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優化路徑

2023-01-24 11:41◎顏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2年12期

◎顏 雯

語文大單元教學強調一個“大”字,即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學不局限于一篇文章,同時也不局限于這篇文章所在的單元,甚至不局限于整本語文教材,而是將教學目光著眼于與知識點相關的所有元素。簡單而言就是課內與課外有效結合,以指引學生將學習范疇有效延展,拓展學生見識,開闊學生視野,加深知識層次,以激勵學生勇于探索語文,研究語文,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大單元教學要確定核心知識教學目標

大單元教學強調一個“大”字,這就意味著其涉及的內容較多,廣度較大,程度較深。若想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而且不偏離教學主題,那么必須重視確定核心知識教學目標,圍繞核心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層層開展,循序漸進,最終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確定,對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及專業能力具有一定的考驗。因此,在備課前,語文教師需對大單元教學有一個清晰的、整體認知,進而對整本教材進行系統地、全面地分析與探究,結合教育方針政策,聯系教材文本內容,考慮班級學生差異性等多方面因素,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主要涉及內容為基礎知識教學、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寫作實踐鍛煉以及口語表達練習等諸多方面,為此,確定的核心知識教學目標也需重視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多維度設定,以教學目標引領學生正確地開展初中語文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意識,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詩歌四首》的大單元教學,教師需先對整個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綜合多方因素進行思索后,確定教學目標。

第一目標:基礎知識教學。學生通過課文閱讀,將文章內容梳理清楚,且較為系統地整理文章的寫作方法,進一步梳理寫景抒情散文的特點。第二目標: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教師對單元文章進行全面分析后,確定教學關鍵詞、關鍵句子,由此提出教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如《春》這篇文章教學時,提出的問題:“作者筆下的春日圖景有哪些,你最喜歡哪幅,為什么?”如《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教學時,提出問題:“濟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眼中是個理想的境界,你是怎么理解的?”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寫景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第三目標:寫作實踐鍛煉。以本單元的知識內容為題,進行理解性的實踐寫作訓練,便于學生將理論知識實踐化,應用化,提升其綜合應用能力。如可以以“新校園”“九月的天”等為題,開展實踐寫作練習。第四目標口語表達練習。以詩歌郎朗上口的特點為切入點,帶領學生進行詩歌誦讀,感受詩歌意境美的同時,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高文化素養。

教學目標是大單元教學的整體方向,更是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的基礎與關鍵,需高度重視并謹慎確定。

二、大單元教學要建立讀寫結合教學機制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學要求的提高,此教學組成部分的占比也越來越重。為此,大單元教學建立讀寫結合教學機制,具有極強的教學意義,便于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綜合能力。為此,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教師需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同時,將讀寫結合教學機制同步建立。

通常情況下,初中學習的寫作體裁較為豐富,如散文、記敘文等,在教材文章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展開講解閱讀知識,向學生滲透讀寫結合觀念,并布置一定的寫作練習任務,這樣取得更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大單元教學不局限于一篇文章,同時也不局限于這篇文章所在的單元,甚至不局限于整本語文教材,所以,語文教師首先需對文章所在單元的文章題材進行分析,再分析整本教材的文章題材布局,最后再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延伸題材寫作知識教學,豐富學生閱讀體驗,開闊學生寫作視野。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前三篇文章屬于借景抒情類散文;第二單元中的《秋天的懷念》為抒情散文,其后兩篇文章同為散文;第三單元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描寫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第五單元中的《貓》是狀物散文。這些文章都屬于散文的一種,學生在閱讀時,會發現雖然同為散文,但其表現出的意境卻各不相同,此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積累優美詞句,并細細體會作者透過文字表現出的濃濃情感,使學生感知語言的博大力量。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散文特征,總結散文特點,并以“抒發情感”“描寫自然”等為題,鼓勵學生進行寫作,同時將積累的優美語言進行合理變形應用,既為學生閱讀理論知識輸出找到出口,更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說是一舉二得。

大單元教學建立讀寫結合教學機制,是教學目標的指引,更是現實要求的必然結果。

三、大單元教學需借助思維導圖構建思維

思維導圖圖文并重,可將知識點間的關系合理表達,如隸屬關系、并列關系等,既有主題關鍵詞,又有形象的線條連接符號,具有極強的輔助記憶效果。在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構建策略中,思維導圖的作用價值不可忽視,它可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建立學科思維,助力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習慣,更利于學生解決知識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困境。大單元教學中合理應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將各單元知識點進行有效并聯與串聯,可以有效地增加語文學科知識的系統性。

八年級上冊幾個單元中的文章都有圍繞著“親情”這一題材展開描述,且應用的寫作體裁也多為散文。為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建立學科思維,教師可以“親情”為知識總結切入點,繪制思維導圖,將八年級語文上冊中所有的與“親情”相關的文章,以“親情”為線索串聯起來,從而明確同一題材不同文本,或者不同文本不同題材但具描寫“親情”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拓展能力。

第二單元《回憶我的母親》這篇文章是朱德創作的記敘性散文,記敘母親的生平,深切悼念自己的母親,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第四單元《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于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父親送作者上學時的情景,將父親對兒子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此時,遵從大單元教學理念,教師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散步》這篇文章放在思維導圖中共同進行知識梳理,便于學生將文本知識、文學題材、表達情感方式等進行綜合整理。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學生不僅將現在學習的文本知識進行梳理,更將以往學習過的知識以同一個關鍵詞進行聯系,既發展學生的學科思維,更利于學生擴展思維邏輯,培養思維習慣。

