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蠶區蠶桑產業競爭力及發展趨勢研究

2023-01-28 16:32于永霞毛洪斌蔣璇冉艷萍蘇林韋偉
廣西蠶業 2022年4期
關鍵詞:河池市百色市蠶業

于永霞,毛洪斌,蔣璇,冉艷萍,蘇林,韋偉*

(1.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南寧市 530007;2.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科學研究院,南寧市 530007)

進入21 世紀以來,廣西抓住了“東桑西移”的機遇,成功做大做強了蠶桑產業,使得廣西成為全國乃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原料繭絲基地。自2006 年“東桑西移”工程正式實施以來,河池市、南寧市、貴港市等地在政府政策引導以及資金大力支持下將蠶桑產業作為優勢產業予以大力發展,形成了桂南、桂東、桂北蠶區生產布局。近幾年,隨著廣西內部蠶桑產業的區域轉移,位于桂西的百色地區以生產優質鮮繭而進入廣西蠶繭主產區的行列[1]。

在對廣西蠶桑產業的已有研究中,祁廣軍等[2]在對廣西蠶桑產業的區域布局與規模效益研究中歸納總結出“十五”期間,初步建成了南寧、柳州、來賓、河池、貴港五大蠶?;?,當時的蠶桑主產縣(蠶繭產量超1 000 t)主要為宜州、橫縣(現橫州市)、象州、忻城;上林、鹿寨、環江、賓陽(蠶繭產量超5 000 t),平南等14個縣超1 000 t,博白等9縣超500 t?!笆晃濉逼陂g這五個蠶桑主產縣的桑園面積和蠶繭產量進一步增加,其中河池市的桑園面積和蠶繭產量在2005年躍居全廣西第1位。據數據統計[3],百色市的蠶桑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得到了迅速發展并成為廣西又一規模效益較大的蠶桑主產區,該地區2001年的桑園面積僅為233.33 hm2,2020年桑園面積42 600 hm2,蠶繭產量3.24 萬t,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羅明智等[4]基于2016年廣西主產區的生產數據研究了廣西蠶桑產業區域發展的差異,發現河池市、南寧市、來賓市、柳州市、百色市、貴港市、梧州市、欽州市、賀州市、玉林市、桂林市和崇左市是廣西前12位的桑蠶產區,且2016年的廣西蠶區桑園面積有不同程度的擴張或者萎縮,玉林市和桂林市下滑比較明顯,顯示廣西蠶桑產業受政府政策引導以及各地資源稟賦的不同而呈現地域差異。李建琴等[5]對我國蠶繭生產布局變遷及影響因素分析后將我國蠶繭生產的空間變化在省際層面分為3 種類型,分別是以廣西為代表的擴張型、以浙江為代表的收縮型和以山東為代表的波動型,并認為蠶繭生產仍然具有從農村經濟發達地區向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從高緯度的北、中亞熱帶地區向南亞熱帶地區轉移的特點。對國內各大蠶區的研究較多,對作為國內蠶繭產量第一的廣西內部蠶區的分析較少。于永霞等[6]針對2013—2014年蠶繭生產凈利潤下降的原因進行分析,認為人工成本大幅度上升而蠶繭的單位面積產量未見明顯增加且蠶繭價格增加不多,從而使蠶繭生產出現凈利潤下降并呈現負值。凈利潤下降的同時蠶農仍繼續養蠶且桑園規模保持穩定的原因在于蠶農將人工成本視為自己的勞動所得的收入,所以蠶桑產業仍具有產業優勢,政府對產業的引導仍具有重要的意義[3]。在對廣西蠶桑與其他經濟作物的競爭力研究方面[7-8],發現廣西的蠶桑產業比較優勢較甘蔗和玉米高,但低于柑橘等水果產業。隨著以柑橘為主的廣西水果產業的迅猛發展,對廣西桑園面積保有量和家蠶飼養的安全性(家蠶農藥中毒)造成了較大的沖擊。

