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機制的質性研究

2023-02-05 01:22朱志鋼樓偉君馮德艮
中國監獄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罪犯監獄受訪者

朱志鋼 樓偉君 馮德艮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 浙江衢州市 324019)

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是國家有關部門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依法對即將刑滿的罪犯或者已經刑滿釋放人員開展的以社會培訓、社會救助、自主創業等公共服務為形式的保障體系。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旨在幫扶自悔改過且經濟困難的刑釋人員重新返回社會,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其事關罪犯、罪犯家庭、被害人及社會文明進步,關系到社會公共資源能否合理均勻分配。切實增強罪犯刑釋融入社會的參與度、幸福度是推動社會治理能力整體提升的必由之路。研究我國罪犯刑釋過渡保障問題,對推進監獄行刑制度改革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罪犯刑釋過渡保障問題關乎到社會的安全穩定,關乎到美好生活的實現。為研究需要,筆者在此對罪犯刑釋過渡保障已有研究及政策略作梳理。耿瑞虹、呂登明在《刑滿釋放人員銜接管理制度研究》一文中重點研究了在社會轉型期,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工作中銜接管理工作創新發展的新路徑〔1〕。在安置幫教法制建設方面,葉勝軍在《對我國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立法思考》中,探討了安置幫教工作中利用法律手段在社會綜合治理中的重要意義〔2〕。雷紹玲在《論構建安置幫教工作中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互動合作機制》中詳細介紹了在安置幫教中政府與社會組織各自的角色定位,政府要做好服務者,政府與社會組織要形成互動合作機制〔3〕。徐平儀、母杰華、呂明鳳指出,就業穩則人心穩、社會穩,社區矯正對象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就業中的弱勢群體,做好他們的就業保障對維護社會穩定、促其順利回歸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并提出了創新構建 “法治環境、安置場所、信息服務、職業指導、技能培訓”五位一體的社區矯正對象就業服務保障體系〔4〕。孫志超在《服刑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研究——以山東監獄為例》中提出,將服刑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既是保障人權的表現,又是保證服刑人員盡快融入社會的必然要求,與自由刑這一懲罰方式的內在要求是一致的,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表現〔5〕。關于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政策方面,1991年2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提出:“勞動部門要按照國家介紹就業、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就業方針,積極妥善地安排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就業。企事業單位在招工時,對刑滿釋放、接觸勞教人員應與城鎮待業人員一視同仁,不得歧視?!薄?〕2004年2月,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等中央八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意見》提出,“將刑釋解教人員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作為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層層分解,督促檢查,認真落實”〔7〕。上海市在2012年發布了《上海市安置幫教工作規定》,明確了安置幫教工作機構設置、資金來源及各部門職責,對跟進幫扶方式方法作出了具體要求〔8〕。

由上述梳理來看,筆者認為,一是對于罪犯刑釋過渡保障需要更高的政治站位。既往研究大部分是從單方面開展研究,即只針對監獄管理開展調研,不能運用整體觀闡述問題,進而提供可行性的科學策略。二是研討的策略沒有凸顯降低重新犯罪率關鍵一環——技能培訓。技能培訓是確保罪犯刑釋順利回歸社會的資本,是減少其重新犯罪的必備法寶。為此,突出監內罪犯的技能培訓和刑釋人員就業培訓尤為重要。三是沒有從美好生活視閾下公平正義的制高點出發。美好生活的實現需要全國人民在資源上共建共享,需要社會對刑釋人員的寬恕與接納,特別是如何爭取被害人的諒解,要做足文章。

二、研究架構與流程

綜合相關文獻的探討可以發現,罪犯刑釋過渡保障受到罪犯本人、監獄、罪犯家庭及社會等因素影響。即個人因素、家庭關系、技能掌握與否、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是影響刑釋過渡保障機制的主要因素。同時,罪犯與社會交往圈子影響到底有多大,以及刑釋人員融入社會的主觀能動性,都值得研究。根據文獻回顧和理論梳理,筆者建立了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機制研究框架(見圖1)和流程(見圖2)。

圖1: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機制研究框架

圖2:罪犯刑釋過渡保障機制研究流程

三、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某省的108名刑釋人員中抽取的20名刑釋人員。采用目的抽樣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月對抽取的刑釋人員開展個人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樣本量以訪談資料飽和為依據,并在飽和后再增加3例或4例訪談對象,以確保訪談內容無遺漏信息,最終訪談了8例。受訪者情況見表1。

表1:受訪個案一般資料

(二)研究方法

1.制定訪談提綱

根據研究目的,制定訪談提綱。通過預訪談5例刑釋人員,對訪談提綱不斷進行修改。并請經過質性研究培訓的專業人員,對最終訪談提綱的可行性進行驗證。最終確定的訪談提綱包括:你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你刑釋后最擔心的是什么?你的技能是什么?影響你刑釋就業的因素是什么?刑釋后對未來是否有積極規劃?

