師都要明白,每一項課程都具備了“以德育人”的社會道德內涵,同時也要把道德教育作為一種方式傳遞給幼兒。所以,每個教師都要把工作技能的綜合運用、課程的具體內涵與道德教育相融合,以培養社會各界的幼兒為對象,建構多元化的道德教育課程。比如,運用大數據技術,按照每天的工作安排幼兒的道德行為,讓他們看一些有教育性的小短片。加強學校道德教育,加強幼兒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將個人發展趨向與集體榮譽意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教師的關心有助于開啟幼兒的心靈,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育中,教師必須對幼兒給予足夠的關注。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日常的生活是非常關鍵的,要讓幼兒時刻體會到教師道德教育,從道德教育中獲益良多,同時也能體會到心靈的豐富與喜悅。在道德教育教學中,正確地對待幼兒的交往,能夠明顯地改善幼兒的價值觀念和人格品質。在多元課程的基礎上,教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課程,使幼兒能夠在課堂上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逐步獲得群體信任,構建優質課程內容德育氛圍。

五、結論

總而言之,幼兒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糾正其缺點、塑造良好的氣質習慣方面具有良好的實踐效果。無論是從歷史實踐角度,還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過渡時期幼兒德育的發展都影響著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乃至未來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在學前過渡期為幼兒養成良好自我修養的重要性,結合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階段,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塑造幼兒優良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自控能力,讓幼兒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趨勢,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的銜接。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德育幼兒園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我愛幼兒園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歡樂的幼兒園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愛“上”幼兒園
“微時代”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