產業競爭力研究有利于明確一個產業在各地的競爭力,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判斷。國內采用集中率、區位熵、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綜合比較優勢指數等指標對水果[9]、乳業[10]等農業產業競爭力的研究較多,而對我國蠶區競爭力研究的文獻較少。胡興明等[11]采用區位熵和產業集聚指數對我國主產省的蠶桑產業發展進行了研究。張晴等[12]采用產業中心模型以及年際空間移動角度模型對我國蠶桑產業優勢產區1990—2012 年的變動情況以及1995—2011年蠶桑業不同主產區的綜合比較優勢進行了測算,顯示2000 年以來,我國桑蠶生產重心逐步向西、向南移動,廣西及廣東的蠶桑產業發展迅猛。作為我國蠶繭產量最大的省份——廣西壯族自治區內部蠶桑產區的競爭力研究較少。

本研究利用2016—2021 年的生產數據,通過測算集中率(CR)、區位熵(LQ)、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RSCA)和綜合比較優勢指數,分析廣西的8 個蠶區(蠶桑主產區和非主產區)的蠶桑產業競爭力,以期為“十四五”及今后更長時期廣西蠶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1 測度方法

1.1 集中率

集中率(CR)可以反映一個地區某個產業的生產變化趨勢以及地理集中度的大小。由于不同地域間氣候變化、土地條件等生產資源的差異,導致不同地域間蠶繭產量不同,研究集中率,能夠把握蠶桑產業整體的空間格局。

其中,i為蠶桑產業,j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某市,Eij為某市蠶繭產量,Ei為廣西蠶繭產量。CR值越大,表示該市蠶繭產量在全區蠶繭總產量的占比越大;反之,表示該市蠶繭產量在全區蠶繭總產量的占比越小。

1.2 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

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RSCA)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過程的專業化程度。在某種程度上,專業化程度可以說明該產業是該地的優勢產業,也可以衡量該產業競爭力。

其中:R為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RSCA,Gj為j蠶區畜禽產品產量,G為全區畜禽產品產量;LQj表示j蠶區區位熵,LQj>1,表示j蠶區的蠶繭業的供給能力能夠滿足本區發展需求而有余,可以向其他市輸出;LQj=1,表示j蠶區正好達到平衡;LQj<1,表示j蠶區的蠶繭業的供給能力不能滿足本蠶區發展需求,需要從其他市輸入;CRj表示j市集中率,反映一個j市蠶桑生產變化趨勢以及地理集中度的大小。其中-1≤R≤1,當R>0,表示該地區蠶業專業化程度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說明該地蠶業在專業化程度上具有競爭力;R<0,表示該地區蠶業專業化程度低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說明該地蠶業在專業化程度上不具有競爭力。

1.3 綜合比較優勢指數模型

綜合比較優勢指數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某種產業競爭力情況,由規模比較優勢指數(SAI)、效率比較優勢指數(EAI)和綜合比較優勢指數(AAI)組成。

其中,GSij為某市桑園面積,GSj為某市農作物播種面積,GSi為全省桑園面積,∑GSj為全省農作物播種面積;APij為某市蠶繭產值,APj為某市農業產值,APi為全省蠶繭產值,∑APj為全省農業產值。SAI、EAI 和AAI 值越大,表示優勢越明顯,反之,發展處于劣勢。

2 變量選取和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中桑園面積和鮮繭產量、農業產值、廣西禽畜產品產量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廣西統計年鑒》各年版[13-17],個別缺失數據利用插值法進行推定,各市畜禽產品產量來自各市年鑒、統計年鑒、經濟社會統計年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各變量的描述統計量見表1。蠶繭產量、蠶繭產值的變異系數大于90%,說明蠶繭產量、蠶繭產值的離散程度較大;農作物播種面積變異系數僅為35.07%,說明農作物播種面積的離散程度較小。