四、大單元教學要結合活動落實素養教育

大單元教學若想順利開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需重視與一些文化活動加強聯系,一來這些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通過活動可以很好地落實學科素養教育?;顒有问蕉鄻?,但考慮到活動對象是初中生,因此活動形式需更貼合初中生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為此,我們可從文化教育滲透活動和文化教育體驗活動兩個方面展開落實。

文化教育滲透活動,主要目的是向學生更有效地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例如,每個單元教學中都有古詩詞教學內容,可將古詩詞教學應用大單元教學模式,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文化教育滲透活動主題,教師向學生布置古詩詞背景資料查詢任務,指導學生從古詩詞創作背景入手,對傳統文化進行展開探究,了解更多文化典故,積累更多文學常識,提升學生文化素養,陶冶學生道德情操。

文化教育體驗活動,主要目的是鼓勵并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傳統文化底蘊。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認知,同時也將使學生明確自身是傳統文化的傳承人,需具備極強的文化傳承意識與責任感。文化教育體驗活動重點強調積極參與,并不一定強調所有學生參加,但為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其在參與體驗中感受到語文學科魅力,體會到傳統文化學習價值,教師需重視開展不同形式的體驗活動,比如課本劇角色扮演、小記者采訪、古詩詞誦讀比拼、繪畫體詩比賽等。在這些文化教育體驗活動中,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創造力都將得到培養與發展,同時也符合初中生好勝心理狀態,進而達到充分調動學生主觀參與能動性的目的。例如,“說”是古代議論文體,可以將其作為大單元教學的主題,結合文化教育體驗活動,開展教學?!恶R說》《師說》都具有極強的表演空間,利于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受文化情懷,進而使得學生精神世界得到充實,內心情感得到激勵。

五、大單元教學可以助力學生明晰知識結構

大單元教學強調單元知識整體教學,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理念就意味著便于學生將相關知識進行串聯式學習,連貫知識結構,構建系統知識體系。學生通過集中性學習某一中心知識點,一來可以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二來利于向學生指明學習方向,更系統地學習語文知識。為此,初中語文教師需以單元為單位,對教學活動進行結構設計,推動學生對課文間的聯系進行探究、分析、聯想、概括,最終發展語文思維邏輯,連貫知識結構。此外,大單元教學利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點預習新知識點,學會舉一反三,綜合能力獲得穩步提升。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學習發現,本單元所有知識為古文知識,對學生的古代文學素養要求較高,學生會因傳統文化掌握層次不一而出現較為明顯的學習差異??紤]到這一點,教師可以針對整個單元課文開展大單元教學,便于學生將古文知識進行全面梳理學習,連貫知識結構。

教師先帶領學生對《岳陽樓記》整篇古文進行梳理,第一段為敘述,交代重修岳陽樓的背景、盛況以及作記的緣由。接著第二到四段主要進行情感抒發,寫洞庭湖全景,暗景抒發悲情,明景抒發喜情。第五段為議論抒情,點明主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此時,學生對如何學習和梳理文言文有了更系統的了解,對古文中的字詞古今涵義,句式結構等都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而且在教師的全面講解和指導啟發下,學生可以獨立翻譯文章并討論文章創作背景,深入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接著,教師布置《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詩詞三首》預習作業,要求學生按照《岳陽樓記》學習方法、梳理方式對預習內容進行整體預習。此時,學生將應用已經掌握的文言文學習方法預習新知,開展自主預習。

最后,教師從大單元教學角度帶領學生對整個單元的文言文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整體學習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六、大單元教學可以有效整合教學內容

我們知道,大單元教學是以一個單元的知識為整體進行的系統教學,它可以有效整合教學內容。我們的語文教材經過不斷積淀與刪選,每個單元的文章都具有較強的聯系性與交叉性的特點,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可在單元第一課時,順勢將單元中其他文章進行聯系教學,這就意味著雖然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是以單元第一課為主,但學生必須在預習時,將整個單元課文系統預習,了解單元課文都講了哪些內容,各個課文間的聯系是什么,關鍵詞、關鍵句子都有哪些等等。

當學生通過預習明確這些內容后,在課堂學習時,才能更有效地跟上教師教學節奏,與教師就教學內容進行討論,這樣的課堂學習氛圍將非常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學習動機??梢?,大單元教學具有積極的教學應用價值。開展大單元教學,教師將整個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教學,還要注意向學生傳授具體的學習技巧,此時,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主動性將得到強化,自主學習能力也將提高,學生對整體知識的掌控能力也將逐步提升。

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課文大多是詩歌形式,這時,教師可以以“詩歌賞讀”開展大單元教學。教師將整個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整體備課,將單元中的詩歌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同時以“詩歌”為主題開展教學活動。這樣,便于學生對詩歌的誦讀方式和學習技巧進行掌握。

然后,教師鼓勵學生結合文章旁邊的注釋、旁批、以及其他鏈接資料,對全文進行誦讀,感受詩歌所展現的意境,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濃濃情感。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詩歌特點及教學大綱要求,準備一系列的教學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深入思考,以問題啟發學生掌握詩歌學習技巧,幫助學生通過自我感悟,對詩歌有更深入的體會。

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已經學習并掌握的詩歌知識進行自主創作,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歌形式,對其進行深入賞析和研究,以模仿的方式創作詩歌,學生還可以將創作詩歌與他人分享,在分享中聆聽他人意見與建議,最終掌握詩歌閱讀與學習方法,學會如何賞析和創作詩歌,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構建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其不僅可以將舊有的教學模式優化完善,還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主明確學習任務,自覺找到學習方向,最終將語文知識全面學習并系統掌握,最終提升語文整體水平。同時,運用大單元語文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開展更具有效性與科學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