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損傷及預后的關系△

2023-01-24 03:22席新龍張小云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凝集素膠凝補體

席新龍,張小云,李 輝,冉 丹,趙 強

(彭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彭州 6119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以冠狀動脈斑塊破裂、血栓形成為基本特點的心血管疾病,能造成心肌缺血性損傷[1]。AMI 患者主要表現為心律失常、胸骨后持續性顯著疼痛、心功能衰竭。老年AMI 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和衰退,術后易發生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2]。第四次心肌梗死全球統一定義解讀顯示,心肌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濃度變化異常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損傷,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還需結合臨床、影像學檢查結果[3]。纖維膠凝蛋白能夠參與凋亡細胞清除過程,其中纖維膠凝蛋白-3 是補體凝集素途徑的模式識別受體之一,是先天免疫系統的可溶性分子,具有重要功能,能激活甘露糖結合凝集素補體途徑[4]。林桐梅等[5]研究發現,低濃度纖維膠凝蛋白-3 可促進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發生頸動脈粥樣硬化。但是纖維膠凝蛋白-3 在AMI 患者中的作用少見報道,因此,本文擬探究老年AMI 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血清中纖維膠凝蛋白-3濃度與心肌損傷的關系及對評估AMI 患者預后的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10 月彭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AMI 患者(ST 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128 例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入院24 h內均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其中男73 例,女55 例,年齡(72.15±6.57)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為(25.09±2.07)kg/m2。納入標準:(1)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AMI的診斷標準[6];(2)患者有缺血性胸痛臨床病史;(3)心肌標志物濃度有動態改變;(4)患者接受隨訪。排除標準:(1)入院前接受抗炎藥物治療的患者;(2)患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3)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4)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同期選擇本院體檢健康者128 名為對照組,其中男68 例,女60 例,年齡(72.55±6.79)歲,BMI為(25.18±2.36)kg/m2。兩組性別、年齡、BM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受試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書,同時本研究經彭州市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審批號:LSZ2018-041)。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人纖維膠凝蛋白-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批號20191207)購自南京萊富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nI(批號SL1307)、CK-MB(批號SL4019)、肌紅蛋白(myoglobin,Myo)(批號SL3025)檢測試劑盒、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型號DXI800)均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

1.3 血樣采集

采集觀察組患者術前空腹靜脈血5 mL 及對照組體檢時空腹靜脈血5 mL,裝于采血管中,然后4℃,3 000 r/min 離心10 min,收集血清,保存于超低溫冰箱。

1.4 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檢測

采用ELISA 測定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操作步驟嚴格參照人纖維膠凝蛋白-3 ELISA 試劑盒說明書。

1.5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中cTnI、CKMB、Myo 濃度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cTnI、CK-MB、Myo 濃度,具體操作嚴格參照cTnI、CKMB、Myo 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6 隨 訪

對觀察組患者隨訪3 個月,采用門診、電話等方式隨訪,詳細記錄患者術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發生情況,MACE 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等。

1.7 統計學分析

采用軟件SPSS 22.0 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Pearson 法分析纖維膠凝蛋白-3 與心肌損傷相關指標的相關性。應用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對影響老年AMI 患者預后的因素進行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受試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cTnI、Myo、CK-MB 濃度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較低(P<0.05),血清中cTnI、Myo、CK-MB濃度較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cTnI、Myo、CK-MB 濃度比較 [±s]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cTnI、Myo、CK-MB 濃度比較 [±s]

2.2 觀察組患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與cT?nI、Myo、CK-MB 濃度的相關性

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與血清cTnI、Myo、CK-MB 濃度呈負相關(r=-0.470,P<0.001;r=-0.536,P<0.001;r=-0.534,P<0.001),見圖1。

圖1 觀察組患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與cTnI、Myo、CK-MB 濃度的相關性散點圖

2.3 觀察組患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與術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關系

按照纖維膠凝蛋白-3 平均濃度(16.74 μg/L)將觀察組分為纖維膠凝蛋白-3 高濃度組(79 例)和纖維膠凝蛋白-3 低濃度組(49 例)。隨訪發現,纖維膠凝蛋白-3 低濃度組發生MACE 25 例,MACE 發生率為51.02%;纖維膠凝蛋白-3 高濃度組發生MACE 13 例,MACE 發生率為16.46%。纖維膠凝蛋白-3 低濃度組MACE 發生率明顯高于纖維膠凝蛋白-3 高濃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309,P<0.001)。

2.4 影響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隨訪3 個月老年AMI 患者預后情況為因變量,以纖維膠凝蛋白-3、cTnI、CK-MB、Myo 為自變量,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低濃度纖維膠凝蛋白-3是老年AMI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老年AMI 患者預后的因素