2.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主要目的是研究監獄行刑制度的優化及罪犯刑釋后的生存問題。因涉及個人隱私,主要采取焦點訪談法作為收集資料的主要方法。焦點訪談法是對受訪者實施相同的刺激物之后,由預先擬定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訪談提綱對受訪者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訪談主要探究:刑釋人員生活軌跡、生活方式(主要包括生活圈子、工作圈子)、家庭情況;刑釋后的心理狀況。訪談的主要內容如下:

(1)刑釋后的生活來源:父母的供給、親戚朋友幫助、以前的積蓄等。

(2)刑釋后的困擾: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如何修復家庭關系、怎么賺錢等。

(3)刑釋后的計劃:外出打工、自己做生意、沒有計劃等。

(4)在監獄里技能掌握情況。

(5)在監獄里最想做什么:學習法律知識、掌握一項謀生技能等。

(6)即將釋放時,最擔心的問題:年紀越來越大,越擔心刑釋后的養老問題,沒有技能但要養家糊口等。

最后,在完成前兩個部分并向受訪者介紹本研究的目的后,與其進行開放式的討論,探討過渡保障的其他屬性。

在訪談過程中,(深度訪談注意事項)研究人員應該敏銳地觀察受訪者的表情、聲調的變化,掌握訪談節奏,實時安撫穩定受訪者的情緒。如若是受訪者不愿意回答的敏感問題,研究者可以先忽略這些問題,嘗試轉換話題,維持好談話氛圍。

3.信度與效度控制

信度是任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在測量上不可或缺的條件,它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也就是當研究者對相同或相似的群體進行不同的測量其所得結果的一致的程度。效度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也就是測量到的結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內容的程度。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越吻合,則效度越高;反之,則效度越低。為了提高訪談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開展了以下工作:

(1)凝聚研究人員共識。本研究在開展之前,對參與訪談的研究人員進行分工,設定訪談范圍和目的,并編制好訪談提綱。同時,訪談研究人員與受訪者建立良好信任關系,取得其配合。在個案訪談中,與受訪者進行交流,然后將反饋結果提供給訪談研究人員,再做進一步的求證,以交互印證的方式實現三角互證,確保訪談的準確性。

(2)嚴格遵守操作程序。首先,初次和受訪者見面時,嘗試與受訪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不著急切入主題,同時告知訪談者身份、訪談目的、訪談內容的保密,并以半結構式方式開展。其次,訪談研究人員在進行訪談之前,明確訪談的重點,充分了解個案所有背景資料,能夠做到在訪談期間進行交互比對及驗證。最后,在訪談過程中,經受訪者同意,采取錄音方式記錄,以減少記錄時間干擾訪談效果。同時,在訪談結束后,立即整理訪談記錄,將訪談內容轉化為文字形式,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

(3)重復驗證研究結果。本研究初次結果出爐之后,再重復進行資料驗證。研究人員對初次訪談后的資料記錄進行檢查,并將發現的問題設計成為下次訪談要點,重復驗證受訪者前后回答的一致性程度;并通過檔案查閱、管教民警訪談、同監舍罪犯訪談提供的資料,來證明訪談資料的信度。

4.資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人員對受訪者進行個人深度訪談,采用半結構式訪談收集資料。研究人員告知受訪者研究目的與方法,經受訪者知情同意后,與其共同商議確定訪談時間,選擇安靜的環境進行訪談。2名經過專業質性訪談培訓的研究人員參加訪談,1人進行提問,另外1人進行補充記錄。每次訪談時間為30分鐘至60分鐘。訪談時靈活調整訪談提綱順序,避免誘導性提問。訪談過程中始終關注受訪者表情、動作、神態等非語言性行為,當訪談無新信息出現時則停止訪談。