表1 各變量描述統計

3 結果分析

3.1 集中率

由于蠶繭從大類上分是屬于畜牧產品,因此本研究采用蠶繭產量和畜牧產品總產量對8 大蠶區的集中率進行計算。對廣西主產市蠶桑產業集中率測算(表2)顯示,從2016年至2021年,大部分地區的蠶業產業集中率排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說明廣西蠶業產業生產地理格局基本形成。其中,河池市蠶桑產業CR 值最高,位于第一位;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蠶業產業CR值都大于10%。就地區來看,河池市蠶業產業CR 值處于上升態勢,相對于2016 年,2021年增長率為16.07%,說明河池市蠶桑生產規模在進一步擴大,對全區蠶繭總產量的貢獻率逐步上升,蠶桑產業地位逐步提高。近幾年,百色市政府重視蠶業發展,通過招商引資,用企業帶動群眾的方式增收致富,提高群眾養蠶積極性,蠶桑產業CR 值從2016年的2.66%逐步躍升至2021年的8.53%,年均增長率為26.29%,是增長最快的地區。南寧市、桂林市、貴港市蠶桑產業CR 值處于減少狀態;柳州市、玉林市基本維持穩定,變化不大。廣西蠶業主產區(河池、南寧、柳州)2016—2021 年CR 值分為73.45%、73.22%、73.28%、72.38%、71.58%、70.95%,三大地區CR 值依次下降,說明主產區地理集中程度有所改變,與這百色市蠶業的崛起息息相關。此外,CR1指最大地區(河池)占比是不斷上升的;CR2最大兩地區(河池+南寧)占比之和,CR3最大三地(河池+南寧+柳州)區占比之和,CR4最大四地區(河池+南寧+柳州+來賓)占比之和,這三個指標都是持續下降的,代表廣西蠶桑產業發展特點:一家獨大,整體集中度是下降的。

表2 2016—2021年廣西主產市蠶桑產業集中率測算結果

3.2 區位熵

對8 個市的LQ 進行計算。由表3 可知,2016—2021 年南寧、柳州、河池、來賓蠶桑生產區位熵值皆大于1,說明這幾個地區蠶桑生產區蠶繭的供給能力能夠滿足本區發展。特別是河池市近幾年抓住了“東桑西移”戰略,基于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借勢發展,成為廣西蠶桑發展最活躍的地區,區位熵2020年達到6.89,在全區具有較強的生產優勢和競爭力。2016年至2021年桂林市、玉林市、貴港市蠶業產業區位熵值小于1,表明這3 個城市的蠶業產量對全區蠶業產量的貢獻程度相對較小,又以桂林市最小。百色市蠶業產業的區位熵從0.48增加到1.33,增長率為177.08%,結合集中率研究,證實百色市的蠶業產業正在加速發展,在全區蠶業產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表3 2016—2021年廣西主產市蠶桑產業區位熵測算結果

3.3 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

對8 個市的RSCA 進行計算。2016—2021 年廣西蠶桑產業的RSCA值大于0的地區為南寧市、柳州市、河池市、來賓市,與LQ 值大于1 的地區一致。說明這四個地區的專業化程度高,蠶業是該地的優勢產業。而對于桂林市、貴港市、玉林市來說,蠶業并不是優勢產業,與實際情況相符。以桂林市為例,隨著華為、深科技、格力等企業入駐桂林后,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生態食品成為桂林市四大主導產業[18];貴港市為推動綠色農業提質增效,推進形成了富硒糧油、茶葉、蔬菜、糖蔗、中藥材、水果等八大類特色優勢產業,桑蠶業已退出優勢產業之列[19]。百色市蠶業產業的RSCA值由負轉正,說明在各方努力下,百色市的蠶業成為了該市的優勢產業。

