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生成困境與提升路徑研究

2023-01-25 02:55尹木子章文豪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2期
關鍵詞:理論性社會工作者實務

□尹木子 章文豪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和學科,在專業教育和工作實踐中,西方的社會工作理論框架中對于實踐情境的處理與應對方式難以直接應用于中國,甚至西方所創設的許多專業問題和情境有違于中國本土的特殊環境,難以對專業教育起到參考與指導作用。因此,社會工作知識體系需要依據對中國本土現實情境的分析,進行符合中國的本土化創造。中國社會工作專業需要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話語體系,植根于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核心議題,以解決當下的實踐活動困境為目標,提升中國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效果。

一、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生成困境

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作為理論性知識的具體延伸,需要結合現實情境,對于知識進行具體細化,變成可操作的實踐技巧。但是在實踐性知識的生成過程中,卻存在一系列問題。

(一)可供學習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情境絕對數量不足。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生成主要有兩種途徑。專業理論講授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對于社會工作價值倫理與專業方法的使用,教師會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社會角色,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模擬操作,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專業實踐中,教師帶領學生針對不同社區、團體或不同服務對象,提煉出相應的解決方式。兩種途徑都需要運用到相應的理論性知識[1]。

總的來看,當前的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領域的實踐性知識建構,更依賴于實務課程與專業見習,缺乏對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情境的體驗,尤其缺乏大量現實情境下各類社區案例的輔助參考。近年來受疫情影響,能夠真正落實現實情境,開展實踐教學與見習指導的頻率與次數不斷下降,實踐性知識的建構陷入無情境的窘境,急需現實“土壤”幫助學生激發或生成實踐智慧,而當前一線社會工作者的真實案例卻十分匱乏。

目前社會工作實踐情境,大多為農村老年群體的自我認知偏差、婆媳矛盾、小區翻新加裝電梯、居委會治理、社工專業性質疑等。這些基于中國這片土壤所誕生的經典案例與解決方式較少收錄于社會工作教材,使得專業理論性知識的基礎并沒有細化到實踐操作領域。造成社會工作專業學生進入現實生活情境產生陌生感,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常常遭遇困境。

(二)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難以顯性化并加以傳播。目前社會工作者所掌握的實踐性知識更多以隱性知識的形式存在于個體之中,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外顯周期較長,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呈現短期內難以實現。社會工作者通過與外界場域的交互,個體受到外界的持續刺激作用,為了降低情境中各類刺激帶來的隱患與風險,社會工作者一般從主觀意愿出發,產生與該類情境相關的實踐智慧與行動策略。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聯結表征機制的影響,個體往往偏向于生成范例性隱性知識。然而,知識并非單獨呈現,所記載的隱性知識會與生成知識的場域情境密切關聯,在隱性知識逐漸形成后,由于具有很強烈的情境性與主觀判斷因素,此時的范例性隱性知識難以用言語、文字進行更為專業性的外顯表達。為了更好地表達出知識,社工可以通過與之類似的情境實踐,不斷進行表征重述,從而將記憶在情境下的范例性隱性知識逐漸顯性化。該類過程主要幫助社工本人意識到該類隱性知識的存在,并且有意識地培養與運用。在個體隱性知識顯性化之后,社工可以根據自身對社會工作理論性知識的理解,將自身已經顯性化的隱性知識作為參考與輔助,修正自身對于實踐的理解,增加實踐操作技巧與策略,并根據調整好的策略,進一步開始內隱學習,因此循環往復。

然而,由于當前社會工作實務課程與專業見習的時間有限,社會工作專業學生難以通過一定數量的類似情境完成隱性知識的顯性化轉變。內隱學習容易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如果學習情境中各類干擾因素或是需要學習的內容過多,個體生成隱性知識的時間與周期也會隨之延長。即使順利生成了自身的隱性知識,面對活動后的反思討論會,能否順利組織語言,將自身的隱性知識表達外顯,也是一項難題。隱性知識的難以傳播性,使得個體在社會工作實踐活動中的知識生成難以系統性、普遍性地傳播,實踐性知識的系統難以形成[2]。

(三)實踐性知識生成指導困境。是否需要總結前人經驗,形成類似于社會工作實踐操作指南的指導手冊便是一個兩難困境。對于初次接觸社會工作實踐的學生,專業實踐指南能否作為開展實務的參考值得探討。真實的專業實踐環境、場域中的各類因素與不可控性難以進行評估與測量,單憑問題情境的羅列與參考策略的提供往往難以進行恰當處置。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互動也會因為各類情境中的不同要素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問題情境,參考意義不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問題情境的時效性降低,使得實踐指南難以用于當下具體情境。此外,較為系統的操作性知識框架無疑也會限制社會工作者自主發揮,成為限制其自主發展的“囚籠”。因此,將實踐性知識的生成作為指導中的一環,刻板性與教條性的特征會顯露無遺。

由于缺乏各類實踐經驗,初次進入實踐的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常常會出現毫無準備、手足無措的局面,這不應該是社會工作實踐的必經之路。社會工作專業的不斷發展與理論體系的完善,是建立在幫助案主解決需求的前提之下。實踐性知識的提出與研究同樣建立于此,幫助更多初學者更好、更快地融入社會工作實踐活動,發揮集體智慧,進行起更為專業的服務引導,幫助后繼者不斷鉆研和完善行動方案。通過尚不成熟的實踐操作指南的編寫,可以幫助學生適應相對陌生的實踐環境,使學生從具有操作性參考的模仿開始,通過標準化的學習,留下對于實踐性知識的抽象記憶。在后續實踐開展過程中,學生面對近似的問題情境,會減少初見時而產生的心理負擔。通過回憶相關知識和再認機制將實踐作為一種檢測而不是初探,進一步深入研究參考策略背后的規律性知識。