5.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每次訪談結束后24小時內,研究小組成員反復聽取錄音,將其轉化為文字。2人溝通核對,將訪談整理結果返還給受訪者確認,以確認訪談者的理解,保證研究的準確性。對訪談資料進行詳細標記、保存及備份。同時,請教質性研究專家把控思路并提煉歸納主題,以保證研究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注意語句停頓、沉默等非語言性信息。依據Colaizzi七步資料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9〕。具體步驟:

(1)仔細閱讀訪談資料。

(2)摘錄出與過渡保障機制有價值的陳述。

(3)進行提煉和歸納并進行編碼。

(4)根據受訪者的描述,尋找共同的誘因和特性,提煉出主題、主題群。

(5)將主題進行詳盡敘述。

(6)陳述構成該現象的本質性結構。

(7)將研究結果返回至受訪者進行核實,實現三角互證,確保研究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四、結果與分析

(一)主題1:過渡保障對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意義更重要

研究發現,隨著刑釋人員年齡加大,加之文化水平低,其刑釋后生存堪憂。8位受訪者中,P4和P5年齡較大,并且都是文盲。 他們均表示,出獄后,很難適應現代的生活節奏,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心理,心理安全感不足。P4聳著肩膀很無奈地說:“我是個偶犯,因為不懂法律而坐牢?,F在出來后連個養老保險都沒辦好,給小孩會增加很多負擔。想想還不如再去坐牢有生活保障?!?具體見表2的刨根問底案例。)P5連聲嘆氣地說:“我現在年齡大了,沒有小孩,打工也沒人要,也沒錢。平時都靠侄子幫我,感覺自己就是負擔,現在想想還不如待在牢房里?!?/p>

表2:在深度訪談中刨根問底的案例

(二)主題2:擔憂家庭各種因素

1.擔憂對小孩的學業、心理健康及其前途的影響

罪犯服刑直接影響到其子女的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P3沮喪地說:“自從我坐牢后,小孩子學習就沒人管了,經常逃學?,F在讀初二了,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怎么管了。有時把門反鎖起來,不愿意與人交流。越來越自閉。很想麻煩政府幫我找個心理醫生給他咨詢一下?!盤2:“我現在小孩讀高三了。他很想當兵。但因我坐過牢,對他的政審一定會產生影響。我現在很焦慮?!?/p>

2.擔憂與親屬關系的修復

P3入獄前,與妻子關系就緊張?!拔页D暝谕饷媾軜I務,很少回家。老婆一直埋怨我為家付出太少。所以打電話時經常吵架?!盤3入獄后,與妻子在親情電話里還是經常爭吵。不到一年時間,妻子提出了離婚。其刑釋后,面對支離破碎的家庭,不知所措。過渡保障機制建設中,一部分特殊人群比如老病殘人特別是艾滋病刑釋人員,更需要關注。他們內心壓抑、自卑、無助、受挫、孤立,進而其社會心理會趨于冷漠化,這種不正常的心理有可能發展為反社會心理或者宿命的心理〔10〕。如P8(HIV攜帶者):“我和家人都是分開住的。他們雖然嘴里不說,但嫌棄總有一點,即使父母不嫌棄,兄弟姐妹總認為會感染他們。并且他們知道我是個同性戀。所以,我自己在山里建了一間房子,免得他們總躲著我?!?/p>

(三)主題3:監獄的相關職能需要轉變

部分刑釋人員表示,監獄的職能定位能不能轉變一下。P1:“我知道監獄是懲罰人的地方,關得下、守得牢是底線。但是把我們關進來,能不能教我們點生存本領。不然關到最后,我什么還是不懂,還是會搶劫?!痹谠L談中發現,當被問到“你所在的監獄技術教育課程開設了沒有”時,P7認為無法滿足社會就業形勢,“社會就業問題是我們坐牢的以后必須面對的。但是我們在里面參加的勞動都是粗放型的,每天重復地在做同一個流水線?!盤8:“我是因運輸、販賣毒品走上犯罪道路。我現在很自責后悔。在監獄里,有的犯人真的很難改好。比如我同監舍的吳某,惡習深重,經常違規。但現在的懲罰措施越來越少。不嚴格管教和必要的懲罰手段,出來后還是犯罪?!?/p>