表4 2016—2021年廣西主產市蠶桑產業顯示性對稱比較優勢指數

3.4 綜合比較優勢指數

計算8 市桑園面積的規模優勢指數(SAI),可以看到2016 年到2021 年廣西主要蠶區平均規模優勢指數前3 名為河池市(3.91)、柳州市(2.69)、百色市(2.01)。河池市一直穩定在第1名,桂林市一直穩定在第8 名。從年平均桑園面積來看,大于10 000 hm2的有河池市(56 987.99 hm2)、南寧市(33 617.56 hm2)、柳州市(32 792.56 hm2)、百色市(29 204.71 hm2)、來賓市(25 261.42 hm2);從桑園面積變化來看,年均增長率最大是百色市(14.32%),其次為河池市(2.55%),桂林市年均增長率下降得最多,為18.05%,其次是貴港市,為13.08%。因此,河池市的規模優勢指數能夠年年領先是有跡可循的,在桑園面積基數大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正數增長,得益于當地政府持續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及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得河池市2005年以來,桑園面積穩居廣西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蠶桑之鄉”。

表5 2016—2021年廣西主產市的蠶桑產業規模優勢指數

計算8市的蠶桑生產效率優勢指數,2016—2021年,8市平均效率優勢指數前3名由高到低為河池市(8.63)、來賓市(2.40)、柳州市(2.11)。河池市蠶業效率優勢指數依然位于主產區第一名,比其他7市效率優勢指數之和更大,說明河池市蠶業效率優勢非常突出。就8市EAI的變化來看,僅百色市年均增長率為正(14.22%),桂林市年均增長率最小為-21.07%,其次小的是南寧市為-16.55%。通過對百色市各縣進行進一步了解,百色市通過科技帶動的方式,提升了鮮繭質量;由于蠶繭價格回暖,群眾種植桑園的熱情增加;加大結對幫扶干部“以獎代補”政策的宣傳力度,掀起了種桑養蠶的熱潮,使得百色市蠶業效率優勢得到極大的提升。

表6 2016—2021年廣西主產市的蠶桑生產效率優勢指數

根據8市蠶業生產規模優勢指數(SAI)和效率優勢指數(EAI)數據,計算得出對應的綜合比較優勢指數AAI數據(表7)。南寧市、柳州市、河池市、來賓市的AAI 值一直大于1,綜合競爭力一直較強;百色市始終保持增長,到2018 年,AAI 值超過1,到2021 年達到1.70,證明百色市蠶桑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競爭力不斷增強;貴港市則與百色市相反,2016年AAI 值為1.07,從2017 年開始,便連年下降至0.53,蠶業產業的競爭力逐年減弱。桂林市、玉林市的AAI 值常年較低,說明兩市的蠶桑產業發展呈下降態勢,兩市的優勢產業發展競爭力不在蠶桑產業。

表7 2016—2021年廣西主產市的蠶桑綜合優勢指數(AAI)

4 聚類分析

本研究已從不同角度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各蠶業主產市的競爭力進行分析,現用各年CR、LQ、RSCA、SAI、EAI、AAI 等指標組成訓練集,將8 市分為競爭力強、競爭力較強、競爭力弱3 個等級。經過多次迭代后,最終聚類中心逐漸收斂。

從表8可見,2016—2019年,分類結果較為穩定,第一類“競爭力強”組有1個市,為河池市;第二類“競爭力較強”組有3 個市,分別為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第三類“競爭力弱”組有4個市,分別為桂林市、百色市、貴港市、玉林市。2020 年,分類結果與四年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部分“競爭力較強”的城市競爭力加強后,加入了“競爭力強”組,具體分類情況是:第一類是河池市,第二類僅百色市,從“競爭力弱”組加入“競爭力較強”組,其他三市為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第三類“競爭力弱”組有3個,即為桂林市、貴港市、玉林市。2021 年與2020 年情況一致。綜合來看,河池市一直處于“競爭力強”組;南寧市、柳州市、來賓市穩處于“競爭力較強”行列,百色市蠶業從2020年開始躋身“競爭力較強”行列;而桂林市、貴港市、玉林市則一直處于“競爭力弱”的行列。