二、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提升路徑

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提升需要社會工作專業學生通過實習或對專業實務課程進行不斷建構。在杜威的建構主義中,知識的建構需要依靠與情境中各個部分的互動得以生成。關于問題情境理論對于目前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生成現狀的影響,可以從案例補充,學校教學和專業見習三個方面提出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生成路徑。

(一)將現實情境引入課程教學,建立社會工作者學習共同體。實踐性知識的積累需要一線社會工作者對于大量實踐問題的處理經驗與反思總結進行再梳理與再反思。對問題情境的整理歸納能夠豐富并補充一定數量的中國本土問題情境,匯集整理成冊,提供實踐性操作參考方案。為此,需要積極組織一線社會工作者,通過對他們的深度訪談,重構并尋找出促進理論性知識轉化并生成實踐性知識的經典情境,將具體的處理方式與背后的思考邏輯一并整理入冊,作為未來開展類似活動的參考方案與指導意見。通過系統化的整理,為社會工作學生提供指引和啟示,從而更好開展社會工作實踐活動,并且不斷深化完善活動案例中的實踐操作技巧,繼續深入完善實踐性知識,促進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積累。

同時,需要創建社會工作者共同體。促進社會工作者之間更好、更有效溝通信息,分享各自實務經驗,促進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社會工作者之間可以互相拋出問題情境,共同探討在臨場反應下,最適用的解決方式,促進社會工作者之間經驗共享,彌補各自弱點。必要時可以向相關專家尋求支持,針對特殊情境案例進行解答,從而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視野,豐富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儲備。

建立實踐案例分享會。分享案例形式可以有效補充問題情境。社會工作前輩的實踐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較少有機會認識的領域,是“經驗外的經驗”。教師開展實踐活動與策劃培訓時,往往會將以前的成功案例作為范本。然而,教師容易忽視在實際情境下,對應的項目組成員成長與個人角度的心路歷程。真人圖書館分享前輩在早先實踐過程中的經歷與體會,讓后來者了解前人的實踐活動經歷。后來者可以暫時放下此前的判斷與設想,單純地傾聽新視角下的各類新事物的理解,從而認可這些“經驗以外的經驗?!盵3]

在案例分享中,可以選取當下發生的事件,將當下熱議的話題置于實務課程專項討論中,引發深刻思考。

(二)開展問題情境模擬教學,增加實踐情境訓練。一線社會工作者手中關于中國本土情境的工作實踐,是增加社會工作實踐性知識的基礎資料。由于社會工作專業的實踐性特征,學生需要掌握實踐性知識與操作技能,才能夠應用在各項實踐活動中,學以致用,學以實用。教師可以運用更為直觀的、建構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性知識的實際內涵與運用體現。通過情境模擬,建構當時的真實情境,控制情境中的各類變量,還原現場環境的復雜性與緊迫性,鼓勵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扮演一線社會工作者,進行模擬實踐演練。同時,鼓勵學生在模擬情境的行動中進行反思與行動后反思,歸納出一套更為成熟的應急反應策略,提升其臨場反應能力。同時,設置更多問題情境,使學生的理論性知識更快轉化,增加實踐性知識的積累。

社會工作專業學生通過模擬情境練習,可以減輕對未知現實情境的不安,降低緊張感。問題情境的模擬導入也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實務性課程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情境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升學生面對問題情境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面對突發情境形成快速的應對心理與行動。在模擬訓練中,演練運用課堂所學理論性知識,將其轉化為實踐操作技巧,解決當下問題。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問題處理路徑,教師可以用正面引導的方式,鼓勵扮演社會工作者角色的學生與臺下客觀分析情境的學生共同思考處理方式的利與弊,提高技巧熟練度??梢杂米钚掳l生的事件作為案例,模擬建構環境,鼓勵學生通過模擬演練的形式,嘗試尋找出可行之策,提高學生對于當下社會情境的認知程度,提升感知問題情境的靈敏度,提高在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的反應能力。

(三)增加更多實務鍛煉機會,合理組織安排專業見習。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實踐經歷與項目跟進次數并不多,實踐活動更多來自各類實務性課程的開設與專業實習。然而,每個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培養方案不盡相同,實務性課程的開設也有較大差異,難以進行普遍性推廣,應該將實踐性知識生成重心置于學科專業見習。

在專業實習過程中,學生相對完整地跟進某一領域的社會工作實務任務。然而,相比于持續一年或數月的專業項目,目前專業實習的時長略顯不足。針對某個特殊項目,學生如果沒有完成整個項目,則難以獲得實習項目的完整經驗,難以進一步發展完善。因此,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可以通過類似情境的再進入以接續并保證成效。

由于社會工作專業學生見習時間較短,在機構中常常無法真正接觸到專業知識內容,而是一些常規的文字記錄與整理工作,這使得實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專業實習不能提供專業實踐能力提升的平臺與機會,實踐性知識的構成更無從談起。因此,學校的專業見習安排應進一步完善。適當放寬專業實習的時間,使其更為合理化。與可提供社會工作實習機構進行對接,讓其提供相應的專業實習機會給實習生,提供一定的督導與實踐機會,使學生做到實踐性知識的不斷積累。

猜你喜歡
理論性社會工作者實務
新媒體視域下思政課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路徑探析
高等繼續教育在提升社會工作者核心職業能力中的作用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角色理論下學校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加保兌貼現信用證處理實務
關于加強高中化學教育生活性的分析與探究
育兒必讀的寶典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ODI實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