(四)主題4:缺乏社會保障措施

研究發現,受訪刑釋人員社交圈子較復雜。從捕前職業看,刑釋人員35%是外出打工人員。這個特殊群體中大部分要么是遠離妻子,要么是遠離丈夫,臨時夫妻現象普遍,嫖娼、盜竊、販賣毒品犯罪突出。社會排斥感將導致社會關系的惡化。從訪談中了解到,43%的刑釋人員有固定且復雜的社交圈子。如P6:“出來之后一直和幾個兄弟在一起,在賭場看場子,都是一些酒肉朋友。因為沒有什么技能,只能干這些事情。不進這個圈子無法生存?!本蜆I門檻受限。P4:“我是貴州的,因為家里很窮,沒有讀過書。坐牢前在臺州一個工地打工,現在出來了,年紀大了又坐過牢,再到工地找活,一聽是坐過牢,人家都不敢收留,所以現在找個活干更難了。都不知道接下來怎么過?!盤8:“我是一個研究生,因為不慎走上犯罪道路。我確實很自責后悔。出獄后,想去國家企事業單位、做一名公務員一定是不可能的事了。我很希望政府能幫我們這些人提供點自主創業的平臺,比如在資金籌備方面,哪怕與銀行簽訂保證協議?!?/p>

五、討論

(一)強化心理干預措施,做好心理保障

按照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要求,面對罪犯在出監前的復雜心理,出監教育要以罪犯再適應社會生活為教育目標,邀請地方高校具有心理學資質的老師、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師進監,開展政策宣講,幫助即將刑釋罪犯了解安置措施與各項幫扶政策,增強他們對國家與社會的認可度。

隨著世界上許多國家監禁率的迅速增長,父母監禁對其子女可能產生的影響是一個日益引起社會關注的問題。罪犯的子女被稱為“被遺忘的受害者”“正義的孤兒”“被監禁者的隱藏的受害者”。為此,在征得罪犯及其子女同意、保護好他們隱私的前提下,對罪犯的子女開展心理輔導勢在必行。從受害者利益來說,對有受害方的情況,更需要對受害方及其家人進行心理干預,從而緩解雙方矛盾,體現出社會的正義。

所有的心理干預措施,都需要明確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家庭支持系統在罪犯幫教工作中的責任,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支持體系。

(二)提供技能培訓平臺,維系好生計保障

首先,加強罪犯的文化教育工作。這是踐行“罪犯是可以改造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監獄要充分認識教育改造對于實現監獄行刑效能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教育攻心治本的作用,不斷在教育課程設置上、教育對象上、授課教師上、效果評估上突出精準化、專業化、個性化,要充分調動罪犯“我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的文化水平,以文化水平提高直接帶動其精神境界的提高。其次,組織開展技能培訓教育。罪犯刑釋后,作為一般勞動者,必須掌握賴以謀生的職業技能?!督逃脑熳锓妇V要》第12條明確規定:“要根據罪犯在獄內勞動的崗位技能要求和刑滿釋放后就業的需要,組織罪犯開展崗位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教育?!弊詈?,與地方院校開展技能培訓協作。監獄要充分考慮職業技術教育的習藝性,與地方職業學校建立合作,以罪犯出監再就業為導向,豐富職業教育內容,堅持“以監獄生產為基礎,以刑釋后就業為目標”的勞動改造方針,增加實用性較強的培訓項目種類與數量,幫助罪犯選擇與其自身相匹配的技能進行教學培訓。

(三)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協作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37條規定:“對刑滿釋放人員,當地人民政府幫助其安置生活。刑滿釋放人員喪失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和基本生活來源的,由當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濟?!币皇菢嫿ㄖС窒到y。為保障刑釋人員順利回歸社會,要構建國家、社會、家庭的多元支持系統,如資金救助協議支持等,鼓勵刑釋人員回饋社會,支持他們自主創業。二是建立協調合作機制。以現有的社會綜合治理委員會為平臺,將各個權力主體與責任主體納入刑釋人員管理教育委員會。例如,設立刑釋人員幫教委員會,隸屬于各級社會綜合治理委員會,由司法行政部門牽頭,成員由公安、司法、民政、勞動、教育等部門以及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眾團體的人員組成。委員會設專門的辦事機構,掛靠在社會綜合治理委員會。

猜你喜歡
罪犯監獄受訪者
監獄選美
今天,你休閑了嗎?
關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幾件小事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五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未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論監獄企業立法
歡迎你到監獄來
論罪犯“確有悔改表現”的認定
逃出監獄
聰明的罪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