表8 廣西主產市蠶桑產業聚類分析結果

5 結論與政策建議

5.1 結論與討論

5.1.1廣西蠶桑生產區域存在鮮明的產地轉移現象 從前人已有的研究文獻[2]以及本研究指向的時間段中廣西蠶桑產業發展數據可以看出,在“東桑西移”的初期,即“十五”期間,柳州的鹿寨縣、南寧的橫縣(現橫州市)以及貴港市、玉林市的多地,都是蠶桑產業發展迅猛且發展面積較大的地區,說明無論是之前的江蘇、浙江等傳統蠶區的產業轉移還是現在作為全國蠶桑發展優勢蠶區的廣西,蠶桑產業的承接與轉移一直存在并發展著。

5.1.2政府政策的引導和資金支持對當地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在對廣西蠶區的研究方面,從已有數據和實際發展情況歸結出,百色市蠶桑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的經驗為:一是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蠶桑產業發展;二是具有適宜桑樹生長和生產優質蠶繭的氣候環境?!笆濉逼陂g,百色市蠶桑產業進一步得到提升,其具體表現為以科技支撐、項目帶動、繭絲綢產業鏈的建設(繭絲加工企業的引進與投產)等方面的帶動。桂林市、貴港市、玉林市蠶桑產業的萎縮主要原因為水果產業的大規模發展擠占了桑園面積,使得這些地區的蠶桑產業規模逐漸減少。

5.1.3蠶桑產業鏈的完善對于蠶桑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河池市在2016—2021年間都是競爭力強的蠶桑主產地區,分析其原因,除了當地政府的持續支持之外,在于它還形成了相較于其他地區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據河池市繭絲綢全產業鏈發展規劃(2021—2025 年)顯示[20],2020 年河池市的桑園面積是62 093 hm2,產值約60億元,生絲產量6 018 t,綢緞產量339萬m,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52億元,綜合利用產值達11億元,其蠶桑生產規模、繭絲加工能力均穩居全國地級市地位。截至2021 年,河池市共有規模以上繭絲綢加工企業25 家,繅絲產能達到14.6萬緒,河池市已經形成了桑蠶繭絲綢鏈相對完善的地區。在蠶桑資源綜合利用(桑枝食用菌、蠶沙生產生物有機肥以及桑枝生物堿的研究開發等)以及生物醫藥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區的前列。

5.1.4產業的內在競爭力是其能否持續發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農業品種的選擇,除了當地適宜種植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其經濟價值,即其是否具有內在的競爭力。又因農產品生產周期相比于農產品價格的波動來說,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種植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如何是決定農產品在當地的種植規模和種植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以20 世紀90 年代為例,山東等地就曾出現過因蠶繭價格低于農民的心理期望值而出現大面積毀桑的現象。廣西的部分地區也有棄桑種果的現象。研究顯示,在單位面積土地的比較效益方面,柑橘>桑蠶>玉米>甘蔗[9]。近年來,廣西的水果產業發展迅猛,從2018年水果產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后,持續增長并保持全國第一[21],在經濟效益方面對桑蠶產業造成了沖擊。

農業產業的選擇與發展,主要歸結于該產業的經濟價值、地域適應性以及政府的支持引導等方面因素[20]。廣西蠶桑產業得以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國家出臺了“東桑西移”的政策以及廣西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加之廣西的氣候特點適合桑樹的種植以及育成有適宜廣西飼養的家蠶品種。在廣西內部,蠶桑產業也是呈現為“東桑西移”的現象,即由最早的桂林、柳州等地轉移至桂南的南寧以及桂西的百色地區。河池地區的蠶桑蠶業能夠發展壯大,究其原因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將蠶桑產業作為民生產業、重要的支柱產業予以大力發展,配套建設了繭絲加工企業25家,繅絲產能達到14.6萬緒,全市生絲產量占廣西總量的30%以上。河池市形成了“世界蠶??粗袊?,中國蠶??磸V西,廣西蠶??春映亍钡陌l展新格局[21]。百色市的蠶桑發展是在桂林、柳州、南寧等地桑蠶受到柑橘等水果的種植面積擠壓之后的“西移”,由于柑橘等水果的比較效益高于桑蠶,廣西桑蠶發展最初的桂林、貴港、柳州等地在2010年后大面積發展柑橘種植,桑園面積遭到擠壓。另因水果用藥較多,野外噴藥時常污染桑園造成桑葉污染繼而家蠶中毒,導致養蠶失敗的現象日漸嚴重,這些原因導致桑園被水果等產業擠占。