3 討論

AMI 是一種致死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早期發現和治療對改善預后非常重要[7]。AMI 臨床特征為心臟纖維化、心肌細胞凋亡和炎癥反應[8]。cTnI、CK-MB 等指標可用于鑒別心肌梗死,但無法提前預測心肌梗死發生,此時已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因此,需要尋找能及早反映心肌損傷的可靠標志物,盡早識別心肌梗死。

纖維膠凝蛋白是近年來新發現的新型凝集素,是補體凝集素途徑的模式識別受體之一,能激活補體。有文獻顯示凝集素補體途徑在動脈粥樣硬化中起作用[9]。有研究證實纖維膠凝蛋白-2 和甘露糖結合凝集素結合,可激活膽固醇晶體上凝集素途徑,導致補體活化產物的激活,促進動脈粥樣硬化[10]。補體激活途徑有替代途徑、經典途徑、凝集素途徑3 條經典途徑,其中凝集素補體途徑是天然免疫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有調節炎癥、激活補體、調節吞噬細胞和促進凋亡[4]。纖維膠凝蛋白-3 是一類寡聚蛋白,在維持組織穩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功能異??赡軙l生凋亡細胞清除障礙,從而引發疾?。?1-12]。纖維膠凝蛋白-3 有作為預后或診斷標志物的潛力。已報道纖維膠凝蛋白-3 對2 型糖尿病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13]。Lorenzo-Almorós 等[14]發現纖維膠凝蛋白-3 在妊娠16~18 周孕婦肝臟和胎盤中濃度降低,可預測妊娠16~18 周時的妊娠糖尿病發生。

心肌細胞受損后,細胞內cTnI、Myo 等結構分子和CK-MB 等功能分子會被釋放出來。Myo 是心肌細胞中氧結合蛋白,大量存在于心肌細胞中,心肌細胞受損24 h 后其濃度逐漸下降;CK-MB 參與能量代謝調控,不僅存在于心肌細胞中,也存在其他器官中[15-16]。劉崇韜等[17]發現中老年AMI 患者發病3 h 后,其血清中cTnI、CK-MB 濃度顯著高于健康體檢者。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血清中cTnI、Myo、CK-MB 濃度顯著升高,提示老年AMI患者可能存在心肌損傷,但還需進一步結合臨床影像學診斷結果確診。Pearson 分析結果顯示,老年AMI 患者血清中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與血清cTnI、Myo、CK-MB 濃度呈顯著負相關,提示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可能與心肌損傷有關。楊永康等[18]發現,纖維膠凝蛋白-3 在受傷24 h 后中度、重度中老年創傷性腦損傷患者血清中濃度顯著低于健康體檢者,且預后不良組患者血清中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顯著低于預后良好組,對創傷性腦損傷早期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老年AMI 患者血清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低濃度纖維膠凝蛋白-3 組MACE 發生率明顯高于纖維膠凝蛋白-3高濃度組,與安園[19]研究結果一致,提示低濃度纖維膠凝蛋白-3 可能是AMI 患者術后不良的危險因素,為臨床預測MACE 發生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本研究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纖維膠凝蛋白-3 低濃度是老年AMI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提示監測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對老年AMI 患者短期預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預估作用,減少臨床上預后不良的發生。本研究發現,cTnI、Myo、CKMB 不是AMI 患者短期預后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因為cTnI、Myo、CK-MB 均在AMI 發生時會發生顯著變化,但Myo 主要用于早期AMI 的陰性排除診斷,CK-MB 心肌損傷后3~4 h 開始升高,48~72 h 降至正常范圍,cTnI 在嚴重AMI 出現后,12~48 h 達到高峰,血漿cTnI 保持高濃度,cTnI 持續4~10 d,有很長的診斷窗口期。

綜上所述,老年AMI 患者血清中纖維膠凝蛋白-3 濃度下調,與心肌損傷標志物呈負相關,且纖維膠凝蛋白-3 低濃度組MACE 發生率明顯較高,是老年AMI 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為臨床老年AMI 患者預后評估提供一定參考。本研究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研究樣本較少、研究區域受限,關于老年AMI 患者血清中纖維膠凝蛋白-3 如何影響心肌損傷尚未深入研究,因此,還需進一步擴大研究區域和樣本量,深入探討纖維膠凝蛋白-3與心肌損傷之間的具體作用機制。

猜你喜歡
凝集素膠凝補體
煅燒高鎂磷尾礦制備硫氧鎂膠凝材料
魚類凝集素概述
補體因子H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
基于復合膠凝材料的CO2礦化養護實驗研究
多元膠凝材料體系對RPC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
抗dsDNA抗體、補體C3及其他實驗室指標對于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腎損傷的臨床意義
油氣井用合成樹脂膠凝材料研究綜述
流感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的檢測意義
半乳糖凝集素-3與心力衰竭相關性
半乳糖凝集素-1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