5.2 發展建議

5.2.1因地制宜,加快蠶桑優勢區域的建設 河池地區在發展和傳承蠶桑產業的過程中,已經建成了非常好的產業基礎,其蠶桑產業鏈條相對廣西其他蠶區相比較為完善,加上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百色市作為蠶桑新區,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蠶桑產業發展的自然資源稟賦和人力資源優勢,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在當地種桑養蠶給予補貼的政策支持下,其蠶桑產業發展仍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應繼續抓住發展機遇,保持優勢,做大做優。在持續發展廣西蠶桑產業的問題上,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地予以發展,使得優勢產業更具優勢,才能將蠶桑產業做大做強。

5.2.2挖掘蠶桑深層次價值,帶動蠶桑產業發展蠶桑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需求較大。近年來,蠶桑產業的科技在蠶桑智能化養蠶、種養機具方面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譬如,軌道喂蠶車、小蠶集中共育溫控設施、自動采繭器等機具的發明和創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種桑養蠶的勞動效率,解決了生產上的實際問題。蠶和桑的醫用和藥用價值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已經初見成效,人工飼料養蠶規?;l展已經實現,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快蠶桑產業的科技含量,應進一步深挖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的價值,實現附加值的累加效應,從而提高蠶桑產業的競爭力。

5.2.3以項目帶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蠶桑產業的規?;l展需要以蠶桑項目的示范和帶動。以發展較好的河池地區來說,就有很多個蠶桑項目的示范帶動。百色市凌云縣的“泗水繽紛”綜合體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具備高標準、高水平的特點,在發揮和示范引領蠶桑產業由單一的種養向生產、加工、資源綜合利用以及旅游資源綜合開發等方面發展做了較好的示范效果。在今后的蠶桑發展過程中,以蠶桑項目的帶動和引領帶動蠶桑產業的發展將大幅度提高蠶桑產業發展的勢頭。

5.2.4以桑蠶繭絲綢為主、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為輔發展 當前,桑蠶繭絲綢的主要發展趨勢仍是種桑養蠶—售繭—制絲—織綢,近年來,桑蠶在蠶桑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發展迅速,桑葉茶、桑果酒、蠶絲被以及蠶沙提取葉綠素銅鈉鹽等方面都已經是發展成熟的產業,桑枝在養豬、養牛、養羊方面作為微貯飼料的研發研究技術成熟并量產取得了較好成效。今后仍應以桑蠶繭絲綢產業為主線大力發展,以蠶桑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輔,全面提高蠶桑繭絲綢產業的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6 小結

農業產業的生產與轉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綜合影響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正確地認識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市場規律,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具有重要意義?!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蠶桑產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從外向型經濟向內外需市場并重轉變、從單一用途向多元化發展轉變。廣西應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堅持市場導向和依靠科技進步,以優質繭生產、繭絲精深加工、蠶桑繭絲資源多元應用和石漠化生態治理為重點,實施規?;?、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多元化和高效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提升產業結構,全面轉變蠶桑產業發展模式,努力將蠶桑資源優勢和規模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在穩固中國及世界最大繭絲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將廣西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蠶桑繭絲綢全產業鏈集聚區、蠶桑產業多元轉型發展先行區、石漠化蠶桑生態治理示范區,率先構建現代蠶桑產業體系,使廣西由蠶桑大省向蠶桑強省轉變。

猜你喜歡
河池市百色市蠶業
河池市人民醫院,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河池醫院簡介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區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
百色市2012-2019年農村中小學生營養改善狀況評估
四川蠶業2021年總目錄
我愛我家
《四川蠶業》稿約
四川蠶業2020年總目錄
《四川蠶業》2021年征訂啟事
河池市成立共青團教育工作委員會
2011-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病原學監測結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